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百科词典

补冬

浪哥 百科词典 2022-09-29 18:39:11
在立冬日进补养身。明代《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冬,终也,万物收藏也。”说明冬有终止、藏匿的意思,立冬意味冬季来临,万物开始潛藏蛰伏,草木凋零,此时宜调养生息、养精蓄锐,为来春生机勃发作准备。俗谚“立冬补冬”、“补冬补嘴坑(孔)”,昔日人们为了补充一年来的体力损耗及慰劳工作的辛苦,习惯在立冬日进补,不仅可以恢复元气、补充营养,还可以增强体质,让身体抵抗冬天严寒的天气,是一种保健养生的方法。除在立冬日补冬外,民间亦常于冬至日补冬,进补的方式及內容大致相同,已被广义称为“冬令进补”。  补冬所食用的补品,根据王诗琅《艋舺岁时记》:“入冬日,有的宰雞杀鸭燉八珍,有的买羊肉和乌枣燉食,贫戶则以福眼肉和糯米、糖炊米糕而食。俗谓此日食补品,于身体特别有益。”现今多以中药材、肉类、米酒一同燉煮,称为“燉补”,并衍生出琳琅满目的药膳补品,如羊肉炉、麻油雞、人蔘雞、姜母鸭、药燉排骨、药燉土虱、药膳火锅、烧酒虾等。常用的中药材有“八珍”(四物:当归、地黃、川芎、芍药,可补血;四君子:人参、白术、茯苓、甘草,可补气),“十全”(八珍加黃耆、肉桂两味)。虽然各家配方不同,但都不离溫补、芳香、甘甜的药材,服用后能提振元气,增加热能,促进循环。  在过去物质缺乏的时代里,补冬是相当重要的习俗。现代人生活条件提高,饮食不虞匮乏,营养可获得充分的摄取,但补冬的观念仍为大部分台湾人重视和遵行。  补冬前应先了解个人体质的“寒热”属性,再选择适当的药材,以免适得其反,徒增身体负担。而患有急性感染症,如感冒、喉咙痛、发烧、皮肤病,不宜进补。患有慢性疾病,如高血壓、高血脂、痛風等,則應避免食用動物內臟等高熱量、高脂肪食物。腸胃消化不良、胃脹氣、腸胃發炎的人,必須先將腸胃疾病治療好,才能進補。
上一篇:蚵仔面线
下一篇:补胎

Copyright©2022 吾尊时尚 www.wuzunfans.com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欢迎各位作者创作优秀作品,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闽ICP备11008833号-10  

邮件联系方式: toplearningteam#gmail.com (请将#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