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体育运动

草履虫图片(“包租婆”绿草履虫,与“租户”们的美好人生)

白小白 体育运动 2022-10-27 12:51:14

草履虫,初中生物课本的“明星”,以至于毕业多年后一提到“单细胞生物”,首先想到的就是草履虫。绿草履虫就是草履虫家族中比较独特的一位,她的细胞质内存活有数以百计的内共生小球藻,呈绿色。

草履虫图片(“包租婆”绿草履虫,与“租户”们的美好人生)

图1 绿草履虫(Craig@InsightPhotography)

“共生”:两种生物互相依存的系统

在这绚丽多彩的自然界中,存在着多种多样的“内共生”现象。所谓“共生”就是多种不同生物体之间在长期自然选择中形成一种密切、相互依赖的互利关系,有偏利共生、互惠共生等。这里的“内”指的是一种生物生活在另一种生物体内或细胞内的一种共生形式。

例如,多种水螅可以和绿藻建立稳定的共生现象,使得这些水螅能够适应更加复杂多变的环境;在北美洲东海岸,存在一种绿叶海天牛,它们通过吞食黄藻后,可以保留其叶绿体,进而获得了光合作用的能力,可以在不进食的情况下存活数月。

绿草履虫的内共生系统还处在一种比较初级的阶段,通过物理或化学方法将宿主和共生体分开后,两者都可以独立存活,而将二者混合后又可以迅速建立起内共生关系。

在内共生建立过程中,草履虫细胞内的PV膜泡结构(Perialgal Vacuole membrane)起到了关键作用。当小球藻被吞到草履虫细胞内,会先被当做食物储存在消化膜泡里,然后经过一系列复杂、仍尚未完全解析的机制,一部分幸运的小球藻通会被PV膜保护起来,定位于草履虫细胞质的最外层。而这个位置的选择非常巧妙,只有处于这个位置上,小球藻才能充分接受光照,使得光合效率达到最高。

草履虫图片(“包租婆”绿草履虫,与“租户”们的美好人生)

图片来自电影《功夫》

想起了电影《功夫》中的包租婆,如果把绿草履虫比作“包租婆”的话,那么,那些共生的小球藻就相当于一个个的“租户”,他们彼此依存,共同生活在一起。

但是,相比包租婆和租户们的“放租、收租”关系,绿草履虫内共生系统可是一套更为复杂的系统。它既稳定又初级,为探索内共生的起源与建立机制提供了不可或缺的模型。

绿草履虫和小球藻之间的“和平共处”

小球藻在内共生的状态下,不但可以健康存活,还可以随着草履虫的增殖而进行分裂,这样它们的数量不会因为宿主细胞的不断分裂而减少。那么,哪些因素决定着小球藻与草履虫之间的和平共存呢?

最近,中科院北京生科院的赵方庆团队与中科院大学的苗苗团队研究发现,绿草履虫可以通过调节谷氨酰胺的合成,来控制所“圈养”的内共生小球藻。

为了承受“圈养”小球藻的负担,绿草履虫需要编码更多的外排蛋白,这样才能够将数以百计的小球藻产生的有害废物及时排出细胞外,避免对自身造成损伤。有趣的是,在不同光照强度下,小球藻的光合作用产出不同,绿草履虫竟然可以衡量“收支”来决定内共生小球藻的数目。

草履虫图片(“包租婆”绿草履虫,与“租户”们的美好人生)

图片来自电影《功夫》

更令人惊讶的是,在长期进化过程中,绿草履虫结合和运输氧气的能力在减弱,这可能是由于内共生小球藻可以为其提供充足的氧气。然而,在特定条件下这也会对其带来显著的负面后果:当绿草履虫不再携带小球藻或缺乏足够光照时,其细胞体积会变小,增殖速度减慢,独立生活的能力也会减弱。

正是由于绿草履虫的“健康成长”少不了小球藻的辅助,才使得该内共生系统得以建立和长期稳定的维持。

当然,小球藻也从这一共生系统中获益良多。绿草履虫可以为小球藻提供保护避免其被其他生物取食,同时也为其提供充足的营养物质(如谷氨酰胺等)。小球藻在享受这些优良待遇的同时,会向宿主绿草履虫缴纳“保护费”——光合作用中生产的氧气和碳水化合物。

在这一内共生系统中,绿草履虫处于统治地位,它们根据自己的“利益收支”来决定内共生小球藻的数目。这种完美的共存,是生命的本能,也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来源:中国科学院北京生命科学研究院

温馨提示:近期,微信公众号信息流改版。每个用户可以设置 常读订阅号,这些订阅号将以大卡片的形式展示。因此,如果不想错过“中科院之声”的文章,你一定要进行以下操作:进入“中科院之声”公众号 → 点击右上角的 ··· 菜单 → 选择「设为星标」

草履虫图片(“包租婆”绿草履虫,与“租户”们的美好人生)

草履虫图片(“包租婆”绿草履虫,与“租户”们的美好人生)

草履虫图片(“包租婆”绿草履虫,与“租户”们的美好人生)

Copyright©2022 吾尊时尚 www.wuzunfans.com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欢迎各位作者创作优秀作品,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闽ICP备11008833号-10  

邮件联系方式: toplearningteam#gmail.com (请将#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