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体育运动

速球投手手指受伤(有一种压迫感叫投手)

瑞文妹 体育运动 2022-10-30 21:13:16

1 投手是什么存在

  • 关于投手的常识
  • 投手的三大数据

2 传说中的投手们

  • 殿堂级投手介绍及集锦

3 如何成为一名优秀投手

  • 训练项目及视频
  • 基础守备理论课


速球投手手指受伤(有一种压迫感叫投手)


投手的作用

在一局棒球比赛中,投手的主要任务就是站在投手丘上向打击者投球,而投出的球会极大程度上影响打者击球的方向、高度、位置等,而这正决定了打者上垒得分的几率。换言之,队伍的成败很大程度上被投手左右。



投手需要具备的能力


投手的重要性已经被强调了,而作为这样一个核心角色,于是对于相应的体能、反应能力、分析局势的能力的要求会相对更加苛刻。


1. 控制力

对于以投球为中心职责的投手来说,最重要的是投球的控制力。拥有很强控球能力的投手可以把球投进好球带的边缘,让打者无法击中投球或是击出场外球,在三次投出好球,或打者挥棒后,打者就会出局。而没有控球力的投手容易把球投到好球带外、投球用力过度在本垒板前触地、甚至投到击球手身上,造成触身球。


2. 肩膀强度

棒球选手的职业生涯在运动员中算是比较长的,大部分可以达到三十岁到四十岁,而终止绝大多数棒球投手职业生涯的是受伤的肩部。在一场比赛中,投手要投出上百个球,而有时候一天要进行不止一场比赛,这样高强度的训练和比赛极容易导致肩部的慢性伤病。


3. 心理和脑力的配合

在一场比赛中,投手需要根据垒上跑垒者的数量和位置,当前打击者的击球偏好等作出判断,是投球还是将球传给垒上内野守备,这需要快速的反应能力和观察能力。同时,在投手和打者之间激烈的对峙中,如果出现两个好球(投手投出三个好球则打者出局)和三个坏球(投手投出四个坏球则打者上垒),或是在一局中投出很多坏球,这个时候投手往往需要强大的心理能力来调整状态,及时挽救局面。这个方面也是我认为作为投手最困难的一点。



速球投手手指受伤(有一种压迫感叫投手)


投手与本垒板的距离

在职业比赛中,投手与捕手的距离规定为18.44米。而在少年棒球中,身体还没有发育成熟的小学生很难将球投到这样的距离,所以根据规则,少年棒球的距离是14.02米,青少年棒球是16米。

现在的职业棒球中,球速超过150km/h的选手数量因为身体素质的普遍提高而稳步上涨。如果是这样的投手投出的球,球到达接球手手中的时间只有0.44秒。击球手必须在这短短的0.4秒内看清投球,判断是好球还是坏球,并做出实际动作。


投手是什么存在


关于投手


  • 投手(Ptcher,P,1);
  • 按投球习惯可分为:左投手与右投手;
  • 按任务分工可分为:先发投手(SP,Starting Pitcher,比赛中两队第一位上場投球之投手);后援投手(Reliever,接替先发投手的继任投手,通常包含中继投手、救援投手、任务型投手与败战处理投手);
  • 按比赛记录可分为:胜利投手,败战投手;
  • 被视为主宰比赛胜负的灵魂人物。


投手的角色在棒球比赛中颇为吃重,两个队的综合水平接近时,投手可起60-70%作用;两个队的击球水平相差较远时,投手可起80%一90%作用。一个队里必须有特点不同的投手群,才能在整个联赛或赛季中提高赢球率。


速球投手手指受伤(有一种压迫感叫投手)


投手数据

投手数据有三大项,即胜-败、自责分率、三振。


投手三大数据


1. 胜投(win, W)/败投(loss, L)


胜投和败投:

若一个投手首发出场,投满5局以上,并在球队领先时退场或是投完全场,且球队一路领先至比赛结束,则该投手计一胜投。 若首发投手已经没有胜投资格,后援投手上场时球队落后或比分平手,但退场时球队领先且一路领先至比赛结束,或是在领先状态下投完全场,则该后援投手计一胜投。若投手上场时球队领先或比分平手(包括首发的情况),但退场时球队落后且一路落后至比赛结束,或是在落后状态下投完全场,则该投手计一败投。


2.自责分率(earned run average, ERA)

自责分(earned run)指打击方靠着安打、牺牲打、保送之类的方式所获得的分数,称作该投手的自责分;若是靠守备球员失误所获得的分数,则是非自责分。

公式: 自责分率 = 自责分×9 / 投球局数

公式解释:自责分率就是一个投手每投9局(即投满一场比赛)平均会失掉的自责分的数目,一般取到小数点后两位。自责分率直接反映了投手的投球内容,自责分率越高代表投手越抵挡不住对方进攻,因此自责分率也被称为防御率。


3. 夺三振(strike-out, SO或K)/夺三振率(strike-out per nine innings, K/9)

夺三振的数目反映的是投手的控球水平和球速,两者兼备的话,夺三振数绝对不会低。夺三振的绝对数值与投球局数直接相关,因此要考核投手的三振功力一般用夺三振率。

公式:夺三振率 = 夺三振×9 / 投球局数

公示解释:每投9局会出现的夺三振数目,一般取到小数点后两位。一般来说,8以上就算是三振功力强的投手,5~7之间比较一般,小于5就差些。

打满一个球季之后,胜投数、防御率和夺三振都排名联盟第一球员,称为该年度的投手“三冠王”。


速球投手手指受伤(有一种压迫感叫投手)


传说中的投手们


殿堂级投手


MLB史上排名前十的右投手:(排名来自ESPN)

1. Walter Johnson

2. Pedro Martinez

3. Greg Maddux

4. Cy Young

5. Roger Clemens

6. Bob Gibson

7. Christy Mathewson

8. Tom Seaver

9. Satchel Paige

10. Bob Feller


「神之右手」Pedro Martinez


速球投手手指受伤(有一种压迫感叫投手)


3座赛扬奖,被认为是史上最顶尖的投手之一。生涯WHIP值(平均每局保送 被安打值,即平均每局被上垒人数)1.0258是大联盟史上第3低;69.1%的胜率大联盟史上第三高;每9局被打的安打数只有6.847支,大联盟史上是第三低;修正过后的自责分率在大联盟史上是最好的;在现代的大联盟历史中拥有最高三振—四坏球比率;生涯自责分率只有2.81,是现役球员唯一低于3的球员...

马丁尼兹拥有许多可以作为让打者出局的武器球种。快速球、曲球和变速球全都在水准之上,加上一向广为人所知的绝佳控球,让他能够在球场上主宰比赛。投球姿势为四分之三放球点出手(接近侧投),打者较不容易看清的放球位置。虽然身材在MLB投手中属于小号,但在生涯早期,他的快速球实战球速能投在95mph(约153km/h)上下,最快可达99mph(约159km/h),搭配他极为优异的变速球及水准以上的曲球,在投手丘上展现了压制整个联盟的主宰能力。


MLB史上排名前十的左投手:(排名来自ESPN)

1. Sandy Koufax

2. Randy Johnson

3. Clayton Kershaw

4. Warren Spahn

5. Steve Carlton

6. Lefty Grove

7. Whitey Ford

8. Carl Hubbell

9. Tom Glavine

10. Madison Bumgarner


「神之左手」Randy Johnson


速球投手手指受伤(有一种压迫感叫投手)


绰号巨怪(The Big Unit),身高208公分,以速度飞快的直球与锐利非凡的滑球扬名(自称为 Mr. Snappy)。5次赛扬奖,仅次于罗杰·克莱门斯的7次。生涯303胜,在大联盟左投手中排名第五高。生涯投出4,875次三振,在大联盟排名第二,仅次于诺兰·莱恩(5,714次)。

快速球球速可达到102mph(约164km/h),搭配联盟顶尖的滑球,全盛期凭此二球路就能主宰赛场。生涯后期,约翰逊的配球依然是以擅长的直球与滑球为主,但也会参杂部分二缝线速球、指叉球混淆对手。


速球投手手指受伤(有一种压迫感叫投手)



如何成为一名优秀的投手


投手の任务

  • 投球:投手的第一主要任务是投好球,棒球比赛的每一个攻守行为(除了偷垒)都是从投手投球开始,只有投手可以主动、直接控制击球员。
  • 防守:投手投球后就是防守队员了,随时做好接球、传杀、补位、补垒、夹杀、接力、拦接、封杀、触杀等的防守行为。
  • 牵制:垒上有人时,要运用好牵制球;主要任务是牵制跑垒员的离垒距离,其次才是牵杀离垒过早的跑垒员。


投手理论知识

投手的技术类型

(可分为四种)

投球技术类型即肩上投法、斜上投法(3/4投法或上侧投法)、下投法、侧投法(横投法)。其中斜上投法最常用。每种投法均分正面投法和侧身投法。均以右投为侧。


速球投手手指受伤(有一种压迫感叫投手)


斜上投法

1.特点:

最常用,动作自然,符合人体投掷用力的形成结构;易发力、易出球速、易控点,通过"好球部位"时范围最广,更重要一点是手臂不易受伤。因此,这是初学者最基本、最重要的投法。懂得此投法的技术原理,就会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2.正面投法的完整技术结构:分四个阶段


准备:a.上投手球堆握在手或球在手掌

踏板:b.看暗号(一般不合掌) →c,正面对击球员握球合掌→d.摆臂转右脚→e.提腿转体→f.降重心、分手、踢小腿、臀部前顶、右膝内扣、左手屈肘、手套对着左肩。→g.继续移重心送髋、伸踏、逐渐伸蹬、引球→h.最后用力→i.中心移到左腿、随摆、轴心脚上提→j跟步→k.进入防守


分四个阶段:a. 投球前阶段; b-c.投球准备阶段;d-h.投球阶段; i-k.投球结束阶段。


3.各阶段、环节的技术要求和任务。

a.上投手堆、准备、握球在手(或在手套):

做好投球前的准备工作,如用镁粉擦手,检查投手推是否有石块、落地处是否平,环视守场员是否复位等等。

b.踏板、看暗号:

  • 轴心脚(右脚)必须踏在板上或板前缘(不能踏在板后缘)。
  • 自由脚(伸踏脚,即左脚)可以踏在探上或每的前后位置。
  • 两脚径何时候都不能踏出板侧。两眼盯着接发暗号,同意或明白就点头要;否则就摇头或反馈投球暗号给接手。
  • 看暗号时,一般用手套夹着球。

c.正面对着击球员,握球合掌:

  • 表示采用正确投球方式,不能改为侧面投球方式,也不能连续分手、合掌和移动站立。
  • 垒上有人时,可以撤板和传牵制球。
  • 手指可以调整握球方法,但动作要小和隐蔽。
  • 撤板时,可以不分手;重新上板时,要先分手。

d.摆臂、转右脚:

  • 只要有向上摆臂的动作,就视为投球动的开始,不能中途停止;不能撤板,但可以传牵制球(垒上有跑垒员时)。
  • 不能改变侧身投球。
  • 转右脚时可指向三垒,有利于转体和减少摩擦。
  • 向上摆臂时可摆到胸前或脑后,注意手套要背向击球员,如有必要右手指可做"第二次调整握球方法",但不能停顿或动作太明显。
  • 两肘靠近耳朵并指向击球员,眼睛从两肘之间盯着投球目标。
  • 重心轴心脚移向自由脚(后脚)。

速球投手手指受伤(有一种压迫感叫投手)

e.提腿、转体:

  • 自由腿后蹬离地,用大腿带动小腿屈、膝并逐渐向右方或右后方提起,同时,上体右转90度左右,左肩指向三垒,下颊贴近左肩窝,两眼盯着目标,头部保持稳定。
  • 重心由后脚移向轴心脚,呈单腿支撑状态。同时背后半侧对着本垒方向。
  • 抬腿的高度一般和腹部同高(大小腿约90度左右);若腿部素质好、柔韧性好,抬腿可以高一点,同时提起轴心脚的脚跟,目的是加快重心下降的初速度。但最关键是维持重心的稳定。
  • 抬腿时身体绝不能后倒。

f.降重心、分手、踢小腿、臀部前顶、右膝内扣,形成"超越器械"的状态。当抬腿到最高点时,就同时有下面一系列动作出现。

  • 右膝关节弯曲,降低重心,同时右膝内扣,向左膝靠拢。
  • 自由脚向二垒方向踢出,与身体交叉并扣着髋部。另一目的也是使身体保持平衡,若不向二垒踢出,身体易失去重心。
  • 左侧臀部突然前顶(明显突出于身体),如拉弓的开始阶段。躯干自然向后倾斜,使躯干两肌群收缩,便于今后发力。
  • 在胸部合掌处开始分手伸臂,右手向后下方落到最低位置,右手背朗前,球朝后,使球大幅度落后于出手点,目的是增大投手向球施力的距离,增加对球的做功(P=F·S),从而提高球的出手速度。
  • 左手向前拉开,手套背部朗前,手套掌心朝后;左手臂也可以屈肘,使手套掌心对着左肩,肘部指向击球员,目的是固定左肩,以身体左侧为轴对球施力,否则左手乱甩或左肩固定不了,易造成以身体中轴对球施力。注意人体的轴属动态轴,是会移动的,投球结束后,左侧轴会移向中轴,见图2-37。,以免影响今后的用力距离和发挥加速度。
  • 此过程的动作要舒展协调、缓慢稳定,重心移动不宜过快。

g.继续移重心送髋,伸踏,逐渐伸蹬,引球。

  • 此过程是最后用力"前的关键环节,处理的好,重心移动距离长,可加快躯干向前俯冲的速度,使自由脚一落地达到最佳速度。
  • 左半侧臀部继续积极前顶和送髋,重心缓慢加速移动,这有利于伸踏脚一落地使整个身体形成强有力的"背弓"姿势。否则易造成重心移动不足或髋关节过早打开,结果形成"背弓"不足的姿势和全身储存力量不够,反而增加投球臂的负担,造成肩、肘部位过度劳损。
  • 当感到整个身体由于惯性作用渐渐向前下方失去重心时,轴心脚内侧顺势向投手板伸蹬,尤如一根松开的发条或开始倒下的墙一样向前加速俯冲。
  • 注意当身体重心的投影还没完全离开轴心脚时,轴心脚不要过早伸蹬,否则易造成重心由下向上振荡似的移动,破坏身体前移角度和速度。
  • 自由脚落地之前,左半侧髋关节应始终保持侧对本垒方向,右肩并逐渐和左肩持平。
  • 送髋和伸蹬动作要保持到"全身爆发用力的"结束,即保持到身体重心移到自由脚上。
  • 引球方面:当右手持球落到最低处时,开始引球,即由下向后、提肘向上、向前引球,逐渐使前臂、上臂、肘和肩同高。此动作能使投球臂达到最佳的放松(尤其是提肘)。
  • 伸踏方面:当伸踏腿的小腿向二垒方向踢出的信号后,示意重心继续缓慢前移,加大弓形;注意弓形是动态的(非静止的)、移动式的并富有弹性。另一目的也是使躯干从落后状态中逐渐地加速乎稳地过渡到左脚的支撑点。接着的技术动作是伸踏腿向左前下方伸出,画一椭园形小弧,这样伸踏的方向和重心移动方向一致,有利于重心移动速度和储存力量的一致。伸踏脚千万能向外打开和画大弧,否则易造成分力。

速球投手手指受伤(有一种压迫感叫投手)

h.最后用力(落地、蹬地、鞭打出手等)

  • 重要性,是投球全过程最主要的关键技术;调全身的肌力、储存力投球,而不是只用投球臂的肌力投球;在最短的时间内把全身的爆发力通过臂、腕、指传到球上。
  • "最后用力"动作从伸踏脚的内侧着地开始,全身各部位的肌力要顺序用力,并快如闪电、一气呵成。
  • 从伸踏脚的内侧着地计时,到球出手停表时间愈短,则爆发力愈强。
  • 伸踏脚落地的距离一般为"5-7"个脚掌。"
  • 轴心脚的蹬地要向前上方蹬,这样人体可起到杠杆作用,使球由高往低投出低角度大,也有利于加快球速。
  • 最后用力的顾序:a.前脚掌内侧先着地→b. 轴心脚用力蹬地→c. 转髋→d.转髋、转上体e. →挺胸→f.右肘外展、送肘、手腕后屈、固定左肩(肩、肘、腕、依次在后)→g.右肩下压、右肘跟进、急甩腕、拨指、球出手。(鞭打动作)→h.伸踏腿自然弯曲90度、固定。

i.注意点:

  • 转髋、转腰要先于上体的转动,这样,整个躯干就能在一瞬间形成一个强有力的"背弓"。
  • 挺胸、肘外展、屈腕有利于胸大肌、肩臀部的肌群处于高度拉开状态。肘务必高于肩。
  • 固定左肩,有利于稳定动作的发力方向,能起到好的力矩作用。因此左肩不能无意或主动后撤。左手臂屈肘使手套掌心对正左肩,有利于固定左肩。
  • 伸踏脚一着地,膝关节应向前自然弯曲,这有利于冲击力的缓冲;重心的移动(并移向左腿)、向下投球、防止受伤;若不自然弯曲,球易偏高。同时在弯曲约90度角时固定膝关节,若稳固不了,出手点易乱,投球不准,正所谓:"差之毫厘,偏之千里"、"动一点,差一片"。
  • 轴心脚蹬地顺序:先脚内侧→拇指。因此有人称,高水平的投手投球精髓是:"感觉脚拇指投球"。
  • 最后用时的最关键"弓形",见图2-4l。
  • 肩、肘、腕、指、球的运行轨迹和发力顺序;球出手时,臂要直(除投变化球外)。

j.重心移到左腿、随摆、轴心脚上摆。

  • 球出手后,重心移向左腿,右膝关节由约90度角弯曲变成大于90度角。
  • 右肩指向投球目标,并有向地面压去的感觉,这有利于提高球的附加速度和充分放松。
  • 右手臂自然地摆到身体的左例,要摆过左膝关节。
  • 轴心脚拇指蹬地离板,右腿自然弯曲上摆画弧。

k.跟步、进入防守状体

(a)由于惯性作用,为保持身体平衡,身体、左右腿要做好跟进、跟步,进入防守状态。体重放在两脚尖上以便迅速的移动。


速球投手手指受伤(有一种压迫感叫投手)


4.注意点和关键点


整个投球过程要:技术正确、环节清晰、自然、连贯、协调、节奏明显(缓慢一加速一减速-)停止);逐渐储存肌力,爆发出来要一气呵成;整个重心的移动要稳定,绝不能摇晃。


技术关键点:三固定一点一弓一落地

(a)三固定:重心缓慢移动时轴心腿的大小腿直角固定。球出手前上臂、前臂的直角固定。伸踏脚落地时,大小腿的直角固定。

(b)一点:各种球种的出手点固定,眼睛的注视点固定。

(c)一弓:伸踏脚内例落地时的"背弓"。

(d)一落地:伸踏脚落地点相对固定。


速球投手手指受伤(有一种压迫感叫投手)


斜上侧身投法


1.侧身投法的完整技术结构:

a. 准备(上投手球堆准备握球在手)→b. 踏板看暗号→c,侧身对击球员握球合掌静止一秒→d.提腿移重心、分手→e. 引球伸蹬、移重心→f.最后用力→g.重心移向左腿、随摆、轴心脚上提→h.跟步→i.进入防守.


可分为四个阶段:a. 投球前阶段;b-c.投球前准备阶段;d-g.投球阶段;h -i.投球结束阶段。


2.各阶段、环节的技术要求和任务。

  • 上投手堆、准备、握球在手:做好投球前准备工作,如检查投手堆、擦镁粉、环视何垒有人、守场员是否复位等。
  • 踏板、看暗号:同正面投法的要求,但看暗号时除了看接手。还要兼看内野手发出的暗号(如二垒有人时,游击手发出的传杀暗号等)。轴心脚要踏板的前沿,自由脚放在板前,两脚眨离和肩同宽。
  • 侧身对击球员、握球摆臂合掌。必须静止一秒。
  • 1.表示采用侧身投法,不能改为正面投法,不能连续分手、合掌移动站立位置;
  • 2.两肩必须侧对着击球员,但左腿可稍偏左(但不能过大,左投则相反),这3.有利于观察一垒或三垒跑垒员;
  • 4.绝不能转动两肩,只能转动头部观察跑垒员;
  • 5.握球合掌必须静止一秒才能投球;
  • 6.可以撤板或传牵制球;
  • 7.合掌前的摆臂是:双手经体侧上举过头,合掌静止于胸前或腹部皆可。
  • 提腿、移重心、分手:
  • 1.提腿、踢小腿幅度要小,重心尽快移向右腿,分手要快,这有利于加快投球动作,防止跑垒员的愉垒。
  • 2.三垒有人时,右投者可抬腿高一点;一垒有人时,左投者可抬腿高一点。若抬腿指向垒位,还可传牵制球。
  • 伸踏、引球、伸蹬移重心:同正面投法。伸踏的距离比正面投法短1至2个脚掌。
  • 最后用力:同正面投法。
  • 重心移向左腿、随摆、轴心脚上提:同正面投法。
  • 蹬步、进人防守:同正面投法。
  • 和正面投法的最大区别:动作幅度小、重心的移动或转体快、无转体、踏板方式不同(即侧身站立)
  • 在投球阶段不能撤板或停止动作;伸踏腿和髋部交叉或和投手板交叉时,不能传牵制球。


    速球投手手指受伤(有一种压迫感叫投手)


    横投法(侧投法)


    1.特点:

  • 在发力和控制球方面稍逊于斜上投法,尤其左右侧的球不易控制。
  • 球路较平、立体感差,球易被击出。
  • 内外曲变化球易投出,但其它威胁性较大的变化球不易投出,即使投出也较易被击出。
  • 肩部、肘部、腰部的负担较重,易受伤(因主要是靠躯体的侧启动发力的,若身体侧肌不结实易受伤)。故少儿运动员少采用侧投法。
  • 因眼睛是侧看投球目标的,故投球的准确性较差。

  • 2.完整技术结构和原理:

    和正面投法、侧身投法的技术结构和原理基本相同。请参考斜上投法。


    3.主要的技术要点:

    主要介绍与斜上正面投法的不同处。

  • 在提腿、转体以后,身体降低重心的同时,上体稍前倒
  • 合掌降落到大腿处开始分手,分手要前后分手:即持球臂要往背后下方伸臂提肘,手背朝下,球朝上,左手臂在体前自然前伸,从而保持身体平衡。
  • 伸踏脚的脚跟内侧先落地。
  • 球出手时,投球臂和右肩齐平或略低于肩、
  • 出手点在身体侧前方。
  • 投球臂的随摆基本与地面平行
  • 轴心脚的蹬地方向应向左,并向左画一小弧。

  • 速球投手手指受伤(有一种压迫感叫投手)


    下手投法


    1.特点:

  • 在发力和控制球方面难度更大,尤其控低球较难,下坠球则更难。
  • 球路由下至上,若投得好,易破坏击球员的视感,达到削弱击球能力。
  • 肩部、肘部:腰部的负担更重,更易受伤。少儿运动员最好不采用此投法。

  • 2.完整技术结构和原理

    请参考斜上投法。


    3.主要技术要点:

    主要介绍与斜上正面投法的不同处。

  • 在提腿、转体以后,身体降低重心更大,上体往前倾几乎和地面平行。
  • 合掌降低到膝关节处分手,分手要前后分手,即持球臂要往背后由上方到上方伸臂、引球,伸臂的最高点要比肩高;手背后朝下,球朝上;左手臂在体前自然向下前伸,从而保持身体重心的平稳。
  • 伸踏脚向二垒方向踢出时,幅度较小,即与髋部的交叉幅度较小。
  • 伸踏脚以脚跟内例先着地。 '
  • 球出手时,投球臂的肘关节低于肩,前臂又低于上臂。
  • 出手点在体侧右下方。
  • 投球臂的随摆由下而上。
  • 轴心脚的蹬地方应向左,并向左画弧,这有利于躯体侧启动发力
  • 注意下手投法不是从身体的下面投出去的,而是从斜下面投出去的。 ·

  • 肩上投法


    1.特点

    较常用,较符合人体投掷用力的形成结构。在技术动作发力、制球方面和斜上投法差不多。


    2.与斜上设法不同处

  • 球出手点较高,在头部上前方。
  • 球路和轨迹纵面和地面基本垂直,立体视感相对斜上投法差一点。
  • 高低球易控,但左右配球相对较难。
  • 肩部的灵活性,柔韧性要求更高。

  • 3.完整技术结构和原理

    和斜上投法基本相同。


    速球投手手指受伤(有一种压迫感叫投手)


    各种变化球投法

    无论投手的球速多快,若只会投快速直线球,是绝对不能有效地抑制击球员的,因此必须至少掌握1-2种变化球,才能更有效地削弱击球员的击球能力。

    儿童运动员因未完全发育,最好先掌握一种直线快球投法,待进入青少年期,才开始学1-2种变化球。


    变化球概念不能从狭义去理解,应从广义、全面去理解和认识,即变化球包括:球路的变化、球旋向的变化、出球角度的变化、出手点的化、投点的变化、球速的变化、配球的变化(即纵、横、交叉、x型时间差的配球)。


    变化球的种类

    快球、慢球、上升球、下坠球、外曲下坠球、滑球,外曲线球、内曲线球、滑球,叉球(飘球)、二指弹球、三指弹球、掌心球、指节球、三指上升球等等。


    特点与注意点

  • 直线快球出手时,手臂是直的;其余变化球出手时,肘关节是微曲的。
  • 球的握法不同,手腕、手指用力方式不同,球的变化也不同;因此,有所创造,才能克敌制胜。
  • 无论投何种球,投球的姿势、,节奏应尽量一样,否则,击球员易判断投出的球性、球种。
  • 球的速度和变化,关键在于球的旋转速度、球的旋转方向。
  • 投直线快球的挥臂出球要以肩为圆心的挥臂圆里穿过,投曲线球的挥臂出球可以在挥臂圆的切线上。

  • 各种变化球的投法

    (均以斜上右投右击为例)

    ①直线快球

    1.特点:

  • 球的旋转中轴为横轴(左右轴),属动态轴;旋转方向是顺时针,球对着本垒板的话是由下而上旋转。球的轨迹是由上而下,球旋转快的话,到达本垒有上升轨迹。
  • 球到本垒板的旋转平均因数是:二缝快球14圈,四缝快球是16圈。
  • 球的旋转因数愈多,球上升的机会和上升的幅度则愈大。
  • 儿童期和初学者先学直线快球,投准为主(即投好球区的面);进入儿童晚期或少年期开始学投点。
  • 二缝快球比四缝快球的速度快,因前者二缝转动空气摩擦力较小;但后者是四缝旋转,圈数多,摩擦力较大,上升机会比前者大。

  • 2.握法

  • 有二线缝和四线缝握法。前者用中指、食指的第一指节肚贴在线缝中的上面一条线缝上,两指相距一指左右;无名指托住球的右侧下方,拇指内侧托住球的下方正中。后者握法是把食指和中指的第一指节肚贴在线缝"]"形的最宽处,两指相距一指左右;无名指托住球的右侧下方,拇指内侧托住下方线缝正中。
  • 中指、食指、拇指的据点呈倒等边三角形;虎口和球之间留有空隙,相距一指左右。

  • 3.手腕、手指用力方法

    因投球最后用力的结束最终要靠臂的鞭打、手腕、手指的力去完成,故其用力方式非常重要。

  • 手腕:用扣腕方式。扣腕之前掌心要后压,这有利于扣腕的用力距离,达到加快球速的目的。
  • 手指:用拨指方式。当扣腕的腕部与前臂呈一条直线时入要快速拨指,球最后从中指的指尖出手。这有利于增加手指与球体的摩擦,加快球体的旋转,提高球速和自然上升机会。

  • 4.运用:

    无论是那一个级别的比赛,直线快球运用最多,其球速快,易于控制目标,少年级以上的比赛,主要用在"投点"的战术上,因击球员对不同的投球点有不同的反应,且每个击球员均有自己的弱击球点,如持棒水平的击球员往往击不好低球;持棒垂直的击球员往往击不好高球;伸踏过大的击球员往往击不好高球;击球不转腰的击球员往往击不好内角球等等。因此,灵活运用"投点"战术(尤其是两低球、高叉配球),才能最有效抑制击球员的能力发挥。投直线坏球的战术多用于:击领先于球、试探球、抢分触击、牺牲触击、接手传杀偷垒者、遇强棒等等。


    5.注意点:

    投直线快球时,握球不必过紧,虎口和球一定要留有空隙,否则影响手腕、手指的发力。


    速球投手手指受伤(有一种压迫感叫投手)


    ②上升球

    1.特点

  • 自然上升球的握法、投法和投直线快球完全一样;当扣腕,拨指运用的好,球旋转速度快,球自然会上升。
  • 少儿期较难投出自然上升球,主要局爆发力较弱,球速慢。 。
  • 运用下投法、侧投法的投手,较易投出上升球。其握法:和外曲下坠握法同、其手腕、手指用力方式:扭转手惋、手指,使球从虎口处出手,球对着本垒是由下而上旋转。
  • 上升球的旋转因数是每秒平均29.9转。
  • 儿童期或少年初期不宜采用下投法或侧投法投上升球。

  • 2.握法:

    上升球除了和直线快球握法相同外,还有另外两种握法,即二指和三指握法。


  • 二指握法:中指和食指的第一指节肚贴在""形线缝的上沿,三指相互相距一指左右。拇指和小指托住球的下部,并两指相连,虎口和球的空隙相距一指左右。

  • 3.手腕、手指用力方法:

    由于球和虎口的间隙较小,故扣腕的作用较小,主要是靠手指的拨指力量使球产生强烈的旋转速度,达到球上升的目的。


    4.运用:

    在"二出局、触击、下棒慢、伸踏大;垂直持棒、上挑击球"等情况下,可采用上升球投法。


    速球投手手指受伤(有一种压迫感叫投手)


    ③纯下坠球

    1.特点:

  • 球的旋转中轴为横轴 (左右轴),届动态轴,旋转方向是逆时针,球对着本垒板的话是由上而下旋转。
  • 球的轨迹是由上而下,呈弧形。
  • 球到本垒板的旋转平均因数是:二缝下坠球21圈,四缝下坠球24圈。球的旋转圈转愈多,下坠的突然性和幅度的则愈大。
  • 二缝下坠球比四缝下坠球的速度稍快,因前者的空气摩擦力相对小些;但后者的旋转因数多,下坠的程度相对较大。

  • 2.握法:

  • 中指指侧压球体统呈"["形的上方线缝,中食和食指相隔一指之距或两指相贴并列。拇指内侧托住球下方线缝,无名指托住球右侧下方。
  • 中指、食指、拇指相互平行,中指和拇指接触线缝愈多愈好。
  • 虎口和球之间留有一指空隙,这有利于拧转手指。
  • 其握法和投外曲下坠的握法是一样的,不同点是出手方法不同。

  • 3.投法:

  • 当投球臂引球使上臂与肩齐平,前臂和上臂接近90度时,持球手腕自然内转,使握球手与前臂呈90度,球朝下,手背朝上。
  • 球出手时,前臂和手腕要外翻(注意肘部要稍曲),中指、食指要用力向下拧转球,拇指用力向上拧转球,使球产生强烈旋转。球从虎口处出手。
  • 球出手以后,要马上作收手胸前、收腹、提臀动作。

  • 4.注意点:

  • 投直线快球的随摆动作是向左侧下方随挥;而投下坠球的随摆动作是向胸前收手,尤如在体前面半个弧。
  • 为了提高出手点,使下坠的程度更大,伸踏步幅应比投直线快球少1-3个脚掌。
  • 由于步幅短了一些,因此身体重心不能前移过大。
  • 食指、中指、拇指要有明显的打圈拧转动作,以增加球体旋转速度。
  • 伸踏要小,这有利髋关节往上提。
  • 左肩朝下,有助于右肘部上提(肘部不能低于肩或平肩)。

  • 5.运用:

    在"击球员的重心高、持棒平、打双杀、二出局前垒上有人时,纵向X型配球、挥棒等情况下,可多投下坠球。但在三垒有人时,少投下坠球,目的是防止接手地球漏接,三垒跑垒员冲本得分。


    速球投手手指受伤(有一种压迫感叫投手)

    ④外曲下坠球

    1.特点:

  • 球的旋转中轴西北指向,属动态轴。四线缝转动,旋转方向是逆时针。球的轨迹是由右上到本垒外曲下,立体感强,对击球员的威胁较大。
  • 球旋转速度快的话,离本垒板l-2米处突然向外下坠,使击球员防不胜防。
  • 采用斜上投法最容易投,也不会伤害到肩部和肘部。

  • 2.握法:

  • 和投纯下坠球的握法相同;另一种稍改变的握法是,食指外侧贴在"门"形线缝的右内侧,中指内侧贴在"门"形线缝的右外侧,两指相贴或间隔一指皆可。
  • 食指、中指握在球中心的右侧,拇指贴在反面的缝合处,无名指托住球的右下方。
  • 虎口与球留有一指间隙。

  • 3.手腕、手指用力方法:

    投球动作和投直球一样,只是出手动作不同。在球离手的瞬间,手腕往左边急速扭转,略带塞入的手势而放开,同时食指右侧要有压缝出球的感觉。


    4.注意点:

  • 一定要手腕的扭转带动手指的旋转。
  • 球出手时肘部稍曲。

  • 5.运用:

    由于斜上投法最容易投出外曲下坠球,动作自然,不易受伤且威胁性大,故少年级以上投手可多配此种球。在"垒上无人、不了解对首击球特点、开放式击球、心理素质较差或反应慢的击球员、重心较高"等情况下,可配外曲下坠球。但三垒有人时,要少配外曲下坠球,防止接手漏接。



    速球投手手指受伤(有一种压迫感叫投手)

    ⑤内曲上升球(抛射球)

    1.特点:

  • 在高水平的比赛或职业棒球界是不受打击者欢迎的变化球,是一种很有效的球。
  • 和外曲下坠的球路正好相反。
  • 球的旋转中轴东北指向,属动态轴。四线缠转动,旋转方向是顺时针。
  • 球的轨迹由左上到本垒处上升。
  • 左投者投出来时,会产生如右投者投出的内曲上升球同样的效果.
  • 左投者比较容易投出内曲上升球。

  • 2.握法:

  • 中指左侧贴在"门"形左线缝的内沿,食指的中指并列相贴或相距一指,拇指内缘贴在球体右侧下方的线缝上,无名指托住球的右侧上方。
  • 中指,食指按在球体左上侧,拇指按在球底部中心略右侧。和外曲下坠的握法正好相反。

  • 3.投法

  • 出球时手腕耍扣腕,向左下侧加压,使手背最终向着地面;同时中指左侧要有压缝的感觉,拇指向右侧用力旋转球,使球从中指、无名指、拇指之间投出。
  • 为了使投出的球更有效,腰部和上体转动要大一点,让手臂的挥动和鞭打稍微晚一点。
  • 伸踏步幅和移动重心相对投直球小一点,可运用提臂动作提高身体重心和出手点。

  • 4.注意点:

  • 由于球路是内曲上升,为防止击中打击者,要根据变化幅度,调整自己的出手点。
  • 一般不要同时学外曲下坠与内曲上升球投法。

  • 5.运用:

    在"试探球、打触击、击球不转腰、x型配球、击领先球、挥捧慢、心理素质差"等情况下可考虑配内曲上升球。在三垒有人或垒上有人遇强棒时,要少配此种球,前者的目的是防止投球中身,三垒跑者不分,后者的目的是防止多垒打造成多人下分。


    速球投手手指受伤(有一种压迫感叫投手)


    ⑥滑球

    1.特点

  • 滑球的旋转因数是每秒平均28圈。
  • 滑球和外曲下坠球球路相似,所不同的是离本垒板1m左右不会下坠,而是横着滑过去。
  • 球的旋转中内前后横轴,旋转方向是顺时针。球的轨迹由上而下,接近本垒板时,突然向左横滑。
  • 投球时所对准的目标是外角偏低的路线。内角的滑球是必要的,因易投中击球员。
  • 用斜上投法较易投出滑球,符合人体用力结构,腕、肩肘不易受伤。

  • 2.握法

  • 中指外侧贴在球体"n"形右线缝的内缘,食指和中指相靠并列,两指要压在球体中心上方右侧;拇指内缘托住球体底部,略偏右侧,不要贴在线缝上;无名指托住球体右侧下方。
  • 中指和食指的握点与拇指握点的连线呈倒等腰三角形,
  • 虎口和球之间留有一指空隙。

  • 3.投法

    投出的瞬间中指要加压力。和投直球的方法相似,除了扣腕外,球出手时务必中指要加压力,拇指自然向左上侧拨转。


    4.注意点

  • 投滑球时,切记不要扭转手腕。
  • 对付右打者,可多采用滑球战术;对付左打者,则不宜用,以免投球中身。

  • 5.运用:

    在"击领先于球、开放式击球、下砍或上挑球、x型或横向配球、垒上无人、击球转髋大下棒时间早"等情况下,可多采用滑球。


    ⑦纯外曲线球(以右投为例)

    1.特点

  • 适合体侧投法的投手采用。
  • 球的轨迹是由右拐向左侧,球路较平,立体视差小,易击中。
  • 球的旋转中轴为纵轴(上下轴),球的旋转方向是逆时针(从上面看)。
  • 球的旋转因数平均每秒31.2转。

  • 2.握法

    和外曲下坠的握法完全一样。


    3.投法

  • 手腕和手指要在一个垂直于地面的平面上用力扭转手腕、拨转中指和拇指,使球产生强烈的旋转。
  • 其余投法和体侧投球要领一样。

  • 速球投手手指受伤(有一种压迫感叫投手)


    ⑧纯内曲线球(以右投为例)

    1.特点:

  • 适合体侧投法的投手采用。
  • 球的轨迹是由左侧拐向左侧,球路较平,立体视差小,易击中。
  • 球的旋转中轴为纵轴,球的旋转方向是顺时针(从上面俯视)。
  • 球的旋转因数平均是每秒32.2转。

  • 2.握法

    和外曲下坠的握法相似。


    3.投法

  • 手腕和手指要在一个垂直于地面的平面上用力扭转手腕、拨转中指和拇指,使球体产生强烈旋转。
  • 切记,转腰和转上体要大一点,鞭打出手动作要晚一点,这有利于用力旋转球体。

  • ⑨变速球

    1.特点

  • 比直线快球慢,也称慢球,也是一种变化球(即有下坠)。
  • 易扰乱击球员的下棒时间和挥棒速度。情形有三种:当球达本垒板前,下棒过早,造成挥空棒,但棒速不变;另一种是重心过早前移到左腿,后脚跟浮起,造成击球重心不稳,挥棒速度慢;再一种是因过早下棒,中途停顿,再挥棒,造成挥棒慢,即使中球,也易被杀出局。
  • 球的旋转速度慢,每秒平均5-6转,旋转中轴是左右轴(横轴),旋转方向是顺时针。
  • 因球失速,到达本垒板前l-2米左右受球重力的影响突然下坠。
  • 因变速球有时间差的特征,是对付强打者或急于挥棒者的有力武器。

  • 2.握法

    和直球的握法相似,不同之处是第一指节(中指、食指)要浮起,虎口和球之间没有空隙。


    3.投法

  • 手腕不能扣腕和扭转,要保持笔直;
  • 球出手时,主要靠中指、食指的第二、三指节推出(即把球放出去),注意不要拨指;
  • 随摆动作要小或球出手后,和投直球的随摆一样。

  • 4.注意点

  • 变速球比直线快球最好使0.2秒左右。球速太慢易被击球员识破,太接近快球不易破坏击球员的挥棒节奏。
  • 变速球尽量控低点,若投高就失去意义。
  • 不要连续投变速球。

  • 5.运用

  • 多和快球交叉使用。 ·
  • 在"对付强打者;二出局、习惯打快球者"等情况下,可考虑配变化球。
  • 在"对方有明显偷垒企图、试探球、弱打者、二出局以前三垒有人、有明显打触击企图"等情况下,少配变速球。

  • ⑩飘球(叉球)

    1.特点

  • 比直球慢,也称慢球,也是一种变化球(有下坠)。
  • 飘球曾被当作"魔球",是一种效果很大的变化球,相信今后会大大的被广为使用。
  • 英文名称叫叉球(The fork ball),是由于握法很象用餐时的叉子而得名。
  • 球的旋转速度慢,每秒平均5-6转。旋转中轴是左右轴(横轴);旋转方向是逆时针(与变速球相反),但掉落方式和变速球一样,会在打者前面突然下坠.(因球失速,受地心引力影响)。
  • 因飘球有时间差特征,是对付强打者或急于挥棒者的有力武器。

  • 2.握法

  • 中指和食指分开夹住球体"U"形线缝的两侧,成"V"字型,两指第一指节弯曲下沉;拇指托住球体底部的左侧,无名指托住球体底部的左侧。
  • 中指和食指的力度要一致、平均。虎口和球留有空隙。

  • 3.投法

  • 以斜上投法来使手腕僵硬,在球将离开的瞬间中指、食指加压力;手腕保持笔直,决不能扣腕和扭转。
  • 如果以肘部为轴来挥臂,肘部易受伤。所以必须以肩部为轴来转动手臂。

  • 4.注意点和运用

    和变速球相同。


    下面介绍的几种慢球,也是变速球和变化球,即球速慢,有下坠。它们的特点和变速球相同。另外指弹球或指节球投出时,若球不旋转,会产生飘球,即左右摇晃。这几种慢球的投法较难掌握且易识破,不要勉强去学它,只需了解即可。


    速球投手手指受伤(有一种压迫感叫投手)


    A.掌心球

    1.握法

  • 把球体后正面完全贴于掌心;中指、食指、无名指微浮在球体上面,不要把三指竖起来,否则易被击球员识破。
  • 拇指、小指托住球体的二侧。
  • 球体与虎口之间无空隙。

  • 2.投法

  • 手腕保持僵硬,不能扣腕;
  • 球出手时主要靠掌心的推力球放出;
  • 随摆要小。

  • B.二指和三指弹球

    1.握法

  • 将食指、中指或食指、中指、无名指或拇指变曲竖起,用指尖贴住球,各指间距相隔一指左右。
  • 用拇指、无名指或拇指、小指托住球的两侧。
  • 虎口和球体无空隙。

  • 2.投法

  • 手腕保持僵硬,不扣腕;主要靠手指的弹力把球弹出;随摆要小。
  • 要控低球。
  • 易损伤手指甲,指甲较弱者不要尝试。

  • C.二指或三指节球

    1.握法

  • 将变曲的中指、食指或中指、食指、无名指的第一指节的背面来压住球;各指相距一指左右。
  • 用拇指、无名指或拇指、小指托住球的两侧。
  • 虎口和球体无空隙。

  • 2.投法

  • 手腕保持僵硬,不扣腕;主要靠手指的弹力把球弹出;随摆要小。
  • 要控低球。
  • 尽量不使球旋转。

  • 3.运用和注意点

    以上介绍几种慢球的注意点和运用,参考变速球。


    投手传各垒牵制球的方法

    以右投为例


    任务

    主要任务是使跑垒员少离垒,故传牵制球的球速不要太快。若跑垒员离垒过多,要快速传杀出局,务必通过暗号联系进行(在一垒或二垒有人时)。


    传牵制球时机

    无论向何垒传牵制球,投手均有四种基本的传牵制球时机:


  • 双手合手后静止一秒或几秒出手;
  • 一种是双手侧上举,在从上向下放的过程中,末合掌就传球;
  • 双手未举,就直接传;
  • 多垒有人时,先撤板或不撤板的先假后真传球。

  • 注意点:投手传牵制球的时机和不应有规律的一些小特征(如转头次数、静止时间等)绝不能让跑垒员知道。


    跑者判断投手传牵制球的技巧

    可以从以下几个动作判断:

    • 轴心脚的脚跟是否抬起;
    • 伸踏脚的指向;
    • 伸踏腿是否和投手板或轴心腿交叉。


    速球投手手指受伤(有一种压迫感叫投手)


    传一垒牵制球动作顺序和要领

    1.踏板、看暗号、侧身站立、合掌或不合掌

  • 先踏板后看配球暗号。
  • 侧身站立时,两脚开立与肩同宽开立过大,不利于传牵制球;开立过少,投球动作会过大。左脚和左肩稍偏向左一点,便于观察一垒跑者离垒情况。
  • 若合掌,至少静止一秒才能传球。合掌静止位置最好在胸前。这有利于快速出球。
  • 若不合掌,最好右手持球,这有利于随时传球;若球放在手套里不合掌,易被跑者偷垒,原因是当发现偷垒,右手去取球时,必须静止一秒才能传球(遇到这种情况,最好马上撤板,这样可以随时取球和传球)。

  • 2.两肩不动、转动头、撤板或不撤板:

  • 观察跑者时,两肩不能动,只许左右转动头部。为便于观察跑者,下额最好贴近左肩或右肩的锁骨,用眼睛的余光观察;若动肩,球必须出手。
  • 若撤板,轴心脚向板后撤,这时投手自动变为守场员,球可传或不传。撤板时可分手或不分手,但撤板后不能马上踏板投球(属投机取巧);若撤板时不分,再重新踏板时要先分手再上板。 ·
  • 若不撤板传球,则球必须向一垒上传出;球不出手或不向一垒包上传则判投手犯规。遇到一垒手不在垒包上时,可把球传高点;这样守场员有时间回垒接球。

  • 3.提右脚跟、转左腿、转体、传球:

  • 球出手前,要先提轴心脚的脚跟,这有利于转体传球(否则易伤肩和传不准球)。
  • 同时务必转左腿指向一垒,继而转体把球传出。
  • 若以牵制为目的;转动左腿动可慢一点,传球动作和球速要慢一点,目的有二个;不易传球失误,也可为投手松弛一下动作,调整心境。 '
  • 若以传杀为目的:转动左腿,传球动作和球速均要快,出手动作要简练。若传球基本功扎实,可从胸前合掌位置直接侧手传杀一垒跑者。
  • 左腿转向一垒时,左脚的落地点要在投手板与一垒连线的45度内。若是左投手,伸踏腿抬起要慢,两眼盯本垒,用左眼余光观察跑者。在髋部前顶时,若观察跑者离垒少,立刻投球;若跑者离垒多,则快速传杀一垒。故左投手的投球动作和传一垒牵制动作难判断,一垒跑应要多留意。

  • 4.注意点:

  • 双手在胸前静止时,必须同时合掌,否则判投手犯规。原因是一垒跑者看不见投手是合掌还是分手。
  • 在腰问合掌后不能继续往下放然后分手,否则判犯规;原因是合手和分手都在由上而下的动作中进行。
  • 美国职业队的投手在侧投双手握球置于胸前时并不静止一秒,他们认为:两手平面拉开就算停顿,因为从合手到分手方向有改变,不应判犯规。

  • 右投手传一垒牵制球的动作(不撤板),动作顺序和传一垒基本相同,下面介绍主要的动作要领。


    动作要领:


    1.跳传

  • 两脚同时蹬地跳起,并右转体和分手;球直接引到右耳旁,这有利于随时出手。
  • 两脚跨板落地并同时出手。
  • 采取跳传的目的是:投手的轴心脚把地刨了一个较深的坑,不利于转体传球
  • 注意点:跳起不能太高,分手不能太大。
  • .

    2.不撤板传:

  • 提起轴心脚跟,右转体分手。
  • 同时伸踏腿抬起并指向二垒伸踏,然后将球传出.
  • 若以传杀为目的,两脚开立要比肩宽小一些;左转体要快,伸踏腿要快速指向二垒(抬起幅度要小),传杀动伤要简练(分手时,球最好直接引到右耳旁),可用上手或侧手将球传出。

  • 3.撤板传

  • 轴心脚必须向板后撤,然后左转体分手,将球传出。
  • 注意点:
    • 无论采取何种方式二垒(包括撤板或木撤板),球不一定要传出,可以假传。
    • 若球出手,务必向二垒包上传。
    • 若以传杀为目的,最好预先有暗号联系。
    • 若二垒跑者离垒不多,可待游击手或二垒手回到防守位置时再投球。

    速球投手手指受伤(有一种压迫感叫投手)


    传三垒牵制球动作顺序和要领


    动作顺序和传一垒基本相同,下面介绍主要的动作要领。


    动作要领:


    1.不撤板传

  • 伸踏腿的膝关节缓慢抬起指向三垒,眼盯着本垒。
  • 当左膝关节抬到与肚脐相平时,臀部稍像前顶并向三垒伸踏,同时,眼睛转向盯三垒和迅速分手传球。
  • 眼盯本垒、缓慢拾腿、臀部稍前顶的目的,均是使跑者多离垒,便于有机会传杀跑者。
  • 因投手面向三垒,传球速度可快一点,传球动作要简练。
  • 为便于传杀跑者,伸踏脚的落地点最好在落地脚与轴心脚的连线上(45度的连线上)。
  • 若以投球为目的,眼睛要注视着三垒,便于观察三垒跑者(一般三垒跑者不敢多离垒)。待发力投球时,眼转向盯本垒。

  • 2.撤板传

  • 轴心脚向板后撤,身体右转,伸踏脚指向三垒伸踏,同时分手向三垒传球。
  • 由于撤板后,属守场员,根据跑者离垒情况,传球动作可大可小,球速可慢可快。

  • 3.注意点:

  • 无论采取撤板或不撤板,球不一定要出手。即球可传出或不传出,也可以假传。
  • 若不撤板,伸踏脚巳和投手板或轴心腿交叉,必须向本垒投球。
  • 若撤板,不允许向本垒投球;但如果这时跑者已向本垒冲,可向本垒传球,这时击球员不许击球否则判击球员妨碍,跑者出局。

  • 多垒有人时应注意的技巧和问题

    一、三垒有人,一、二垒有人,二、三垒有人或满垒时的局面。


    1.不撤板的的先假后真牵制球

  • 先向前位跑者的垒位伸踏和假传,然后突然向后位跑者真传。
  • 由于不撤板,无论是假传还是真传,伸踏脚均要先指向所传的垒位。
  • 假传动作要缓慢一点,目的是使前位跑者回垒,后位跑者有时间多离垒;真传动作则要快,这有利于把后位跑者杀出局。

  • 注意点:

    • 由于不撤板,绝不能先向一垒假传,否则判投手犯规。
    • 有跑者的垒位守场员,注意回垒。
    • 若伸踏脚不指向一垒,可向有跑者的垒位连续假传(即球不出手),但伸踏脚必须先指何垒位。


    2.撤板的先假后真牵制球

  • 由于撤板,属于守场员,向何垒先假后真传球均可,但不能向无跑者的垒位传球。
  • 伸踏脚不必先指向垒位。
  • 轴心脚要向后撤板,撤板后不能向击球员投球(除非三垒跑者已向本垒冲)。一、三垒有人假传三真传一的牵制动作,注意伸踏脚指向一垒才能传(不撤板)。

  • 速球投手手指受伤(有一种压迫感叫投手)


    投手注意事项

    1.充分利用握法、球的线缝、球的重心来控制球的旋转和球路。掌握完整、正确的各种基本投球技术,有自己的风格特长,至少能投出2-3种变化球。总的技术风格应是:快→准→变。


    2.由于投手在内场的中心和最高处,因此,球被击出来后,一定要协助接手做好全场的调动工作,指挥队员的移动、传杀方向和拦截,当然自己也要做好补漏、补垒、接力等准备。


    3.随时了解场上的情况:几人出局、几垒有人、跑垒员是谁、比赛第几局、比分多少、击球员第几棒、下一棒是谁、接住球往哪里传、无球如何补垒、补漏。


    4.和接手高度默契配合,机智灵活地把击球员的击球能力控制在最小范围。尽可能多投"好球部位"的两个低角;投点和变化点要散在四个角,不要集中在中部。


    5.记住每一击球员的安打点和弱点,善于从每一球、每一击、每一局、每一轮、每一场比赛中,总结对方的进攻和击球规律,不断改进投球技巧,丰富战术意识;了解本队各队员的防守能力及优缺点,不仅要了解自己的投球状态,还要留意队友的防守位置是否正确。


    6.因投手身后的空当较大,故要善于防守自己身体两侧的平直球、一跳球、快速地滚球接不住也要把球挡住,再拾球传杀。身体前面的慢速地滚球、触击球要积极防守,不要被动等待一、三垒手冲前来接球,以免延误战机;当然,在接传杀时间相同的情况下,投手可让接手一、三垒手来接传杀,以保存体力。


    7.投手要像钢琴家爱护自己的手指那样爱护自己的投球臂,经常放松和按摩手臂,注意气候的变化,投球结束后要穿上外套保温或用冷水、冰块浸手臂,防止因毛细血管充血过多造成的肿痛。


    8.投球时,思想要高度集中;眼睛要盯住投球目标,不要把视线分散到击球员身上。比赛中如遇投球能力降低,又确实需要你继续投球时,就要沉着冷静,设法调整自己的心理、步幅、落地点、球种、球速等。

    速球投手手指受伤(有一种压迫感叫投手)

    (+﹏+)

    Copyright©2022 吾尊时尚 www.wuzunfans.com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欢迎各位作者创作优秀作品,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闽ICP备11008833号-10  

    邮件联系方式: toplearningteam#gmail.com (请将#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