首页 > 综合资讯

李奉三简历介绍(文化永州蓝山尧仁古村探秘)

迪哥 综合资讯 2022-10-26 23:32:15

李奉三简历介绍(文化永州蓝山尧仁古村探秘)

李奉三简历介绍(文化永州蓝山尧仁古村探秘)

蓝山的尧仁村,今天和中国大多数的新农村一样,有笔直的水泥路穿村而过,有错落有致的楼房沿路而建,村民办的企业、养殖业、种植业,可谓业业兴旺,处处呈现出欣欣向荣的景象。但纵深走进老村子时,那一栋栋屹立村中的青砖瓦房,那一幅幅栩栩如生的雕刻绘画,那一张张斑驳的窗花,那一条条被磨平的青石小路……无不隽永着尧仁村昔日的辉煌,仿佛让人看见旧时村中,三百多烟火村坊,聚居尧仁前沿,青砖黛瓦,古色古香。村内巷道渊薮,全用石板铺成。虽纵横交错,却畅通无阻的胜景。

古村古色,风景绝佳

尧仁村,又名尧冲,俗称“牛冲”,全村姓李,立村700余载,是一个有着两千多人的古村。它坐落于蓝山东面,属新圩镇辖区,与之相邻的村庄有厚冲、同乐田、龙家坊、新圩、下清涵、株木水、老屋里、上坪山、寺下、彭家、塘家冲、楼下等。

村内,风光绮丽,山川深厚,土地肥沃,良田千亩。村前村后,溪水淙淙,绿树葱葱。后龙山岗,石山为屏,气势磅礴。过去,后岗林木繁茂,遮天蔽日,与黄家岭、肖家冲松林连成一片,林涛颂歌,鸟语花香,似如绿天一色,是个居家、兴业的绝佳胜地。

站在高处极目远眺,东可仰临武东山大岭,旭日东升,霞光万道,蔚为壮观。南可瞻南岭山脉,连绵起伏,吞云吐雾,集大地之灵气。北可视栗坵天然屏障,巍然矗立,石佛含笑,长占春光。西可望百叠大岭,晚霞四合,渲染深厚山川。

走进村头巷陌,可见凉亭、牌坊、拱桥、榨坊、公祠、寺院、学堂等古迹遗址星罗棋布,点缀天然,旧有“九庙十八堆”之称。其中,三座凉亭(栗丘亭、扇面亭、原祖亭)有两座至今保存完好。在原祖亭旁,有古松一棵,相传此松为至恒公房系华瑜公所种,至今已有近300多年。早两年还绿荫如盖,高达二三十米,需六七人才能合围住,后因遭遇雪灾和火灾等,树干逐渐枯萎……

在村口,过去建有报厅一栋,旧时专为村民集会一事用。在报厅前不远,有一口古井,井水清澈透亮,四季长流,滋养着世代尧仁人。

村口大石道两旁,各有池塘一口,而且两口池塘相互对称,池塘水常年清亮透彻,轻泛涟漪。条石护栏,每当夏秋时节的晚上,劳作一天的村民们都聚坐在池塘边的条石上,纳凉、聊天、赏月、数星,以解一天的疲劳。

村中,建有宗祠两座,分上祠堂和下祠堂。其中,上祠堂建于清乾隆三十八年,祠堂内分上下二厅和戏台。上厅神台上,供有至荣公(庚八郎)之神像,据族谱记载,至荣公生前聪明正直,盖其正大光明之气,不待生而存,不随死而亡。故塑其像,朝夕奉祀。

下祠堂,建于清道光二十六年。祠堂内画栋飞檐,有木雕“二龙抢珠,丹凤朝阳”装饰门面。大门两侧,有壁画两幅,一为《太白醉酒》,一幅是《听琴上寨》。厅内有一把大关刀,重八十多斤,供村民习武健身用。上厅神台,塑有贤学公(满公伯伯)的神像。据族谱记载,贤学公生前德高望重,超凡脱俗,逝后当神祭祀,常年香火不断。

在村里的对门园三岔路口,有贞节牌坊一座。据村史记载,该牌坊建于晚清时期,高两丈多,全用料石砌成,三梯层结构,每层边沿,仿琉璃瓦垂边结构,飞檐斗角。牌体中部的大石匾上,镌有“李纪常之妻黄氏节孝坊”字样,两边刻有“操雪心冰,树风励俗”八个大字,字迹工整,笔力雄厚。石匾上端,镶嵌着一块玉石制作的“圣旨牌”。

其中,“圣旨”二字庄严瞩目,昔日文武官员过此,皆停轿下马,以尊圣严。牌坊顶部,中竖玉瓶,两边凤尾倒竖,三尖突起,直指宵汉。有如笔架高置,造型雅观,风格独具。牌坊上面之各种图像,构思绝妙,如“八仙飘海”“鱼跃龙门”等,栩栩如生,其雕刻技巧,巧夺天工。可惜这一珍贵文物,在文革中毁于一旦,叫人惋惜不已。

在村的北面有寺庙一座,名叫寂照寺,过去香火旺盛,十里八乡的乡亲都来这里求佛问卦,以保平安。村里曾给寺庙不少良田,支持寺庙发展。其中,村里的贤达人士李杖三还亲自操劳,出资捐物修建佛殿和兴建了占山别墅。

学风兴盛,尊师重教

尧仁村学风兴盛,历来有尊师重教、耕读传家的好传统,而且有三个例子足以说明。其一是在村口的古井旁有一惜字炉,族谱记载,此乃先辈有尊儒佑文之操,禁忌字纸随弃,投炉焚化,免遭践踏。炉高两丈有余,形似宝塔,全用石块砌成,造意雅观。1962年砌井时被拆。

第二是,过去在村前竖立有桅杆石九对。据说,这是村里先辈在科举时代,登科及第后,族人为褒扬其功名树立彩旗所用基石,可见过去尧仁村是何等的人才辈出,从这桅杆石就可以看出端倪。

再一个从尧仁村兴办学堂,可以看出村里学风是何等兴盛。民国以前,村里孩童读书均进私塾,私塾一般设在祠堂或私人宅院。私塾学生多则十多人,少则三五人,有族办和私办。原村里的槛里、新书房两地都属族办私塾。在村的不远处,还有梧岗书院一座。

宣统二年,槛里私塾停办。于是,村里兴办了“李氏仁育初级小学堂”。民国十九年,原书房(槛里)扩建了一栋新校舍,并砌好了围墙,学校方初具规模。

解放前夕,小学读书人数仅为60多人。解放后,学生人数逐渐增多,学校更名为“尧仁小学”。该校于1965年,拆迁至村后。1982年始,早禾中心小学设在尧仁兴办,此时期,学龄儿童全部入学,在校学生近千名。由于,村里学风兴盛,自立村以来,村中贤达人士辈出,且文武并举,有记载的达上百人。

家训严明,家国情怀

尧仁村家风淳朴,家训严明,并富有家国情怀。翻阅族谱,只见家训的首条就是热爱国家,“国乃民之积,民乃国之本,国家兴亡匹夫有责,人民与国家息息相关,故人民对国家,应具有忠诚热爱之情,凡国家法定,应尽之义务,必须无条件的认真履行,国家颁布的法律与政策,必须严格遵守。”

正是循着这一家训教诲,历代尧仁村人,崇文尚武,报效国家。如村中贤士李士约,从小习武,后中武解元。李贤韬,生平勇略过人,武艺精熟,年十八至衡州,上司爱其勇,升为哨官,委江西九江府塘路,防守有功,转授千总。会清兵,破连州,屡建奇功,后授梧州府参将。李光湖,武举人,自幼聪敏,苦读寒窗,后弃文习武,凡七扎六钧,无不精通,故试辄夺帜,连魁虎榜。

李承孝父子更是血战沙场,为国捐躯,并有原诗为证:惜昔承孝公,父子双尽忠。贼匪入了境,统勇逞雄风。方圆圩对垒,身被贼围中。敬兴受枪伤,即时一命终。公一闻警报,拼力向前冲。杀贼数十名,匪众似蚁蜂。公又被贼伤,力尽仰天空。父子身虽死,世代留英名。

李望祁,清戊午科进士,才华横溢,以文报国。蓝山县令孙兆桐赠其额曰:人中之瑞。李杖三(可铭),虽是清末附生,但学识渊博,其文笔出类拔萃超然不凡,曾在县志局供职,晚年执教桑梓,桃李遍布,为百姓所爱戴。他一生心系公益事业,造福于民。曾操劳营建了普盛市(今新圩圩场)之米凉亭和戏台,田心之岗尾桥、火田渡之幸福桥、尧仁之星拱桥、隐岩之引胜亭,甘竹山之改良亭等。他的弟弟李奉三,曾任晃县(今新晃县)县长,连任三届。期间,他重视教育,兴建了名冠湘西的教学大楼。

民国时期,村里也人才辈出。如李维扬,毕业于南京航空学院,曾任空军飞行大队长,后去台湾,现居美国洛杉机;李思裕,毕业于黄浦军校第五期,曾任步兵团长;李元举,毕业于黄浦军校第五期,曾任步兵连长;李廷芳,毕业于南京水警学校,曾任水警大队长、上校军官;李思汉,毕业于三县联合高中,在国民军任过文书、连队副官;李纶章,国民军上尉军官,后投诚中国人民解放军。他们中都有个共同的特点,就是曾经都参加抗日战争,为保家卫国贡献力量,甚至是奉献了生命。

解放后,村里也人才济济。首先由曾毕业于湖南建国法政学校的李子馥早禾高小,自任校长后,村里先后有李生财任教于国防科技大学;李兴财,供职于湖南省委办公厅,曾任湖南省委接待工作办公室党委书记;李法郎,考入中国人民大学,工作于贵州省委党校;李贵生,考入武汉大学,工程师;李宇才,考入广州军政大学,长期部队工作;李乾元、李炳元分别考入中山大学;李石亮,1978年入伍,次年在中越战争的为国捐躯……另还有在经济、文化、卫生、教育、宣传等领域工作的尧仁村人不胜枚举,他们在各自的领域践行着“热爱国家”、“为国尽忠”、“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家训,在各自岗位贡献自己的聪明才智,为中国梦的实现,书写尧仁人的最美篇章。

古村新颜,生机勃发

过去,村里的辉煌已成历史,今天的尧仁村如何建好?成了尧仁村村支两委的首要课题。村支书李文次经常说,“我们不能丢先人的脸,过去我们村那么出色,现在我们要加倍努力把村里的事情办得更好!”

于是,尧仁村明确了发展“五线谱”、谱好党建“主题曲”、唱好村民“丰收歌”的治村思路。在破解瓶颈,绘好发展“五线谱”中,该村决定于2009年开始修通村公路,告别过去村民世代肩挑手提的历史。

然而,有些村民一听说要拆除自己的房屋,却千方百计阻工闹事。村支两委又召开各种会议,进一步统一群众思想。同时,还请老党员、老教师、老干部组成“贤老会”,挨家挨户上门做工作。经过努力,终于在当年10月份拆除了200多间房屋。并通过多方筹资等终于凑齐了修路的资金。如今,尧仁村的水泥公路硬化村道已形成三纵四横的格局,犹如一条条“五线谱”,将村里家家户户连接了起来。

“农村要致富,关键看支部”。因此,该村加强了基层党组织建设,谱好党建“主题曲”。村党支部紧紧围绕“五个好”的目标要求,扎实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建立健全村支“两委”工作制度、“民主议事规则”、 民主例会制度、服务承诺制度等规章制度,做到管人管事有章可循。设置党务、村务公开栏和致富信息、科技知识宣传栏,为生产发展提供信息服务;定期组织科技人员、致富能手、创业能人为群众传授科技知识,交流致富经验。以党的方针政策、新农村、美丽乡村建设知识、科技致富、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等为主要内容定期对党员群众开展各类教育培训,提高党员队伍 、农民群众的整体素质,着力打造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

如今,全村59名党员80%都有致富门路,李林欢等10多名党员成为全村响当当的“种烟大户”,一批党员办起了锯木厂、养猪场、鞭炮厂,成为带领带群众致富的“领头雁”。

在兴产业中,尧仁村唱好了村民“丰收歌”。 尧仁村是新圩镇当地较大的行政村,全村2400多人,过去一直是块是非之地,各种矛盾纠纷更是长期影响着本村的经济发展。村党支部打破以往以稳定求发展的传统做法,确定了“以发展促稳定”的发展思路,充分利用国家的优惠政策,发挥资源优势,把壮大烤烟产业作为推进发展的重头戏来抓。扶持烤烟种植大户61户,全村种植烤烟1300多亩,年产烤烟4000多担,占办事处烤烟总数的四分之一强,成为远近闻名的“全省烤烟规模种植大村”。

近年来,尧仁村在烤烟支柱产业的带动下,全村人均年收入由5000多元提高到8000多元。村里建成了供五保老人居住的幸福院,新修了大礼堂等。如今,在“产业兴村”的引领下,富裕起来的尧仁村人正以满腔的热情,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美丽乡村的大道上阔步前行。

(*>.<*)

热门文章

Copyright©2022 吾尊时尚 www.wuzunfans.com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欢迎各位作者创作优秀作品,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闽ICP备11008833号-10  

邮件联系方式: toplearningteam#gmail.com (请将#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