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百科词典

铅中毒

王小贱 百科词典 2022-10-03 16:03:01

铅中毒事件增多

  目前,无论是在发达国家还是在我国 ,铅中毒已替代以往的营养不良和感染性疾病,成为儿童智能发育的“第一杀手”。  陕西凤翔与湖南武冈接连爆出儿童血铅中毒事件,引发全国民众关于儿童血铅的关注。据2010年3月16日《新京报》报道,截至2月24日,湖南嘉禾县有250名儿童血铅超标,人民的生活环境生产环境都受到了严重的破坏。 

孩子铅中毒症状与预防

症状:血铅极高时,大于70微克/dl,引起抽搐和昏迷;远期后遗症可致神经系统及认知功能受损。    中度血铅中毒,45-69微克/dl,可引起一些非特异症状,如乏力、易激惹、嗜睡、腹部不适、注意力不集中、头痛、震颤、呕吐和体重减轻。该血铅水平还可以影响神经内分泌系统从而影响生长。  低水平铅暴露,10-44微克/dl,对儿童发育的影响存在争议。  大多数研究显示,儿童血铅水平增高与学龄儿童IQ分数较低,呈中等度的联系。同时有研究显示语言受损及注意缺陷伴多动障碍与儿童早期铅暴露有关。铅来源:  目前,铅暴露最大的危险是异食癖或食用一些非食物的东西,尤其是在发育障碍的儿童。尽管室外使用除铅涂料已多年,但许多儿童仍生活在旧式房子里,他们食用涂料和石膏,尤其是那些广泛发育障碍的儿童更易受害。  我国在使用无铅汽油后,除非在重工业工厂周围,经空气接触铅的机会已逐渐减少。随着政府有关部门对食品安全的重视,儿童食物中所含的铅必将明显减少。  不过须注意,有些在含铅量高的土壤中生长的农作物可能含铅量较高;另外,高脂肪食物会使铅在胃肠道的吸收增加;食物储存在打开的罐头中、酸性食物储存在陶瓷容器中,用被铅污染的水加工食物、中草药或其它传统药物等也都可增加铅的暴露机会。  治疗铅中毒,需要在医生详细询问患儿接触铅的病史后给出指导性意见。  治疗铅中毒需要进行排铅治疗及脱离高水平铅环境。  如果体内高水平铅,产生临床症状,那么需要静脉注射蟄合剂EDTA或二硫基丙醇。它们可与铅结合从而经尿排泄。如果血铅水平在35-45微克/dl且无症状,则提倡用一种口服蟄合剂二硫酸琥珀治疗。  当血铅水平低于25mg/dl时只需要离开引起铅中毒的环境。预防方面:       饮食中的钙和磷可能通过与铅在小肠结合抑制铅的吸收。建议日常饮食中提供含钙和磷高的食物。牛奶和奶酪可以减少接触铅的儿童吸收铅的危害。铁缺乏可加重铅中毒,因其可在肠道竞争性吸收。因而缺铁使铅吸收增加而引起贫血。因此在用蟄合剂治疗铅中毒时补充铁是十分重要的。    铅主要影响儿童的智力发育、神经行为和认知功能。当儿童血铅含量超过100微克/升而低于200微克/升时,属于轻度铅中毒。在平时的生活中,家长首先应教育孩子勤洗手、勤剪指甲。教育儿童不要咬手、咬铅笔,不要接触墙壁上的油漆,不要让小孩到汽车流量大的马路和铅作业工厂附近玩耍。不让孩子吃含铅较高的食物,如皮蛋、爆米花等。可以让孩子多吃些含铁的食物,如动物血、蛋类等,多吃乳制品、豆制品等含钙较多的食物,多吃海产品、肉类等含锌较高的食物,多吃蔬菜、水果等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 铅检测:   一般来说,常用的检测方式有:血铅检测,发铅检测,骨铅检测。其中骨铅检测很少,发铅检测受环境影响很大,国内最常见的是血铅检测,因此我们建议您最好是给孩子做下血铅检测,当处于低水平铅暴露的时候,建议营养干预和服用排铅保健品,因为孩子在0-3岁的铅对孩子的损伤是最大的。

如何排铅

适当吃些驱铅食物    很多天然食物都具有一定的防铅和驱铅功能。牛奶中所含的蛋白质可与铅结合形成不溶物,所含的钙可阻止铅的吸收。茶叶中的鞣酸可与铅形成可溶性复合物随尿排出。海带中的碘质和海藻酸能促进铅的排出。大蒜和洋葱头中的硫化物能化解铅的毒性作用。沙棘和猕猴桃中富含维生素C,可阻止铅吸收、降低铅毒性。食物中含有一些无机阴离子或酸根如碘离子、磷酸根离子、钼酸根离子等都能与铅结合,促使其从大便中排出。这些营养素富含在水果和蔬菜中,因此,铅接触人群应多食用水果蔬菜。多摄入微量元素 微量元素铁、锌、铜、镁、硒、锗等均可与铅相互作用,减弱铅的毒性。缺铁时铅的吸收增加,软组织和骨骼内铅含量增高。低铜饮食可增加铅的吸收,增强铅的毒性。锌可影响铅的蓄积和毒性作用,增加锌的供给,可使组织中铅含量降低,减轻铅中毒的严重程度。近年来的研究还显示,有机硒和有机锗对铅均有一定的拮抗作用。    多糖类等大分子 果胶、海藻酸和膳食纤维等多糖类大分子物质,其糖链上丰富的游离-OH和-COOH基团可与铅络合,形成难以吸收的凝胶,有效地阻止铅在胃肠道的吸收,起到促进排铅的作用。   

Copyright©2022 吾尊时尚 www.wuzunfans.com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欢迎各位作者创作优秀作品,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闽ICP备11008833号-10  

邮件联系方式: toplearningteam#gmail.com (请将#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