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百科词典

古希腊

抖音梗 百科词典 2022-09-23 13:48:11
古希腊(公元前800年-公元前146年)持续了约650年。古希腊的地理范围,除了现在的希腊半岛外,还包括整个爱琴海区域和北面的马其顿和色雷斯、亚平宁半岛和小亚细亚等地。公元前5、6世纪,特别是希波战争以后,经济生活高度繁荣,产生了光辉灿烂的希腊文化,对后世有深远的影响。古希腊人在文学、戏剧、雕塑、建筑、哲学等诸多方面有很深的造诣。这一文明遗产在古希腊灭亡后,又被古罗马延续下去,从而成为整个西方文明的精神源泉。埃皮道罗斯剧场 这个巨大露天剧场是希腊古典后期建筑艺术的最大成就之一。公元前4世纪中期兴建了以最崇敬的医神阿斯枯拉庇乌斯神庙为中心的建筑群,其中最著名的是这个露天大剧场  还没有确定或很多人公认的古希腊时期开始的时间,一般认为古希腊所有的历史都是罗马帝国之前,但历史学家要更精确的一段时期。一些作家包括在迈锡尼文明时的都在约公元前1150年垮掉了,但最具争议性的是有影响力的米诺斯文明与后来其他的希腊文明太不同,应该把它个别地分类。  在希腊的教科书中,“古代”约900年的一个时期,由迈锡尼的大灾难到罗马共和国的征服,以艺术、文化及政治的风格分成四段时期。时序线由黑暗时代(公元前1100年–800年)开始。在这个时期艺术家用几何图案如正方形、圆形、线条等去修饰双耳细颈瓶和其他陶器。古风时期(Archaicperiod)(公元前800年–490年)代表那些艺术家制作更大且坚硬的自立雕塑的时代,风格呈现神圣姿势以及如梦般蒙眬之“古风的微笑”(Archaicsmile,亦或古风式微笑)。在古典时期(Classicalperiod,公元前490–323年)直到今天仍然堪称典范的艺术风格发展成熟,诸如巴特农神庙。亚历山大大帝征服之后的时代被称做希腊化时期(公元前323–146年),古希腊文明逐渐扩展到埃及、地中海东岸一带、美索不达米亚、波斯以及更远。  一般说法是古希腊时期于公元前776年第一次古代奥林匹克运动会时开始,但很多历史学家现在把那段时期往前扩展到约公元前1000年。古希腊时期结束的时间一般说法是公元前323年亚历山大大帝的死。接着的时期是希腊文化或直至在公元前146年希腊被并入罗马共和国。

古希腊地理范围

  古希腊地处地中海东部,扼欧、亚、非三洲要冲。它的地理范围大致以希腊半岛为中心,包括爱琴海诸岛、小亚西亚西部沿海、爱奥尼亚群岛以及意大利南部和西西里岛的殖民地。公元前5、6世纪,特别是希波战争以后,经济生活高度繁荣,产生了光辉灿烂的希腊文化,对后世有深远的影响。古希腊人在文学、戏剧、雕塑、建筑、哲学等诸多方面有很深的造诣。这一文明遗产在古希腊灭亡后,被古罗马人破坏性的延续下去,从而成为整个西方文明的精神源泉。

古希腊历史

  一般相信希腊民族自公元前三千年开始开始有几波移民潮南向巴尔干半岛定居,最后一次的移居始于多利安人的入侵,原始的希腊被认为开始于公元前23至公元前17世纪之间。公元前1600年到公元前1100年这段时期一般史称麦锡尼时期,以阿伽门农王的统治以及特洛伊战争而被人所知,也是《荷马史诗》的年代。从公元前1100年到公元前八世纪被称为黑暗时代,这一时代少有文字留存,只有不多的考古学证据留存。一些二手乃至三手的文字资料,例如希罗多德的《历史》、保萨尼亚斯的《希腊志》、狄奥多罗斯的《历史丛书》以及哲罗姆的《编年史》中对这个时期的简要历史和国王名单有所记载。古希腊的历史通常都以亚历山大大帝(其为菲力二世之子)的统治作结尾,他死于公元前323年,之后的历史时期被成为希腊化时期。雅典娜的庙宇,帕提农神庙

·古希腊文明的兴起

  早在古希腊文明兴起之前约800年,爱琴海地区就孕育了灿烂的克里特文明和麦锡尼文明。大约在公元前1200年,多利亚人的入侵毁灭了麦锡尼文明,希腊历史进入所谓“黑暗时代”。因为对这一时期的了解主要来自《荷马史诗》,所以又称“荷马时代”。在荷马时代末期,铁器得到推广,取代了青铜器;海上贸易也重新发达,新的城邦国家纷纷建立。希腊人使用腓尼基字母创造了自己的文字,并于前776年召开了第一次奥林匹克运动会。奥林匹克运动会的召开也标志着古希腊文明进入了兴盛时期。前750年左右,随着人口增长,希腊人开始向外殖民。在此后的250年间,新的希腊城邦遍及包括小亚细亚和北非在内的地中海沿岸。在诸城邦中,势力最大的是斯巴达和雅典。

·波希战争

  在希腊城邦向地中海沿岸扩展的同时,西亚的波斯帝国也在扩张,强大的波斯帝国征服了小亚细亚半岛上的伊奥尼亚希腊诸邦。前499年,小亚细亚半岛上的米利都等希腊城邦发动起义,得到雅典的支持。波斯国王大流士一世在镇压起义后,就准备进攻雅典。前490年,波斯大军渡海西侵,但在马拉松战役中被人数居于劣势的雅典重装步兵击败。希腊人赢得了第一次波希战争的胜利。  前480年,波斯国王薛西斯一世率50万大军再次进攻希腊。希腊各城邦也结成同盟,共御强敌。希腊联军的陆军以斯巴达人为主力,海军则以雅典舰队为主。希腊陆军在温泉关阻击波斯陆军,虽然兵败,但为希腊海军的集结赢得了时间。波斯人攻入了雅典,将全城焚毁,但希腊海军在萨拉米海战中一举击溃波斯海军,波斯人面临补给被切断的危险,不得不撤退。希腊人乘胜追击,解放了小亚细亚的希腊诸邦。第二次波希战争以希腊的胜利告终。

·伯罗奔尼撒战争

  波希战争以后,雅典成为希腊的霸主。雅典海军是希腊各城邦中最强大的军事力量,雅典的民主制也在伯里克利执政时期达到黄金时代。波希战争中,希腊各城邦建立了以雅典为首的提洛同盟,战后逐渐成为雅典实现其霸权的工具。以斯巴达为首的伯罗奔尼撒同盟不满雅典的霸权,双方爆发多次摩擦。前431年,斯巴达的同盟底比斯(希腊)进攻雅典的同盟普拉提,正式引发了伯罗奔尼撒战争。雅典依靠其强大的海军进行封锁,斯巴达则攻入雅典,试图迫其决战。双方互有胜负,但都未能取得决定性胜利,遂于前421年缔结和约。和平未能维持很久,前415年,雅典对西西里岛斯巴达的盟邦叙拉古发动大规模远征,结果以惨败告终。西西里远征使雅典元气大伤,无力抵御斯巴达的攻势。前405年,雅典海军被全歼。次年,雅典向斯巴达投降,斯巴达成了希腊的新霸主。斯巴达的霸权也未能长久,希腊各城邦陷入混战之中。马其顿的腓力二世像

·马其顿的崛起

  马其顿位于希腊的北部,处于希腊文明的边缘,被希腊人视为蛮族。但从公元前4世纪起,马其顿逐渐成为希腊北部的重要国家。前359年,菲利普二世即位。在菲利普的治下,马其顿成为巴尔干地区首屈一指的军事强国。菲利普大力推动马其顿历史发展,使马其顿的历史从此长期与希腊的历史融为一体。面对马其顿的崛起,希腊建立了以雅典为首的反马其顿同盟。前338年,马其顿在喀罗尼亚大败希腊联军,取得了对整个希腊的控制权。前336年,菲利普遇刺身亡,其子亚历山大即位。亚历山大即位后很快就平定了希腊城邦的起义,巩固了政权。前334年,亚历山大率大军渡海东征,拉开了他征服世界的序幕。亚历山大最大的敌人是强大的波斯帝国。亚历山大先后在格拉尼库斯河和伊苏斯击败波斯军队,从波斯人手中夺取了叙利亚和埃及。波斯国王大流士三世试图求和,但被雄心勃勃的亚历山大拒绝。前331年,亚历山大和大流士三世之间具有决定性意义的高加美拉战役爆发。亚历山大再一次取得了胜利,并乘势攻下巴比伦,波斯帝国灭亡。亚历山大继续东进,直到印度河流域方才折返。此时,亚历山大的希腊军实质是以马其顿人为主的马其顿军。前323年,亚历山大病死,他庞大的帝国也随之分裂,古希腊历史结束,希腊化时代开始。

古希腊文明

·政治制度

  古希腊是一个城邦林立的地区,因此许多不同的政治制度都有在此地区获得实践和发展,有些古希腊城邦如斯巴达一样奉行君主制,将统治权集中在国王手中;有些城邦则如雅典一样实行民主政治;还有一些城邦则是由贵族统治或由少数人控制的议会(councils)进行统治。虽然古希腊所处地域狭小,但其政治制度在广泛的时间上获得了丰富多彩的发展。仅就政体来分古希腊就经历了贵族制、民主制、寡头制和僭主制的演变。尤其突出的是古希腊的民主政治制度是古代最早也是最出色的典范。

·社会结构

  古希腊的居民构成复杂,有农民、商人、政府人员、手工业者、艺人、奴隶等。但居住在古希腊城邦的人大多是农民。他们主要种植小麦、葡萄和橄榄等农作物。部份古希腊人是商人,他们以买卖陶器、酒、毛衣和其他货品维生。除农民和商人外,还有些是工匠。这些工匠技术精湛,能在陶器上绘画美丽的图案。  除农民、商人和工匠外,古希腊还有很多奴隶,他们的生活极为困苦。妇女在古希腊社会的地位甚低,她们没有机会上学,只能留在家中料理家务。

·宗教信仰

  宗教信仰是组成古希腊文化的重要部份。古希腊人大多热爱宗教,因此他们崇拜很多天神,每个城邦都供奉有各自的天神。

·体育竞技及娱乐

  古希腊人热爱体育运动。他们认为健全的心灵育于健全的身体中。此外,他们都十分重视祭神活动,所以经常举行运动竞赛来向天神致敬;从公元前776年起,古希腊人每隔四年便在希腊半岛西南部的奥林匹克举行古代奥林匹克运动会(简称奥运会)。

·古希腊文明的成就

  奥运会  古希腊语  古希腊神话  古希腊哲学  古希腊哲学家  古希腊数学  古希腊文学  古希腊戏剧(古希腊悲剧、古希腊喜剧)  古希腊医学  古希腊军事  古希腊卫生  古希腊教育

古希腊文明特征

·古希腊文明的开放性和扩张性

  大概在今天仍有许多人持充足的理由相信:西方文明与世界其他地区诸文明迥然不同,是由古希腊、罗马文明经由中世纪的基督教文明而到近代的工业文明独立发展演变而成的。甚至常常有人把工业革命后的欧洲政治、经济、法律、文化、教育制度等直接归结为古希腊、罗马文明“固有本质”的衍化。  其实在古代,米利都的赫开泰乌斯认为,希腊人长期以来就是埃及文明的子孙(注:(美)J.W.汤普森:《历史著作史》(上卷,第1分册),谢德风译、李活校,商务印书馆1988年5月第1版,第66页;另参阅希罗多德:《历史》,王嘉隽译,商务印书馆1959年6月第1版,第340页。);希罗多德指出希腊的一个主要城邦底比斯的创建人卡德摩斯就是属于闪族的腓尼基的一个王子,并且指出希腊的许多神名来自埃及;文艺复兴时期的法国古典学者约瑟夫·斯卡利杰也指出希腊人受益于非希腊人的成就;伟大的科学史专家乔治·萨顿说:“希腊科学的基础完全是东方的,不论希腊的天才多么深刻,没有这些基础,它并不一定能够创立任何可与其实际成就相比的东西。……我们没有权利无视希腊天才的埃及父亲和美索不达米亚母亲。”(注:(美)乔治·萨顿:《科学史和新人文主义》,陈恒六、刘兵、仲维光译,华夏出版社1989年3月第1版,第64页。)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这种认为“西方”自古希腊、古罗马以来就自成一个文明传统的观点开始从根本上遭到质疑。现在越来越多的学者发现,“西方”文明实际上“起源”于非西方——更确切说是古代东方诸文明,(注:早在1928年西方就出版过Ramsay,SirWm.,AsianicElementsinGreekCivilization,NewHaven1928。西方世界最近出版的有关这方面的作品有:《世界有色伟人》(1946)、《偷来的文化遗产》(1954)、瓦尔特·伯克尔特(W.Kurkert)《东方化的革命》(1982)、马丁·伯纳尔(M.Bernal)《黑色雅典娜》(第1卷1987年出版,第2卷1991年出版,计划要出4卷)、魏斯特(M.L.West)《赫利孔的东方面孔》(1997)。尤其是伯纳尔的著作在古典学界引起了一场空前的争论,有人指责他没有足够证据就轻易下结论,也有人说这是赶修正主义派的时髦。但是不管怎么说,他提出的希腊文化受北非、西亚文化的影响这个重大命题,是无法轻易地置之不理的。不过我们要反对的是那种“非洲中心论者”——这种观点早已以世界文明“埃及源流说”的形式表现出来——他们不仅否定古代希腊人在哲学、科学、民主等方面的成就,而且竟说苏格拉底和克里奥帕特拉都是黑人,亚里士多德盗窃了亚历山大里亚的图书馆等等如此荒谬不经的话。参孟悦《<泰晤士文摘>:什么是西方文明》,载《读书》1998年第8期;董乐山《东方和西方,相会终有期》,刊董著《文化的误读》,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3月第1版。)也就是说古希腊文明具有一种开放和扩张的特征。

·古希腊文明的多元性和多中心性

  我们在论古希腊文明特征时,总犯一个以偏概全的错误:那就是以雅典的历史来代替整个希腊的历史,以雅典的文明特征来代替整个古希腊文明的特征。  说到古希腊政治的特征时,人们总是说它的民主政治极富特色,当代自由主义思想家K·波普甚至借柏拉图之口说出:“雅典的民主政治以仁爱之心对待奴隶……已非常接近于废除奴隶制度。”(注:卡尔·波普尔:《开放社会及其敌人》(西方现代思想丛书),陆衡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8月第1版,第89页。)这难免有言过其实之嫌。其实在希腊也存在专制统治——斯巴达的寡头政治尤为突出。甚至有人认为在雅典并不存在真正的民主政治,雅典娜神庙就是专制的象征——雅典人就是利用表面上看似平等的提洛同盟的贡金来修建该庙的。这个从表面上看似民主政治灯塔的雅典,却在同盟内部称王称霸,处处奴役它的盟邦,甚至连雅典人自己也承认当时的对外统治是搞“雅典帝国”,就是伯里克利时代的体制也很难说是“民治”的。只有四分之一的公民才享有政治权利,妇女、奴隶和外邦人都不算作公民。伯里克利亲自发布禁令,规定只有那些父母都是雅典公民的人才享有公民权,就是在公民中,也存在着以财产和收入为基础的严重等级划分。只有最富的人才能得到高位,没有财产的公民只有投票和作为陪审团成员的地位。总而言之,雅典的民主政治是假的。(注:(美)瓦勒钦斯基等编选:《史海逸闻录》第5页。)  在说到希腊经济的特征时,人们总是以为她是一个重商民族,其实古希腊在大多数时期、大多数地区还是以农业经济为主。这主要反映在两个方面,一是古典希腊城邦的主要社会力量与政治力量即公民的主体是自由农民,而不是手工业者或商人;证据的第二点是,同中国古代一样,在古希腊人的思想中同样存在着重农轻商的观念。(注:黄洋:《古代希腊土地制度研究》,复旦大学出版社1995年6月第1版,第3页。)  在谈到创造古希腊文明的杰出人物时,总是认为他们都是雅典人,其实他们之中不乏非雅典人,如《荷马史诗》的编著者荷马,古代记载肯定他出生于希俄斯(Chios)岛或小亚细亚的士麦那(Smyrna);早期著名的希腊诗人阿基洛古(Archilochus)就是帕洛斯(Paros)岛人;诗人伊翁是开俄斯人、赫格曼是萨索斯人;萨福和阿尔喀俄(Alcaeus)是累斯博斯岛上的米提林(Mytilene)人;希腊另一个著名田园诗人赫西俄德,自称祖籍是小亚细亚的库墨。他们的诗作代表“希腊文艺创造的已经很高的发展阶段”。(注:塞尔格耶夫:《古希腊史》,缪灵珠译,高等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第201页。)希腊最早的哲学学派——米利都学派,其代表人物泰勒斯、阿那克西曼德、阿那克西美尼都是出生在小亚细亚沿岸;就是毕达哥拉斯学派的创始人毕达哥拉斯也是出生在小亚细亚沿岸的萨摩斯岛,迨其思想成熟后才移居南意大利的克罗顿,创立该学派的;另外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斯塔吉拉人)、高尔吉亚(利昂提尼人)、普罗泰格拉(阿布德拉人)、提奥夫拉斯图斯(累斯博斯人)、芝诺(塞浦路斯人)、希庇亚斯(厄利斯人)、普罗迪亚斯(克亚人)、特拉叙马库斯(卡尔西冬人)等都不是雅典人。被后人称为“医学之父”的希波克拉底也是可斯(Kos)人。艺术家莱西亚斯是叙拉古人、波吕格诺图斯是萨索斯人。这些人物及其成果,之所以不是出现在希腊本土,(36)(注:在这里我们要注意两个概念的区分:希腊本土(GreekProper)和希腊世界(GreekWorld)。简单地来说,在地理概念上前者就是狭义的古代希腊,后者就是广义上的古代希腊。)而是出现在小亚细亚沿海地区,其原因正像历史学家奥姆斯特德所揭示的那样:这里“处于东方思想的洪流中”。(37)(注:T.A.Olmstead:《波斯帝国史》(HistoryofthePersionEmpire),芝加哥1960年版。转引自范明生:《晚期希腊哲学和基督教神学》,上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15页。)  从文明中心的分布上来看,一部从爱琴文明到希腊化时代的希腊史,在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文明中心,即古希腊文明是多中心的。  爱琴时代(又称克里特—迈锡尼时代,约公元前3000年—公元前1200年)的初期(公元前3000年—公元前2100年)是金石并用时代,文化中心区域是爱琴海上诸岛屿,其中以西奥斯岛为最重要,它是商业汇集之地。这些岛屿通称为塞克雷底斯群岛,他们与埃及、巴比伦都有商业往来。在克里特岛上,以东部的帕拉加斯图等城市和南部的法埃斯多斯等城市为最发达,因为这些城市就克里特岛地理形势来看,是接近埃及和巴比伦的;中期(公元前2100年—公元前1580年)是爱琴海青铜文化时期,爱琴海中塞克雷底斯群岛地位下降,克里特岛渐形重要,而岛上东部城市亦没落,北部的诺萨斯等城逐渐发展为繁荣的城市,文化亦发达,诺萨斯城到了全盛时期。岛上南部城市如法埃斯多斯等,因与埃及有商业关系,仍居于重要地位;晚期(公元前1580年—公元前1200年)也被称为“迈锡尼时期”。迈锡尼人在与克里特文化接触后,开始吸收克里特文化,并加以发展,而创造出自己的文化。迈锡尼人并与埃及直接通商,当时正是埃及帝国(新王国)时代(公元前1580年—公元前1200年),埃及十八王朝(公元前1580年—公元前1350年)诸王皆与迈锡尼有直接商业往来。迈锡尼的兴盛不利于诺萨斯的繁荣。在公元前1400年左右,迈锡尼人攻打诺萨斯而毁灭其城市。诺萨斯从此一蹶不振。埃及史料从此时起亦不再有关于诺萨斯的记载。爱琴文化重心从此转移到迈锡尼及梯林斯等城市。  荷马时代(约公元前1100年—公元前800年)是希腊历史的一个曲折发展的时期,这一阶段的建筑物遗迹很少,器物、武器、工具和陶瓷器的残留品也很少,以至于我们不知道这时希腊的文明中心究竟在哪里,一般认为这是一个倒退的时代,是希腊的“中世纪”。反常的是《伊利亚特》和《奥德赛》这两部重要的文学著作却出自这一时期,不过有关该书的作者的籍贯却是争论不休的,这也从另一个侧面反映了古希腊文明的多中心性。  古风时代(又称大殖民时代,公元前8世纪—公元前6世纪)的希腊城邦有好几百个,散布于希腊半岛、爱琴海各岛、小亚细亚沿海、黑海一带以及地中海西部意大利半岛南端和西西里岛上。它们都是独立的城邦,在种族上和宗教上他们是统一的,但在政治上他们是分散的。这些国家常常互相掠夺,互相厮杀,彼此兼并,互相削弱。可以说这时的希腊没有一个可以统领一切的文明中心,只是小亚细亚的米利都学派和大希腊的毕达哥拉斯学派、爱利亚学派异彩纷呈。  古典时代(公元前5世纪—公元前4世纪)的文明中心是雅典和斯巴达。然而,一方面这两个国家甚至谁也没有完全掌握过希腊本土及爱琴海岛屿诸城邦的最高政治主权;另一方面,还有许多“边远”的地区即黑海、意大利南部和西西里、利比亚诸希腊城邦,根本不在这两个国家支配之下,而是各自独立发展,虽然它们本身也不同程度地集团化了。  希腊化时代的文化中心集中在欧亚非交界之地,希腊半岛、西西里只是其中的一部分。虽然这时的雅典仍不失为重要的文化城市(哲学、戏剧的中心),但这个昔日的“希腊的学校”,在似应称为“希腊化世界的学校”的亚历山大里亚面前,确实“稍逊风骚”。这时的亚历山大里亚、安条克、帕加马等大城市已取代雅典而执文明之牛耳。这些希腊化城市成为东方海洋中的希腊文化岛屿,使得希腊文化与当地文化相汇,形成别具一格的希腊化文化,并辐射到周围地区。特别是埃及的亚历山大里亚成了希腊化世界的文化大都市,整个地中海世界的学者、艺人纷至沓来,竞芳斗艳,各显才华。希腊化时期的文化巨人、文化成就多从这里诞生。在自然科学方面,有实测子午线的埃拉托色尼、提出“太阳中心说”的天文学家阿里斯塔克、著“数学圣经”——《几何原本》——的欧几里德、被誉为“古代爱迪生”的阿基米德,还有被称为“古代最伟大的解剖家”赫罗菲拉斯;在文学方面,有伟大的诗人罗德岛的阿波罗尼乌斯、亚历山大里亚的卡里马科斯以及田园诗——牧歌——的代表狄奥克里图斯。这也就是人们把“希腊化时代”又称为“亚历山大里亚时代”原因之所在。小亚细亚的帕加马城是后起之秀,其文化以雕刻艺术最为著名。帕加马城宙斯大庙前神坛的浮雕描绘“巨人之战”,即希腊神话中大地之子的巨人和诸神的战斗,被视为希腊化时代雕刻的代表作之一。叙利亚的奥龙特河畔屹立着塞琉古王国的都城安条克,这里的国王也热衷于希腊文化。罗德岛地处东西方商路的要冲,强大的经济实力使其成为以“太阳神巨像”著名的文化中心。
上一篇:鸟鸣涧
下一篇:鹿柴

Copyright©2022 吾尊时尚 www.wuzunfans.com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欢迎各位作者创作优秀作品,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闽ICP备11008833号-10  

邮件联系方式: toplearningteam#gmail.com (请将#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