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瀑布的诗句

发布:王婧伊 时间:2022-10-26 02:24:15

千岩万壑不辞劳,远看方知出处高。溪涧岂能留得住,终归大海作波涛。

前面的两句由禅师所作,此出了瀑布的形成的样子,所要表达的是一种高远的意境,同时也是告诉了对方,你作为一位皇帝,明明有着至高无上的地位,这一点和从高处流下来的瀑布是一样。瀑布从千岩万壑不辞劳,流经小溪,然后缓缓地从高处流下,从近处看的话,好像没有什么特别之处,但是从远处看的话,那瀑布着实是很高。

禅师是从瀑布的本质开始写起,由此很精准地突出了主题,同时也交代了对方的身份,这种独特的描写方式,使得第一二句气势磅礴。李忱接的后两句,也是很有气势,不过总体上来说,更多的是一种心情,由于对于李忱来说,更愿意过平淡的生活,为此在这两句中依旧还是蕴含了禅理。

小小的溪涧自然是留不住瀑布,当水流从高处落下来之后,那瀑布就会随着水流,缓缓地流向大海,成为大海里的波涛。可见李忱对于人生的感悟,同样很深刻,把很多的事情看得比较透彻。从而在这两句中,重点描写了个人的心境,还有对于生命的感悟,为此与前面的两句遥相呼应。

这首《瀑布联句》意境高远,从而成为这一类作品中的精品,无人能够超越,但是到了清代,有一位才子冯云山还是依照这首诗的意境,重新创作了一首《咏瀑布》,通篇都是化用其中的意境,虽然比不上原作,但总体上来说,还算是写出了新意,也是一首不可多得的佳作。

穿天透地不辞劳,到底方知出处高。溪涧焉能留得住,终须大海作波涛。

冯云山是清朝著名的诗人,创作了很多脍炙人口的名篇,这首《咏瀑布》是其代表作之一。全诗引用《瀑布联句》的意境,也是写得很有气势,为此这样的作品,也是值得我们一读。第一二句还是用相同的表现手法,瀑布可以穿天透地,不辞辛劳,从高山中流出来,从而形成了一道壮观的瀑布。只有在高处,才能够形成瀑布,这就好像是做人一样,当你站得高,自然就看得更远。

后面两句是直接引用,没有做过多的改写,这样使得两首诗,可谓是有异曲同工之妙,形成了另一首经典。无论是李忱和严闲禅师的《瀑布联句》,还是冯云山的《咏瀑布》,那都是这一类作品中的经典。两首诗气势磅礴,写出了瀑布的特点,也营造出了一种高远的意境,使得作品里自然而然有着一种独特的韵味。

我们从这两首诗中,也是可以学会很多的东西,当你看待一件事情时,不应该只看表面,还应该从各个方面去了解。只有这样才能够看清楚事物的本质,为此事事精细,这样的话才能够看得更远,了解到事物所发展的特性。这和做人是一样的道理,所以这样的作品,应该融入进生活中,唯有这样才能够使得自己更加的优秀。虽然李忱后两句有一些伤感,但是正说明了事物的本质如此,当瀑布从高处流下之后,终究还是要回归到大海,成为大海里的浪花。


O_o


Copyright©2022 吾尊时尚 www.wuzunfans.com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闽ICP备11008833号-10 

邮件联系方式: toplearningteam#gmail.com (请将#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