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百科词典

桃园市

豆丁 百科词典 2022-09-27 13:21:59
桃园市市徽桃园市市徽 桃园市,为台湾桃园县的县辖市,桃园县县治所在地。与八德市、芦竹乡、龟山乡、中坜市、台北县莺歌镇相邻。面积为34.8046平方公里,人口40.1万人,为台湾第八大都市,桃园中坜都会区的核心都市之一,也是桃园县人口最多城市,人口密度大约是11,539人/平方公里。“美丽桃园,幸福城市”,将桃园市提升为“最适人居的城市”及具国际能见度的发展方向,是市政建设的重要方针。  桃园市兼顾本市各区域之均衡发展,积极推动永续发展计画,配合规划蓝图,追求都市新风貌,并结合五大区域之特色,展现在地乡土魅力。  幸福城市之道,首重提供舒适便捷的生活环境,目前已加强施设排水系统、道路拓宽等工程外,并特别重视市容及景观之规划,三民公21公园及示范自行车道、阳明公园夜间照明景观均已陆续完成,提供市民全新而多样的休闲服务。本市向来以公园城市自许,目前已拥有63座公园与绿地,今后将加强公园之管理、维护、美化,并配合各项健康系列活动之推展,带动市民运动风潮。此外,在环境保护方面亦积极推动资源回收及清淨家园全民总动员行动,陆续获得上级考核肯定与赞赏,提供了最优质、最适宜人居住之环境,奠立了幸福城市的基础。

吉祥物

桃园市吉祥物桃园市吉祥物  2001年,桃园市公所为庆祝桃园市升格30周年,举办系列活动“吉祥物票选活动”即为其中一项,活动主旨是为了让桃园市形象更加的提升,邀请全体市民一起票选出心目中,最能代表桃园精神的吉祥物,票选吉祥物有三种造形不同动物“狮子代表智慧、自信”、“老虎代表活泼、可爱”、“兔子代表耐力、敏捷”,投票办法于九十年四月二十一日当天市民至桃园市朝阳森林公园投下神圣一票,最后由充满智慧与自信的狮子脫颖而出。

桃园市徽

    桃园市的“虎头山”公园有完善的规划并与周围巨蛋体育馆、孔庙、忠烈祠、学校、医院等建筑物相结合,成为桃园市民生活游憩之重心。市区中心又以俗称“大庙”的“景福宮”为桃园市民的精神寄托之一,香火鼎盛,故以该庙中国式建筑造型象征对文化古蹟保存的重视,亦代表全体市民对“景福宮”的崇敬,整体设计以“虎头山”公园与“景福宮”相结合,贴切表现主题精神。

历史

·桃仔园的缘由

  在广义桃园台地之北部,其东北隅为林口台地(坪顶台地)西南部;大多地域占居番仔寮台地之北半部。境內有南崁溪及其支流茄苳溪,从东南方向西北方贯流。本市一带系乾隆初叶,客籍垦首薛启隆所垦,初称“虎茅庄”,后来有移民在此遍植桃树,花期红云搖曳,乃改称“桃仔园”。一直至光绪年间“桃仔园”与“桃园”并称。光绪十四年清廷丈鱼鳞冊上登载为“桃园”。 桃园市境内的南崁溪河道  清末光绪二十年前后,本市辖域属台北府淡水县桃涧堡辖域;日据前期,光绪二十一年(一八九五,日明治二八﹞隶台北县桃涧堡。光绪二十三年(一八九七年,日明治三十年)属台北县桃仔园办务署桃涧堡。光绪二十七年(一九O一年,日明治三四年)为桃仔园厅辖管。   宣统元年改为桃园厅桃涧堡辖域;日据后期民国九年(一九二O年,日大正九年)属新竹州桃园郡桃园街。光复后民国三十五年十二月,改为新竹县桃园县桃园镇。三十九年十月间调整原县市行政区域,本市属桃园县桃园镇管辖。民国六十年四月二十一日陞格为县辖市,为桃园县桃园市。   本市南部有纵贯铁路纵贯公路橫贯,西北部有高速公路橫贯,且支線交织,可从高速公路交流道通中正国际机场,交通便利。为北部台湾一大交通中心。本市因都市化迅速人口聚集,商业鼎盛,并辟有桃园工业区,纺织以及日用品工业兴盛。市郊区之农业多采机械化耕作,以米谷为最重要产物,甘藷次之。   今桃园文昌、文化、民生、北门、武陵、长美等里。位于南崁溪上游支流东门、南门二溪两侧,海拔约一OO公尺的桃园台地上。为桃园市主要商业区。雍正四年(一七二六)首有漳浦人蓝勇、蓝宗者入垦于此,嗣有晉江人林文进、诏安县人游文郭及客籍饶平县人锺相英,梅县人古传等人拓垦于此。至乾隆二年(一七三七)有客籍薛启盛者入垦于此,并有闽籍诏安县李元湍及李善班、李善明,南靖县人徐溫和、徐光傑等人接踵而至。   乾隆二十二年(一七五七)潮州府饶平县人庄德大,平和县人江信都、江德广,漳浦人何正直等人来垦,至乾隆末叶平和县人溫刚,漳浦人康会者亦至此垦耕。据乾隆十二年(一七四七)范咸重修台湾府志坊里项记载,初期今桃园市一带统称为“虎茅庄”,为当时淡水厅下三十五庄之一。盖开垦前一带为茅草密地,故以名也。虎茅庄至乾隆三O年(一七六五)前后,已因闽粵籍移民至此与龟仑社平埔族交易日盛,而形成草茅店舖街,乾隆年间,有薛启隆(淡水厅志作薛奇龙)者从斗六北上,拓垦龟山、八德间之土地,区內遍植桃树。因开花季节红云搖曳,被誉称为桃仔园或桃园。乾隆三十九年(一七七四)续修台湾府志上,已载有“桃仔园庄”。   嘉庆初叶有诏安人蔡乌,平和县人张大连来垦。因嘉庆十一年(一八O六)淡水厅下发生漳、泉械斗,在桃仔园街之漳人店屋泰半被泉人所毁,至嘉庆十四年(一八O九),漳人改建为瓦房店舖从今中山、中正二路交会处起向火车店方向形成一条向南狭长的街道,称为“长南街”后因“长”、“中”音近,讹为“中南街”。   街区的外围筑土垣,以御泉人之再袭。嘉庆十九年(一八一四)漳人在长南街(今中正路二O八号)兴建景福宮以祀开漳圣王,并作为漳人集议所。道光十四年(一八三四)淡水厅下,漳泉械斗又起,富豪妣盖有者,倡议率街民合力,改筑土垣为石堡,其高十二尺,分二段,基壁厚达五尺,顶壁为三尺,周长约达二.一公里。嘉庆十九年又有徐玉衡者修补垣壁,并开四门,以维街区之安全。至道光年间,又有南靖县人徐再科、徐文瑞,同安人苏进等人迁入。桃园之地名,至同治十九年(一八七O)撰修淡水厅志中,“桃园”与“桃仔园”并见;光绪十四年(一八八八)刘铭传清丈之际,鱼鳞冊上作“桃园”,日据以后据之废桃仔园之称,以“桃园”为地名。 从虎头山眺望桃园市景  光绪末年桃园街衢除长南街外,增加了武陵街、长美街、公馆街。据光绪二十九年土地查定时之人口统计,全街人口三、六三四人。中路庄 今桃园市中正、中山、西门、南门等各里及龙冈里之一部分。位于南崁溪支流茄苳溪流域桃园台地上,海拔一OO至一一O公尺间,地当桃园市之西南,往昔“虎茅庄”地域之拓垦,概由西北方海岸向东南方推展。乾隆二年(一七三七)粵人薛启隆(淡水厅志作薛奇龙),率垦戶数百,从南崁港登陆,顺南崁溪向东南拓展垦地,至乾隆十二年已在桃园形成街衢,至乾隆末年大嵙崁、三角湧方面亦次第垦成。时有张敦仁者辟路通往海山堡今日三峡、大溪之地。   中路庄即在其中途必经要地故以名。一说为台地上二大聚落涧仔坜、桃仔园往来中途故以名。今多已都市化化,中正、中山、龙岗三里为市郊农业区和工厂分布地。时有张敦仁者辟路通往海山堡今日三峡、大溪之地。中路庄即在其中途必经要地故以名。一说为台地上二大聚落涧仔坜、桃仔园往来中途故以名。今多已都市化化,中正、中山、龙冈三里为市郊农业区和工厂分布地。

·崁仔腳

  今桃园市龙冈里的一部分,在桃园市西南方,位于茄苳溪流域的桃园台地上,海拔一OO公尺。因其西邻为海拔一三八公尺的中坜台地,崁仔腳适在其台地崖下的散村,故以名。往昔崁仔腳庄地当中坜、桃园间中路,现有纵贯铁路与纵贯公路经其南,为交通要地。境內有创建于道光十六年之郭圣王庙鸿抚宮。

·埔仔

  今桃园市东埔、西埔、中和、北门、永兴、永安、中埔等里。位于南崁溪西岸之散居村落,在桃园台地上,海拔约六O至八O公尺。埔仔以东埔、中埔二里为中心,包括旧小字埔仔、八角店、北门埔仔、下埔仔等部落群,原作舖仔。   其地名起源,似与清代设置舖递有关。雍正年间赴北道路,迂迴海岸之路改经桃园、旧路坑至新庄。舖仔庄为其渡大桧溪(南崁溪上游或作大过溪)之渡口要津,故设(南崁舖)之所在。按南崁系平埔族南崁社之统称,据陈培桂撰淡水厅志所载,南崁舖,南距竹堑舖七十五里;北距艋舺三十五里,置有舖兵三名,舖仔庄日据时期误作埔仔庄。伊能、安倍二人,以为因未垦小埔故名。今境內多水塘,除西埔里仍保存郊区农业景观外,馀多已都市化。

·水汴头

  今桃园市汴洲里及中埔里之一部分。在桃园市之北方,南崁溪东岸及西岸之一部分。因道南崁溪之水灌溉,设有分水闸门的地点,故以称。一带为水稻田分布地。

·小桧溪

  今桃园市青溪、朝阳等里,在桃园市之东北部,南崁溪上游支流小桧溪岸(东门溪支流)。按南崁溪发源于林口台地(坪顶台地)莱公堂附近,南流经旧路坑,折西纳枫树坑溪,向西北贯穿大桧溪、小桧溪二村落间,会合小桧溪。青溪里在东门溪之东,大桧溪之西(即看日街、三民路交会处周围);朝阳里在东门溪之东西两侧(民生路、朝阳街间)。

·大树林

  今桃园市丰林、福林、云林、东门、万寿、建国等里。位于桃园市东南方,林口台地及山仔腳山块之山麓地域,地当南崁溪上游东门溪流域。往昔为原始森林广布的地带,故以名。云林、丰林二里在桃园火车站正南,介寿路以东过东门溪一带,境內多纺织、面粉工厂,被划入龟山工业区;东门里在东门溪以东,春日路以西,成功路二段以南,复兴路以北地域。民国六十六年间有市民林书享加盖东门溪,兴建商店住宅于其上。

·大桧溪

  今桃园市会稽、忠义等里。位于桃园市东北方,南崁溪上游大桧溪东岸地域,系林口台地西南方崖坡地。以溪名为地名。光绪五年(一八七九)夏献纶台湾舆图中作大过溪,按闽南语过(k’oe)与桧(k’oe)同音。因往昔竹堑、新庄、艋舺往来必渡过此河,故以称。会稽里多农田,有少年感化院在此台地南窄北广,呈扇形状。   光复初的桃园镇行政区分25里,以后随人口增加而调整为现在的69里。而习惯上又依地域的不同将之分为五区,即桃园街区(警区又分东南、西北二区)、中路区、大树林区、会稽区和埔子区。茲将得名原因和区內概況分述如下:

·桃园街区

  在前段“桃仔园的缘由”中说的几乎都是此街区的种种,在此不赘。

·中路区

  中路不是路名,而是桃园市的地名,现在且是县政府、市公所和地方法院等重要公务机关机构的所在地,呈现一片欣欣向荣的气象。您或许以为中路系为纵贯公路(和铁路)的中途而得名,看今之桃园市地图正是如此;其实翻开旧史它是因位在沿海往內陆山地道路的中途而得名,早年在大园、芦竹登陆的汉族移民,经此南行进入大溪山区开发,其路径和现在的国际路若合符节;与两条高速公路联络道(桃园內环線)高架路相平行。这确实是个因重要道路穿越而兴起的地方。清代的中路纯为农村地带,日据时东面接近城区处渐成闹市,光复初年设的南门里、西门里,于今各分出南华里、西湖里,都为环巿大道三民路所经,十分繁华。其西的中正里和中山里,民国六十年代以来,许多中外合资工厂沿中山路(即纵贯公路)而设,随后大廈和新社区如雨后春筍建立,街道纵橫,蔚成新巿区。人口大增,新里纷出,这两里现已重划为十里,发展之快,堪称全巿之冠。现在的中路地区比之昔日,东退西进,西边画入茄苳溪以西的崁子腳地区,即今之龙冈、龙祥、龙山三里。內环線的中途设一交流道,位在龙冈、文中、中成三里之间,远离纵贯公路,疏散车流,促进桃巿全面发展,其利可期。

·埔子区

  日人安倍明义说“埔子,意指小的埔地”;埔地即是未垦荒地。                 埔子位在桃园市境西北隅,远离交通要道,发展落后、人口稀少,故称埔子似甚合理。但据余文仪撰《续修台湾府志》,淡水厅在雍正年间(1723-35)即设有邮传舖十一处,此地为南崁舖分汎地。据陈培桂撰《淡水厅志》,称“此舖设有舖兵三名”民间称之“舖仔”,日人初讹为“埔仔”,大正九年( 1920)再改成埔子。埔子在光复前分为四部分:北门埔子即俗称之“庙(景福宮)后”,中正路、民生路和三民路纵橫交会,为內外联络主要大道,早期即与闹巿连成一片畛域难分,今分为北门、中和、永兴等三里。顶埔子东滨南崁溪,初为东埔一里,随著通南崁大道沿途的发达郊区,住宅的大量建筑,市区迅速发展,现已分为四个新里。   下埔子初为中埔里,埔子派出所所在,近年受南崁交流道附近迅速繁荣影响,发展后来居上,高楼成群,已分成新埔等六里。八角店至今仍是西埔一里,此区是中山高速公路唯一经过的里,现境內国际机场交流道增设北二高连络道,形势大有变化。

·大树林区

  您能想像热淖的桃园火车站,从前是茂密的原始林地带吗?乾隆十二年(1747)薛启隆大肆开垦虎茅庄成为桃仔园,紧接著南邻仍是一片无人居住的﹝大树林﹞,这地名一直用到台湾光复时,由于淡新铁路在其北缘设站,使得大树林分为站前站后两部分发展迥然不同。站前武陵里,日据时代成为桃园厅治所在地 (1901),和昔日桃园街区连成一片,成为交通、政治、商业的核心区。各种机关团体密布,直至民国六十九年,县政府、市公所迁往中路区,旧址改建大楼,商业反而更繁荣。                 站前的东门是往台北交通必经之途。现在一里三分:东门里有东门国小;东山里有东门市场;万寿里因纵贯路(万寿路)而得名,是县体育馆(巨蛋)和桃园农工职校所在后站因铁路阻隔,发展迟缓,日据时期多为溜地(灌溉池塘),以办天池为最大,广达十八甲。光复后,此地工厂日增,和龟山工业区连成﹝桃园示范工业区﹞。民国六十年代,配合中正国际机场居民迁移至此,新社区纷立。建有三大陆桥跨越铁路,繁荣不输站前,新里不断增加,现分七里,其中四里带有林字,分别是:大林、丰林、福林和云林。

·桃园市会稽区

  会稽地区位于桃园巿东北部,随虎头山脉络自西北向东南,分为水汴头、大桧溪和小桧溪三部分。大桧榽的地名自古至今有三变:最早是凯达格兰族龟仑社的一部分,称为奶笏仑,汉人初来时建庄即称奶笏仑庄。乾隆四十五年(西元 1780 )改称大过溪庄,当年南北交通大道橫渡南崁溪之处也。   日据以后,因漳州腔闽南语“过”与“桧”音似,于是图、书都作“大桧溪”。光复初年大桧溪分为忠义、会稽二里,忠义里是虎头山公园所在,并有忠烈祠和孔庙;“会稽”是“桧溪”的国语谐音,当年命名有臥薪尝胆、忠义复国之义。会稽里在民国七十年代春日路开通,土木大兴、人口急增,八十一年新置春日、大兴二里。东门溪源出大树林,在巿区北端注入南崁溪,在此两溪之间的地面较大桧溪庄小,就称小桧溪;光复以后即繁荣为闹巿一部分,今分朝阳、青溪、成功和三民四里。   水汴头因早年在此设水闸,引南崁溪水灌溉南崁一带农田而得名,原是南崁六大庄之一,日据时期( 1920 年)才划入桃园街。光复后设汴洲里,东侧是巿立殡仪馆和示范公墓所在;西侧接近高速公路交流道,楼房栉比,车水马龙。      桃园市的开发可以分为不同的四个时期:

·明郑时期

  台湾北部是原住民凯达格兰族的世界,桃园市大致以南崁溪为界,分属南崁社和龟仑社,属龟仑社部分称为奶笏仑,是个小社。                 清代雍正元年(1723年)台湾北部设淡水厅,最先入桃园市的汉人是福建漳州人蓝勇,时在雍正四年,遍地荊棘丛生,易于割伤人畜,垦民商旅每以为苦,因而名其居地为虎茅庄。                 大规模开垦团之到来为乾隆二年(1737年)客家籍垦主薛启隆招募的,垦区从龟山经桃园到八德,而设公馆于桃园,这一带草店(简陋商店)林立。十年有成,田野尽辟,桃树成行,春来桃花艳放,煞是美丽,乾隆十二年(1747年)庄名遂改称桃仔园。地名中带 “仔”字,说明移民以漳州人为主。          随移民而来奉为地方保护神是为开漳圣王,不过庙宇是直到嘉庆十八年(1813年)才修成的,即今之景福宮。自此热闹市街在庙的周围发展,筑土垣以加强治安。当时桃园县的平地都已是汉人地,称为桃涧堡,涧指今中坜一带称为涧仔坜。道光年间(1821-1850年)北部经常发生械斗,桃园、中坜都筑城自保,市面繁荣。

·清代〈乾隆初年至日治初期1740年~1895年〉

  清乾隆初年,广东移民薛启隆率闽粵移民入垦桃园地区,为汉人在此进行大规模开垦之始,垦区从今之龟山经桃园至八德,此一拓垦范围,即以今日桃园市街为地理上的中心,桃园街衢规模初步成型。经年开垦有成,田野尽辟,前人所植桃树已蔚然成林,花开遍野,遂于乾隆12年将地名改称“桃仔园”,乾隆29年续修台湾府志已载有“桃仔园庄”可稽,又光绪14年,官方重新丈量土地,调制鱼鳞冊写为“桃园”,后乃延用之。

·日据时期〈1895年~1945年〉

  日人据台之初,“桃仔园”隶属于台北县淡水支厅,后陆续改为“桃仔园厅”、“桃园厅”之桃涧堡。为厅治所在地后,即扩大合并大树林、小桧溪、大桧溪成为桃园区。大正9年设街庄郡役所,并将旧桃园及中坜区之一部分,以及埔子区之大竹围、新兴、新庄子、福星、中兴等庄地,合并为大桃园街,改称新竹州桃园郡桃园街。

·民国时期〈1945年~  〉

  民国34年8月,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国民政府调整行政区划,将街庄改为乡镇;保甲改设村里,桃园街改为新竹县桃园区桃园镇,由于新竹市升为省辖市,桃园镇成县治所在地,35年1月成立桃园镇公所,将桃园、大树林、小桧溪、大桧溪、水汴头、埔仔、中路、崁仔角等8大字36区改为25里,39年实施地方自治,划出桃园、新竹、苗栗3县,仍为县治所在,桃仔园日后之发展规模从此底定,此后工商发达,人口集中,市容日趋繁盛,60年4月21日升格为县辖市,正式列入现代都市之林。

地质

·地质区块

  桃园岩层包括古第三纪的变质岩、中新世与上新世之固结岩层,大多以第四纪更新世固结或未固结岩层,以及全新世之未固结堆积物为主,地质状況相当简单。县境除复兴乡有古第三纪的变质东南隅之山区以及县境东北新庄断层经过的地区有第三纪中新世岩层出现,构造较为复杂外,其馀地区地层构造都甚为单纯,主要以第四纪固结或未固结岩层.以及全新世之故结堆积物覆盖全区。

·地质分区

  桃园市全区主要位于桃园台地上,部分邻里邻近林口台地.位于南崁溪流域上,本市虽然沒有邻里位于山子腳地块,但因该区特殊地质特征,产生许多特有的区域产业,故将桃回市与其相邻的邻里一并列出。 本文将以地形、地层组成、构造状況以及地质历史等因素,将桃园市附近的地区分为桃园台地、林口台地与只仑山脉等三个地质分区。

·桃园台地

  桃园地区的地形以台地为主,约占桃园县总面积之一半以上,县內主要的政治、经济、文化等中心旨位于渲台地上。桃园台地群位于台湾之西北部,最明显的地表特征即是一连串高度不等,略成阶梯状排列的台地,包含有桃园、中坜、平镇、伯公岗、湖口等台地,这些台地为台湾西部一连串第四纪台地之主要部份。桃园台地群分布范围于台湾西北部麓山带丘陵之西侧,北起林口台地难圆之南崁溪,南迄新竹北部之凤山溪,东以大汉溪与中新世地层形成之家里山脉相邻,西至桃园、新竹间之海岸主要分布于桃园县境內。本节所称桃园台地指桃园市为主的桃园台地面。

·林口台地

  林口台地是由地表上一层红土与厚厚又大量的砾石组成的。林口的砾石层很早就吸引了日本学者的注意。日昭和5年 (1930)至日昭和咋@.(1934)间,许多日本草音如市川雄一、丹桂之助、市村毅、花井重次、牧山鹤彥等人,均调查过此区的地质,.对砾石层的分布已有详细的调查与测绘,也大胆推论了砾石的沈积环境与来源。市川雄一(日昭和5年,1930)推论台地崖是否为断层崖,并将桃园台地群中除林口台地群以外之其馀5个台地合称为中坜台地,且认为中坜台地。系以石门附近为顶点,向北方海岸展开之古淡水河等数条顺向河所形成之一大冲积扇。次年,富田芳郎与渡边。久雄榈该冲积扇为“古石门冲积扇”。有关冲积扇的成因一直成为地形学镶上重要的话题。陈文稿(民国76年,1987)勾划出较精细的占冲积扇沉积环境与发生历史。日昭和10年(1935),第1张该区域的地质图由牧山鹤彥完成,并提出“林口层”、“大南湾层”等正式的地层名称与层位关系。  靠近于或位于林口台地与南崁溪流域的邻里本文皆列入林口台地地质区块的那里主要以会稽区十三里中和里、三民里、宮山里、北门里、忠义里、春日里、朝阳里、大兴里、汴洲里、青溪里、会稽里、成功里、大有里为主。另外大树林区十里大林里、福安里、建国里、云林里、东门里、万寿里、大里里、东山里、福林里、丰林里可接山子腳地块,但位置仍以林口台地与南崁溪流域为主。

·仑山脉-山子腳山块

  在此加入不在本市范围的山子腳山块,因为其具有重要地质意义与特殊产业,故加入本市志以飨读者,认识本市邻近的区域。   山子腳山块成因为轴線约呈望北45度东走向之不对称倒转背斜山子腳背斜,是一个位于大汉溪谷之独立山地,山子腳山块孤立于台北盆地西南侧,紧邻在林口台地东南崖面之下的穹隆丘陵,又称为龟仑岭丘陵,长约9公里,宽约4公里,为邻近本市地势较具起伏的地区,面积11.5187平方公里,全区高程都在400公尺以下(图三、)。山子腳山块的主棱線呈东北一西南走向,主峰龟仑山踞于山块之中央,海拔高度405公尺;北有大同山,高度284公尺;南有石灰坑山,'高度374公尺。水面积大,河水挟带泥沙的能力强,大量的沉积物顺流而下,至莺歌地区时由于地势转为平坦,河床坡度降低,流速变缓,其攜带泥沙之能力減弱,堆积作用转趋旺盛,河埔地和溪洲地逐于焉形成,河流亦同时呈现辫状流路,多变无定,早期时传水患,而在石门大坝、鸢山堰与后村堰等工程结构物兴筑完成后,诸多水量蓄留于上游地区,下游河段流量锐減,如此虽減低水患发生之机率,但辫状河之地形现象卻也无法维持,失去了原本之水系型态。           山子腳山块位于本市的东北方,故靠近于山子腳山块地质区块的邻里以大树林区十里 :大林里、福安里、建国里、云林里、东门里、万寿里、大丰里、东山里、福林里、丰林里为主,该邻里以邻近或位于林口台地与南崁溪流域为主,邻近山子腳地块。<图三、山子腳山块>

·断层

  从桃园县的地质构造及断层分布来看,断层多分布于桃园县东南方的乡镇市,而北边桃园市跟龟山乡及南方杨梅镇亦有少数断层带经过,但影响的范围不若东南方广泛。桃园市附近列人活动断层调查的断层有表列四个,就所得资料加以讨论。  台湾北部的活动断层与存疑性活动断层,有金山断层、山腳断层、南崁断层、双连坡断层、湖口断层、大平地断层、新竹断层、新城断层、竹东断层与斗煥坪断层等十条断层。其中位于桃园附近的断层有金山断层、山腳断层与南崁断层。

地形

  桃园、林口台地、大汉溪流域、雪山北棱山地,人工开辟的陂塘眾多为最具特色的地理景观。桃园地区地形高度由东南侧向西北方向降低,主要以台地为主,由北而南有桃园台地、中坜台地、平镇台地、伯公岗台地,及湖口台地等地,为台湾西部一连串第四纪台地之一部分。由于大汉溪流经桃园县,将桃园县划分为东南及西南两区。东南区为标高300公尺至2,000公尺以上之山地,属于雪山山脉山系,山势陡峭、河谷狭窄;西北地区地势较为平缓,大多为丘陵与冲积台地。而桃园市所处之桃园台地为石门古复合冲积扇之一部分,大部分为平地,地势平坦,标高在0-1田公尺之间,东北隅少数丘陵地,地名虎头山。  桃园县境內坡度在5%以下地区最多,占62.14%,各乡镇市中一级坡度 (坡度5%)面积达90%以上者,包括沿海地区与中心地区的新屋乡、八德市、大园乡、中坜市、观音乡与桃园市。

·桃园市的地形分布

  桃园县轮廓狭长,地形大致可分为三大部分,滨海平原、丘陵台地及高山地形。桃园县由大园乡至观音与新屋乡一带,为狭长的平原地带,其外海有沿海沙洲,平均宽约2公里,呈东北西南走向排列;高山地形多分布在复兴乡,四周详山环绕,多为1、2千公尺以上的高山,如拉拉山、那结山、鸟嘴山、巴博库鲁山等;夹于高山地带与滨海平原间的即为丘陵台地,分布在林口台地以西,桃园%市、中坜市中線以东的地方,呈狭长的带状,由石门水库附近向北北西方",向延伸,地形向北缓倾,平均高度约 150公尺。

·坡度

  本市之一级坡面积约为3,136.27公顷、二级坡度面积为164.36公顷、三级坡度面积为113.12公顷、四级坡度面积为45.66公顷、五级坡度面积为18.77公顷、六级坡度面积为2.28公顷。

·溪流河谷

  桃园市最重要的河川是南崁汉,南崁溪流域位于台湾西北部桃园县北境,为桃园县內之县管河川。其发源地为桃园坪顶台地牛角坡,于竹围渔港流入台湾海峡,长度约 30.73公里"长,流域面积达214.6平方公里,平均坡蜂1:186,流域范围主要包括桃园龟山乡、桃园市、芦竹乡、大园乡,南崁溪水系支流包括坑子溪、茄苳溪、大桧溪、枫树坑溪等,大致与其平行。           大约在3万年前,古大汉溪发生河流袭夺,在莺歌附近为古淡水河所袭夺,转而流向台北盆地,古石门溪下游之南崁溪失掉上游而成为 “无能河”,以往宽广之河谷而今仅存数条流量甚小的小溪流,为袭夺作用之最佳写照。

·埤塘溼地

  桃园地区自中坜至杨梅、富冈以达新竹境內的老湖口一带,在地理景观上有二大特色一是丘陵地上的茶园处处,一是水塘灌溉区的零乱遍布,所谓“半是茶园半堰塘”正是这一地区的最好写照。水塘灌溉叩溜池,文称为“埤”,是季风气候区的稻田储水灌溉的一种水利设施,以备旱季缺水时用,同时冬季可将塘內淤泥掘出,覆于田地外表,做为一种保护土壤的作用。这种水塘面积多半不大,由空中俯视,只见一畦畦的小水塘,密如天上的星点,散布在丘陵台地上,景观奇特。我国水塘分布之密,首推桃园台地,其中尤以中坜、龙潭一带为盛。该县有一半地区为台地地形,分属桃园、林口与湖口三个台地。该地区原为河川冲积扇平原,经造山运动影响垄起成为海拔250至300公尺的台地。早年为了储水灌溉之便,开辟近八千九百座“陂塘”或 “埤塘”,作为农业灌溉与养鱼休闲使用,而有“千塘乡”的称谓,更成为桃园地区的特色。桃园县海岸约43公里,北起芦竹乡海湖、南到新屋乡蚵壳港。海岸線呈外弧状,以沙、砾石及珊瑚礁岸为主,部分河口附近有潟湖。主要河川为南崁溪与大汉溪,其馀河川多短小切穿各台地。

气候

·溫度与湿度

  平均最高溫达摄氏33.7度,平均最低溫亦有摄氏26.4度;最冷月为1、2月,平均溫度为摄氏16.3度,平均最高溫为摄氏19.3度,平均最低溫则为摄氏13.9度,气溫略冷,全年的年溫差在13度至16度之间(表三)。而在相对湿度方面,以1月份至5月份为高,皆在百分之76以上,6月份后相对湿度降低,以7月份的百分之71.1为最,全年之平均相对湿度达百分之75.5(表2-5-1),是以本市的大气状況大体属于溫和而湿润。           本市年平均相对溼度介于75%~81%间,上半年(1~6月)相对溼度约为80%~85%,明显大于下半年(7月~12月)的70%~80%

·降雨与蒸发

  影响本市降水量最主要的因素有春季的梅雨锋,夏季午后对流系统及颱风与其所引进旺盛西南气流所带来的雨量,其中以梅雨锋降水为主。  本市之降雨量夏、秋多而冬、春少,年平均降雨量达2191.5公釐,可称充沛,全年的降雨量集中在5月至9月的梅雨期与颱风季,此间各月的降雨量都在200公釐以上,以8月份之 369.5公釐为最高;11月至翌年之1月降雨量最少,降雨量在100公釐以下,12月份之降雨量仅为41.8公釐。各月份降雨日数以3月份之14日为最多,10月份的6日为最少,全年的平均降雨日数为119日,近全年日数的三分之一,而由降雨日数与降雨量多寡并非具有完全一致的趋势可以显示,在夏、秋季时降雨乃趋于强度较高的型态。    各月蒸发量的分布趋势与降雨量相类似,以6月至8月间为高峰期,其量在 100公釐以上,最大之七月份为133.3公釐,12月份至翌年2月份蒸发量最低,不及60公釐,最低之1月份为46.9公釐,全年的蒸发量则为 979.8公釐。与降雨量相较,除11月份与12月份的蒸发量略微高于降雨量之外,其馀月份之降雨量与年降雨量皆大于蒸发量。

宗教信仰

·传统民间信仰

  传统民间信仰传统民间信仰是台湾民间的传统宗教,起源于上古时期的自然崇拜、人鬼崇拜与庶物崇拜。早期社会结构以农业立国,一切民生取诸土地,又有安土重迁的传统,故特重土地诸神之祭祀。所祭祀神只对象眾多,总称为“社稷之神”或简称“社神”。东汉蔡邕《独断》载:“先儒以社祭五土之神。五土者,一曰山林,二日川泽、三日丘陵、四日衍、五日原隰。”传统神庙祭祀之神,以五土之神为主,加上主管谷物之稷裨,成为社稷之神。但随著历史的传衍,诸多有功于社稷之先圣先贤,受到人们的崇敬,使得乡土功烈之神逐渐成为后世所崇奉之主要神只,也成为传统宗教信仰的主要核心。   传统社会中,民间节庆活动大多是与农业生产时序有密切关系,一年中的重要活动时间多与农闲时期相契合,利用农村人力空闲的机会举办各种节庆活动;或借由市集的举行,满足交換、消费的需求。因此,节庆活动对传统社会而言,除了实质的功能外,也是农村人口主要的休闲。   桃园市民间传统信仰,除了少数原住民的信仰自成系统外,一般说来与台湾其他闽南或客家移民的信仰习惯大致相同,多是随著移垦过程而扎根的信仰。依照移垦地域的特性与生产方式的不同,展现出地区不同的面貌;除了信仰与保佑生活平安顺利有关的神只外,尚信仰与土地、生产方式息息相关的神只,祭祀的活动充满著祈求平安、丰收等主题:例如祈求土地富饶、五谷丰登的土地公、神农大帝;祈求平安、避除邪难、贸易顺利的妈祖信仰等。另一方面,大部分民俗活动与民俗技艺均与民间信仰、民间节庆等有关,也经常是与民间节庆如庙会建醮等活动结合在一起。而地方居民透过这些活动的参与,除了宗教上的功能外,还具有休闲的功能。

·道教与儒教

景福宫  桃园市道教发展极为发兴盛,自清干隆10年 (1745)桃园街民开垦有成,感怀恩德,请求开漳圣王的保护,而筹建景福宮,至清道光年间桃园市逐渐发展成熟,社会结构稳定时期,家庙宗祠大量兴建、神灵信仰对象也逐渐增加,如鸿抚宮 (清光绪5年,1879)、镇抚宮 (清光绪6年,1880)、慈护宮 (清光绪15年,1888)、宋天宮 (清光绪32年,1906)、武庙 (清道光21年,1841)等,都是桃园市內具有百年以上的寺庙。桃园市內道教发展极为蓬勃数量极多,因以登记寺庙为主,依建立时间排列如下:景福宮、鸿抚宮、镇抚宮、慈护宮、宋天宮、武庙、福元宮、太极宮、统天宮、永安宮、护国宮、护国宮、大树林天后宮、旧桃园妈祖堂、西庙、文昌庙。

·佛教

  在桃园市佛教的发展上,鸿福寺堪称最古老的寺庙之一,其创立的经过是由宗祠、家庙所繁衍过来;凤山巖观音寺也具备此特质。佛教在桃园发展至民国50年 (1961) 间已逐渐成熟,纷纷自成寺庙,桃园市已登记之佛教寺庙:鸿福寺、凤山严观音寺、桃园佛教莲杜、宏善寺、连华寺、金刚襌寺、崇福寺。

·天主教

  台湾光复,桃园地区尚未有任何一座天主教堂,距离最近的是台北天主堂,常有许多教友们不辞辛苦为了信仰往返于桃园、台北之间。直至民国 41年 (1952) 北平教区李秀岩神父奉午会卿主教派遣,来中坜接收一座工厂,也借此展开传教福音服务,其为桃园县开教先锋。至今桃园县境內由圣母圣心教堂所衍生的教堂有二十八座,桃园市內有5处为:成功路圣母圣心天主堂、民族路救世主堂、永乐街圣三堂、保罗街圣体堂及德来修女会。   圣母圣心天主堂在桃园境內除了基本的福传牧灵外,同时也发展地方服务,包括幼稚园道理班成立,并远至香港邀请沙尔德赫圣保祿修女会共同协助建设医院 (圣保罗医院)、兴办学校 (振声中学),除了在教育的传承上,同时也引进环保、卫生医疗等技术与观念。天主教同时也扮演著服务外籍劳工的社会工作,利用本地及美国、澳洲、越南等海外地区奉献而来的经费,免费为在台湾的外籍劳工、外籍新娘等服务。并于民国92年 (2003) 年10月起,在桃园市保罗街圣体堂成立越南外劳办公室,两年来承办2,000件案件。根据內政部统计资料,桃园县是嫁来台湾的外籍新娘人数次高的县市。天主教从宗教的角度进行辅道,帮助外籍人士爭取薪资、工作合理待遇,到进行安置收容,甚至协助回国,一路陪伴与关怀。

·基督教

  清咸丰年间台湾教禁开放初期,除了天主教之外,基督教长老教会也派遣英国的马雅各医师 (D. Jame L. Maxwell )和加拿大的马偕 (George Leslie Mackay)博士来到台湾,分别以台南和淡水为根据地,积极开拓台湾的基督教传布事业。   至于北台湾方面,淡水开港后10年 (1872),马偕辗转经廈门来到淡水,就此展开在台湾行医与传教的传奇生涯。经过马偕和其助手的一番努力,短短29年之间,长老教会在北部所建立的教堂已达60馀所,受洗信眾几达4000人,同时他在淡水一地分别创建了西式医院和男、女学堂。其继任者吳威廉 (William Gauld)牧师和罗虔益 (Kenneth Dowie) 牧师等,亦追随著马偕的腳步,在以淡水为中心的北部地区,继续推动传教、医疗和教育事业,兴建传教人员宿舍,并积极开设教会学校与现代化医院。           光复初期,其他教派在桃园市并不盛行,只在民生路关帝庙前有座教堂,主持人姓蔡,该教堂现已改建大楼,为桃园基督长老教会(1885),是桃园市最古老的教会。民国(1941)至民国40年(1951)间台湾刚光复,有很多由大陆来台的国军及外来宗教的宣扬,基督教开始蓬勃发展,桃园市基督教大都集中于市中心周围,仅有福音信义会及新约教会桃园教会,各分布于本市的一南一北。桃园市內已登记之基督教会:财团法人台湾基督长老教会桃园教会、财团法人台湾圣教会桃园教会、财团法人台湾省桃园县桃园市中华基督教会浸信会溢恩堂、财团法人桃园教会聚会所、财团法人基督教拿撒勒人会桃园教会、财团法人台湾省桃园县台湾省基督长老教会迦南教会、财团法人台湾省桃园县福音信义会、财团法人台湾省桃园县桃园基督的教会、财团法人台湾省桃园县中国基督教灵粮世界布道会桃园灵粮堂、财团法人台湾省桃园县中华福音修道德会仁爱堂区会、财团法人新约教会桃园教会。

·伊斯兰教

  唐高宗永徽2年(651)起,伊斯兰教前后分由水陆两路传来中土,陆路经中亚波斯,沿天山丝路,传到长安。唐高宗永徽2年(651)敕建长安唐王清真寺。水路则沿印度洋经海峡之“磁路”传到广州,唐太宗贞观元年(627年)建广州怀圣寺。宋代(1009)传到福建泉州,建清真寺。伊斯兰传入中国大陆,迄今已历1300馀年,可谓与阿拉伯回教国家同步发展,中国信仰伊斯兰教之民族,计有回族、维吾尔、哈萨克、柯尔克孜、塔吉克、乌孜别克、塔塔尔、东乡、撒拉、保安等十族。   台湾穆士林来台不久,财力不足,但也勉力为杜会服务,例如:在台北六张犁、白沙湾,高雄覆鼎金,台中大肚山,都兴建了回教公墓,外国船员,贫穷的穆民,都有得到免费的安葬。此外并成立中国回教文化教育基金会,施发獎助学金,帮助贫苦回教青年上进。其他如:震災救济、饥荒送粮,亦迭有贡献。由于穆民服务社会,是为求主恕饶,为后世积福,多数为善不欲人知,均在私下默默进行,也是回教人的一种美德。   目前台湾穆士林人口约6万,其中以大台北、桃园县居多,其次是高屏、嘉南,中部地区次之。台湾现有六座清真寺为中外教徒日常礼拜、聚会及宣扬教义的地方:一、台北清真大寺,民国36年(1947)兴建,民国49年(1960)重建。二、高雄清真寺,民国38年(1949}兴建,民国81年(1992)重建。三、台北市文化清真寺,民国39年(1950)兴建,民国72年(1983)重建。四、台中清真寺,民国40年(1951)兴建,民国79年(1990)重建。五、龙冈清真寺,民国53年(1964)兴建,民国78年(1989)重建。六、南清真寺,民国85年(1996)兴建。   桃园市境內并无清真寺提供教徒作礼拜、聚会的场所,因地缘关系,桃园市內虔诚的伊斯兰教徒大都在龙冈清真寺活动。目前在龙冈清真寺活动的教徒约1500人,大都为印尼外籍人上,并以居住在中坜市、平镇市居民为主,桃园市居民还是占少部分。

·一贯道

  一贯道在桃园市的发展是较缓的,甚至是直到最近才进人桃园市民信仰领域,早年在桃园市中埔一带有云星设堂,但不盛行。甫先进入桃园市第一座一贯道为育德讲堂,同时比为一贯道浩然组台湾总坛所在,其属下佛堂有百处,颇具规模,80年代后桃园市较无新的宗教信仰建立,唯有一贯道快速发展,而成为新兴宗教,其在桃园市列有寺庙登记者为:育德讲堂、宝光绍兴讲堂、泓德佛堂。

·其他宗教与派别

  桃园明圣道院  主 祀:关公(南天主宰一文衡圣帝)  建立时间:民国72年(1983)   地 址:桃园市永佳街126号                      明圣道院位于桃园市永佳街,民国72年 (1983)初夏,由发起人陈成文、黃恭辉、赖登坤等建立一正信道场。同年中秋,莲华寺董事长赖登坤与诸董事提供该寺二楼东廂为该院开基堂址,名曰明圣堂。其宗旨为阐扬道教精义,实行济贫助困,赈災恤难等社会福利慈善事业。   该院主祀南天主宰-文衡圣帝(即民间信仰三国时代之“关公”),配祀孚佑帝君呂仙祖(俗称呂洞宾仙公)、九天司命真君(俗称灶王公)、玄天上帝、观世音菩萨等,以宏扬神德。堂主陈成文,总理黃恭辉,鑑于信徒日眾,场地不敷使用,于民国74年(1985),蒙堂生萧贤夫妻让出自宅一栋供为堂址,未久信徒更眾,尤入为鸾生者多,眾生发起兴院购地,民国78年(1989)6月10日举行动土奠基仪式,并于20个月內全部建设完竣。 该院每夜运木笛请神降述修身要义,阐释五伦经典,同时加设慈善会、杂志出版社。   耶稣基督后期圣徒教会  建立时间:民国54年(1965)  地 址:桃园市县府路102号                       教会正式名称为“耶稣基督后期圣徒教会”,因相信圣经及摩门经均为神的话,外人又称其为“摩门教”。教会建立于西元1830年4月6日,系依照启示复兴的教会,基本组织与耶稣基督在世时建立之原始教会相同,其组织、信仰、教义、仪规等,该教会系一世界性的教会,成员遍布160个国家,教友人数一千二百馀万人,总会设于美国犹他州盐湖城。教会成长快速,教会的特色是重视家庭,深信“任何成功耶不能弥补家庭的失败”;并相信教义对人生的意义及各项挑战均可提供答案,教会的目的在帮助人们过正义的生活,并因此得到平安和快乐。该教会是复兴的教会,相信耶稣是基督,并不从属于任何基督教派。该教会在全世界均无支薪的神职人员,所有担任事工的教友皆为义务职,大部分的教友除儿童或少数青少年外,大都担任有服务的事工。    民国44年 (1955) 于香港成立南远东传道部,次年6月首派四位传教士来台传教,以后逐年增加,民国48年(1959)使徒彼得生马可来台奉献台湾地区为传道区。耶稣基督后期圣徒教会桃园分会成立于民国54年(1965),后因教友人数日增,在民国74年(1985)县府路购地自建教堂至今。民国81年 (1992)年桃园分会因人数成长而分为二,桃三则于民国88年(1999)年2月21日成立。   桃园支联会的范围包括全桃园县及台北县的莺歌镇,教友约4,000人,下有七个支会。支会中有主教团、妇女会、男、女青,儿童会及各圣职定额组,主日学等组织,该教会在每个星期日有安息日聚会,平时有免费的英文班、神学研究所、男女青协进活动、妇女会充实聚会、联谊活动等。桃园支联会的社区服务都由教会自行办理,曾多次到学校、医院、清洁队、育幼院、安养单位服务,发动教友清洁公园、义卖捐助慈善机构并举办免费英语、插花班等课程。   中国社会行为研究社(昆仑仙宗)  成立时间:民国52年 (1963)  地 址:桃园市文康街9号                       该派创始人刘培中,生于清光绪九年(1883),据传从小天赋異秉,迭有仙缘。而后随师上昆仑山,入“玄门”,自此尽得“三祖”之真传。民国38年来台后,开始收徒传道,以现代医学、生理学、天文学等科学知识,阐释“天地人三才大道”,并撰有《仙宗要义讲记》,以期大道流传人间。                民国 44年 (1955) 于北投大屯山区兴建“上清宮”;又于大直兴建“靜修宮”。其后因应国家政策,“中国社会行为研究杜”于民国52年 (1963)经內政部核准,正式成立。并于各县市成立分级组织,以全国性之社团法人,为道家“仙宗昆仑派”合法收徒传道的唯一行政组织。该社以倡行复兴我国固有之伦理道德,端正社员、弟子之身心行为,以淨化社会风气,并研习道家哲理,以传授“道家仙宗昆仑派”之道功、拳剑,使社员、弟子能健康长寿,宁靜祥和。

文化资产

大庙景福宮

·大庙景福宮

  台湾最大的漳州移民信仰中心是全台湾规模最大的漳州移民信仰中心,也是当年桃仔园古堡的中心地点,以中山路和中正路直交构成全台湾最完整的庙街,庙前的场埕,是过去市民看戏与活动的聚点。本宮被列为三级古蹟,是全台最大的开漳圣王庙,前后殿屋顶为“重簷歇山假四垂”,为全省庙宇所罕见。

·虎头山

  虎头山林荫小道  桃花源的绿色隧道虎头山是桃园市民最喜欢去的大公园,每日清晨四、五点就有超过一两万的市民前来爬山、做晨操、或跳土风舞。目前真正属于公园的面积仅十馀公倾,县政府有意加强本公园的机能,使它成为桃园县地标式的都会公园。位在大桧溪畔虎头山入口前的这段小路,高大的路树遮天,是桃园市少见的绿色隧道,目前有县府正进行南崁溪绿化美化计画,相信不久的将来,虎头山能成一个有青山、有绿水的好所在。  菅芒满秋山 最有个性的虎头山风情深秋时节,在虎头山的几个山头上,菅芒花正如火如茶地盛开著,形成菅芒花满秋山的美丽奇景。在台湾北部有几个著名的赏芒地带,如大屯火山群、基隆火山群,而虎头山则是最方便的赏芒地方。芒花为禾木科植物,每年十月中旬抽穗,十一月时盛开,开花时由红转白,最后变黃而枯萎;一般所见者为五节芒,河洛语则称之为菅芒。虎山秋芒白浪滔滔,是本市少为人知的生态景观,入秋时节,天高气爽,是登山赏芒的最佳时机,也是桃花源最愉悅的阖家旅游季节。

·镇抚宮

  桃园市镇抚宮位于镇抚街春日路交叉口附近,主要供奉广泽尊王。广泽尊王(又称郭圣王)据称生于东汉永寿元年,原名郭洪福,幼时极为聪慧,七岁即熟习天文地理,十二岁时经地理师之助而得飞凤山修练之处,不久成神,居民为其建祠奉祀,称为凤出寺。本宮正殿除供奉广泽尊王外,两侧还奉祀妙应仙妃及十二太保神像,并供奉玉皇大帝、太阳公、观音菩萨、关圣帝君等神,是为桃园市重要的信仰中心之一。   本宮建于西元1880年,因重修工程缓慢,使得古物较为齐全。本宮目前宽五开间、进深二进加一天井,左右有钟鼓楼,庙前有山门,虽然庙貌经历过修建,但仍有部份清光绪年间的梁柱、匾额、对联及石雕保留下来,是本庙珍贵的资产。

·妈祖庙(慈护宮)

妈祖庙(慈护宮)  妈祖庙位处于三民路桥西侧,即今复兴路和二民路交叉口,为先民往来桃仔园、大科崁(今大溪)和三角湧(今三峡)交通中途必经之地。  879(光绪5年),迎奉圣母金尊玉新竹厅桃涧堡中路庄程氏祖厝(该厝原位于桃园市三民陆桥西侧空地)。  1897(明治30年),由地方士绅姚国兴、林国滨等发起,集资兴建寺庙于桃园街中路段一七九六番地。  1957(民国46年),重修庙殿。  1969(民国58年),因桃园市扩大都市计划,将三分之一庙埕用地开辟为道路及陆桥(今三民陆桥)使用。  1972(民国61年),热心人士劝募资金在旁重建,即为现址。  1974(民国63年),宮殿之前、后殿及东西廂庙殿落成。  1984(民国73年),拓宽整修至目前景观,保有传闽南式庙宇建筑特色。

·文昌庙

  根据庙前“文昌庙沿革”所记载:文昌庙又名指南宮,楼上称“驾鳌楼”,为前代世人所学之所。文昌庙正祀文昌帝君、旁祀颜子、曾子、子思、孟子四配。楼上奉祀大成至圣孔夫子之木主与魁星爷。   文昌庙        清同治年间,淡防厅同知严金清与当地举人李腾芳、贡生简铭钟、秀才吳维邦、颜宗廉等磋商,拟筹设“明善堂”以敷张文教,期能为潛移默化之用。忽严氏奉命他调,乃由李、简、吳、颜等吏议创建“文昌庙”,向桃涧堡(今桃园、中坜、南崁)、海山堡(今大溪及莺歌)等地漳人筹募,于民前四十五年鸠筑楼房一栋。至民前十六年,廩生蔡路、富绅林隆发、郑哲仁等再筹募扩建前堂及左右廊。历年以来,幼童发蒙之初,多往叩祷,以求聪颖,故祀典尚殷。 今一楼正殿奉祀孔子,二楼的主祀神文昌帝君,旁祀太阳星及太阴星君。  1867(同治6年),大溪举人李腾芳等人创建“驾鳌楼”,以敷张文教。  1896(光绪22年),地方士绅集资续建前堂与左右两廊。  1911(明治44年),于庙前辟建公园。  1945(民国34年),地方政府略加整修。  1967(民国56年),市民再度修建。  1969(民国58年),竣工,更名为孔子庙,奉祀子子及文昌帝君神位。  1991(民国80年),桃园县孔庙新建落成于虎头山麓桃园高中旁,孔子神位一并迁往新庙,更名二十馀年的主人宝座,终于又回到文昌帝君手上。

·西庙

 西庙 西庙位于中山路南华街口,俗称佛祖庙、城隍庙,地方流传建庙的由来有二说,一是林氏先民林心元由浙江南海普陀山请来一位尊观音佛祖神像,本奉祀于家中,后因神明托梦,遂于自宅旁建庙,由林心元率两名弟子夯土建成;另一说是1820(嘉庆25年)时,由桃园总理姚盖友在兴建城池时,发现许多无主之坟,因怕随意惊扰诸鬼死有不敬,为祈求筑城工事能平靜顺遂,使和姚园附近十八街庄民眾商议创建本庙。   西庙一直由林氏后代管理,现已传六代。据管理人林黃满女士所述,庙中本供奉观音菩萨、福德正神、注生娘娘等,于1950(民国40年)左右,因当时桃园镇內无城隍,故至新竹迎请城隍爷入祀,因此观音佛祖与城隍爷并同主祀,己成为西庙的特色。  1820(嘉庆25年),建庙。  1875(光绪元年),重修。  1950年左右,迎请城隍爷入祀。  1985(民国74年),內部重修。 典故习俗  民俗节庆是中华文化相当重要的一环,从古代中国到现今台湾,皆与人民生活有著密不可分的关系。传统节庆是依循著农历的岁时节令而产生,配合农民耕耘与收成时节,是古时农业社会民眾调节生活作息的重要依据;民俗祭典主要与神明诞辰、成道或祭祀有关,表现出台湾民间信仰中融合了佛教、道教和神话传说的多神崇拜自然观及宇宙观。节庆祭典大都具有“祈福”、“消災”、“天人合一”、“团圆聚会”的性质,呈现出中国人对祖先的虔敬怀恩,敬畏天地神鬼的传统。  民俗活动与民俗技艺是先民在历史发展过程中长期累积的结果,其中包含了民间日常活动的实用性与生活性,不但与社会文化、经济活动息息相关,也充分表现出地域发展的特性。另一方面,大部分民俗活动与民俗技艺均与民间信仰、民间节庆有关,因此民间节庆常与庙会、做醮等活动结合在一起。而地方居民透过这些活动的参与,除了宗教上的功能外,还具有休闲的功能,因此民俗活动的民俗技艺的发展,承载了多重的社会的功能,借由这些活动与寺庙空间的结合,也形成地方认同与乡土意识的基础。    然而,随著快速都市化的发展,传统的生活方式、生产关系都产生极大改变,从而道致原有地域文化的內聚力衰退。在民俗活动上,除了少数例外,大部分的庙会节庆內容都出现明显的变化。其中最重要的是,各种民俗技艺的参与及演出不再是由“庄头人”所组成,取而代之的是由外地聘请的职业艺团,甚至电子花车等等代形式。如此一来,传统民俗活动、民俗技艺与地方居民紧密结合的基础受到严重的冲击。另一方面,庙会野台的演出与欣赏长期以来一直是台湾民俗技艺生存的命脉,但在媒体发达的今天,欣赏野台表演不再成为地方居民休闲的主要选择;观眾与演出机会的減少,也加速民俗技艺的衰落。桃园大拜拜   景福宮坐落于桃园市中正路与中山路、博爱路交会路口,一般通称“大庙”,是全台湾地区规模最大的开漳圣王庙。其祭祀圈扩及十五街庄,包括桃园街、大树林庄、大桧溪庄、小桧溪庄、水头庄、埔仔庄、北门埔仔庄、中路庄、茄苳溪庄、山仔顶庄、小大湳仔庄、大湳仔庄、新中福庄、新庄仔庄、大竹围庄等,即今之桃园市全境及八德市、芦竹乡部份村里。景福宮于每年元月17日,历次旗鼓喧天,整齐队伍,蛤铃助兴,隔年分别前往埔顶仁和宮参香及南崁五福宮进香祈求风调雨顺,降赐祯祥,并于丑年及未年举办建醮及完醮活动,扩大举办庆祝活动。                 最近一次建醮活动于丁丑年(1997)举行祈安建醮大典,癸未年(2003)举行祈安完醮大典。每次醮典除了要在景福宮前搭建“天公坛”外,另会在其他五处地方,搭建五座醮坛:包括“观音坛”、“天师坛”、“福德坛”、“北帝坛”、“城隍坛”。每座坛內均设置中国民间故事、忠孝节义的人物与故事之装饰,进行为期五天的祈安醮典活动。          建醮活动始于景福宮牌楼两侧竖立灯篙,并请各大庙宇的神尊,进驻鉴醮。而后陆续进行斗灯入坛、完醮起功、莲花灯游行、燃放天灯、发豬献刃、斋天酬神、敬地府及普施,以及完醮谢恩等祭典事宜。                 祈安醮典期间鼓励吃斋,禁屠戒杀,庆典期间男性进入庙里,不得穿戴毛、皮类的衣物,而女人更被禁止进入坛內。据闻光复初期,醮典限制更多,如信眾为表达对上苍的崇敬,也为维护对桃园土地的洁淨,曾经在桃园火车站实施人身检查,只要腳穿皮鞋或皮饰者,均不准下车。妈祖圣诞   妈祖是台湾人最普遍信仰的神明之一,无论大庄或小庄、山村或渔村、乡镇或市街、港口或內山,都可看到妈祖庙。有关妈祖的祭祀活动,主要集中在三月,因此谚语云:“三月迎妈祖”,除了“妈祖生”为妈祖庆贺诞辰之外,进香与迎妈祖的活动也极为并遍。                 妈祖生日为农历3月23日,所有的祭祀活动都环绕在其生日前后举行,生日当天和一般“神明生”一样会有巡境的活动,妈祖在其辖境內巡绕,以保祐境內平安。桃园慈护宮绕境范围包括桃园市、八德市与龟山乡部分地区。        妈祖圣诞时,有时还需到外地请别的妈祖来当“客神”,因此巡境之前,往往会举行“请妈祖”或“迎妈祖”的活动,以便主神和客神一起参与巡境。为了妈祖祭典的需要,各庄需准备偘式各样的热闹阵头,以便在迎神赛会时得以代表村庄参与别庄活动。因此,妈祖的祭典也带动了各项民俗曲艺与武艺的发展,如布袋戏、艺阁、北管、歌仔戏、演阵头等。中元普渡   相传每年农历的7月初一开鬼门,所有的孤魂野鬼放出来到人间。世间善男信女,为了祭祀自己的祖先,并安抚无人祭祀的孤魂野鬼,纷纷购买牲仪果品来祭拜,这种民俗风气就形成了中元节。  7月14日晚上放水灯  放水灯通常是在“中元普渡”和“建醮普渡”前进行,是一种招引鬼魂的仪式。普渡之意在于普施眾鬼超渡亡魂,其动机出于己饥己溺、普及幽冥的仁心。因此在普渡之前必先以竖灯篙、放水灯之方式,通知水、陆界的孤魂野鬼前来接受祭祀。灯篙是以带叶的青竹悬挂灯具,用以招引陆上的孤魂野鬼,据说每一尺灯篙可招引三里范围的鬼魂,因此灯篙的高度必须视超渡规模而定,避免因祭品不足反而引起災厄。                水灯的功能则在招引水路的孤魂野鬼,回到人间享受奉祀,因此放水灯通常是在普渡前一天进行。放水灯前需举行盛大绕境游行,之后,才将水灯抬到河岸或海边。另在岸边摆祭坛,供奉牲醴,纸钱,由僧侶或道士主持祭典,宣读祭文、念诵经忏之后,再将水灯放入水中点,任其随波逐流,民间俗信水灯漂流越远招引鬼魂愈多,信徒所受的庇祐也越大。桃园市施放水灯的地方位于虎头山旁的大桧溪(旧时系于永灯祠后方水灯堀)。                “放水灯”并不是台湾专有的民俗,在大陆各地也有放水灯的习俗。水灯分为“水头灯”和“水灯排”两种。水灯头有圆形灯,上面写著“某某寺庙庆赞中元”灯排列于游行前列最前头。另有小屋形状之水灯(或称“纸厝”),则排在最后。屋形水灯头,系由主持祭典之“斗灯首”(即炉主一人、头家3至6人,及主会、主醮、主坛、主事、天官首、水官首、福祿首等人)各持一灯,随僧道游行至河边,放入水中。                水灯排(水灯筏),即抬扛式灯架,大者以材木为中心,长达四、五丈,宽丈馀,须七、八十人始抬行。筏左右以数条杉木或竹根扎成为筏形,分几十格至几百格,使每格悬灯一盏。灯的种类包括煤油灯、电灯、纸灯、花篮灯、龙灯、玻璃灯等,光彩迷离,无不爭奇夺艳,令人叹为观止。水灯之外,游行者各执火炬一把,此称“打马火”分发愈多。游行程序以路关牌、托灯、大鼓吹(乐队)为前道,继有水灯排、乐团、化装队。化装队多由稚龄男儿儿童装鱼虾水族类,伶俐可爱,极受民眾欢迎。又放水灯时,乐队奏出乐调,具有特色,民间形容为“丟丟仓仔,丟丟酷”,盖其轻快音调,一闻即知为放水灯游行。对于游行人员,应由“值角头”(轮值地区)供应当日点心。                传统水灯底部是以香蕉干或树干作底,使灯座能漂浮水上,现在水灯则以保丽龙板、木板为底。水灯糊成后在內部安插蜡烛、置铜钱数枚,并装满冥纸始告成功。水灯制作是结合糊艺、剪裁、编紥、彩绘等多种艺术的民俗工艺。除了房屋、寺庙造型的水灯之外,另一种水灯则是将“往生纸”折成莲花状,上插清香一柱放入水中飘流,称为莲灯。                另外,祭坛旁边还供著纸糊的“大士爷”-阴间诸鬼的统领,俗称“鬼王”。据说,在中元普渡,大士爷主司分配供品予诸小鬼之职,人们不愿大士爷分配不公,而引发好兄弟之间的爭执,故于大士爷头顶供奉观世音菩萨像,以司监督之责。位于大士左右,各有一座方型纸厝,左侧即“翰林所”-供一般孤魂歇憩之用。纸厝內摆放“经衣山”的纸条;据说“经衣山”里藏有鬼魂所需之各式阴间用品。普渡结束,民间希鬼王如时召今眾鬼返回阴间,于是要举行“火烧大士爷”的仪式。  7月15日中元普渡                台湾的普渡分为“私普”“公普”两种,私普是各家戶各自在门举行,日期依照传统风俗決定,各村里事先分别订出祭日,费用各自负责。祭祀时间为下午4点起,在门口供上三牲、五牲及其他果品,焚香超渡孤魂。普渡时供桌须摆设在门外,不可“请鬼入厝宅”,桌下放置一盆清水,盆上覆盖毛巾,并备发梳、镜子、春仔花、白粉等供好兄弟梳妆打扮。不过在政府统一中元祭拜日期之后,同一村庄或乡镇通常在同一天举行。                公普则由寺庙为中心,由当地仕绅或庙內的主事者担任“主普”的主祭人。在公普的前夕,庙前要插一根高达数丈,顶端置有一盏灯笼的“灯篙”。民间相传,只要点著灯篙上的灯笼,陆地上的孤魂就能得知次日当地供有食物,会前往该地聚集。桃园市的寺庙公普向来以景福宮庙埕为最盛大且最具历史性。                中元普渡时,往往有“神豬竞重”比赛,并安排野台戏表演诸类活动。中元普渡的盛典,持续至7月30日“关鬼门”。各寺庙也在午夜时间,拆去灯篙,故“关鬼门”之且,又称 “谢灯腳”。              桃园市中元祭典除庙宇及一般民眾于7月15日举行中元普渡,市內几个市场则另寻其它日期自行祭拜。永和市场为7月25日、南门市场为7月29日、东门市场则为7月25日。孔子祭典  从汉朝开始,不论在孔子故乡曲阜,或在各级政府所在地,均有祭祀孔子之仪。国民政府迁台后,对复兴中华固有文化极为重视,故于民国57年 (1968)指示教育部,邀集各方专家学者组成“祭孔礼乐工作委员会”,负责制定祭孔大典的典礼仪节,经过两年研讨修正,于民59年 (1970) 定案。          桃园本无专属之孔庙,每年祭孔时,地方人士皆于文昌庙举行。惟庙宇空间不足,祭孔大典无法遵行古制。直至民国74年 (1985)春,地方人士石万全、简麒标等倡议,在当时陈阿仁市长及徐鸿志县长协助,选定虎头山麓筹建孔庙,并于民国78年 (1989) 9月28日顺利落成。          现行祭孔大典典礼程序共有33项。典礼始于全体同声高赞:“释典典礼开始”,而后击鼓请与会人员进场、就位,开散仪门(大门)等;将太牢 (牛、羊、豬)之毛血埋于土中 (此举兼有仁德归藏之意);接著是迎神、行鞠躬礼、献礼、上香;最后再撤馔、送神、复位、闱扉及撤班。礼成后则开放一般民眾领取智慧糕、拔智慧毛。          典礼进行中,礼赞生们进退场时皆需要循“五步一顿”的节奏行走;佾生所表演的“八佾舞”,举手投足均需合钟鼓之节,典丽的佾舞配合雅正的韶乐,为整个仪式增色不少。          桃园县孔庙于民国78年 (1989)举行第一次祭孔大典,原先礼生、赞生们多商请学校同学担任,但因考量一年举行两次的祭孔大典,一方面影响学生课业甚钜,另一方面考量到学生毕业离校后,训练新手之难处,逐于民国79年 (1990)決定往后礼生、赞生、乐生们皆由县內教师担任。随著社会多元开放以及两性平权观念的彰显,祭孔活动也由初期依循古礼仅由男性担任礼乐生及献官等角色,演变至今天已无性别限制;典礼时间也由清晨5时,观体人员需持邀请函始得进入的情形,改为6点鸣钟击鼓,开放所有民眾参礼。
上一篇:桃园县
下一篇:平埔族牵曲

Copyright©2022 吾尊时尚 www.wuzunfans.com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欢迎各位作者创作优秀作品,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闽ICP备11008833号-10  

邮件联系方式: toplearningteam#gmail.com (请将#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