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堂是干甚么的


问答

问题详情

教堂是干什么的?问题选编精彩回答!

回答时间

2022-09-20 14:00:00

精选回答

教堂是基督教三大流派(天主教、基督新教、东正教)举行弥撒礼拜等宗教事宜的地方。

作为宗教活动传播的主要场所,教堂大多历史久远,并且遍布城乡各地,成为城、镇的重要组成部分。按照级别分类有主教座堂、大教堂(大殿)、教堂、礼拜堂等。

世界现今前三大教堂是天主教的:圣伯多禄(圣彼得)大教堂、米兰大教堂、塞维利亚大教堂,全世界共有1520座宗座圣殿,其中大部分分布在欧洲,特别是在意大利。欧洲的教堂主要分为四种建筑风格:罗马风格、哥特风格、巴洛克风格和现代主义教堂,也有少数其他风格的教堂。

十世纪、十一世纪时,欧洲各封建领主热心于在自己的领地上修建规模壮观的修道院和教堂。教堂建筑采用典型的罗马式拱券结构。它是从古罗马时代的巴西利卡式演变而来。建筑史上称这种新形制为“罗曼内斯克”即罗马式。

中世纪时期,教会势力统治了欧洲。

11世纪前后建造的教堂受意大利影响,几乎全为罗马风格(Romanik)。其特征为圆形拱顶,从教堂的门或者窗户可以大致分辨出来。圆形的拱顶表现了当时人们对宇宙的认识:宇宙是圆形的。

11世纪后期,西欧兴起了繁荣的城市经济。在西欧的许多城市中,手工业和商业促进了资本主义的萌芽。城市之间除了经济、政治上的竞争,也带来教堂建筑的竞争,每座城市都以能建立美丽雄伟的教堂为荣。

自公元12世纪到公元15世纪,城市已成为各个封建王国的政治、宗教、经济和文化中心。教堂成为城市中最高大雄伟、富丽堂皇的建筑,基于这一背景,这一时期兴起了封建社会大发展的产物——哥特式艺术。“哥特”是指野蛮人。在欧洲人眼里罗马式是正统艺术,继而兴起的新的建筑形式就被贬为“哥特”(野蛮)了。第一个哥特式建筑是在法国国王的领地上诞生的。之后整个欧洲都受到“哥特化”的影响。

12世纪,哥特风格(Gothic)逐渐流传于欧洲并风靡一时。其特征为瘦高型,外表有许多像竹笋一样瘦长型的装饰物,象征着摆脱了束缚,奔向天国。拱顶也随之有了橄榄型的小尖。随着玻璃的应用,窗户被装饰得色彩斑斓。往往一个窗户就画了一个圣经故事。这一时期的哥特式教堂从外到内都十分瑰丽华美,极尽奢华之能事,使之成为城市经济繁荣的象征,哥特式的教堂最初从法国的巴黎开始兴建,其发展分为三阶段。

从12世纪开始持续到13世纪的50年代,是第一阶段,强调零散结构的递增和高度的增加,如著名的巴黎圣母院。

第二阶段,十分重视装饰性的处理,并开始追求丰富多彩的整体视觉效果,如德国的科隆大教堂。

第三阶段,除仍保持自身的基本特点外,装饰效果的变化已脱离了视觉上应有的结构整体性,如英国剑桥皇家学院礼拜堂。

17、18世纪后的教堂多为巴洛克风格(Baroque)的建筑。其特点是不注重外表,但内部华丽,有的用了大理石砖和大理石柱,配有彩画和雕塑。室内一改老式教堂的黑暗、凝重和神秘,采用浅色涂料,加上彩色装饰,让人感到轻松,似有一种清香味。

进入21世纪,由于当前的时代背景和科学技术的发展,新材料、新技术的出现,现代教堂的建筑形式也更多倾向于现代主义风格,用木材、玻璃、金属、混凝土等进行一种全新的设计,开窗形式不拘一格,结构关系更趋标准化,各个部分的象征意义减少。代表作品有柯布西耶的朗香教堂、日本建筑师安藤忠雄的光之教堂、迈耶的罗马千禧教堂等。

~w_w~

问题最后更新时间

2022-09-27 18:34:29
下个问题:军保卡是甚么卡

Copyright©2022 吾尊时尚 www.wuzunfans.com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闽ICP备11008833号-10 

邮件联系方式: toplearningteam#gmail.com (请将#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