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体育运动

北京奥运会哪些国家不参加(一些西方国家的小聪明都用在冬奥会上了:基本分三类情况)

王婧伊 体育运动 2022-10-25 20:40:58

这篇国际评论,木叔来分析西方对北京冬奥会的态度。

北京冬奥会还有几天即将开幕,这期间各个国家都会表达将派谁来出席冬奥会。毫无疑问,这在某种程度上成为衡量他们对华关系的一个指标。

根据央视消息称,1月31日上午,卢森堡大公亨利来华,是第一个抵京参会的外国高层。

木叔比较关注西方国家的动向:和我们关系友好的国家自不必说,一些亚非拉国家和第三世界国家肯定能尽最大可能来支持北京冬奥会。所以需要关注的就是包括欧洲在内的西方国家的态度。

此前很多欧洲国家宣布,他们不会派官员来北京出席,但几乎不说是政治原因,有些说原因是疫情。

总结一下:目前,西方国家基本有三种态度。

第一种是美国为首的“五眼联盟”当中的一些国家。

包括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英国等。他们明确提出对北京冬奥会进行外交抵制活动。也就是说除了派遣运动员等之外,高级外交官不会出席冬奥会。

他们抵制的理由是所谓的价值观外交,也就是人权领域的一些问题。

虽然美国还为一些基本的安全人员和外交人员申请奥运期间入华的签证,但这些主要负责的是运动员的相关安保,根本不能被视为参加冬奥会的美国代表。

第二种是派遣官员来华。比如卢森堡、波兰、韩国。

除了以上提到的卢森堡之外,比如波兰总统早就宣布来华;另外法国主管体育的部长1月30日宣布将在冬奥会期间来华。

此外,韩国从头到尾都支持北京冬奥会的举办,韩国政府多次公开表达了希望奥运会圆满成功的积极态度。

所以该国不仅派遣大规模的冬奥会代表团来华参赛,而且该国的政府官员也会做为本国代表出席,比如媒体称,负责韩国体育事务的部长级官员会来北京。

韩国的这个做法和美国完全不同,但是韩国说他们没有受到美国的压力,在冬奥会话题上他们是完全自主做出的决策。

北京奥运会哪些国家不参加(一些西方国家的小聪明都用在冬奥会上了:基本分三类情况)

第三种是“软抵制”。

所谓的“软抵制”的意思是不派遣高级官员来华参加冬奥会,但是不说这是外交抵制,同时还对一些所谓的人权问题表达关注。

采取这种态度的国家可能是最多的。如今比较明确的是新西兰、瑞典和亚洲的西方国家日本。

另外德国媒体透露,该国也在考虑这种模式,北京冬奥会上不会出现高级别的德国政府代表。

那么,这些国家不出席的理由是什么呢?包括德国在内的一些西方国家可能用的理由是疫情严重。

说是理由,这也确实是一个现实。特别是奥密克戎病毒在整个西方肆虐,美国单日新增曾一度突破了100万大关,德国虽然没有如此严重,但风险日益增大。

另外法国虽然谈不上抵制,但做法也有点奇怪。他们说派体育部长,但还说此人不参加开幕式,就是看看望法国运动员。

木叔认为,面对北京冬奥会,这些西方国家面临着一种“两难”局面,他们的小聪明都用在这里了。

所谓的“软抵制”就是一种平衡外交的反应罢了,换句话说想两边通吃。

既要维护所谓的西方民主自由的价值观外交的理念,又不敢公开得罪中国担心失去他们在中国的巨大经济利益。

所以他们不提中国强烈反对的“外交抵制”,而是用疫情搪塞;同时为了对美国等盟友和国内的反对党给一个交待,他们同时还会对所谓的人权话题进行抨击。

看起来好像解决了他们面对的北京冬奥会的难题,但这种小聪明其实害处也不少,比如无论是中国人还是这些国家的民众与反对派,都会觉得西方国家的这些政府首鼠两端,缺乏值得信任的要件。这些政府未来或许会遭到反噬。

比如,一位网友给木叔留言抱怨说:一方面来中国做生意,一方面实际上在抵制中国的冬奥会,那么他们继续做生意会不会还会影响两国关系?

虽然这样的言论带有别样色彩,不过也是一种社会舆情的现实反映吧!

【所有作品已受版权保护,严禁抄袭、转载,否则将承担法律后果】

Copyright©2022 吾尊时尚 www.wuzunfans.com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欢迎各位作者创作优秀作品,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闽ICP备11008833号-10  

邮件联系方式: toplearningteam#gmail.com (请将#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