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百科词典

贵阳市

白小白 百科词典 2022-10-03 16:52:18
贵阳,位于中国贵州省中部, 是贵州省的省会,也是贵州省经济、文化的中心。古代贵阳盛产竹子,许多地方以竹命名,因“竹”与“筑”谐音,故贵阳简称“筑”,又称“林城”。贵阳市属于亚热带湿润温和型气候,夏无酷暑,冬无严寒.贵阳环城林带提供了富足的负氧离子,平均每立方厘米达2700个以上,超过正常值的几倍,居全国各著名景区的前列,可谓“天然氧吧”。重工业基本远离市区,城市污染轻,全年出现轻度污染日数少,空气质量良好,一年中城区空气质量优良的天数为94.8%,无灰霾天气发生,空气清新,一年四季空气不干燥,无风沙,有“上有天堂,下有苏杭,气候宜人数贵阳”之美誉,鉴于贵阳优良的气候条件,2007年贵阳市被中国气象学会授予了“中国避暑之都”荣誉称号。

行政区

 贵阳在贵州省的位置(黄色部分)贵阳在贵州省的位置(黄色部分) 2006年,贵阳市辖6个区、1个市、3个县、一个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50个乡(其中民族乡19个)、30个镇、38个街道办事处、3个农村社区、1118个行政村、437个居委会。  其中,云岩区辖15个街道办事处、1个镇、132个居(村)委会,南明区辖15个街道办事处、2个乡、147个居(村)委会,小河区辖4个街道办事处、3个农村社区、32个居(村)委会,贵阳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辖1个乡、20个居(村)委会,花溪区辖11个乡(其中民族乡7个)、3个镇、184个村(居)委会,乌当区辖7个乡(其中民族乡2个)、5个镇、2个街道办事处、156个村(居)委会,白云区辖2个乡(均为民族乡)、3个镇、4个街道办事处、88个村(居)委会,清镇市辖6个乡(其中民族乡3个)、4个镇、1个街道办事处、372个村(居)委会,修文县辖6个乡(其中民族乡1个)、4个镇、229个村(居)委会,息烽县辖6个乡(其中民族乡1个)、4个镇、170个村(居)委会,开阳县辖10个乡(其中民族乡3个)、6个镇、125个村(居)委会。

·辖区

  城市行政区划辖六区(云岩区、南明区、白云区、乌当区、花溪区、小河区)、一市(清镇市)、三县(修文县、开阳县、息烽县)。金阳石林公园            金阳石林公园  2006年,经贵州省人民政府同意,撤销野鸭乡,设立金阳街道。7月19日,贵阳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金阳街道办事处正式挂牌成立。  2008年,贵阳市委、市政府将贵阳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金阳街道办事处成建制整体移交金阳新区管理委员会管理。  2008年5月23日高新区管委会、金阳新区管委会、金阳街道办事处在金阳街道办事处举行了交接仪式,并签订了移交责任书。从移交之日起,金阳街道办事处的所有事务均由金阳新区管理委员会全权负责。  自金阳街道移交给金阳新区后,金华镇、朱昌镇和阳关农场也相继交由金阳新区管理。  2008年11月21日,贵阳市委、市政府将乌当区金华镇、朱昌镇成建制整体移交金阳新区管理委员会管理。

市花和市树

  贵阳历史悠久,从春秋战国至秦汉时期,就是牂牁夜郎古国的重要地域。西晋愍帝建兴元年(公元313年),分汉牂牁郡置夜郎郡。东晋成帝咸和八年(公元333年),在牂牁郡西部上段置晋乐县,即今贵阳市辖地区,迄今已有1600多年历史。唐时置矩州,宋徽宗宣和元年(公元1119年),改称矩州为贵州,贵州作为行政区划的名称从此开始。因贵阳旧时盛产竹子,少数民族称为“黑羊箐”,行政简称为“筑”。  明成祖永乐十一年(公元1413年),建贵州布政使司,开始为行省一级建制,治所就在贵州城。穆宗隆庆二年(公元1568年)移程番府(今惠水县)来贵州城,第二年,因城在贵山之阳(南面),按例改程番府为贵阳府,贵阳从此而得名。以后贵阳城始终为贵州省的政治中心。民国时期定为贵州省省会。抗日战争时期,贵阳成为战争后方重镇,西南交通枢纽.民国30年(1941年)建贵阳市。中华人民共和国后仍定为贵州省省会。1987年,经贵阳市人民政府批准,贵阳市的市花确定为兰花、紫薇,市树为樟树、竹子。
 贵阳市树:香樟        贵阳市树:香樟   贵阳市树:竹            贵阳市树:竹  
   贵阳市花:紫薇        贵阳市花:紫薇   贵阳市花:兰花         贵阳市花:兰花

少数民族

 贵阳市少数民族         贵阳市少数民族 贵阳市位于贵州中部,贵州省省会,是全省政治、经济、文化、科学技术、信息的中心。市辖六区、一市、三县,国土面积8034平方公里,是一个多民族散杂居的城市。据2000年全国第五次人口普查统计,全市有51个民族,总人口394万人,其中:少数民族人口57.39万人,占总人口的15.43%。全市有十一个世居少数民族分别是苗族、布依族、土家族、彝族、侗族、仡佬族、白族、回族、满族、壮族、水族。少数民族主要集中在18个民族乡和非民族乡的199个民族聚居村。18个民族乡的区域分布为:花溪区的孟关苗族布依族乡、小碧布依族苗族乡、黔陶布依族苗族乡、马玲布依族苗族乡、高坡苗族乡、湖潮苗族布依族乡;乌当区的新堡布依族乡、偏坡布依族乡;白云区的都拉布依族乡、牛场布依族乡;开阳县的禾丰布依族苗族乡、南江布依族苗族乡、高寨苗族布依族乡;息烽县的青山苗族乡;修文县的大石布依族乡;清镇市的麦格苗族布依族乡、王庄布依族苗族乡、流长苗族乡。

宗教

  贵阳市有五大传统宗教,分别是:佛教、道教、伊斯兰教、天主教、基督教。全市有信教群众45万人,其中信仰佛教的有35万人,信仰道教的有5.2万人,信仰伊斯兰教的有1.2万人,信仰天主教的有2万人,信仰基督教1.6万人。贵阳市有宗教团体爱国组织14个,其中市属宗教团体爱国组织6个分别是:贵阳市佛教协会、贵阳市道教协会、贵阳市伊斯兰教协会、贵阳市天主教协会、贵阳市基督教三自爱国运动委员会、贵阳市基督教协会;各区(市、县)宗教团体爱国组织8个分别是:南明区天主教爱国会、云岩区天主教爱国会、花溪区天主教爱国会、乌当区天主教爱国会、清镇市天主教爱国会、清镇市基督教三自爱国运动委员会、修文县天主教爱国会、开阳县天主教爱国会。全市共批准登记的宗教活动场所61处,其中佛教34处、道教1处、伊斯兰教2处、天主教7处、基督教堂17处,基督教聚会点22处。

历史沿革

贵阳大南门兰花雕塑贵阳大南门兰花雕塑  春秋时期,今贵阳属柯国辖地。战国时属夜郎国范围,两汉时期隶属柯郡。唐朝在乌江以南设羁縻州,贵阳属矩州。宋代称贵阳为贵州,宣和元年(1119)更矩州为贵州。元至元十七年(1280)置顺元路宣抚司,翌年改为宣慰司;二十年(1283)置贵州等处长官司,为顺元路治,先隶四川行中书省,后隶湖广行中书省;二十九年(1292),顺元、八番两宣慰司合并,设八番顺元宣慰司都元帅府于顺元城(今贵阳)。  明洪武四年(1371)设贵州宣慰使司,司治贵州(今贵阳)。六年(1373)十二月置贵州卫指挥使司。十五年(1383)置贵州都指挥使司,下领贵州等十八卫。二十六年(1393)又置贵州前卫。明永乐十一年(1413)置贵州等处承宣布政使司,贵州建省,贵阳成为贵州省的政治、军事、经济、文化中心。隆庆三年(1569)三月,改新迁程番府为贵阳府。万历十四年(1586)置新贵县,附郭,隶于贵阳府。二十九年(1601)升贵阳府为贵阳军民府。三十六年(1618)析新贵县、定番州地置贵定县,仍隶贵阳军民府。崇祯四年(1631)废贵州宣慰司,析宣慰司水东地置开州。明末,贵阳军民府辖新贵县、贵定县、开州(今开阳县)、广顺州(今长顺县)、定番州(今惠水县),亲领4个长官司。 贵阳一景                贵阳一景 清顺治十六年(1659)设贵州巡抚驻贵阳军民府。康熙五年(1666)移云贵总督驻贵阳。二十六年(1687),省贵州卫、贵州前卫置贵筑县,与新贵县同城,改贵阳军民府为贵阳府。三十四年(1695)省新贵县入贵筑县。乾隆十四年(1749)贵阳府辖贵筑县、贵定县、龙里县、修文县、开州、定番州、广顺州和长寨厅(今属长顺县)。光绪七年(1881)增辖罗斛厅(今罗甸县)。  民国3年(1914)废贵阳府设贵阳县,贵州分为3道,贵阳县属黔中道,为道治;移贵筑县驻扎佐,旋移息烽,改名息烽县。9年(1920)废黔中道,贵阳县直隶于贵州省长公署。25年(1936)别全省为8个行政督察区,贵阳县属第一行政督察区。次年,贵阳县直隶于省政府。30年(1941)7月1日,撤贵阳县设贵阳市,另置贵筑县驻花溪,直至解放时未变动。  1949年11月15日贵阳解放,11月23日成立贵阳市人民政府。同时设贵阳专区,管辖贵筑、修文、开阳、息烽、惠水、龙里等县,专署驻贵筑县治(花溪)。1952年,裁贵阳专区设贵定专区。  1954年,贵筑县划归贵阳市辖。1958年,撤贵筑县建置,将市郊划为花溪、乌当两区;经国务院批准,将原属安顺专区的清镇、修文、开阳3县和原属黔南自治州的惠水县划归贵阳市辖。1959年设白云镇,相当于市辖区一级行政单位。1963年,将开阳县划归遵义专署,修文、清镇两县划归安顺专署,惠水县划归黔南自治州。1973年恢复白云区建置。1992年,清镇撤县设市。经国务院批准,自1996年1月1日起,将原安顺地区管辖的清镇市和修文、息烽、开阳“一市三县”划归贵阳市辖。2000年1月,国务院批准贵阳市设立小河区。

自然地理

贵阳市规划城区495平方公里范围内,城市园林绿化面积19435.86公顷贵阳市规划城区495平方公里范围内,城市园林绿化面积19435.86公顷

·位置面积

  贵阳市地处东经106°07′至107°17′,北纬26°11′至26°55′之间。东南与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的瓮安、龙里、惠水、长顺4县接壤,西靠安顺地区的平坝县和毕节地区的织金县,北邻毕节地区的黔西、金沙两县和遵义市的遵义县。土地总面积8034平方千米,占全省面积的4.56%。  贵阳市城区(云岩、南明、小河3个区)面积220.31平方千米,占全市面积的1.97%。其中,云岩区在城区北部,面积67.5平方千米;南明区在城区南部,面积89.68平方千米;小河区在城区南部,面积63.13平方千米。郊区(花溪、乌当、白云)面积2194.5平方千米,占全市面积的27.99%。其中,花溪区在市西南部,面积957.6平方千米,乌当区(包括贵阳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在市东北部和西部,面积964.9平方千米,白云区在市西北部,面积272平方千米。  “一市三县”总面积5625.5平方千米,占全市面积的70.04%。其中,清镇市在贵阳市西部,面积1492平方千米,占全市面积的18.58%;修文县在市北部,面积1071平方千米,占全市面积的13.33%;息烽县在市北部,面积1036.5平方千米,占全市面积的12.91%;开阳县在市东北部,面积2026平方千米,占全市面积的25.22%。      

·地势地貌

  贵阳市地处黔中山原丘陵中部,长江与珠江分水岭地带。总地势西南高、东北低。苗岭横延市境,岗阜起伏,剥蚀丘陵与盆地、谷地、洼地相间。相对高差100—200米,最高峰在水田镇庙窝顶,海拔1659米;最低处在南明河出境处,海拔880米。中部层状地貌明显,主要有贵阳——中曹司向斜盆地和白云——花溪——青岩构成的多级台地及溶丘洼地地貌。峰丛与碟状洼地、漏斗、伏流、溶洞发育。较平坦的坝子有花溪、孟关、乌当、金华、朱昌等处。南明河自西南向东北纵贯市区,流域面积约占市区总面积的70%。  贵阳地貌属于以山地、丘陵为主的丘原盆地地区。其中,山地面积4218平方千米,丘陵面积2842平方千米;坝地较少,仅912平方千米;此外,还有约1.2%的峡谷等地貌。  清镇市   地处黔中山原丘陵中部。南部地势较平缓,以剥夷丘陵和喀斯特化低山为主,喀斯特盆地相间错落。西部沙鹅—鸭池一带及北部鸭池—木刻一带受乌江和猫跳河强烈切割,谷深坡陡,比差300—400米。最高点宝塔山,海拔1762米;最低处在猫跳河口,海拔769米。乌江流经北部边缘,猫跳河、暗流河为境内主要河流,由南向北注入乌江。  修文县   地处黔中山原丘陵中部,地势东南高、西北低,大部地区在海拔1100—1400米之间。中部丘岗起伏,宽谷、盆地错落,保存较广阔的山盆期剥夷面。西部、北部边缘受猫跳河、乌江侵蚀切割,谷深坡陡,形成深切的峡谷地貌。最高点三元乡三角山,海拔1610米;最低点凉水井乡鸭池河出境处,海拔679米。  息烽县   地处黔中山原丘陵中部,地势南高北低,一般海拔1000—1200米,大部为低中山丘陵地,碳酸盐类岩分布广,喀斯特发育,峰丛、洼地、溶丘、溶洞、暗河、漏斗甚多。北部边缘受乌江及支流侵蚀切割,沟谷纵横。最高点南望山南极顶,海拔17496米;最低点乌江出境处大塘口,海拔609米。  开阳县   地处黔中山原丘陵北部,地势西南高、东北低,大部为低中山地和丘陵,一般海拔1000—1200米。河流分水岭地带尚保留小面积较完整的剥夷面。乌江、南明河(清水江)沿岸,河流侵蚀切割强烈,地面破碎崎岖,多陡峻山岭、深切峡谷和坡立谷。最高点在西部的狼鸡岭主峰,海拔1704米;最低处在东北乌江出境处小河口,海拔506米。

·气候特征

  贵阳市位于东经106度27分,北纬26度44分,海拔高度在1100米左右,处于费德尔环流圈,常年受西风带控制,属于亚热带湿润温和型气候,年平均气温为15.3℃,年极端最高温度为35.1℃,年极端最低温度为-7.3℃,年平均相对湿度为78%,年平均总降水量为1129.5毫米,年雷电日数平均为49.1天,年平均阴天日数为235.1天,年平均日照时数为1148.3小时,年降雪日数少,平均仅为11.3天。  贵阳夏无酷暑,夏季平均温度为23.2℃,最高温度平均在25-28℃之间,在最热的七月下旬,平均气温也仅为23.7℃,全年最高温度高于30℃的日数少,近五年平均仅为35.8天,大于35℃的天数仅为0.3天;紫外线强度仅在中午很短的时间内达到4级,其余时间均为弱或很弱;夏季雨水充沛,约500毫米,夜间降水量占全年降水量的70%。贵阳冬无严寒,最冷的一月上旬,平均气温是4.6℃。  贵阳环城林带提供了富足的负氧离子,平均每立方厘米达2700个以上,超过正常值的几倍,居全国各著名景区的前列,可谓“天然氧吧”。重工业基本远离市区,城市污染轻,全年出现轻度污染日数少,空气质量良好,一年中城区空气质量优良的天数为94.8%,无灰霾天气发生,空气清新,一年四季空气不干燥,无风沙,博得了“上有天堂,下有苏杭,气候宜人数贵阳”之美誉,鉴于贵阳优良的气候条件,2007年贵阳市被中国气象学会授予了“中国避暑之都”荣誉称号。

·土地

  全市土地总面积804667公顷,其中,耕地2731431.18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33.94%;园地7505.38公顷,占0.93%;林地273924.85公顷,占34.04%,森林覆盖率41.78%;牧草地26704.49公顷,占3.32%;水面15443.33公顷,占1.92%;建设用地(含居民点及工矿用地、交通用地和水利设施)60971.24公顷,占7.58%;未利用地113557.61公顷,占14.11%。

·山峰

  境内主要山峰有:青龙山,在清镇市南部、城关镇东隅,面积10.5平方千米,海拔1333.5米。山腰有文明洞,深10余米;山顶有亭,石级路通达,为清镇胜境。  云归山   又名云贵山,在清镇市东部。因山高林密,晴天仍有雾气环绕,故名。面积22平方千米,主峰名炉岭,海拔1715米。“炉岭归云”为清镇古八景之一。  宝塔山  在清镇市中部。山岭呈南北走向,长约8千米,面积14平方千米,主峰海拔17627米,为清镇市最高峰。富产铝矿、铁矿。  五龙寺   在修文县南部、白云区北部,主峰海拔1605米,南坡陡峭,北坡平缓。铝土矿藏丰富。  三角山  又名斗山,在修文县东南部、白云区北部,面积7平方千米,主峰海拔1610米,为修文县最高峰。  白安营  在开阳县西部,山势险峻,三面为断崖绝壁,海拔1179米。山顶原有殿宇亭阁,山腰有神仙洞,山麓有响水洞,古木虬结。1942年冬至1944年春,张学良将军被囚禁于此。  狼鸡岭  在开阳县西部、息烽县东部,呈东北——西南走向,绵延9千米,面积31平方千米,最高处海拔1702米,为开阳县最高峰。富产磷矿。  轿顶山  在开阳县东北部,面积2平方千米,海拔1166.4米,四周陡峭,顶部平坦。清咸丰同治年间,何德胜领导的农民起义军于此驻营多年,遗址尚存。  南望山  又名南山,在息烽县东部,面积80平方千米,主峰南极顶,海拔1749.6米,为息烽县最高峰。山腰有玄天洞名胜。富有煤、磷等矿藏。  西望山  又名西山,在息烽县中部,面积94平方千米,最高峰窄垭口,海拔1622.8米。峰岭有“九山十三湾”之说,怪石林立,明、清两代在山顶和四周建有8座寺庙,遗址尚存。  照壁山  又名相宝山,在贵阳城区东北隅,海拔1172米。孤山突出如屏,故名。明、清两代于山顶建有庙宇,与黔灵山、东山并列为贵阳三大胜地。  锅底箐  在乌当区北部,面积90平方千米,主峰大观山,海拔1564米。四周山势高峻,溪流纵横,中部低洼,故名。山区有大片原始森林,植物种类繁多,有杉、松、银杏、南方红豆杉、三尖杉、岩生鹅尔枥、西南米楷、旱冬瓜、丝栗栲、异叶榕、香芙木、黑壳楠、杜鹃、香果树等70余种裸子植物;野生动物有野羊、獐、獾、兔、穿山甲等。  云雾山  在市区北部白云、乌当两区交界处,面积20平方千米,主峰庙窝顶,海拔1659米,是贵阳市最高峰。铝土矿藏丰富。山顶建有贵州电视差转台和气象站。  皇帝坡  在花溪区东南部,面积50平方千米,主峰海拔1655.9米。南坡及东北坡有成片松、杉林,其余多为灌木丛及杂草。山涧溪水流人涟江。主峰北面的摆桥山上,有清康熙年间贵州著名诗人周渔璜墓。

·河流

  贵阳处于长江水系与珠江水系的分水岭地带。以花溪区桐木岭为界,桐木岭以南的河流属珠江水系,以北的河流属长江水系。长江水系面积7631.67平方千米,占全市土地面积的94.8%;珠江水系面积415千方千米,占全市土地面积的5.2%。全市天然径流深545—640毫米,平均每平方千米产水56.3万立方米,高于全国平均值;水资源总量46.79亿立方米,占全省水资源总量的3.9%。  南部河流是蒙江的上游,右源青岩河,境内河长30千米,左源马林河,境内河长19千米,流量均不大。重点记述境内长江水系河流。  乌江  长江南岸支流,是贵州境内流域面积最大的河流。源于贵州威宁自治县,由西北向东南,至普定县境折向东北,于思南县境转向北流,至沿河自治县官孔坝入四川省境。沿途纳流域面积1000平方千米以上支流16条。乌江流经贵州23个县、市、区(特区),贵州境内河长874千米(含黔川界河72千米),流域面积6.68万平方千米。普定至黔西县化屋基段称三岔河,化屋基至遵义乌江渡称鸭池河,其中流经修文县段又称六广河,乌江渡以下始称乌江。化屋基以上为上游,长326千米;向东北流经黔西、清镇、修文、金沙、息烽、遵义、开阳等县边界,再经瓮安、湄潭、余庆、凤冈、思南县为中游,长367千米,沿途纳猫跳河、余庆河、石阡河等;从思南至四川涪陵市注入长江为下游,长345千米。乌江干支流落差大,水力资源丰富,建有多座大、中、小型水电站。乌江渡和猫跳河梯级骨干电站总装机容量86.9万千瓦,东风、普定电站总装机容量58.5万千瓦,电力供贵阳、遵义、安顺、六盘水等地。  鸭池河  乌江干流之一段,其中修文县境段称六广河,全长150千米,穿行于深峡河谷,水力资源丰富,分别在清镇市鸭池河建东风、在遵义县乌江渡建乌江渡两座大型水电站。  猫跳河  乌江南岸支流,源于安顺市头铺,自西南向北流经安顺、平坝、清镇三市县境,再经贵阳市白云区、乌当区边界折向西北,沿清镇、修文两市县边界至清镇市青杠坝附近注入乌江。干流长181千米,流域面积3248平方千米。中、下游河谷深切,河床陡峭,水力资源丰富,建有红枫湖、百花湖两个大型水库及6座梯级水电站。  息烽河  又称潮水河,乌江南岸支流,源于息烽县猫场乡,向东至难桥后折向北流,至大河口纳头道河支流,于马脑石附近注入乌江。全长50千米,建有小桥河、底寨水库。  南明河  乌江南岸支流,源于平坝县与贵阳市花溪区交界处,自西南向东北流经花溪区、贵阳市区、乌当区及龙里、开阳两县边界,至龙里两岔河纳独水河,折向北经开阳、福泉、瓮安三县市边界,至开阳县清水江口注入乌江。干流长215千米。流经花溪区段称花溪河,入市区后称南明河,纳独水河后称清水江。主要支流还有小车河、定扒河、南贡河、瓮昭河等。流域面积6600平方千米。水力资源丰富,理论蕴藏量约32万千瓦,是贵阳市工业、生活用水和农田灌溉的重要水源,建有花溪、松柏山、阿哈、小关、小冲、花马冲、月亮石等中小型水库多座,水力发电站10余座。  南贡河  又名鱼梁河,南明河支流。源于修文县三元乡,西流转北经扎佐向东北人开阳县境,称清河;至小岩脚纳白水河折向东北流,转东流,与白安河汇合后称南贡河,流至两岔河汇人南明河(清水江)。全长80千米,流域面积1033平方千米,水能理论蕴藏量5.78万千瓦,建有水库3座、小型水电站5座。

·水库

  红枫湖  位于清镇市西南,水域面积57.2平方千米,总库容6.42亿立方米,建有装机2万千瓦的水电站1座。库区山清水秀,有大小岛屿70多个;湖滨绿树成荫,湖面烟波浩淼,四季风光如画。已定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景区面积240平方千米。有红枫公园、枫叶山庄、水上娱乐场、花鱼洞、将军湾等旅游景点及湖沿的侗寨、苗寨、布依寨等具有浓郁民族特色的景区。红枫湖以其旖旎的湖光山色令中外游客流连忘返。  百花湖  建于清镇市与乌当区朱昌镇交界处的猫跳河中游,是具有发电、供水、灌溉、养殖、旅游综合效益的水库。水域面积14.5平方千米,库容量1.9亿立方米。建有装机2.2万千瓦的水电站。湖中山峰小巧清秀,古树葱笼,湖水清碧,有八仙过海、雁臂山、三屯五堡、百花山庄、人造沙滩、湖滨公园等景点,省级风景名胜区。  东风湖  建于距清镇市区60千米的鸭池河上,水域面积19.7平方千米,蓄水10亿立方米,以建东风水电站而形成,电站装机52.5万千瓦。湖两岸悬崖峭壁,雄奇峻秀,具有独特的高原湖泊风光。  花溪水库  位于南明河上游花溪镇。水域面积1.4平方千米,库容量2620万立方米,建有装机3120千瓦水电站。电站大坝之下即花溪公园,山清水秀,自然风光佳绝,有“高原明珠”之称。  阿哈水库  建于南明河支流小车河上游,是以城市用水为主的中型水库,库容量5450万立方米。湖周九龙山、火焰山、犀牛坡环抱,湖中七岛突兀,湖区绿水苍松,风景优美。  松柏山水库  位于花溪区党武乡南明河上游,是以灌溉为主,兼供水、发电综合利用的水库,建有装机2000千瓦水电站,总库容4760万立方米。  红岩水库  位于清镇、修文两市县交界处,总库容2752万立方米,建有装机3万千瓦的水电站。  此外,还有清镇市迎燕水库,库容657万立方米;修文县岩鹰山水库,库容量1755万立方米;息烽县小桥河和洪马水库,总库容674万立方米;开阳县十三寸和翁井水库,总库容850万立方米。

·温泉

  息烽温泉   在息烽县永靖镇东北的温泉乡,距县城41.2千米,集中于3处,有11个出水点,最大出水点每秒1.5升,日涌出量1032吨,水温一般在53℃—56℃间。硬度12.9—14.3,矿化度298毫克/升,属含偏硅酸和锶的重碳酸钙型矿泉水,含有多种有益于人体健康的微量元素和化学成份,以水温高和含氡高为显著特征,泉水清澈透明,水质优良,是国内著名温泉之一。附近山清水秀,为省内疗养胜地,建有疗养院、医院和浴室、游泳池、别墅、招待所等。  开阳县马岔河温泉  在县城西北约14千米的永温乡,流量4.65升/秒,日涌水量400吨,水温41℃左右,属含偏硅酸、锶、锌重碳酸钙镁型,含有多种有益于人体健康的微量元素和化学成份,水质晶莹透明,口感纯正,有良好的医疗和饮用价值。该县另有白马河温泉,在县南21千米的白马乡,有泉眼3处,水温21℃至24℃,流量6.5升/秒,属重碳酸硫酸钙镁型低温矿泉。

·矿藏

  全市已探明矿种52种,主要有煤、铁、硅、重晶石、大理石、耐火粘土、铝钒土、磷、硫、汞等矿产资源。铝土矿保有储量3.01亿吨,占全国的五分之一,矿床主要集中在修文县和清镇市,有特大型、大型、中型矿床9个,其中,清镇市猫场铝土矿储量1.5亿吨,为国内著名特大型铝土矿。铝矿品位高,三氧化二铝含量平均在70%左右,铁含量平均小于5%,铝、硅比平均为7.87。磷矿4.64亿吨,是全国三大磷矿基地之一,全国70%的优质磷矿集中在贵阳。煤炭储量9亿吨,“一市三县”及3个郊区均有分布;铁矿2396万吨,硫铁矿2878万吨,汞(金属量)2683吨。

·野生动物

  历史上贵阳境内有普通无脊椎动物7个门类,100余种;脊椎动物202种(亚种),其中鱼纲50种,两栖纲11种,爬行纲15种,鸟纲85(亚种)种,哺乳纲(亚种)41种。自20世纪60年代以后,各类动物急剧减少。目前贵阳市远郊和三县一市深山中尚存少量国家各级保护动物。计有:大鲵、鸳鸯、红腹锦鸡、穿山甲、八哥(鹩哥)、林麝、弥猴等及多种蛇类、蜥蜴类动物。画眉、白鹇、嗓鹂及其他外观美丽的鸟类,近20年来因被农民大肆捕捉,接近灭绝。大灵猫、小灵猫、金钱豹、华南虎、豺、狐狸等已经多年未发现。

·野生植物

  贵阳境内历史上植物资源极为丰富。仅1958年,在贵阳境内采集到藻类植物标本就有24科、40属、62种。其中大部可食用或药用。  1978年,贵阳市查明的菌类植物中,可食用的伞菌就有37种,以长裙竹荪、木耳、牛肝菌、松乳菇、多汁乳菇、羊肚菌、大白菇等为常见食用品种。药用菌以灵芝、紫芝、茯苓较常见。  苔藓植物有128种,分属42科,80属。现城区已经不多见。蕨类植物有23科,37属,63种,其中绝大多数可以入药。紫箕、蕨菜的嫩芽可以做菜,根中的淀粉是珍贵的保健食品。受大规模建设影响,城区和近郊已不易采集。  种籽植物有316种,分属87科,187属,常见的用材植物有马尾松、杉木、柏树、侧柏和各种栎树等,珍稀树种有青岩油杉、南方铁杉、云贵鹅耳枥等数十种。药用贵重品种有厚朴、杜仲、黄柏等。此外,还有多种油脂植物和芳香植物。比较珍稀的观赏树有南方红豆杉等。各种可药用的草本植物有127科,近700种。20世纪60年代在城内山上即可采集到多种药用木本、草本植物。

·主要农作物、农副产品

  粮食作物以稻、麦、玉米为主,黄豆及各种杂豆、红薯、马铃薯为辅。因境内农村人多地少,本地粮食生产不能满足城镇需求。  蔬菜类除白菜、青菜、萝卜等大路菜之外,还有各种细菜种植。特色菜有折耳根、蕨菜等。花溪辣椒在省内外均负有盛名。农副产品除家畜蛋禽外,草编织品、土陶产品、优质茶叶、中草药初加工产品在农村经济中均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

·土壤与植被

贵阳古树    贵阳古树  贵阳境内土壤以酸性黄壤为主。与石灰岩、白云岩、砂岩、页岩等交错分布。形成酸性土壤,也发育了各种酸性土壤植物群落。地带性植被为中亚热带湿润性常绿阔叶林,城区原生植被已经完全被破坏。以壳斗科、樟科、山茶科为主的阔叶林,在乌当区百宜乡、花溪区高坡苗族自治乡等远郊区及三县一市边远深山尚有小面积残存。

·古树名木

  贵阳市有古树名木9046株,古树群216个。其中一级古树2162 株,二级古树1478株,三级古树5105株,主要分布于云岩、南明、花溪、乌当、白云、修文、开阳、息烽、清镇等区(市、县),其中贵阳市城区古树主要分布在道路两旁、房前屋后、城区公园内,区、县古树名木主要分布在村寨附近的风水林、风水树、边远村寨的道路及山头。

·红枫湖湿地保护区

  红枫湖湿地保护区位于清镇市境内,水域面积57.2平方公里,蓄水量6亿立方米,湖区有鸟类数十种,计2万多只,是我国重要的湿地自然保护区之一,同时又属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红枫湖湿地保护区       红枫湖湿地保护区

·青岩油杉保护区

  青岩油杉保护区位于贵阳市花溪区青岩镇和黔陶乡。2001年7月在花溪区青岩油杉保护点的基础上正式批准建成。现有地球上仅存的青岩油杉活立木9000余株。根据保护对象的空间分布特点,北京林业工程咨询公司和贵阳市青岩油杉自然保护区管理处编制了《贵阳市青岩油杉自然保护区总体规划》,将保护区面积调整为15.9397万亩。

·能源

青岩油杉保护区            青岩油杉保护区  火电总装机容量107.5千瓦,年发电量24.21亿千瓦小时,水能蕴藏更为丰富,达1000万千瓦,其火电的装机容量占全省的70%,年发电73亿千瓦小时。是贵州电网的主要供电区,本地区用电较富裕。 

经济

  贵阳市立足于“环境立市、工业强市、科教兴市”,按照“十一五”计划目标,坚持以经济结构调整为主线,以改革开放和科技发展为动力,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为根本出发点,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努力克服国内外经济发展的不利因素,实现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2008年全年实现生产总值811.05亿元,比上年增长13.1%。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47.21亿元,增长7.2%;第二产业增加值380.95亿元,增长12.1%;第三产业增加值382.89亿元,增长15.0%。三次产业结构为5.8:47.0:47.2,第一产业比重比上年下降0.8个百分点,第二产业比重上升0.6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比重上升0.2个百分点。全市人均生产总值达20638元,比上年增长12.6%。  工业是贵阳市国民经济中的主导产业,2008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完成278.63亿元,同比增长6.6%;产销率达94.78%。重点行业竞争能力有较大提高,烟草制品、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医药制造、橡胶制品等九大支柱产业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80%以上。高新技术产业获得新的发展,聚合物锂电池、中央空调节能器等产品获国家重点新产品奖。全市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达16.4%。深入实施名牌战略,“老干妈”油制辣椒产品获得中国名牌产品称号。非公有制经济迅速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比上年增长16%,占全市生产总值的比重达42%。清洁生产、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工作深入开展,工业固体废弃物和黄磷尾气综合利用、公交车油改气等循环经济项目顺利实施。  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2008年,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3817元,扣除价格上涨因素,实际增长1.0%;农民人均纯收入4818元,实际增长8.9%。  自1992年贵阳市被批准为内陆开放城市并设立开发区16年来,贵阳市已形成以电子与信息、光机电一体化、新材料和中药现代化四大优势产业为特色的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以机械、电子、航天为主的贵阳经济技术开发区,和以铝及铝加工业、建材、食品、磨料磨具、水泥、医药、钎具、新材料等为特色的省级白云经济开发区。三个开发区发展至今,以其政策及服务便捷等优势,初步发挥了贵阳市对外开放的窗口示范作用。   贵阳市在招商工作中逐渐形成了自身新的招商特色模式,积极推进贵阳城市经济圈建设,加强与省内市(州、地)及国内外大企业的交流与合作,拓展了对外合作的领域和空间。引进美国微软公司、法国斯奈克玛、法国拉法基、泰国正大集团等4家世界500强企业,引进5000万元以上投资项目达101个。2008年全年批准外商投资项目17项,实际直接利用外资9350万美元,比上年增长15.4%。

·支柱产业

  新材料工业     贵阳市现有新材料企业40余户,约占全市材料企业总数的12%,产品涉及到化工、电子、能源、航空、交通、家电、建筑等行业,包括纳米材料、化工新材料、新型金属材料、新能源材料、电子信息材料、汽车材料、新型建筑材料等。近年来贵阳市的新材料产业有较快发展,涌现出以贵州汇通新材料发展有限公司、贵州新材料(矿业)发展有限公司等一批新材料企业,并开发出一批技术含量高、市场前景好的产品,2004年3月18日,国家科技部已批准在贵阳和遵义建立新材料产业化基地,贵阳市“十一五”规划中已把新材料产业列为支柱产业之一。   现代中药工业       贵州省作为全国四大中药材产地之一,有着丰富的中草药资源,其中贵阳市地处天然药物资源丰富的黔中产业带中心,在发展中药科技产业上有着得天独厚的基础资源优势。  贵阳市已初步形成了以中成药为主体,包括西药、医疗器械、卫生材料、药品包装材料和药品流通等制药工业体系,一批以中药生产为主体的民营企业迅速成长,现生产总值仅次于化工、冶金、烟草业。  贵阳市现有中药企业109户,从业人员12099人,获得国家药监局批准文号847个。益佰制药的股票已成功上市,2003年实现销售收入83200万元;同济堂淫羊霍药材生产加工、威门药业头花蓼等项目被列为国家高技术产业示范工程。   电子信息产业     世华微硬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1.8英寸微硬盘项目和南方汇通公司1英寸微硬盘项目的竣工投产,标志着我市的微硬盘技术水平已达到国际先进;海信工业园一期工程100万台大屏幕彩电生产线、中国振华科技公司新型基础元器件及通信产品生产线、贵州华诚楼宇科技有限公司楼宇智能化系统集成平台等项目实施,标志着贵阳的信息技术科研开发及信息装备工业化生产水平已有了很大提高,政府支持微硬盘等高技术产品及其上下游关联产业的发展,积极创建国家级微硬盘生产基地,继续支持通讯终端产品开发生产,促使信息产品升级换代。   机械制造工业     机械工业是我市传统的支柱产业,拥有一批技术力量强、产品水平高的企业,险峰机床厂的数控轧辊磨床、贵州詹阳机械有限公司的高速挖掘机等最终产品已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并带动了一批省内专业化配套厂家。以贵航集团为主的一批企业成功为一汽集团、上海大众、江铃汽车等国内大型汽车企业配套关键零部件,形成了一定规模。  政府支持企业采用先进适用技术改造大型工程机械、为大中型环保工程配套的水处理、水净化设备、现代物流设备及系统集成等;要促进数控机床及其关键配套件上品种、上档次、上质量,实现数控机床的高速、高效和高精度,提高优势企业的核心竞争能力,振兴贵阳装备工业。要重点发展有竞争优势的汽车零部件,增强产品开发能力,提高产品质量和系统配套能力,支持飞机零部件、发动机等提高技术等级和增加品种的技改,鼓励航空航天企业进行民品开发。积极创造条件,引进外资,建设小河汽车及汽车零部件生产基地。   食品工业     黄果树烟草集团公司是国家批准的重点烟草集团,拥有先进的生产没备,以“黄果树”牌为代表的优质卷烟畅销全国各地。2003年产量达80万箱,实现销售收入393574万元。   一批民营绿色食品加工和生产企业,通过农副产品深加工,市场促进加工、加工带动种植和种植推动农业经济的产业化发展模式基本形成。结合资源优势,应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提高辣椒等绿色食品的加工深度和加工水平,培育一批绿色食品重点骨干企业。采用先进技术和工艺,支持用于食品、饮料、药品的高阻隔包装材料、热罐装包装材料、保鲜材料等发展。  涌现出“老干妈”、“味莼园”、“三联乳业”“伊妹”、“巨星”等一批被消费者认可的知名品牌。贵阳老干妈食品公司在不到10年的时间里,销售收入和利税连续翻番,2003年实现销售收入42069万元。   有色冶金工业     铝工业是贵阳市重点发展特色优势产业之一,在贵阳市所辖区域内铝土矿储量为3.01亿吨,占全国的五分之一,铝硅比大于8的铝土矿约占67.4%。中铝集团贵州分公司是全国最大的电解铝生产企业,首创预焙电极电解工艺及大型预焙槽智能模糊控制技术,氧化铝综合能耗达到1315公斤标煤/吨,电解铝综合交流电耗为14871千瓦时/吨,居全国领先水平,现已形成年产铝矿石90万吨,石灰石65万吨,氧化铝80万吨,电解铝23万吨生产能力,2003年实现销售收入37.85亿元,利税8.54亿元。  目前,正进一步开发铝土矿,扩大氧化铝生产能力,支持电解铝基地建设,实施电解铝、氧化铝、铝深加工、炭素制品的改造和关键产品质量升级。  化学工业     贵阳磷矿资源丰富,磷矿储量达4.28亿吨,全国P2O5含量大于32%的优质富矿资源有78%集中在我市开阳。磷、煤、电资源组合得天独厚,其优势在国内绝无仅有。开磷集团总资产已超过20亿元,其磷矿开、采、先进技术已跃居国内一流水平,磷矿石的开采能力达到220万吨,已拥有年产磷酸一胺16万吨,磷酸二胺34万吨等六个产品80万吨生产能力的重钙厂,是全国的磷化工基地。天和磷业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工业黄磷、西洋肥业公司生产的硫基复合肥等产品已具有一定的规模在国际和国内市场上具有一定的竞争优势。在工业布局上,已初步形成了开阳——息烽——修文——贵阳磷化工工业走廊。为贵阳磷化工集约化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橡胶工业主要依托贵州轮胎股份有限公司,大力发展子午胎、无内胎工程胎和工农业轮胎,积极扩大和开发高精橡胶制品,逐步形成以轮胎加工为主的橡胶制品加工生产的大型企业集团公司或以贵州轮胎股份有限公司为主的马王庙橡胶制品加工工业园区。贵州轮胎股份有限公司已形成各种全钢、半钢子午胎产品300万条能力,2003年实现产值184090万元,在轮胎行业世界综合排名第34位。  贵州省煤炭资源保有储量居全国第五位。全省含煤面积7万平方公里,占全省土地面积的40%,储量丰富,煤种齐全,煤质优量,具有广阔的深加工和转换利用价值。贵州水晶有机化工(集团)是国家大一型的有机化工集团,全国化工企业500强之一,发展煤化工有一定基础。贵阳煤气气源厂承担着向贵阳市企事业单位和居民供应城市煤气的任务,现有机焦生产装置能力90万吨/年,煤气供应量为45万立方米/日,为煤化工的发展奠定基础。  围绕开阳、息烽磷复肥基地建设,以中化、山东兖矿、开磷等大中型磷肥企业为龙头,高浓度磷复合肥配套液氨企业采用先进适用技术对氨合成生产装置进行节能降耗增产改造,增加磷复肥生产能力。

·名优名品

  老干妈系列调味品    “陶华碧牌”老干妈辣椒系列食品沿用贵州民间传统工艺精心酿造而成,现有“老干妈”产品八种规格共计14个单品(风味豆豉、风味水豆豉、鲜肉丝豆豉、鲜牛肉末豆豉、油辣椒、香辣脆、香辣酱、干煸肉丝、风味辣子鸡、风味辣三丁、香辣菜、风味腐乳、红油腐乳、火锅底料),具有油而不腻、香辣突出、回味悠长、食用方便等到特点而深受广大消费者的喜爱。  “老干妈”产品自1996年实现工业化生产以来,在开拓市场领域上获得了突破性发展,逐步形成了“以国内市场为依托,积极拓展国际市场”的经营战略指导思想,产品畅销全国各地,并在北京等65个大中城市建立了省级、市级代理机构,产品市场覆盖率已达96%以上,并出口欧盟、美国、澳大利亚、新西兰、日本、南非、韩国等国家和地区。“老干妈风味豆鼓”还通过了美国FDA质量认证,企业严格遵守国家有关食品加工的卫生、质量法规、法令,认真遵照企业标准,严格控制产品生产的每一道工序,执行全面质量管理以确保产品质量,并在2000年顺利通过了IS09001-2000质量体系认证,产品经省级质量、卫生部门连续多年检验均属合格。  2000年国家外经贸部正式赋予老干妈公司自营进出口权。企业产品也连续三年被评为“贵州省名牌产品”,“老干妈风味豆豉”、“老干妈油辣椒”、“老干妈鲜牛肉末”三个品种还同时被认定为“2001年中国国际农业博览会名牌”。  艾迪注射液产品     艾迪注射液是充分利用贵州中药材资源优势,经科学方法精制而成的浅棕色水针,由斑蝥、人参、黄芪等组成,具有清热解毒消瘀散结功能,适用于多种肿瘤的治疗。各类肿瘤术后的巩固治疗,也可与化疗药物配合使用,减少化疗药用量,增强疗效,减少毒副作用。  艾迪注射液为纯中药制剂,按照中医治疗原则,对各种晚期癌症有控制病情、缓解痛苦、提高生存质量,延长生命的功效,艾迪注射液对中晚期亚性肿瘤有效率可达60%。若配合小剂化疗则有效率可进一步提高,使患者疼痛明显减轻,其疼痛级解率为90%。对病人一般临床症状有明显缓解作用,其疼痛外的一般临床症状改善率达75%。艾迪注射液是中药抗肿瘤药针剂的第一品牌,市场占有率为60%,为国家中药保护品种,2000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上市6年来,约有30万人次使用过本公司产品,医生认同率及患者满意度高。  前进牌轮胎产品     《前进牌》轮胎由贵州轮胎股份有限公司生产,公司拥有进出口权,是全国520户重点企业之一。《前进牌》轮胎产品涵盖了工程机械轮胎、载重轮胎、轻卡轮胎、轿车轮胎、子午线轮胎、农业轮胎、工业胎、实心胎、军工轮胎等九大系列近千个规格品种,是国内拥有最齐全产品线的轮胎品牌之一。公司的工艺装备先进,技术力量雄厚,具备现代化的检测手段和完善的质量保证体系,1995年,公司即通过了中国进出口质量体系认证委员会CQCGBT19001-1994以及中国轮胎产品认证委员会GBT-19002-1994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此外,《前进牌》轮胎产品还通过了中国轮胎产品认证委员会的轮胎强制性认证(CCC认证)和美国交通部DOT安全标志认证和欧共体BCE标准认证等。《前进牌》轮胎多次荣获贵州省名牌产品称号,产品畅销国内外,年出口量占总产量50%以上。   华光牌铝系列产品  中国铝业贵州分公司是从铝土矿开采、氧化铝制造到电解铝生产的特大型铝联合企业,是境外上市公司中国铝业股份有限公司在贵州的分支机构。公司在全国有色金属工业系统首家通过ISO9002质量体系国家认证,是国家一级计量企业、无泄漏工厂、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和中国铝业股份有限公司的“铝电解、阴极碳素制品试验基地”。  公司位于贵阳市白云区境内,拥有总资产63亿元,员工15000余人,目前已形成铝土矿160万吨、氧化铝80万吨、电解铝23万吨、碳素制品20万吨的综合生产能力。  公司现有氧化铝、电解铝、碳素制品和稀有金属镓四大产品系列30余个品种,10种产品分获省、部、国优称号,6种产品获贵州省名牌产品称号。该公司华光牌铝系列产品被美国国际品牌策略研究中心、美中企业家协会列为美中著名品牌和2001年国际交流活动参展品牌。其中,高纯铝为国内独家生产,P1020铝锭为国内同行业首家获伦敦金属交易所注册,并被中国贸易促进会、法国科技质量监督评价委员会列为高质量产品和中国进入WTO推荐产品。目前生产的变形铝合金和电工圆铝杆,无论是内在质量还是外观质量,均为国内最好,深受用户好评,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精铝、高纯、6000系列铝合金、电工圆铝杆、扁锭合金等,综合技术水平达国内先进水平,优质产品产销率达95%以上,产品畅销海内外。  黄果树品牌香烟    “黄果树”品牌系列卷烟是贵州黄果树烟草集团有限公司贵阳卷烟厂的主要产品。该品牌被国家烟草专卖局评为全国卷烟36个重点名优品牌之一。产品多次荣获国家级、部级、省级奖励,被誉为全国名优产品,畅销全国三十个省、区。1996年通过ISO9002质量体系认证,2000年通过省级和行业级企业技术中心认证,为“黄果树”系列产品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质量保障,历年来各项产品抽检合格率100%。   2003年“黄果树”系列卷烟销量突破50万大箱,名列全国第四大品牌,市场覆盖率首居全国第一。  “黄果树”系列品牌采用高新技术研制开发的卷烟产品,产品质量和安全性指标符合GB5606-96标准。其中,“精品黄果树”是对市场进行充分调研,采用现代工艺配方技术研发的烤烟型高档卷烟产品。选用国内外多地区、多等级的优质上等烟叶,采用先进的加料加香技术,借助先进的分析仪器,应用最新科研成果,通过多地区、多等级、小比例配方科学调制加工而成。香气丰富飘逸、谐调自然,烟气圆润细腻、醇正浓厚、余味纯净舒适.佳品“黄果树”选用国内外优质烟叶,结合烟叶原料致香物成分的分析研究成果,科学的精心配制而成,投放市场仅一年销量就突破10万箱。为适应世界卫生组织对烟草行业提出的健康标准,开发出新一代“清醇黄果树”香烟,烟气烟碱含量低于1mg,一氧化碳量低于10mg,受到广大消费者青睐。

交通

·公共交通

  贵阳市的交通工具分为大巴、中巴(基本退出了市区,主要在城市与近郊之间运营)、微型面包车(俗称黄面的)、出租车四种。随着城市发展,中巴和微型面包车逐渐已经被出租车代替,成为和大巴一样的主要交通工具。虽然搭出租车一般10元人民币就能到市区任何地方。但是贵阳市的出租车管理混乱,在西部省份中被认为贵阳出租车收费相对贵阳当地收入而言过高及服务质量相当低劣。   贵阳市市民对公交的依赖度很高,公交车也很方便。车站间隔小,班次密。几乎可以到达贵阳市区的任何地方。   贵阳市公交公司是全国城市公交系统中为数不多的盈利公司之一,是全国第一个发展无人售票的公交系统,至今仍是各城市公交系统的学习范例。   贵阳轨道交通一号线试验段于2009年9月28日开动建设,标志着贵阳城市交通建设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火车站

  贵阳市拥有贵阳站(客运)、贵阳东站、贵阳南站、贵阳北站、贵阳西站五个火车站。除贵阳站以外,其余四个火车均为货运站。新贵阳站的修建也提上了进程。

·机场

  贵阳龙洞堡国际机场位于贵阳市东部,距离市中心11公里,车程约20分钟。于1997年5月28日正式建成通航。属于国内先进的4E级民用干线机场,可以起降除世界上最大机型A380以外的所有飞机。机场主跑道长3200米,宽60米,候机大楼建筑面积3.2万平方米,能满足年旅客吞吐量500万人次、高峰小时2000人次进出港的需要。 机场第二航站楼的建设也开始向广大市民征求意见。预计2020年建成使用。贵阳龙洞堡机场于2006年1月19日,正式更名为贵阳龙洞堡国际机场。

·公路

  市域内现已形成以两条国道(上海到昆明321、广州到成都210)线,六条高等级公路(贵阳——黄果树、贵阳——遵义、贵阳——毕节、贵阳——新寨、贵阳——玉屏、东北绕城环线)及五条省道(贵开、贵修、花磊、占织、久铜)为骨架的市域公路交通网络。拥有国家高速公路网中三条高速公路(G60沪昆高速、G75兰海高速、G80厦蓉高速)过境。全年实现客运量17799万人次,货物运输量4223万吨。  三环十六射线  一环路:蟠桃宫——宝山北路——北京路——枣山路——浣纱路——解放路——宝山南路——蟠桃宫  二环路:三桥——贵黄路东段——甲秀南路北段——南二环——东二环——北二环——贵遵路南段——三桥  三环路:汤粑关路——东北环线——西北环线——南环线——汤粑关路  十六射线:贵黄路艺校至金华段、北京西路、黔灵山路、观山路、金朱路、贵遵路沙坡至尖坡段、盐沙线、新添大道、北京东路、汤粑关路、机场路、东站路、富源路、桐荫路、花溪大道、甲秀南路  “三环十六射线”是贵阳市公路交通骨干路网,其中一环路(13公里)位于市中心城区、三环路(112.5公里)为外环城高速公路,均已建成。二环路约51公里,其中西南环线和南环线已建成,北二环、东二环于2010年1月底开工建设,设计工期18个月,届时将形成完整、闭合的二环路。“十六射线”中目前已经建成12条,剩余四条将于2012年之前全部完成。  环城高速公路  贵阳环城高速公路由三部分——环城高速东北线、环城高速西南线以及南环线组成。  环城高速西南线,起于贵新公路花溪区小碧乡下坝,终点位于白云区沙文乡尖坡,与贵遵公路、贵阳东北绕城公路在尖坡枢纽交汇,路线全长55.1公里,按双向四车道标准建设,设计时速100公里/小时。  环城高速公路南环线,起于贵阳环城高速西南段牛郎关立交,向南经改茅、孟关,与冷黔线交汇,在桐木岭附近与花溪大道设枢纽互通,往西北方向与花磊公路互通,往北跨过花溪水库二级水源保护区,在石板哨与花石公路(县道花溪-石板)互通,止于金竹。路线全长约37公里,双向四车道高速公路,设计时速100公里/小时。   内循环:金阳到花溪10分钟  由于之前贵阳市还没有一条已合围的环城高速公路,往来于白云、金阳、花溪、小河、乌当的车辆必须先进入城区,才能通过城区道路前往其他各区。例如从金阳到花溪,必须先过市区。但环城高速建成后,直接上环线,10多分钟就能到。整条环线形成后,乌当、花溪、南明、小河、金阳、高新区、白云区都可通过环线贯通,实现各区之间快捷通行。  外循环:过境车辆不再“穿城”   环城高速公路未通车之前,大多数过境的车辆只能选择“穿城”,是造成城市交通拥挤的一个重要原因。而环城高速连接贵阳市规划建设的7条“射线”,目前贵遵、贵黄、贵新等高速公路过境车辆,只需通过交通节点进入环线就能分流,再也不需“穿城”了。  此外,环线还能连接穿越贵州的一纵一横国道主干线(杭州至瑞丽、重庆至湛江)和即将修建的厦蓉高速公路,并与铁路、民航运输形成立体的交通网络,真正使贵阳融入全国高速主干公路的大循环中,成为西南交通大枢纽重要门户,凸显贵阳的区位优势。  贵阳环城高速全程112.5公里,环内面积507平方公里,全部工程已于2009年9月27日正式完工并通车。从计划到完工,只用了两年的时间,是贵州之最,也是全国修建速度最快的工程之一,而环城高速的建成,使得贵阳城区面积扩大了8倍,对贵阳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高速铁路建设 贵广客运专线 (贵阳北——广州南)

  贵广铁路全长857公里,沿线共设30个车站(其中开设的30个站为:新贵阳、贵阳、龙里北、昌明、都匀东、三都、怎冷、榕江、帮土、从江、同乐、三江、上跃、五通、桂林西、灵田、阳朔、恭城、两安、钟山西、贺州、贺街、马宁、怀集、广宁、四会、新肇庆、新三水、新佛山、新广州),为双线电气化国家I级铁路,设计时速200公里,并预留进一步提速的条件,年运输能力为货运量3500万吨,日开行客车100对,设计工期6年,投资估算总额858亿元。该项目于2008年10月13日开工建设。  2009年,贵广铁路建设标准更改,由200km/h客货共线铁路提升为300km/h客运专线,线路采用无砟轨道技术,并预留350km/h条件,取消广东省境内四会站停靠。贵阳至广州间货运将由黔桂铁路和柳肇铁路共同担当。

社会发展

·社会保障、福利事业

    社会保障体系、福利事业建设逐渐加强。养老、失业、医疗等保险制度逐步推开,社会保障水平不断提高。年末全市养老保险参保人数28.41万人,失业保险参保人数为26.4万人,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为32.96万人。全市城乡各级办社会福利院、敬老院共75个,有床位1582张,年末收养人员1399人;已建立城镇社区服务中心34个,城镇各种社区服务设施1239个;享受最低生活保障的人数达7.16万人,国家抚恤、补助各类优扶对象7265人。全年共发行福利彩票964.7万元;接受社会捐赠现金195.6万元,捐赠物资衣被价值29.1万元。

·医疗卫生

    全市已形成社区卫生服务网及县、乡、村三级医疗预防保健网,逐步建立卫生监督和疫病预防控制体系,公共卫生突发事件的应急能力有了提高。全市有乡卫生院以上的卫生机构279个,其中医院114个、卫生院78个、卫生防疫机构14个、妇幼保健机构10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6个、卫生监督所9个。卫生机构有病床14673张,其中医院、卫生院13439张。全市卫生技术人员15844人,其中医院、卫生院13266人。平均每千人拥有卫生技术人员和医疗床位4.54人和4.21张。

·文化

    文化事业蓬勃发展。全市共有艺术表演团体11个、群众艺术馆2个、文化馆10个、公共图书馆9个。图书馆藏书量314万册,图书出版量11999.1万册,报纸出版量27289.93万份,杂志出版量1034.66万册,全市有广播电台2座,电视台2座,广播人口覆盖率99.1%,电视人口覆盖率96.5%,年末有线电视用户达到40.02万户。

·体育

    贵阳市现有县级以上全民健身指导委员会11个,体育社团291个,人数达7万人,培训社体指导员142人,晨练点达120多个,全市体育人口达75万人。健全了市、区、校三级训练网点,有业余体校13所,训练网点10个,参训人数4万,在全国城运会上共获9块金牌,4块银牌,5块铜牌。市体育局推荐申报的 “太极藤球功”是全省首个获国家体育总局批准,作为全国推广的贵阳品牌传统武术套路。  场馆建设不断完善。六广门体育场、游泳馆、体育训练馆、东山青少年活动中心等投资达3500万,面积达44200平方米,经常在设施中锻炼的人数达47万多人。  中国体育彩票的发行成绩明显,贵阳市体育目前已有专门机构从事体育产业的宏观调控,全市体育产业发展规划将逐步实施。

·科技

    贵阳市拥有各类专业科技人才14.78万人;国有科研机构66所,从事科技活动的人员3465人;经各级科技管理部门认定的民营科技企业750多家,长期从业人员1万余人。从事各级各类科技活动的学会、协会、研究会1815个,会员达10万余人。全市共有公共图书馆9个,全市拥有一批大型精密科学仪器设备和现代化实验手段,全市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工作涉及到电子信息、化工、机械、轻纺、冶金、建筑建材、生物工程、新材料、环保、医药、卫生、农、林、牧、渔以及航空航天等数十个领域和行业,一个学科门类比较齐全涉及到科研及开发、管理、服务等范围的包括企业开发机构及科研院所、高等院校、民营科技企业、科技中介服务企业、农村技术网络在内的全社会科技进步体系已经形成。

·教育

    贵阳市有普通高等院校10所,中等专业学校41所,拥有专任教师7233人;市属大专院校两所,学生7502人,教职工总数867人。高中(含完全中学)64所,在校学生42139人,专职教师2525人,学校占地面积1419572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540073平方米。共有初级中学144所,在校学生164683人,专任教师9362人,学校占地面积2616094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754751平方米。共有小学1146所,学生365079人,专任教师18350人,学校占地面积4041097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1355588平方米。共有幼儿园269所,在园幼儿76352人,教职工总数3886人,园舍建筑面积225342平方米。另外,中等专业教育、职业教育、成人教育、特殊教育、社会力量办学门类齐全,形式多样,综合效益明显。

贵阳地方戏曲

·贵阳最早的花灯戏  

  花灯戏是贵阳主要的地方戏,由花灯歌舞发展而来,俗称灯夹戏、花戏等。最早记载花灯艺术的典籍是清康熙二年(1663年)初刻的《平越直隶州志》,说“城市弱男童崽饰为女子装,群手提花篮灯,假为采茶女,以灯作茶筐,每至一处,辄绕庭而唱,过《十二月采茶》之歌”。这里记载的是遵义的玩灯习俗。而贵阳的玩灯习俗则见之于康熙年间田雯编辑的《黔书》,其中无名氏的《春灯词》有“椎髻花铃唱采茶”、“串作花灯蹀躞行”句。写贵阳近郊白纳、乌蒙少数民族春节玩灯的情景。诗中“采茶”即《十二月采茶歌》。     花灯不是贵州特产,唐宋时期官府和城市已将它作为欢庆春节的娱乐形式。唐《开元天宝遗事》说“韩国夫人置百枝灯树,上元夜点之,百里皆见”。南宋《乾淳岁时记》说元夕皇上在宣德门观鳌山,“山灯凡千百种,其上伶官奏乐,其下百艺群工竞呈奇技,缭绕于灯月之下。”花灯传入贵阳的时间,典籍不载,但可从一些大事去推测:明洪武十四年(1381年)征南将军傅友德率30万大军入黔,借道伐滇,战后便屯兵贵州;明永乐十一年(1413年)二月贵州建行省,内地人民(包括破产的流民、贬官等)在“调北填南”政策的驱使下被大量移居贵州。这些屯兵和移民自然会将内地的花灯艺术带到贵州(贵阳),因为历代移民与土人“岁时礼节皆同”(清鄂尔泰编《贵州通志》)。     贵阳花灯主要由一对男女主角边唱边舞,由十多个群众演员伴唱伴舞。男主角称为丑角,又称武角,俗称唐二;女主角称为旦角,俗称幺妹。此名因地域不同略有差异。《开阳县志》称“一人男妆,操一巾,曰唐二;一人扮女妆,持一扇,曰懒大嫂。双双蹈舞,曰跳花灯”。在丑、旦之外,另加一生角,并敷演一个完整的故事,就是花灯戏。灯戏的唱腔用灯调、花调,属于弋阳腔系统。以弦管鼓锣伴奏。它的表演程式多借鉴花灯的程式(如“膝上栽花”等身段)。     灯戏的剧目多取材于旧小说、民间故事和民间小调等。传统剧目有《刘三妹挑水》(获1956年贵州省第一届工农业余艺术汇演二等奖)、《拜年》、《放牛拦妻》、《替嫁》、《王二编诓》、《洗裤玩灯》、《幺爹劝赌》、《姊妹观花》、《上茶山》、《杨三送妹》、《万三掏菜》、《巧英晒鞋》、《苏幺妹挑郎》、《盘查》等三百多出。从戏曲改编的剧目有《柳荫记》、《玉簪记》、《武二杀嫂》、《蒙正赶斋》、《杀狗劝夫》、《平贵回窑》、《仁贵投军》、《风亭赶子》、《辕门斩子》、《陈姑赶潘》、《石秀杀嫂》、《五台会兄》、《玉蜻蜓》、《槐荫记》、《三击掌》、《王彦章摆渡》等数十出。根据民间唱本改编的条纲戏剧目有《红灯记》、《二度梅》、《八仙图》、《蟒蛇记》、《滴水珠》、《昭君和番》、《琵琶记》、《白鹤传》等数十出。     花灯戏的组织叫花灯班,或花灯会,有的还置办了会产,以保证演出。清末贵阳著名的花灯生角有“南门李二公”、“小碧寨王应堂”等。1960年贵州省花灯剧团还聘请王应堂(时有91岁)来传授花灯曲调和花戏《姊妹观灯》。王应堂的师傅就是李二公。

·花溪文琴 

  传入青岩可追溯到清代晚期。由于参与者多为文人,称人雅士之乐。  清代晚期至民国初年,青岩镇的文化人白卫南、李光全等人将文琴戏传入青岩镇。该戏传入青岩不久便受到人们的喜爱,尽管其演唱场地小(为座唱),观众不很多,但其影响较大,不久有刘盖成、刘孝琪等人参与其中并成为骨干分子。以上这些人即是骨干也是创始人。在20世纪50年代,李光全到贵阳去教黔剧班学员唱戏,后来在戏校当老师。到60年代时,青岩的文琴戏扩大并改名为青岩黔剧队,这个时候,伴奏乐器不光是一架洋琴,增加了二胡、三弦及打击乐等乐器,其服装是川剧队支援的,人员扩大到10多人。  青岩黔剧队成立以后,演出了《借亲配》等剧目。青岩黔剧队与青岩川戏的相似原因而消失。

·花溪地戏 

花溪地戏              花溪地戏   花溪地戏源于古代的“扮傩”。“扮傩”是为逐疫鬼,迎神灵,保平安的祭祀仪式。  地戏是传入花溪地区最早的戏种之一,据道光二十六年(1846年)贺长龄编修的《贵阳府志》载:“土人、贵筑、广顺、贵定皆有之,岁首迎山魈,逐村屯为傩,击鼓以唱神歌,所到之家,皆饮食之。”花溪地区的地戏,至今仍有上述的习俗。如唱戏的时间均在正月初开场,演出前要燃香点烛,举行祭祀活动和开财门仪式。  经统计,花溪区的地戏共有18泼,他们是以下18个村寨的地戏队:花溪大寨、燕楼的思惹、槐州、燕楼村、谷蒙(燕楼村有两泼)、党武的当阳、葵林村、新寨、下坝、湖潮的新民、杨梅、寅贡、车田、芦官、汪官、元方和麦坪的杉木二村。  这些地戏队所演出的剧目都是《薛仁贵征东》、《杨家将》、《罗通扫白》、《三国演义》、《岳飞传》等历史故事剧。这种表演场合方便人们观看。演者均戴面具,服饰简单,以鼓击节而歌,一人领唱,众人合之,不用任何器伴奏,其风貌近是阳腔。  在花溪区的16泼地戏中,最有影响力的是大寨地戏队,除天时地利用职权外,他们的演出技巧高于其他戏班,湖潮新民、党武下坝和燕楼思惹三地戏队次之,其他队则各有所长,他们的演出同样受当地人的欢迎。  花溪区的地红演唱不用乐器伴奏,只用一面大鼓和一只铜锣打节奏即可。

·花溪川戏 

  花溪区的川戏在青岩古镇和花溪镇。在清代末期,青岩镇的川戏队就成立并有活动,发起人为罗鼎斋。最初是以完友的形式出现在小场合,或在一家小院,或者一个街坝进行演唱,看的人逐渐增多,喜爱的人也随之增加,再加上其演唱内容大多是历史戏及怎样教人为人行善,所以更深受市民们的喜爱。当时,有钱的出钱,有力的出力,购置了乐器,衣物和道具,活动越搞越大,气氛越来越热闹。后来,罗姓老人年岁高,便将川戏传给白清松、吴敏斋、车茂华、袁培仁。袁培仁是琴师,车茂初因家景贫寒,无法投入经济于戏班,但由于他很爱好,川戏队同样接纳了他,一直是川戏队的骨干之一。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这是川戏队发展的又一个飞跃,第二届传人在此时培养后人,使川戏一直持续下来。李卓越、杨少忠等便成了第3代传人。自1966年到1976年间曾停止活动一时,后来又以车培新、刘继明、袁光全等组织活动,这是青岩川戏的第四代传人,也是最后一代传人。由于后来的许多客观原因,青岩的川戏活动慢慢自然消失。  青岩川戏队主要剧目《挡亮》、《五台会兄》、《情探》、《下游庵》、《杀狗劝妻》等剧目,主要活动点在黑神庙、川主庙、慈云寺、万寿宫、水星楼等戏台,由于水星楼是青岩最大的戏台,故在此戏台演出的场次最多。  花溪镇的川戏始于1956年,其活动点于今花溪十字街附近。由李文孝先生发起的,并成立花溪川剧社,爱好者们集资购置服装和道具乐器等。他们白天上班晚上排练,先唱一些小段子之类,到茶馆演出获得成功后,在小段子的基础上排练折子戏,第二、三年达到了专场演出水平,此时的川剧社正是走向辉煌的时后,他们还请贵阳市川剧团的人来花溪演出,与专业剧团的演员们同台献艺。他们在此间共排演了传统戏《情探》、《三击掌》、《访友》、《群英会》等剧目。  1967年冬,终被定为“四旧”而取消。

·花溪花灯

  花溪地区的花灯,是一种包括花灯歌、舞、戏等多种形式的民间综合艺术。凡汉族聚居的集镇和村寨均有跳花灯的习俗。在小碧、孟关、花溪、青岩、党武、湖潮、石板、麦坪、燕楼等乡(镇)的花灯演唱活动更为突出,就党武乡18个村中就有花灯班15泼。在花溪区的近百泼花灯中又算付官司、陈亮、马寨、翁岗、下坝、骑龙、青岩南街、北街、尖山等村寨的灯班最有名气。每年春节,人们就着手组灯班,选灯头,集资扎灯,习曲练舞,择吉日迎拜台,开始跳灯。正月十五日是一年一度的花灯活动高潮,十六日(或根据实际情况而定)化灯,跳花灯即告结束。  跳花灯共分四个部份。即迎灯拜台、跳灯唱戏、开财门、化灯送神。  (1)迎灯拜台:是一个带祈愿性的仪式活动。各灯班的迎灯方式与所敬神祗都不尽相同,有到扎灯人户迎灯并跳折子戏、开财门为贺的;有由灯头前往接灯,灯班只在半跳接灯的;有敬“四大圣神”的,有敬“五圣菩萨”的。还要前往寺庙去贺神,寺庙中僧人要去敲撞钟,焚香点烛,迎接花灯。灯班要唱神歌贺诸神,诉愿神灵保佑风调雨顺,人寿年丰,六畜兴旺……。之后,灯班在灯台前众人高唱《拜台歌》,将灯具挂在灯台上。台上烛灯一齐点燃,寨中各家各户的灯也要同时点亮,并在厢房、磨房、牛圈等地也点灯,这就叫“亮灯”。随后,由两名唐二(丑角),两名幺妹(旦角)上台跳一折“花折子”,以此作娱乐之用。  (2)跳灯唱戏以“上九”(农历正月初九日)和十五为主要活动时间,是整个花灯活动中的民间舞台艺术中心部分,一是“跳灯”,二是“唱戏”。花灯歌舞集中于前一个部份中,两者均有共同的表演形式:即歌舞是花灯歌舞。  (3)开财门。开财门是以求福禄为目的的。灯班需要到寨中各家各户拜年贺春,其规矩和程序归纳起来有:①四季财门,灯班来到人家,只有人户门前唱《四季财门歌》即可离去;②拜年财门,在一般人户中使用。灯班来到人户,先开个四季财门,然后跳一个花折子,唱一个花架子;③接灯财门。这是为某些人户而设的。这些人户或立于新房要求接灯,或因走了霉运要求吉利而接灯,或因神明灵验而接灯还愿……。这种接灯财门祈愿性与酬神心理非常突出,灯班需要在人户家中唱一个通天亮,俗称“坐夜”,演出“大折子”。  (4)化灯送神。化灯送神是一种酬神的仪式。正月十五一过,灯班便请先生择定吉日举行化灯仪式。化灯都在河边进行。

历史典故、传说故事

·“贵阳”名称由来

  元、明两朝,贵阳称为贵州。这是古代治城最通常的命名。明成化初年,史料中开始出现“贵阳”的记载,但直到隆庆三年(1569年)三月丁未,程番府迁入贵州城的第二年,才正式更名贵阳。古代以阳、阴为地名者甚多,如江阴、洛阳等,不胜枚举。因(贵州)治城在贵山之阳而得名的说法是最可靠的。

·贵阳的简称“筑”

  最普通的说法,是因贵阳地区盛产竹子盛产竹得名。近代史家柴晓莲先生认为,贵筑县原称“贵竹”,“贵筑”是由“贵竹”演变而来。明朝时,地方志中还有关于贵州产竹的记载。至清末、民国初年,文人还有以“贵竹”人自称者。王阳明有“贵竹路从峰顶入,夜郎人自日边来”的诗句。

·贵阳的“关”

  贵阳自古是兵家必争之地,明代,为了防范土著民族动乱及屯垦兵民潜逃回乡,在贵阳周边多设有关隘。贵阳现有关隘遗址共15处,它们是:  (1)新添关,在今油榨街附近;  (2)图云关,在今油榨街东端森林公园内,原为通黔南、黔东南必经之路;  (3)鸦关(又称老鸦关),在今贵阳市北面黔灵镇境内,可通四川;  (4)凤凰关(又名大鹏关、大关)在今野鸭乡大关村境内;  (5)蔡家关(响水关)在今贵州工学院校园内;  (6)打铁关,在今花区黔陶乡打铁寨村;  (7)白沙关,为古代通修文的要道,在今白云区艳山红乡刘庄村;  (8)百达关,在今野鸭乡龙泉村附近;  (9)鹿冲关,在今大营坡万江小区境内;  (10)汤粑关,在今南明区云关乡境内,可通黔东南黄平县;  (11)土地关;  (12)小土地关,均在今后巢乡境内;  (13)北关,在今市中心黔灵西路,是征税关;  (14)南关,在今南明区新华路南明区医院处,是征税关。

·息烽:崇祯皇帝御赐县名

     息烽县人类活动历史悠久,秦朝时属新象郡且兰县,隋时属牂牁郡牂牁县。因地处黔中要塞,历来为兵家必争,战火不断。公元1630年,明朝廷派兵平息水西,驻兵县境,筑坚城一座,崇祯皇帝赐名"息烽",寓"平息烽火"之意。公元1914年,息烽正式建县。                                                                 息烽县地处贵州省城贵阳市北郊,与历史名城遵义接壤,区位优越,资源丰富,交通便利,山川秀美,历史积淀深厚,人文风情浓郁,集现代工业、城郊型农业、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旅游观光风景名胜、休闲疗养胜地于一体。现有人口25.48万,下辖4镇6乡,161个行政村,9个居民委员会。

·修文的由来

  修文县城起初叫龙场。龙场在明初属水西辖地。明洪武十九年(公元1386年),贵州宣慰使奢香夫人承诏广开九驿,龙场为首驿。崇祯九年(公元1628年)建龙场大城一座,奉明廷旨题名敷勇,三年建敷勇卫,始为卫城。清康熙二十六年(公元1687年),裁敷勇卫改修文县,改卫城为县城,龙场属至孝里一甲,民国4年(公元1915年)为中南区一保,21年置龙冈、阳明二镇。27年为龙场联保,30年建龙场镇,1953年改龙场镇为城关镇,1999年复改为龙场镇。   修文地名始于何时?明崇祯三年(公元1630年),朱燮元征服水西安位后,奏请明廷于龙场设敷勇卫,卫领修文(扎佐)、濯灵(六广)、息烽、于襄(九庄)4个御千户所,这才有“修文”地名的出现。它比扎佐、六广的名称还要晚。清康熙二十六年(公元1687年),改敷勇卫设修文县,改卫城为县城,下裁4所,设至孝里(治县城)、崇义里(治扎佐)、信顺里(治六广)、仁和里(治息烽)。民国三年(公元1914年),析修文县为修文、息烽两县。修文县的名称自建县延续至今,已逾三百年了。故民国《修文县志》说:“修文本乎敷勇, 敷勇衍乎龙场,龙场之阐乎人文也。”   命名“修文”的原因其说有二:一是龙场本明正德年间大理学家王阳明谪地,他在此悟“络物致知”之旨,立“知行合一”之说,设龙冈书院讲学,教化大行于贵州。二是元、明之际,龙场乃朝廷边徼之地,世居苗、彝民族,他们叛服不定,朝廷累次派兵征计,于是战乱频仍,给人民的生命财产带来极大危害。明天启二年(公元1622年)贵州宣慰使安位叛,朱燮元派兵征剿,崇祯三年安位乞降,遂设卫建所,始有修文、息烽之名。取偃息武备,修明文教即“偃武修文”之意。此语出自《尚武·武成》:“王来自商,至于丰,乃偃武修文。”其它如县城之北门桥,又名洗戈桥,察院坡又名太平屯,均与战乱修文平有关,从而反映了人民厌恶战争,渴望文治的良好愿望。

·孙尧姑求学

  民国初年,北京女子高等师范学校在全国享有崇高声誉,但录取条件非常严格,贵州长达数年无人考取该校。1921年秋,贵阳籍女学生孙尧姑以自学完成学业,被该校录取,为贵州实现了零的突破。这是贵州省一件大事,省长公署下文通令全省知晓,并发给护照,赠送路费,市民颇觉荣耀。孙尧姑从北师毕业后,在北京中小学兼课。抗日战争爆发时回贵阳,任女中国文(语文)教师。解放后在贵阳市第一中学任教,20世纪70年代逝世。

·贵阳八景

  贵阳历史上有“八景”、“十景”两种不同的说法,《鸿雪因缘图志》定为八景。它们是:    (1)黔灵验泉;    (2)甲秀赏秋;    (3)翠屏放牛;    (4)水口观灯;    (5)黔疆阅武;    (6)狮岩趺坐;    (7)扶风春饯;    (8)图云卧辙。     今(3)、(5)、(6)、(8)遗迹已不存。

·圣泉与贵阳八景

  圣泉,是“贵阳八景”之一,名为“黔灵验泉”。位于贵阳西北面,黔灵镇三桥村下五里村民组,是贵阳现存最早的古迹之一。明守将镇远侯顾成,曾建一亭,以石为池,池中设石鼓,测量水量变化。此泉当时可灌溉田土数百亩。    圣泉的特点是:   (1)一天之内涨缩百次以上;   (2)水质甘甜,有医疗风湿、黑发、美容等功效。

·九眼照沙洲

  400多年前,甲秀楼在南明河上初建成时,连接甲秀楼和两岸的浮玉桥有九孔,桥西侧的沙洲叫芳杜洲,洲上花木缤纷。雨过天青时,桥孔日月之光闪烁,与沙洲相映成趣,名“九眼照沙洲”。

·宋大马刀

  “宋大马刀”,真名宋醒,湖南宁乡人。粗通文墨,精技击。毛光翔主政时,任毛部二十五军旅长。因其作战时手挥马刀,冲锋在前,故有“宋大马刀”之号。1930年,毛光翔任命他为贵阳城防司令后,他做了两件大事,一是枪毙了骚扰女学生的流氓宋富元;二是在大十字闹市区亲手诱杀两名惯匪。从此“宋大马刀”之名无人不晓,贵阳社会治安得到改善。宋醒事母至孝,甚得群众赞誉。大方县彝族进步土司杨伯瑶(解放后任贵州省政法委委员)曾送他“母严子孝”匾,以示敬意。

·只坐十八天

  贵州境内军阀混战时期,有个叫李晓炎的贞丰人,是行伍出身。民国18年(1929年),他率部与周西成作战,结果,5月26日周西成战死于镇宁鸡公坡。李晓炎于6月19日就任贵州省主席,因无力支撑政局,在同年7月5日退出贵阳城,实际当政仅18天。贵阳市民编歌词 “民国十八年,汉版十八圈,主席十八子,只坐十八天”讽刺此事。

·黑羊箐的传说

  以“黑羊箐”称今贵阳地,是在五代至北宋时期(907年~960年)。五代时,彝族水西安氏的远祖乌蛮攻入矩州(今贵阳城),改矩州为“黑羊箐”。民间传说认为黑羊箐的中心在今大十字一带。在正新街南侧有一条小巷,叫“黑羊井”巷,至今尚存,但井已于上世纪80年代末被新建筑物覆盖。称为“箐”的地方,一般是竹林茂密之处,而称为“黑羊”则有两种可能。一是彝族崇尚黑色,二是据《贵阳市志·地理志》载,今贵阳地区过去盛产野山羊,有青羊、岩羊等不同亚种。毛色多为深褐色,头、背、足有黑斑块或条纹,故也称黑羊。少数民族通常喜以动物、植物、日常用具为地方命名。

·藏甲岩的传说

  贵阳城西南,贯城河与南明河交汇处的六洞桥左岸土坡上,原有一寺,名永祥寺。寺下有鬼王洞,传说蜀汉有个叫王志的人,相貌丑陋而武功过人,军队中称他为“鬼头”。随诸葛亮南征,曾在这里驻军。他把自己的甲胄藏在洞中,使百蛮敬畏,日久,遂有“藏甲遗踪”的说法,为贵阳十景之一。

·枸酱的故事

  《史记·西南夷列传》载,汉使见夜郎王时,夜郎王以一种称为“枸酱”的食品招待他。汉使认为是美味。夜郎王告诉他是从“蜀”地进来的。枸酱究竟是何物?目前有两种说法:一是用拐枣(俗名“鸡爪”,一种乔木的果实,含糖量极高,以其果形曲折如鸡爪而得名,可入药)加工而成的果酱;二是一种优质的米酒。这两种说法中,第一种比较合理。据说,当时蜀地统治者禁止出口枸酱,夜郎人能品尝到枸酱是很难得的。现在贵州境内原为蜀地产的名优酒类,誉满全国甚至世界,枸酱为美酒的猜测,也有道理。

·竹王的传说

  据《后汉书》载,有一夜郎女子在溪边洗衣,忽然三节大竹筒漂于脚边,取而剖之,内有一婴儿。女子带婴儿带回家抚养,成人后孔武有力,自立为夜郎侯。本地少数民族认为他非血气所生,极为景仰,他死后,要求汉朝为之立后。  太守吴霸上报汉武帝,封他的第三个儿子为侯。夜郎县曾建“竹王三郎”祠。

贵阳民间艺术

·布依族服饰  

  布依族妇女几乎都是纺织和刺绣的能手。一个布依族女孩在母亲的指点下,从种棉(麻)、纺线、织布到染布、缝衣,几乎很快就可成为这方面的能手。至于刺绣,更是布依族妇女擅长的传统工艺。妇女们常把自己精致的刺绣品(包括衣襟、袖口、花边、绣花鞋、帐沿、枕套、围腰、背带等)作为珍贵礼物或美好的象征。而在这些刺绣品中,妇女们对衣背花(即用于背小孩用的背带布)极为珍视,因为这种衣背花的刺绣,特别讲究针法和花纹图案的对称和工整。一幅衣背花往往要在熟练刺绣能手的指导下,经过多次反复实践才能完成,而且常常是在谈恋爱时就把自己的美好愿望和纯挚的感情,绣织在这些精美的图案上面。此外,有些能干的外婆,每当在第一个外孙满月时,习惯上也要送去这样一幅刺绣的背带,作为庆贺小外孙健壮成长之喜礼。                        布依族男女服装多喜用蓝、青、黑、白等色布缝制。男子的服装式样各地基本上相同。青壮年多半包头巾,穿对襟短衣(或大襟长衫)和长裤。老年人大多穿大襟短衣或长衫。妇女的服饰因为地区的不同而呈现出形式各异的特点:如在八达河聚居区,七八十岁以上的妇女,仍保留有传统布依族服饰,头缠蓝黑包布,身着青色的无领对襟短衣,身大袖宽,沿右衽无领衣缝处要镶一道两寸左右宽的边,上衣的下角边处还要攘绣各式的彩色滚边,习惯上内衣的袖口较外衣长而小,而外衣袖口则大而短。内外衣袖口处所绣织的花纹图案十分讲究,鲜艳美观,看上去两袖大小相同、长短协调,袖口外露的花色层次重叠和谐,格外醒目受看。当年老一辈多数均穿蓝黑色百榴长裙,有的也系青布围腰或绣花围裙,脚上还要穿一双十分精美的翘鼻子满花绣鞋,俗称“猫鼻子花鞋”(布依语叫“海兰高”)。整套服装可以说是集纺织、印染、挑花、刺绣等手工艺术于一体。正因为全身上下都是出自布依妇女灵巧的双手,因而筹集和缝制这一身服饰常常作为衡量一个布依妇女是否聪慧能干的标志。随着时代的发展;中年妇女的包头,有的已用白毛巾代替,上衣已改穿有领或矮领,并在沿右按前下方处镶嵌二至三道带色的布边,领前的结扣处喜用银泡纽扣作装饰,两手袖口处仍保持了老一辈传统的风格,下身已改穿长裤,唯脚下的绣花鞋逐渐变成半月型或鞋尖处绣小花。改变后的布依女服饰仍显得净洁淡雅、古朴庄重。未婚女青年的服饰,除总体上与中年妇女相似外,只是还喜欢在包头布的末尾处镶绣极为鲜艳的花纹图案,坦露在头顶上方与护发银头智之间,显得洒脱大方、俊俏美观。每逢盛大节日或宴会时,妇女仍均喜佩带各式各样的耳环、戒指、项圈、发簪和手镯等银饰。杂居区的布依妇女,特别讲究包一丈五尺长的头帕,普遍仍穿蓝、青、黑、白等色的右袄大襟上衣,少数也系围腰,下着长裤。

·苗族服饰

  最华丽的苗装要数台江施洞苗族女子的盛装,其以刺绣精,银饰多而著名。被称为绣衣的施洞苗衣,两袖和领、襟、两肩均有精美的刺绣图案,因其后背,前襟、袖口镶满錾花银片,银泡,银响铃等,又被称为银衣,是苗族服饰中的精品。    穿裙最短的是雷山桥港苗族。不盈6寸的超短裙,天下罕见,但却是世居深山的桥港苗族女子喜爱的裙装。桥港苗女,内穿青布紧身大襟衣,外穿深红缎对襟短衣。6寸长的细褶裙,层层缠绕腰间,使臀围显得特大。短裙外,前围腰长及膝部,后围腰长至脚跟。系织花腰带,又垂8根花带于身后,如锦鸡羽毛。下着青布紧腿裤,脚穿翘尖绣花鞋,头绾大髻,戴凤雀银钗,身佩各种银饰。   穿裙最多的是台江岩板苗。岩板苗族女子身着右衽大襟短衣。自制的细褶短裙达30 至40 条之多,裙厚近40 厘米,以显示自己富有和聪明。其身前系一条织花长围腰,垂至脚面,腰间缠4 至5 条花腰带,均系结飘于身后,裹绑腿,穿花鞋,服式较奇。   最华丽的男装是榕江八开地区苗族男子祭祖时,穿戴的盛装极为华丽并民族特色浓郁。他们头上戴着象征闪电的银鼓钉头箍,据说其有驱邪避鬼的威力。   最古老的男装是从江岜沙苗族男子,儿时髡发,前额头发剃光。留脑部头发披于肩后,至成年时开始蓄发,渐渐绾髻于头顶,额头勒一条挑花布巾,此装束至今不变。  最长的头帕是剑河县久仰苗族男子盛装时其包头帕长3至4丈,在头部缠成大盘并缀以鲜花或插上羽毛,非常独特。   最负盛名的银饰是台江、雷山两地的苗族女子盛装头饰雍容华贵,此地苗族少女节日所戴的银冠,银角和银凤雀,连小姑娘都头戴华丽的银冠。   最大的银角是雷山西江地区苗族少女盛装时戴的银角是苗族最大的银角,高约70厘米,宽约50厘米,角上錾有精致的双龙抢宝图案。银角中间插有硕大的银扇,当地人亦称之为棕叶银花。   最古老的银饰是雷山县达落村苗族少女佩载山字形头饰和柱式拧花项饰,传说这种装束同芦笙一样古老。   最重的银饰是雷山县西江地区的苗族姑娘银衣盛装时,全身前后和头上都缀以精美银饰品,同时佩戴链式项饰和龙骨项圈,胸佩银锁,衣后背满饰錾花银片、缀银链和银铃,全身银饰品重达10 多公斤,十分华丽。  佩戴银饰最多的是台江施洞苗族姑娘,全身披挂银饰,她们同时戴数个链式银项圈和片饰项圈,胸前戴重大银锁,手腕戴着几对不同样式的银手镯。她们是苗族中佩戴银饰最多的一支。   

·苗族飞歌

  苗族飞歌,苗语称为“HXak Yangt”,是苗族歌曲的一种,流行于贵州台江、剑河、凯里等一带。飞歌的音调高亢嘹亮,豪迈奔放、明快,唱时声振山谷,有强烈的感染力。飞歌,多用在喜庆、迎送等大众场合,见物即兴,现编现唱。歌词内容以颂扬、感谢、鼓动一类为主,过苗年、划龙舟等节日喜庆活动,一般要唱飞歌。   飞歌的歌词,每首一般在三十句左右。一首歌中,常有三字句、五字句、七字句、八字句等,但多数是五字句。曲调有大致固定的谱子,拍节的长短与快慢有大致固定的格式,但有时可以在原有的基础上进行发挥。在一首歌曲中开头较慢,第一句先快后慢,拖音渐高而长,第二句先快后慢,但拖音渐低而长,从第三句或第四句起,开始用中速唱下去,逐渐加快,唱到主要部分时,用快速连唱。高潮唱完之后,用渐慢渐拖音唱一小部分,即接近尾声了。唱到最后一、二句时,拖音渐低而长,飞歌开头一二句,中间接近高潮前的几句,收尾的一二句,一般都有拖音。歌唱者可以尽情拖唱,拖音的长短,凭歌唱人一口气的长短而定。   飞歌曲调有挂丁、凯棠、湾水三种。   挂丁飞歌流行于巴拉河流域,四声微调式民歌,性格刚健,爽朗、热情、奔放。  凯棠飞歌主要流行于凯棠、翁项、地午一带,属四声音阶羽调式民歌,用大体相同的一个旋律,两个声部一先一后出现,摹仿式二部重唱、合唱。高音区放在任意延长位置,高昂明亮,开朗激扬。  湾水飞歌,流行于清水江以北的湾水、万潮、炉山一带,属四音阶宫调式民歌。旋律进行连续四度、五度大跳,音型贯穿全曲。乐曲终止音低。  苗族情歌,苗语称“HXak Yex Fangb”,四声音阶微低式,终止音拖腔,强弱起伏,低回婉转,抒情揉合。多数为独唱和二人合唱,少数为对唱。  苗族声乐有酒歌曲调、大歌曲调、飞歌曲调、情歌曲调和丧歌曲调等。 酒歌声调柔和,拍节分明,抒情气氛浓。一般是主宾二重对唱,也有混声合唱。大歌声调高亢明快、豪迈奔放,嘹亮。大歌于夜间进行,主宾二重对唱,声响传至三、五里。飞歌声音高亢、明快、奔放,多用假声高歌。多为青年男女游方道别后隔山对唱,或劳作间隙隔河对唱。情歌曲旋律优美、婉转动听,抒情浓郁。多为低声对唱,也有二重唱或混声合唱。丧歌曲曲调悲戚,内容凄切感人,为妇女独唱。芦笙歌传统曲调为舞曲,代歌曲、问询曲。舞曲又分踩舞曲和赛舞曲。踩舞曲典雅、庄重,声音浑厚、婉转柔和,多带尾声,五人吹奏,吹奏时有姑娘结伴踩芦笙;赛舞曲调节奏轻快,抑扬顿挫,声音明快、清脆,于比赛时吹奏。有独吹、二人吹和四人吹奏。木叶曲内容多为抒情,声音尖,清新,旋律婉转悦耳,多为单人吹或双人吹。苗族主要的器乐芦笙,另有木鼓、铜鼓、唢呐、箫、笛。 每排芦笙为五支,以竹为料,长短不一,音阶高低不一。见物即兴,现编现唱。歌词内容以颂扬、感谢、鼓动一类为主,过苗年、划龙舟等节日喜庆活动,一般要唱飞歌。

·苗族板凳舞 

  苗族的板凳舞主要流行于革一、后哨、大塘、台盘等地。是在走亲访友时,妇女们酒后随兴而起的一种舞蹈。舞蹈场地不限,或在某家里,或在寨坝上。这种舞蹈的伴奏乐器主要是板凳,因而得名板凳舞。舞蹈时有两种跳法。一是由一名妇女敲击板凳,其余妇女围圈用双手随节拍拍手,双脚轮换狂跳讲边歌边舞。歌内容结合走亲内容随兴而编,但大多歌词是围绕攀亲内容而唱。如:“亲家哟亲家哟/亲家真亲哟/亲家的鼻子长又长/傻乎乎去扛穿机板/扛不动哟用足力气扛……”歌意为穷亲戚攀富亲戚,攀不上也用力攀。  另一种板登舞蹈是参加舞蹈之人每人双手各持一只凳子,集中在较宽的坝子上,一起围着圈子转跳,舞蹈动作是先走右脚用脚踉向外、前点两点,与此同时双手的板凳也击两下,之后收左脚向内、前点两点,双手板凳也即拍两下,如此反复几遍后。圆圈队形又逐渐转换为面对面并列两队形。舞蹈动作基本同前,舞时两对面伸出有手持板凳相互击一下,又换左手相互击一下,二人在作这两个动作时,各自的右、左脚跟也互换点地。之后,面对面各自转身向外斜成“弓”字形击了两下,与此同时二人屁股相撞,百褶裙子飞扬。如此反复几遍后,各人又边击板凳,双脚同时起跳如蛤模跳跃状,一边手击板凳,一边与其它舞蹈妇女用臀部东击西碰。如此反复狂舞,直到兴尽方休。

·播娜摩簸箕画

  近几年兴起于贵阳市郊少数民族的农民画。播娜摩,布依族语,指雄踞市郊的云雾山。一个个寻常的农家常用簸箕,经生花妙笔将花草虫鱼、飞禽走兽、日月山川、神话传说、人间趣事等绘制上去,便成为一件件古朴典雅的艺术品。它洋溢浓郁的乡情,极富民族特色。

·刺绣与挑花

  刺绣与挑花,是贵阳传统民族工艺,具有各少数民族的风格特色:布依族的清秀、苗族的绚丽、水族的素雅、侗族的明快......以苗族的刺绣最为典型,图案多取材于自然景物,色彩丰富,针法精巧,美观大方,充满民族气息。   挑花是根据底纹布上的经纬线设计图案的装饰艺术,多为几何图案,构图严谨,富于节奏。市效花溪的苗族挑花以工艺精致著称,且在传统技法的基础上有所创新,在色彩、构图上更符合现代审美情趣的要求。

·原木艺术

  原木艺术是以原木为载体,由保留着表皮的自然植物制作而成,因而既纯朴自然又具有现代美感。原木艺术创始人为贵阳市白云区陈白秋,他的作品表现出贵州地方原始文化的神秘、纯朴和粗犷的美学情趣。

·花棍舞

  乌当区下坟乡卡堡苗族特有的舞蹈,以金线棍为舞蹈道具。此舞是解放初在土地改革运动中,一南下解放军工作组人员传授的,并在当时的庆祝土地改革大会上演出。从那时起,就在卡堡苗族中一代一代地传下来,得到文化工作者的辅导,曾参加者、市的大型文艺演出和艺术节,并走出贵阳、走出贵州、走出国门去演出,并被收录在《中国民族民间舞蹈集成·贵州卷》中。

·铜鼓舞 

    苗族祭祀舞蹈,用铜舞伴奏,其余人持芦笙列队而舞,这种舞蹈主要流行于花溪区黔陶谷洒。往往在春节期间跳,其目的也是祈求风调雨顺、人畜平安。木鼓舞-苗族祭祀舞蹈     木鼓舞-苗族祭祀舞蹈

·木鼓舞  

  苗族祭祀舞蹈,用木鼓伴舞,还往往有芦笙伴合主要流传在贵阳的高坡和白云区的石龙寨,石龙寨的木鼓舞还称抢鼓棒,此舞主要内涵是祈求风调雨顺、国泰民安,其次还有祈子的说法。舞蹈由寨老持鼓棒击鼓,男青年持笙围着木鼓跳芦笙舞,开始主要是没有孩子的已婚青年跳,在舞蹈之中,舞者要乘击鼓者不小心,而将鼓棒抢到手,而自己变为击鼓者,这样第二年就会有儿女。

·苗族芦笙舞

  流行在贵阳市各支系苗族中。它是用芦笙为伴奏自奏自跳的舞蹈。舞蹈只要有:场舞、踩场舞、祭祀舞、竞技舞、自娱舞。从舞蹈场面上讲:有群舞,如高坡的跳硐,双从舞(也叫追脚步),如新庄的双人舞;独舞,如芦笙高手熊运明的独舞为最好,他所跳的十二敦芦笙舞被收《中国民族民间舞蹈集成·贵州卷》中。

·汉族民歌

  流行在全市汉族居住的地方。歌曲内容广泛、曲调多样、风格多样。主要分:劳动号子、山歌、叙事歌、儿歌、小调、生活音调、孝歌写。曲调以“赶马调”为代表,这个曲调被苗族和布依族吸收,并按照自己的并按照自己的歌唱习惯来演唱,带着自己民族的风格和特征。

·苗族民歌

  流于在全市苗族聚居的村寨。如乌当区下坝乡的卡堡、新场乡的小窑;花溪区的高坡、黔陶等地。其歌曲主要分山歌和苗歌两大楼。山歌是用汉语演唱的歌曲、苗歌是用苗语演唱的歌曲。主要分古歌、祭祀歌、情歌、酒歌等。贵阳苗族支系较多,各地歌调都不同,故歌曲音调各具风格。布依族                  布依族

·布依族民歌

  流行在全市布依族聚居的村寨。如乌当区新堡乡的陇上、羊昌乡的黄连、新场乡的可龙、永乐乡的罗吏目;花溪区的花溪大寨、石板乡的镇山、湖潮乡的下坝;白云区的牛场等地。歌曲内容有唱无唱地人神鬼怪等,还有唱社会、唱生产、唱历史、唱爱情、虽知识、唱友谊、耳闻目睹、心思意想的都是歌唱的题材。贵阳市布依族民族主要有三种类型:布依语歌(当地人称土歌),用布依族语言演唱的歌曲;明歌,用汉语演唱的歌曲;夹黄歌,用布依族语言和汉语交替演唱的歌曲。主要分古歌、祭祀歌、情歌、酒歌等。主要歌调有四平腔、三滴水、酒歌调、土歌调等。

贵阳民俗节庆

·苗族的宗教信仰 

  苗族的主要信仰有自然崇拜、图腾崇拜、祖先崇拜等原始宗教形式,苗族传统社会迷信鬼神、盛行巫术。也有一些苗族信仰基督教、天主教。苗族信仰佛教、道教的极少。 传统地讲,苗族对一些巨形或奇形的自然物,往往认为是一种灵性的体现,因而对其顶礼膜拜,酒肉祭供。其中比较典型的自然崇拜物有巨石(怪石)、岩洞、大树、山林等。此外,苗族认为一些自然现象或自然物具有神性或鬼性,苗族语言往往鬼神不分,或者两词并用。多数情况下,鬼被认为是被遗弃或受委屈的灵魂和工具所变成的,常给人类带来灾难、病痛、瘟疫或其他不幸,比如所谓东方鬼、西方鬼、母猪鬼、吊死鬼、老虎鬼等,被称为恶鬼。而有灵性的自然现象常被认为是善鬼,具有一定的神性,如山神、谷魂、棉神、风神、雷神、雨神、太阳神、月亮神等。对于善鬼、恶鬼,苗族人的祭祀之法亦不同。对善鬼有送有迎,祭祀较真诚,对恶鬼则须贿赂哄骗直至驱赶使之远离。     在许多地区,苗族还认为自然界存在许多精怪。比如牛在厩内以粪便盖身或在厩内打转、将粪踩成圆圈,猪吃猪仔或躺在食槽里,鸭吃鸭蛋,老虎进田,遇到两蛇交尾,母鸡发出公鸡的鸣叫等均属出现了相应的精怪。     在一些苗族地区,人造物崇拜有土地菩萨、土地奶、家神、祭桥、水井等。土地菩萨苗语叫土地鬼,一般由几块石头垒成,土地屋多为木制或用三块石板搭成,极为简陋,设于寨旁路口处或大路边行人休息处。家神信仰存在于川黔滇方言的部分苗族中,即在家中设立“家神”偶像。祭桥流行于黔东南大部分地区。龙也是各地苗族的崇拜和祭祀对象。     图腾崇拜方面。东部地区许多苗族与瑶族共同崇拜盘瓠(一种神犬)。他们世代传说着“神母犬父”的故事,把盘瓠视为自己的始祖。中部地区一些苗族认为他们的始祖姜央起源于枫木树心,因而把枫树视为图腾。另有一些地区的苗族以水牛、竹子等为自己的图腾崇拜对象。     普遍地,祖先崇拜在苗族社会中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他们认为祖先虽然死去,其灵魂却永远与子孙同在,逢年过节必以酒肉供奉,甚至日常饮食也要随时敬奉祖先。许多地区定期或不定期地举行祭祖盛典,在湘西有“敲棒棒猪”、“椎牛祭祖”,黔东南有“吃牯脏”,黔中地区叫“敲巴郎”,黔西北、滇东北有打老牛习俗。其中,黔东南的吃牯脏至今盛行不衰,最为典型。吃牯脏亦称祭鼓节、鼓社节、鼓藏(牯脏)节,以宗族(鼓社)为单位,每七年或十三年举行一次。他们认为祖先的灵魂寄居中在木鼓里,祭鼓就是敲击木鼓召唤祖先的灵魂来享用儿孙的供品。主祭者称为牯脏头,祭品牯脏牛是专门为此而饲养的。每届祭祀活动前后延续三年之久。     大多数苗族人虔信巫术。主要的巫术活动有过阴、占卜、神明裁判、祭鬼等,此外还有蛊术等。巫术活动由巫师主持。巫师大多是非职业化的。他们在前述各种原生性崇拜和巫术活动中起着主持者的角色,有的地方巫师还兼任寨老。巫师除了熟悉祭祀方法外,大多还能讲述本宗支的谱系、本民族重大历史事件和迁徙来源的路线,熟悉各种神话传说、古歌古词和民间故事,有的巫师还兼有歌师和舞师的职能。所以说,巫师是苗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的传承人,在苗族社会中充任知识分子的角色。此外,巫师还掌握一定的医术,懂得一些草药,在为人驱鬼的同时,辅以科学的医药手段。     除了这些传统信仰之外,自近代以来,随着西方传教士深入我国内地传教,在滇黔川交界地区、贵州凯里、湖南沅陵等地区有一些苗族群众皈依了基督教,在滇东南有少数苗族信仰天主教。尤其是滇东北、黔西北一带的基督教信仰曾经势头强盛,影响极大。外国传教使团或者传教士们在苗族地区开设了许多的中小学校、医疗机构、甚至实施了一些经济发展项目,对于苗族社会的进步、政治地位的改善起到了不可抹灭的作用。著名的牧师有安顺的党居仁、柏格理、张道慧、王树德等,前二者均殉职苗区。     新中国建立之后,基督教、天主教的影响一度衰微,近年有一定的复苏的趋势。但是,现在基督教、天主教实行“三自”,与1950年以前的基督教信仰在社会组织、社会影响甚至信仰内容方面都有许多的不同。    国外的苗族,在越南、老挝有少数苗族信仰天主教。美国、法国等西方国家的苗族也有信仰基督教、天主教的。老挝、泰国的苗族也受佛教文化的影响。尽管如此,在他们的社会中,传统的祖先崇拜、灵魂观念等仍在很大程度上的保留。

·苗族姊妹节

  在黔东南清水江畔,流传着苗族的传统节日——姊妹节,又称吃姊妹饭,因地区不同分别于每年农历二月十五日或三月十五日举行。以台江县施洞最富特色,三月十五日清晨,家家户户都备好五彩糯米饭、传统佳肴及芳香四溢的自酿米酒,摆到一处宽敞的院坝里,盛情款待远道而来的客人们。第二天,主人和客人便走到野外,江边草地沙滩上,人山人海欢聚一堂,或对歌踩鼓,或观看斗牛、赛马、跳芦笙,青年男女三三两两邀约游玩,谈情说爱。晚间,嘹亮的歌声远近四起,又掀起一个新的欢乐高潮。

·苗族龙船节

  居住在台江、凯里、施秉、剑河等县的苗族传统节日。每年农历五月二十四日由施秉平寨开始,经过龙塘、榕山,于二十七日到达台江施洞,进行龙舟竞赛,同时有斗牛、赛马、踩鼓、跳芦笙等,参与者数以万计。几十个苗寨的群众扶老携幼,载歌载舞,派出各自的龙船参赛,龙船头上挂满鸡鸭鹅礼品祝福。     清水江一年一度的龙船盛会,是苗家规模最大、最热闹的日子。从五月二十四至二十七,历时四天,台江、镇远、施秉、剑河四个县的数万苗族同胞都来参加盛会。    苗家的龙船节由三根大杉树构成;中长五丈,称母船,两边长三丈,称子船,龙头用柳木雕刻而成,平时龙身放在江边专门的龙殿里,龙头供奉在“鼓头家”。“鼓头”由寨上德高望重的老人担当,负责龙船活动的组织,坐在龙船头司鼓发令。龙船头由一个十来岁的男童司鼓,一条龙船有四十名水手,他们都是寨上优秀的男子,威武彪悍,龙船下水时,要“祭龙”,全寨各家向鼓头、锣手、水手敬酒,然后开往沿江各寨,接受村民祝贺,以求龙赐福于村寨。祝贺送礼按与鼓头村寨亲疏远近关系,分别奉献猪、羊、鸭、鹅等。白天江里江岸人山人海,一片欢腾,晚上男女青年沿岸唱歌谈情,通宵达旦。

·布依族乡苗族杀鱼节

  开阳高寨苗族布依族乡苗族一个隆重而盛大的活动,带有浓厚的原始群居守猎的生活遗风,在每年清明前后进行,苗语叫“停米”,原意是用石块、木棒打鱼的活动。     杀鱼节活动首先要推举“约头”。约头是苗寨中有一定威望的人,责任是确定活动日辰,制定并执行活动纪律,号令沿河两岸(南明河下游开阳段称清水江)的苗族同胞参加活动,并主持仪式等。杀鱼节没有固定的日子,而是在每年清明前后,约头按十二生肖属相来推算决定日辰,一般是逢“鸡”和逢“虎”的日子举行,习惯称为杀甲子。规定日子后,风雨无阻,到期必来参加,不得失约。每人一杆鱼叉,一包由化香树叶捣成的药泥。活动中如有遇险者要众人抢救;如两人同时叉着一条鱼,无论大小,从中两段,各得一半。     杀鱼节前一天,沿河两岸的开阳、龙里、贵定、福泉四县苗寨,家家户户上山采摘化香树叶,将其用碓捣成闹鱼的药泥,男子汉们修整五齿倒钩鱼叉,老人们烧香燃烛祭祖,妇女们则忙着磨豆腐,做面肉,准备好第二天的“亚米”(鱼饭)。     节目当天,四县苗乡倾巢出动,男人们肩扛鱼叉和药包,妇女们身穿盛装,挑着米酒和鱼饭,男女不能同路,男走上水,女走下游,从条条山路汇集到江边。沿河两岸人头攒动,叉杆如林。在“约头”的指挥下,将成千上万包药泥分别堆码在河中的礁石上,下午三点左右,“约头”手抓药泥,口中念念有词,念一段咒语,将一把药泥抛向江中,如是这般,仪式完毕,“约头”高呼一声“放”,几万斤药泥同时推入江中,清水江瞬间变成一条“黑龙”奔腾而下。江水中的鱼被轻度麻醉的药水闹昏,失去自控能力,漂浮水面,此时早已守候在江岸上手持钢叉的男子汉们飞叉而去,一条条大鱼被杀中,此时,群情激昂,欢呼四起。杀鱼者追逐着“黑龙”逢岩爬岩,逢坎跳坎,如覆平地。十里河滩,如十里古战场,杀声震天,壮观异常。黄昏时分,杀鱼的人们肩挑大鱼,带着胜利的喜悦陆续来到传说优美的姊妹岩下。这里,媳妇和姑娘们早已摆好了鱼饭和米酒,一个盛大的野餐场面展现在眼前。一圈圈,一堆一堆的人群,如一朵朵盛开的刺莉花,人们相互敬酒祝福,热闹非凡。年青小伙子和姑娘们则尽情的对山歌,叙衷肠,巩固着他们的爱情。夜幕降临,满河的火把,原来是余兴未尽的人们还在杀“火把鱼”。苗族祭鼓节               苗族祭鼓节

·苗族祭鼓节  

  苗族的祭鼓节,旧称“吃牯脏”,是苗族人民祭祖节日。 这个节日的来历说法不一,但多数说法是祭祀祖先的大恩大德。   节日一开始是斗牛。每一个苗寨都养一头膘肥体壮的大水牯牛,这头牛不从事生产劳动,专门养着比赛用,到比赛的前几天,要吃嫩草和糯米饭,比赛时还要装扮起来。   比赛这天,各寨的斗牛都牵到斗牛场上,围观的群众站满山坡。斗牛时各寨的牛都排好轮次。开始前,由有声望的寨老把酒洒在斗牛场上。斗牛开始,铁炮冲天,喊声震地,锣鼓齐鸣,鞭炮声、吆喝声响成一片。两头水牯牛头顶头相斗,打得难解难分,节日达到高潮。斗牛酣战以后,或成平局,或一胜一败,宣告结束。获胜的牛属于苗寨,要给牛披红戴花,还要“封王”,敲锣鼓,吹芦笙,跳起欢乐的舞蹈,为“牛王”凯旋庆贺。   祭祖时要杀牛,由鬼师祭祀,口中念念有词。祭奠完毕后要吃酒,不管亲朋好友,过路看客,都要以酒肉招待,所有的人一醉方休。

·游百病

     花溪青岩地区各族人民均有“游百病”的习俗,时间定在端午节。查其渊源,与纪念屈原有关,每年端午,早上9时左右,青岩居民开始游百病活动,先在镇里游行,然后徒步走到1公里外的北门河、歪脚一带踏青。他们认为,这一时节的百树、百草均有药力,可以消灾除病。日久,邻县群众陆续加入了“游百病”的活动,以为灵验。现在,这一习俗已经发展为“文化搭桥,经济唱戏”的大规模民俗商贸活动。苗族米花节               苗族米花节

·苗族米花节 

  米花节源于朱昌地区苗族女青年争取婚姻自由的传说。说是一个苗族首领的女儿因不同意父亲包办的亲事,被逐出家门。在流浪中遇到一个男青年,将她送回寨子,并说服首领用“开米花厂”的办法,由姑娘自己选择意中人。此后每年七月十三至十六日,稻谷扬花季节,苗胞都在狗场、石板哨等地举办“米花厂”,男女青年通过吹笙、跳舞、对歌择偶。

·吃新节

  每年七月逢戌日“狗场”,苗胞都要采集新熟的稻穗、玉米、高粱、小米穗等,脱粒蒸熟,亲友共聚一堂尝新。同时,还以穗叶喂牛,以祝福五谷丰收,六丁兴旺。节日期间,吹笙跳舞通宵达旦,有的地区还举行斗牛活动。

·苗族斗牛节

  苗族有斗牛有风俗。最早见于史书的记载,是明万历二十五年(1597年),高坡、惠水、龙里等地苗族共同在批弓(地名)开辟牛打场,每年七月秋收之后,在龙、虎(猫)狗、鼠等日子中择一日举行斗牛活动。斗牛时敲锣打鼓、吹长号(大型唢呐),成千上万的人围观,欢声雷动。结束后,于农历九月择吉日举行“敲把郎”仪式,杀牛祭祖。二月芦笙跳花节           二月芦笙跳花节

·二月芦笙跳花节

  农历二月十三至十六日,贵阳的苗族同胞要举行跳花节(又称“菜花节”)。节日期间,市郊半边山、石板哨、旧盘、磊庄果洛、石头寨、罗吏木、高寨、都溪及西苗八寨等地点,均有盛大的芦笙舞会。以祈祷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为主题。

·“六月六”民族风情节

“六月六”民族风情节   “六月六”民族风情节  传说布依人的祖先来自江西,他们流浪出来已很久,家乡亲人们十分想念,就分头出来寻找,走遍了东西南北,天涯海角,都没有踪影,最后才在贵州找到。本想把他们接回去,但一看他们住的是环境优美的田坝地区,房屋是四合天井,人丁发达,六畜兴旺,五谷丰登,过着丰衣足食的好光景,就打消了接回去的念头。两地相隔很远,互相思念,后来就商定每年前来相会一次。这时间订在春节吗?又是播种的大忙季节,订在秋季吗?秋季又是收获的大忙季节,订在冬季吗?又是天寒地冻,路途遥远难行,最后还是订在夏季的农历六月初六,一到这天人们前来相会,对唱山歌联欢,就沿下来成为现在的“六月六”民族风情节。较具代表性的有开阳县乐丰乡“六月六”民族艺术节,1985年开始的,至2003年已举办了19届,每年前往过节的各族同胞已达万人以上,盛况空前。  南明区云关乡木头寨的布依歌会则是该地区“六月六”活动中的主要内容之一。相传在很久以前,该地山寨有一个名叫阿尔的长工,因家境贫寒,年过三十还未娶妻。阿尔勤劳朴实,又喜好唱歌,在对歌中,他与一位姑娘相互爱慕。这对情人在歌中传情,歌中相爱,永结终身,所以直到现在,该地区的布依族青年男女,每逢农历六月六,便身在盛装到这里对歌。在当地政府的引导下,布依歌会已成为当地扩大和宣传自身知名度、招商引资和进行文化艺术交流的平台,成为各民族团结、友谊的盛会。

·四月八

四月八                   四月八  “四月八”是贵州、湘西、桂北等地的苗、布依、侗、瑶、壮、彝、土家、仡佬等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各地节日内容不尽相同,其中,规模最为宏大,场面最为隆重,影响最为深远者,当首推贵阳市苗族的“四月八”活动。  关于贵阳苗族“四月八”传说,主要说法之一是贵阳原是苗族住地,苗语叫“格罗格桑”。五代时,有个叫杨立信的庐陵人,授职土历,从征黑羊箐,在争夺“格罗格桑”战争,苗族酋长祖狄龙古鲁悲赞于四月初八战死,葬于今贵阳喷水池附近。千百年来,每年“四月八”,贵阳市南明、云岩、花溪、乌当、白云五区以及贵阳邻近几县苗族,家家户户做鸟米饭,男女青年,汇集喷水池进行纪念活动。明(嘉靖)《贵州通志》记载:鸟饭、“四月八”,取南木茎叶捣烂,渍米为饭,染成绀青之色,捐井一合,可以攘灾延年,亲戚亦相交送以为礼。民国年间,杨森《苗夷边胞写真》载:铜像台(解放后改称喷水池)一带,原为森林密茂之区,称黑羊箐,边胞(指苗胞)酋长古鲁悲赞异常英勇,于宋时或宋前率其徒众来此开垦,死后葬于此。后人为追念,前人半功伟业,乃于四月八日前来祭奠。

·“三月三”民间艺术节

三月三                   三月三  “三月三”乌当区新堡布依族歌会  始于1980年农历三月初三,每年一届,至今已经举行了25届。这个歌会在市、区民宗局的大力支持下,越办越大,不但丰富了当地布依族的文化生活,推动了新堡乡的经济发展,还在保存、传承民族文化方面作出了应有的贡献。在新堡三月三歌会上采集到的布依族民歌,就有数十首收录在《中国民间歌曲集成·贵州卷》、《贵阳市民间歌曲集成》中。新堡三月三歌会是改革开放初期率先在全省发起的,带有新民俗文化性质的民间活动,它已成为贵阳市北边一个最大的歌场。在它的带动下二十多年来先后在贵阳各地自发地举办过区、乡、村级的“歌会”,推动了贵阳市民族文艺的发展。  三桥村圣泉“三月三”民族艺术节  三桥村是位于我市云岩区西北出口要道城郊结合部的一个多民族聚居的村寨(有苗族、布依族、黎族、土家族、汉族等八个民族),每年农历“三月初三”村民们自发地聚集到下五里布依村寨圣泉边,以山歌对唱的形式表达丰收后的喜悦,青年男女借此机会,表情达意互叙衷肠,以定终身,因而得名“三月三”。下五里“圣泉”是因地壳运动而形成的天然奇观,有史书记载“泉水自山麓涌出,涨涨缩缩,连绵不断,昼夜不停,又驹百盈,也称漏勺泉,发现于明代永乐年间距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1992年举办了首届民族艺术节至此每年一届,至今共举办了十三届,从布依对歌、山歌对唱、发展到斗鸡、斗鸟、苗族跳场、文艺专场演出与村民自编自演文艺节目等。

·“正月十四”花溪湖潮下坝布依歌会

  始于1992年正月十四。已举办了15届。每年正月十四,周边数十里的布依族都来赶会,观众人数达数万人,它已经成为贵阳南部最大的歌会,它与新堡三月三歌会形成南北呼应之势,为贵阳市的民族文化作出贡献。

·“花溪之夏”艺术节

  “花溪之夏”艺术节原名“花溪之夏”音乐会,后又称“花溪之夏”音乐节。花溪,是位于贵阳市郊的风景胜地。夏日的花溪尤为秀丽,艺术节因此而得名。  1980年7月,首届“花溪之夏”音乐会诞生了。800多名专业和业余文艺工作者参加了这一盛会,共演出了140多首各种题材、体裁、风格的新创音乐作品,其中“我家门前有条小溪流”等37首作品获奖。著名歌唱家刘淑芳、邓玉华等应邀参加演出。这是建国以来贵阳市首次举办的规模最大的音乐活动。  第二届“花溪之夏”音乐会于1981年7月举行。近600名专业与业余音乐工作者演出了7台音乐专场晚会。其中70%是新创作品。“侗家娃娃弹琵琶”等10多首歌曲由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录制播放并制成唱片发行。  1983年7月举办第三届“花溪之夏”音乐会,历时14天,来自38个单位的1700多名专业与业余文艺工作者演出了16台29场(次)晚会,演出了200多个音乐、舞蹈节目。其中有114名演员,51个节目获奖。  历时23天的第四届“花溪之夏”音乐会于1985年6月18日开幕。1300多名专业、业余演员参加了初赛,其中70%是新人,经过初赛,共选出11台晚会,150多个节目参加复赛与决赛,最后评选出表演奖90个、创作奖50个。著名小提琴演奏家盛中国、歌唱家刘秉义、钢琴演奏家鲍惠荞等中国音乐家小组应邀参加演出。  第五届“花溪之夏”音乐会更名为音乐节,于1987年7月举行,约有350个节目,2500人参加各基层单位选拔演出。经过初评,有1300余名演员分别表演的195个节目组成12台晚会参加音乐节评奖演出。共有65个节目获表演奖、22个节目获创作奖,还授予省、市专业艺术表演团体、艺术院校“优秀表演奖”。上海市文化局特派著名舞蹈家汪齐凤、辛丽丽、著名歌星沈小岑等演出了芭蕾舞、声乐、轻音乐专场。  1990年在中共贵阳市委、市政府的直接领导下,有关部门经过多次“花溪之夏”的命名提议,最后定名“花溪之夏”艺术节,主要是保持“花溪之夏”艺术活动的连续性,把音乐会(节)改为艺术节,可以扩大艺术门类的范围,使活动更加丰富多彩。第六届“花溪之夏”定名为艺术节,于1990年8月18日在贵州体育馆举行开幕式,有1600多名演员、6000名中外来宾参加。本届艺术融音乐艺术、舞台艺术、造型艺术、民族民间艺术、园林艺术等为一炉的综合性大规模的文艺活动。26台文艺晚会,演出了259个大、中、小型剧(节)目;美术、书法、摄影和盆景、根雕及少数民族农民艺术作品三个展览会,展出了1120件作品。最后评出各种剧(节)目创作奖94个、演出(表演)奖140个,展出作品一、二、三等奖334个,盆景、根雕艺术作品一、二、三等奖73个,少数民族农民艺术作品一、二、三等奖150个。据统计,参加创作、演出、展览的文艺工作者和文艺爱好者达22000多人,观众超过23万多人次。  第七届“花溪之夏”艺术节于1992年8月17日至25日举行,专业与业余演员演出了243个大小剧(节)目,举为了《贵阳——苏州书画联展》、《贵阳市职工业余美术、书法、摄影展》、《贵阳市少数民族农民画工艺展》、《中华观赏石展览》、《傩艺术展》、《贵阳市花卉盆景根雕展览》。经过评委评选,评出演出大、小剧目演出奖7个、折子戏演出奖5个,综合文艺演出奖107个,开幕式演出奖15个、折子戏优秀演出奖4个、大型剧目创作奖5个、特别奖2个、组织工作奖14个。约有257000多人次观看了演出和展览。“荷花奖”舞蹈大赛颁奖晚会“荷花奖”舞蹈大赛颁奖晚会  第八届“花溪之夏”艺术节于1995年8月8日在省体育馆开幕,8月20日在花溪文化宫闭幕,历时13天,推出开幕式大型文艺演出,七台文艺晚会、四项文艺比赛、三个艺术展览以及闭幕式游园活动。直接参加演、展、赛事的人员近两万人,观众达25万人次,共评出文艺演出奖35个,文艺比赛、表演、创作奖96个、活动组织奖16个。  第九届“花溪之夏”艺术节于1999年8月6日晚在省委大会堂开幕,8月28日在花溪公园举行了大型游园、展演及闭幕式,历时13天。本届艺术节是贵阳市文化艺术、招商引资,文化、科技、经济同台唱戏。开幕式上我市专业文艺和群众文艺工作者,少年宫的小朋友和特邀俄罗斯芭蕾舞团演员联合演出大型歌舞《相聚在贵阳》。演出体现贵阳改革开放,对外文化交流及文艺百花齐放的繁荣景象。  本届艺术节集专业艺术、群众艺术、少儿艺术于一身,锦簇花团、硕景累累——专业院团演出的京剧《龙岗悟道》、《民族音乐会》、组剧《息烽英烈》等,7台演出总体上都有可贵的探索精神与力创精品的意识;群众文艺《群星荟萃》三场演出共68个节目,是从99全市群众文艺汇演数百个节目中层层筛选,好中选好精排出来的,有很多节目无论从创意、编排、表演上堪称精品,显示了我市群众艺术蕴藏的巨大创作潜力。市青少年宫、云少宫、南少宫将近年积累、创作的优秀节目组成了三场少儿歌舞,各展风姿,争奇斗艳。由三少宫联手推出的获全国五个一工程奖的少儿舞剧《夜郎新传》为艺术节带来清新活泼的气息。本届艺术节14台文艺演出,新创剧(节)目多,题材广泛,风姿多彩,是一次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和民族特色的文艺艺术盛会。  第十届“花溪之夏”艺术节于2002年8月10日在人民广场开幕,16日落下帷幕,历时7天。开幕式从场馆内走向了广场大街,“多彩贵阳”歌舞彩车街头大游演,大大拓展了表演空间,强调了与群众密切接触,让群众直接参与,使广大市民真正感到艺术节的欢乐、喜庆、感人。由3000余人参加的艺术大游演和体现贵阳市两个文明建设成果的歌舞彩车把林城人的风采展现得淋漓尽致,立体地展示了我市两个文明建设所取得的新成果。游演从人民广场出发,路径中华路全段,吸引数十万市民驻足观看。本届艺术节推出了12台优秀剧(节)目,演出的剧(节)目有京剧《巾帼红玉》,杂技《闹天宫》、《森林之歌交响音乐会》,4台群众文艺、少儿歌舞,还邀请了湖北歌剧舞剧院《洪湖赤卫队》、深圳交响乐团、香港叶氏合唱团来筑作精彩演出。本届艺术节举办了首届图书音像展,共汇集省内外95家单位参展,图书品种达2万余种,音像制品大约5000余种。还举办了美术、书法、摄影展及“中国结”结画艺术展,展品丰富多彩、艺术性强,前往参观者十分踊跃。  “花溪之夏”艺术节的举行,不仅检阅和锻炼了专业和业余文艺队伍,而且成为了各类艺术人才催生助长的沃土,一展风资,各领风骚的大舞台,突出地方特色,集思想性、艺术性、民族性、群众性为一体综合性的地方文化艺术盛会,它活跃了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推动了贵阳的文艺创作,展演等实践活动,对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和作用。

文物古迹

清镇古牌坊-张端望墓牌坊清镇古牌坊-张端望墓牌坊  贵阳青岩镇的状元府     清镇古牌坊     扎佐将军山      修文三潮水     三人坟     乌栗索桥     修文蜈蚣桥与雨花寺     翠微园     甲秀楼     贵阳北天主教堂     清真寺     李端棻墓     东山寺遗址     周渔璜墓   贵阳甲秀楼夜色           贵阳甲秀楼夜色  戴安澜将军衣冠冢     乌当协天宫     来仙阁     凤池寺     阳明洞(包括玩易窝)     钟昌祚墓     画马岩     张学良将军幽禁处旧址     灵永寺     君子亭     甲定苗族洞葬  

食在贵阳

肠旺面                   肠旺面

·肠旺面

  肠旺面制作的方法,起自清光绪年间,已经有100多年的历史。“肠”指经过清洗煮烂的猪肠,“旺”指猪血。  其主要成分是加有鸡蛋的面条(后来增加了优质的米粉),猪大肠、猪血、红辣椒(油)、脆臊、味精、酱油、醋、姜、蒜、豆芽、油炸黄豆或花生等。现代的肠旺面更增加了油炸豆腐丁、鸡杂和开胃的泡菜等多种辅料。  其特色是:以辣取胜。面(粉)耐嚼,辅料有酥、脆,嫩、咸、甜、酸多种口感,汤鲜味浓,吃时满口生香。营养丰富,色泽鲜艳,价格便宜,老少咸宜。旧时贵阳肠旺面有很多行话、隐语,今多废弃。  

·丝娃娃

  丝娃娃原是贵阳民间家庭休闲食品,后来演变为街头小吃,近10年来,不但发展出众多的专营店面,高档餐厅也将其作为一道特色菜上席。其制法:先用面筋,在低温铁锅内贴出圆形小面饼,状如春卷的包饼,但更软而轻薄,几近透明。初以泡菜、炒黄豆、绿豆芽、胡萝卜丝为馅,以面饼包馅如襁褓状,故名。吃时浇入香醋、酱油、碎折耳根、芫荽、葱末、糊辣椒粉混合的蘸水,现在作馅的辅料已经增加到20多种,供顾客自选。“丝娃娃”清爽开胃,是富含维生素的健康食品。   

·恋爱豆腐果

 恋爱豆腐果              恋爱豆腐果 恋爱豆腐果是贵阳豆腐类休闲食品之一。它是将白豆腐切成3厘米见方、0﹒5厘米厚的小块,经发酵(或不发酵)、加卤后,放在一铁片网上,下置米糠、锯末火盆,暗火慢慢翻烤至两面焦黄膨胀,再以竹刀从侧面剖开,加入以碎折耳根、芫荽、糊辣椒面、葱花、味精和酱油、醋拌和的调料,趁热吃,亦可下酒、佐餐。  相传抗日战争时期,一姓张的男青年,住在洪边门彭家桥(今医学院住院部所在地),靠卖豆腐为生,一日,因躲警报误了生意,结果豆腐都有些变味,其女友为了安慰他,便一边聊天,一边将变味的豆腐在火上烤黄,蘸辣椒盐水吃,不料滋味十分可口。男青年大喜过望,便将豆腐切小烤熟叫卖,霎时销售一空。此后,他与女友结婚并共同经营以糠麸、锯末暗火熏烤发酵、加卤的豆腐果。贵阳男女青年郊外游玩,常相约去品尝他们的豆腐果,并多有因此结为连理者。故以“恋爱”名之。改革开放初,张姓后人在洪边门恢复营业。 

·雷家豆腐圆(丸)子

豆腐圆(丸)子             豆腐圆(丸)子  豆腐圆(丸)子,是贵阳的传统小吃。其制法是:以石膏豆腐加入八角、桂皮、茴香等制成的五香粉及葱末、精盐,充分揉碎、和匀,搓成比乒乓球略大的小团,在菜油中炸至表面焦黄。可用竹笺穿成一串,边走边吃,也可带回家佐餐、下酒。按个人口味,可以直接食用,也可剖开,加入糊辣椒粉、折耳根、芫荽、泡菜末等拌和的作料。据传,雷家豆腐丸子为清末民初雷三娘所创,历史较悠久,风味独特。现有雷家后人注册的专营餐馆,由多家族人分散在各街区经营。有的高档饭店也将其作为特色菜上席。

·宫爆鸡(丁)

  宫爆鸡(丁),又称宫保鸡(丁)、公爆鸡(丁)等。相传与清同治八年(1869年)杀太监安德海的丁宝桢(丁公保)爱吃此菜式有关,故名。其制法:取六月龄以下之幼公鸡脯肉,切为方丁,用盐、酒、芡粉、酱油拌和均匀,备用。先将熟菜油加热至冒烟,放入糍粑辣椒(用水浸透、绞碎的优质红干辣椒)、姜、蒜瓣,炸香,去渣留油,放入鸡丁,猛火翻炒数铲,再勾芡,略炒,芡匀出锅。

·糕粑稀饭

  糕粑稀饭,是由“糕粑”和“稀饭”组合而成的食品。糕粑的制法是:先将研磨颗粒较粗的糯米粉、粘米粉,按3:7比例拌均,加入白糖,放在小笼屉中蒸熟,成为圆形米糕,外观如市场上常见的“遵义小蛋糕”。  笼屉十分别致:杉木制,直径约5厘米,高约8厘米,状如微型啤酒桶,每屉放一块“糕粑”。蒸“糕粑”时,将小笼屉第一层固定在蒸锅盖中间的园孔上,其他笼屉一个接一个砌上去,高约1米上下,向旁弯曲倾斜,白气缭绕,蔚为妙境。糕粑蒸10分钟左右即熟,另盛一小碗用沸水将荸荠粉(或藕粉)冲成的“稀饭”,将“糕粑”放进去捣碎,并加入玫瑰糖、白糖、炒花生末、炒芝麻及各种果脯等,即可食用。其味芳香清淡,甜而不腻,健脾生津,老幼咸宜。  

·一品锅

  一品锅名称的来历,一般有两种说法。一是说今龙泉巷原有一口甜水井,人称一品泉。在它旁边有一家饮食店,该店的鸡鸭蹄膀汤锅颇受食客喜爱,后有人以井名给汤锅命名曰“一品锅”;另一说法是,因为鸡鸭蹄膀汤锅被认为是黔菜的上品菜,夸张称“一品锅”。均可通。  一品锅的主料是鸡、鸭、(猪)蹄膀、蹄筋;辅料为火腿、香菇、玉兰片、山药、茭白、豌豆尖(即豌豆的嫩茎叶)。其中火腿、香菇、玉兰片有增加香味的功效,山药能健脾胃,而豌豆尖等蔬菜,既能丰富色彩,又有独特清香味道。  制法:(1)鸡鸭宰杀洗净,去内脏,开水煮熟,备用;(2)蹄膀煮透取出抹盐、白糖,备用;(3)火腿、玉兰片切为薄片,其他辅料切为滚刀块,备用。先将所有蔬菜铺于锅底,鸡、鸭和蹄膀放在第二层,火腿等辅料放在空隙中,另加姜块、葱节。然后,将另一锅事先备好的清汤烧开加盐、酱油、胡椒粉、味精等配料,倒入料锅内,煮10分钟左右,熄火,趁热加入豌豆尖,即可上桌。此汤锅肉烂、汤浓、营养丰富,有补气、滋阴、健脾作用,适合中老年人食用。

·修文特色阳明宴 十二道菜

    阳明宴是修文传统菜肴与阳明文化的有机结合,具有地方饮食文化特色的专门宴席, 分传统阳明宴和现代阳明宴,由修文阳明宴研究会研制和管理。     第一道菜:幽竹劲节 阳明先生爱竹,其诗文"却惭幽竹节喻动,喜看梅花骨自春"以竹喻人的气节。他谪居龙场期间,潜心悟道,不畏权势。此菜把修文民间鲜折耳根掐成寸段,洗净,加辣椒、姜、葱等佐料凉拌而成,命名"幽竹劲节",以表现阳明先生的情操。     第二道菜:红云娇客 阳明先生在龙场时,喜食乡民腌制的泡菜,尤其是泡红辣椒。此菜列入阳明宴后, 据其颜色鲜红及阳明先生诗句"远客日怜风土异,空山惟见瘁云浮",取"娇"为"椒" 之谐音,故名"红云娇客"。     第三道菜:玉盏春光 阳明先生酷爱贵州自然风光,其诗作中多有吟咏,如"贵竹路从峰顶入,夜郎人自日边来"传为名句。先生又酷爱踏青,居龙场时写有描绘春日美丽的《春行》、《六广晓发》、《村南》等诗。此菜根据阳明先生诗句"玉盏春光传柏叶"而得名,通过传统玉粉窝头的造型和色味变化,表达阳明先生热爱自然的感情。     第四道菜:瑞鸟朝阳 阳明先生居龙场时,怀心悲愤,曾作《南溟》一诗,以"瑞鸟"和"灵禽"自诩。此菜经过对萝卜等蔬菜的造型变化,借以表现阳明先生"野夫终不久龙场"的志存高远的胸襟。     第五道菜:六广河鲶鱼 修文民间故事中有阳明先生送六广河鲶鱼于贵州巡抚王质,促使王质及其他官员开始关心百姓疾苦,六广河鲶鱼因此得以传名数百载。六广河鲶鱼肉质细嫩,美味爽口,为不可多得的美食,是修文传统名菜。     第六道菜:荒原野烧 阳明先生居龙场时,木阁箐发生山火,给当地老百姓生活带来极大困难,先生因此忧心如焚,遂到该地看望。时逢元宵,当地百姓拾得被野火烧死的野兔一只,做菜招待先生。先生食不甘味,回来后写下《元夕木阁箐山火》和《山途》等诗,诗中有"处处荒原野烧余"的诗句,表现了先生忧民之心。阳明宴以此为据,故癣传统菜"黄焖野兔"收入菜谱,取名"荒原野烧"。     第七道菜:骟鸡豆腐 此菜为修文传统名菜。阳明先生曾将江南点豆腐的技艺传教给龙场百姓,足见先生喜食豆腐。后又将骟鸡云骨剁成肉末掺入豆浆煮熟成菜的技术传授给六广彝民,豆腐别具风味,成为当地招待贵客的名菜。     第八道菜:扎佐蹄膀 修文扎佐镇数家餐馆所创传统名菜,往来商客均要驻足品尝。此菜为取本地优质肉猪大腿处,洗净皮毛滤干,入油锅煎炸炖熬而成,佐以香葱、大蒜、八角等制成火锅,为冬季大补之佳肴。     第九道菜:西山蕨菜 阳明先生常以野生蕨菜为食,曾写下《西山采蕨》一诗。西山,即修文县城西门坡。此菜为修文民间常用的家常小菜。     第十道菜:炒野菌 阳明先生常与乡民一道上山采摘野菌。野菌烹饪之后清香可口,亦为民间喜爱的菜肴。     第十一道菜:清炖鹅汤 阳明先生居龙场时住玩易窝和阳明洞,因山洞阴湿,附近乡民经常送鹅汤助其驱寒补身,故将此菜收入阳明宴菜谱。     第十二道菜:酸菜洋芋汤或瓜尖小豆汤 此菜爽口不腻,汤鲜味美,为修文民间家常小吃。 阳明宴十二道菜为阳明宴的主菜,另有主食,为米饭或包谷饭,配席间小吃(主要有野菜饺子、玩易窝窝头、龙场小包子);席间饮用酒为阳明宴酒或保龄酒。酒酣饭足后饮六屯高峰苔尖茶,或尝六广河牌猕猴桃。

文化名人

  1.明代著名思想家、文学家——王阳明   2.明代著名诗人、书画家——杨龙友   3.清末民初著名画家、诗人、学者——姚茫父   4.清代著名才子、诗人——周渔璜   5.清朝重臣、历任漕运总督、河南巡抚、江苏巡抚、四川总督、湖广总督、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陈夔龙   6.晚清著名维新派代表人物之一、诗人——李端棻   7.当代外国文学研究奠基人、新文化运动代表人物之一——谢六逸   8.当代中国乡土文学代表人物之一、著名作家——蹇先艾   9.当代中国著名书法家、文史学家——陈恒安   10.当代中国著名画家——宋吟可   11.当代中国著名书法家——萧娴   12.中国著名物理学家——易家训   13.中国著名数学家——张筑生   14.中国作家协会理事——何士光   15.中国围棋大师——彭荃   16.中国科学院院士、地质学、古生物学家——乐森璕   17.中国科学院院士、植物生理学家——殷宏章   18.中国科学院院士、著名有机化学家,教育家——邢其毅   19.著名理论物理学家——何启智   20.著名农业生物化学家教育家——罗登义   21.著名物理学家 ——张永立   22.白云鄂博铁矿发现者,著名地质学家 ——丁道衡   23.无产阶级革命家——王若飞 

Copyright©2022 吾尊时尚 www.wuzunfans.com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欢迎各位作者创作优秀作品,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闽ICP备11008833号-10  

邮件联系方式: toplearningteam#gmail.com (请将#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