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百科词典

毽子

走天涯 百科词典 2022-09-29 08:46:01
毽子,是一种用雞毛插在圆形的底座上做成的游戏器具,古称,“拋足戏具”。毽子由于制作材料不同,可分为:  一、纸毽:用棉、塑胶和玻璃等纸类,边缘剪成条状,中包一枚铜币。  二、布毽:由布料制作,作法如纸毽。  三、绒線毽:用绒線织成一块,中包铜币,交叉打结而成。  四、瓶盖毽:瓶盖中放毛管和小螺丝帽,并将瓶盖边向內钟扁,插上公雞毛。  五、塑胶毽:利用铁模以软质塑胶做成。  六、绒布键盘雞毛毽:是正统的毽子,作法如瓶盖毽。  相传“踢毽子”是从古代军中游戏“蹴踘”(由黃帝所发明的足球运动)演变而来,沿袭至今已经有一千五百年以上的历史,在中国历代中颇为流行。依据现有之文献记载推论,大概起源于宋朝,流行于明朝,极盛于清朝。宋朝高承所撰的〈事物纪原〉中纪录:“小儿以铅锡为结,装以雞羽,呼为箭子,三五成群走踢,有里外帘、拖枪、耸膝、突肚、剪刀、拐子、佛顶珠等不同招式玩法,亦蹴踘之遗意也。”其中的“箭子”也就是毽子。明朝刘侗、于奕正同撰的〈帝京景物略〉一书中,记载著一段民谣:“杨柳儿活,抽陀螺;杨柳儿青,放空钟;杨柳儿死,踢毽子。”清人翟灏在〈通俗篇〉说:“今京市民,为此戏最工,项、额、口、鼻、肩、腹、膺,皆可代足,一人能兼应数敌。自弄则毽子终日绕身不堕。”  民国二十年,党国元老吳稚军、戴传贤等曾大力提倡毽运。当时亦有人作歌推介,其歌词如下:“小孩子、老头子;柳荫树下踢毽子;毽子飞上天,惹得雷公发了癫,偕火闪娘娘下凡间,学会踢毽子上南天,踢得玉皇哈哈笑,从此不乐登金殿。”  根据以上的文献说明“踢毽子”的活动,不论在中国的古代或今日台湾都是一项盛行的游戏。
上一篇:正身护龙
下一篇:岁时节庆总论

Copyright©2022 吾尊时尚 www.wuzunfans.com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欢迎各位作者创作优秀作品,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闽ICP备11008833号-10  

邮件联系方式: toplearningteam#gmail.com (请将#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