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百科词典

中评社社评:坠机事件 波俄关系旧痕添新伤

QQ爱 百科词典 2022-10-04 16:14:48
【资讯百科在线助读】  中评社北京(2010)4月13日电(评论员 余永胜)4月10日,波兰总统卡钦斯基乘坐的专机在俄罗斯斯摩棱斯克坠毁,包括总统夫妇在内的波兰军政高官近百人全部罹难。事件发生后,波兰举国陷入极度悲痛之中,民众齐聚总统府周围哀悼。国际社会亦为之震惊,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总理温家宝及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等国际政要,纷纷向波兰政府和人民表示慰问。斯人已去,逝者难生,接下来,此事给波兰内政外交造成的影响,将是国际社会关注的热点。   灾难发生后,波兰众议长科莫罗夫斯基根据宪法代理了总统职权,并宣布将于6月底举行大选。总理图斯克在第一时间赶回华沙召开部长会议,向全国宣布政府将正常运转和工作。考虑到波兰的民主体制相对健全、成熟,估计此事不会对波兰的国内政局的稳定性造成重大影响,波兰将会在宪政框架内处理善后事宜。   但本来就很脆弱敏感的波俄关系,特别是俄罗斯在波兰民众心目中形象,看来将会受到显着影响。卡钦斯基是赴俄参加“卡廷惨案”时遇难的,遇难的地点又是在俄罗斯,甚至连乘坐飞机都是俄制图—154,凡此种种都会让人觉得:波兰的民族灾难究竟为何如此之多与俄罗斯结下“渊缘”?   这一切还得先从“卡廷惨案”以及此前的波俄关系史说起。1939年9月,纳粹德国从西面入侵波兰,与此同时苏联依据苏德密约,从东侧侵入波兰。1940年4月13日,也就是整整70年前,苏联军队在位于俄罗斯境内的卡廷森林,杀害了俘获的2万多名波兰军官和知识精英。此事发生后,苏方一直将其作为绝密事件封藏。1943年纳粹军队攻入苏联时,发现了“卡廷惨案”并将其公之于众。但苏联方面却一口否认,并将其斥责为“纳粹宣传”。直至1990年苏联即将解体时,苏联领导人才公开承认此事。    多年来,“卡廷惨案”一直是波兰人民心中无法愈合的伤痛,也是波俄关系改善的重大障碍。2007年,卡钦斯基赴俄纪念“卡廷惨案”时,既未访俄,也没会见俄领导人,两国关系可见一斑。这次卡钦斯基赴俄,同样是为了纪念这一历史事件。而俄方为了显示重视,还特地派出总理普京参加这一活动。这也是迄今俄方出席纪念卡廷事件的最高官员,意在促好两国关系的目的,还是很明显的。但谁能想到,悲剧再次发生。   从历史上看,波俄两国一直存在着“剪不断、理还乱”的恩怨情仇。两个邻国一强一弱的现实,注定了波兰在纠纷中要扮演“吃亏者”的角色。单单19世纪后半叶,俄国就伙同奥地利、普鲁士三次瓜分波兰。列宁领导下的苏维埃时期,尽管否定了沙皇时期与外国签订的不平等条约,但仍因领土纠纷爆发了俄波战争。二战期间,苏联竟与纳粹恶魔合谋瓜分波兰,后来又发生了卡廷惨案、华沙起义等一系列由苏联制造或导演的事件,这一切无不给波兰人民造成了巨大伤痛。   苏联解体后,饱受安全困扰的波兰迫不及待地投向了西方,波俄关系一直不和。1997年7月,波兰加入北约;2003年4月,波兰成为欧盟成员。波兰的亲西方政策是如此突出,以至伊兰克战争爆发时,美国将其作为“新欧洲”的榜样。当时波兰向伊拉克派出了4千多名军人,是除英国之外派兵最多的国家。2008年俄格冲突时,波兰也是一边倒地支持格鲁基亚。而在引入美国的导弹防御体系方面,波兰也是非常积极,先是积极响应小布什的导弹防御计划,后又接受奥巴马的部署“爱国者”导弹安排。这一切,无不有着防备俄罗斯的战略考量。   不过,随着美俄关系的缓和,特别是奥巴马去年9月宣布放弃在东欧部署导弹防御系统后,波兰也在努力改善与俄罗斯的关系。毕竟与一个巨邻关系不好,安全感终会不足。这次“卡廷惨案”纪念活动,波兰方面本来是由总理图斯克出席的,后来卡钦斯基决定亲自前往,显然也是借机改善与俄关系。熟料惨剧再次发生,旧痕之处添新伤。   这次坠机灾难发生在距“卡廷惨案”仅20公里处,70年之内,同一片森林吞噬了同样的波兰精英。没有人相信宿命,但饱受东邻摧残蹂躏的波兰人也难免会追问:我们的灾难与不幸为何那么多地与俄罗斯联系在一起?这一切,究竟是宿命还是人为?波兰能摆脱挥之不去的俄罗斯梦魇吗?尽管没有证据显示俄罗斯应对灾难承担任何责任,但脆弱而敏感的波俄关系,无疑再次被触痛神经。  (来源:中国评论通讯社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Copyright©2022 吾尊时尚 www.wuzunfans.com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欢迎各位作者创作优秀作品,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闽ICP备11008833号-10  

邮件联系方式: toplearningteam#gmail.com (请将#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