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百科词典

地学

辛有志 百科词典 2022-09-23 13:49:23
地学是对以地球为研究对象的学科的统称,通常有地理学、地质学、海洋学、大气物理学、古生物学等学科。研究地学的目的是为了更好的开发和保护地球表面的自然资源,使人地关系向着有利于人类社会生活和生产的方向发展。

地学年谱

·公元前~公元元年

  据晋皇甫谧著《帝王世纪》,帝尧时代,中国凿井取水,这是古人掌握地下水知识的传说。  在中国最早的编年史书《竹书纪年》中载有公元前1831年泰山的一次地震,这是世界上最早的地震记载。  据中国殷代(公元前1217年)甲骨文,已有说明天气现象 (雨、雪、雹、霾、雷、霓、雾等)和降水强弱的记载。  公元前六世纪,提出地球球形说(古希腊 毕达哥拉斯)。  公元前五至前三世纪,中国战国时古代地理著作《山海经》十八卷,记录成文,其中已提到潮汐与月亮的关系。  公元前三世纪,《禹贡》问世,为中国古代重要地理著作,并记载了中国各地土壤的特征。  公元前三至前二世纪,《地理学》三卷是欧洲最早的通论地理专著,记有测算黄赤交角、地球大小和应用经纬网制地图(古希腊 埃拉托色尼)。  据《逸周书》,记有最早的中国战国时的物候,将全年分为七十二候,逐候记有气候变化和生物活动的特点。  公元前二至前一世纪,《史记》的《河渠书》为中国最早的水文地理著作,《朝鲜列传》、《大宛列传》为我国最早的涉及外国的地理著作(中国 司马迁)。  公元前138一前126年,中国汉武帝时张骞出使西域。  公元前二世纪至公元后六世纪,逐步开辟从中国渭水出发的古代横贯亚洲的交通道路,即有名的丝路。  公元前二世纪,中国应用木炭重量变化和琴弦伸缩来测量空气的湿度。

·公元元年~公元1800年

  一世纪,《地理学》十七卷是欧亚古代第一部最完整的区域地理书籍(古希腊 斯特拉波)。  一世纪,中国东汉时班超出使西域,在西域活动三十一年,恢复了中西交通的道路。  132年,东汉时,创制世界上第一个测量地震的“地动仪”,开创了用仪器测量地震的历史(中国 张衡)。  一至二世纪,中国东汉《尚书纬·考灵曜》中记有:“地体虽静,而终日旋转”,“一年之中,地有四游”,反映了当时人们对地动的朴素臆测。  二世纪,运用圆锥、球面、圆筒等投影方法绘制地图(古希腊 托勒密)。  223年至271年,西晋时期绘制了禹贡地域图和地形方丈图,提出绘制地图六条原则“制图六体”,是世界上最早的地图和有关制图学的理论(中国 裴秀)。  四至五世纪,中国东晋法显到达印度和狮子国(斯里兰卡),著有《佛国记》。  五至六世纪,北魏《水经注》为我国古代最完整的水文地理著作(中国 郦道元)。  628年到645年,中国唐朝唐玄奘旅行亚洲中部和印度,历时十七年,归后著《大唐西域记》,为研究西域史地的重要文献。  八世纪,编成《海内华夷图》,为十一世纪时编制《禹迹图》的基础(中国 贾耽)。  九世纪,唐宪宗时的《元和群县图志》,为中国古代最完整的全国地理志(中国 李吉甫)。  1072~1074年,宋代创用分层建堰法,使用水平尺、罗盘针于地形测量;制作表示地形的立体模型称木图(中国 沈括)。  1086~1093年,宋代《梦溪笔谈》中提出海陆变迁、流水侵蚀地形原理;揭示化石的形成,并用化石推断古气候;指出磁偏角现象等(中国 沈括)。  1271~1295年,意大利人马可·波罗东游中国,归后著有《马可·波罗游记》。  1424年,中国明朝永乐年间制发雨量器,供全国各州县使用,是世界上最早使用雨量器的国家。  1405年到1433年,中国明代郑和七次下西洋,远达非洲东岸慢八撒(现今在肯尼亚)。  1487年,葡萄牙人迪亚士发现非洲南端的好望角。  1492年到1502年,意大利入哥伦布先后发现古巴、牙买棚、波多黎各等岛屿,当时误认为发现了印度。在航海中,认识到地球磁场的偏角因地而异的变化。  1498年,葡萄牙人达·伽马发现经好望角到达印度的航路。  1498年,对湖水的侵蚀搬运进行观察,提出防止湖水浸蚀的方法,此方法也可防止海水的侵蚀(中国 沈启)。  1499~1504年,意大利人亚美利哥·维斯谱齐曾多次航行到南美洲北岸,确认为一新大陆,后来就把南、北美洲称为“亚美利加”。  1519年9月一1522年9月完成第一次环绕地球的航行,证实地球是球形(葡萄牙 麦哲伦率领的探险队)。  1564年,《吴江考》中有科学的关于水位的记载(中国沈启)。  1564年,增补朱思本舆地图,成为《广舆图》二卷,将单张地图改为地图册,为清初所绘地图的基础(中国 罗洪先)。  1569年,创立麦卡托投影法,并于1595年出版《地图册》 (荷兰 麦卡托)。  1570年,用摆式风力计测量风力(意大利 丹蒂)。  1576年,发现地球磁力的倾角(英国 诺曼)。  1640年,明朝《徐霞客游记》,是世界上最早论及石灰岩岩溶地形的著作(中国 徐霞客)。  1648年,发现气压随高度变化(法国 帕斯卡)。  1653年,意大利北部开始建立世界上第一个气象观测站。  1677年,清朝时提出“测水法”,并主张“束水攻沙”,发表《河防摘要》(中国 陈潢)。  1686年,用气压计说明测高公式、贸易风、季节风(英国 哈雷)。  1687年,提出引潮力的学说,首先得出关于海水对引潮力反应的理论(英国 牛顿)。  1687年,提出台风为旋转风暴的理论(英国 丹皮尔)。  1695年,《广阳杂记》中提出方舆之书应探求“天地之故” (中国 刘献廷)。  1728年,航行白令海峡,确认亚美二洲不相连接(俄国、白令)。  1747年,开始矿物的系统记载,刊行《矿物学》(瑞典 沃勒里乌斯)。  1763年,出版《论地层》,书中涉及地表受内外营力作用的思想(俄国 罗蒙诺索夫)。  1768年,最早绘成表示地磁倾角的地图(德国 威尔开)。  1769~1774年,进行三次大洋洲探测,发现新西兰南、北岛,澳洲东岸和新喀利多尼亚群岛。1773年,第一次进入南极圈,到达的最南点为71度10分(英国 科克)。  1775年,开始对矿物外部特征进行研究,后提出按外部特征的矿物分类法(德国 亚·维尔纳)。  1775年,提出潮汐动力学说(法国 拉普拉斯)。  1777年,提出山脉形成的隆起说(俄国 帕拉斯)。  1783年,发明毛发湿度表(瑞士 霍·索修尔)。  1791年,提出按矿物的化学组成对矿物进行分类(俄国 谢维尔金内)。  1791年,创立岩石起源的水成学派(德国 亚·维尔纳)。  1795年,《地球的理论》问世,提出岩石起源的火成论,反对当时的地质学中流行的水成论(英国 哈顿)。

·公元1800年~1899年

  1804年,发现地磁的强度从极地到赤道逐渐递减的规律(德国 洪保德)。  1806年  发现气温随高度递减的规律(德国 洪保德)。  确立蒲福风级标准,国际上沿用至今(英国 蒲福)。  1812年,提出地壳变动的灾变说(激变说),认为生物的变化是上帝多次创世的结果(法国 居维叶)。  1815年,《英国地质图》出版,首次制成地层学的地质图(英国 史密斯)。  1817年,提出等值线的概念,制成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图(德国 洪保德)。  1820年,制成气压图,是天气图的开始(德国 勃兰戴斯)。  1821年,第一次在南极圈内发现陆地(南极大陆边缘的岛屿)命名为彼得一世岛与亚历山大一世岛(俄国 别林斯高晋)。  1822年,在地图投影中采用等角法(德国 高斯)。  1830~1832年,出版《地质学原理》一书,提出地质进化的均变说。(英国 赖尔)。  1831年    发现北磁极,即地磁北极(英国 詹·罗斯)。  第一次看见南极大陆,环绕南极大陆航行一周,完成了重要的地理发现(英国 皮斯库)。  1837年,开始地球椭圆体的计算(德国 贝塞尔)。  1840年,提出地球历史上有冰期存在的观点(瑞土 阿加西斯)。  1842年,首次印制标有等温线与等压线的天气图(美国 卢米斯)。  1845~1862年,出版《宇宙》五卷,从直接观察的事实出发,运用比较法,揭示自然现象之间的因果关系,从而对僵化的自然观在自然地理学方面打开了一个缺口,开创了自然地理学(德国 洪保德)。  1846年,提出准平原是海蚀的结果的观点(苏格兰 安·雷姆赛)。  1852年,提出地壳的冷缩说(收缩说),认为地球由炽热状态逐渐冷却而成。由于冷却收缩,使地壳发生运动(法国 博蒙特)。  1855年,提出第一个地壳均衡说(英国 埃里)。  1857年  创立“贝尔定律”,提出河谷发育的不对称原理(俄籍德国人 冯·贝尔)。  制作北大西洋最初的海图(美国 马·莫里)。  欧洲开始经纬度测定。  提出侵蚀基面的概念,认为海平面是河流侵蚀作用的基准面(美国 约·鲍威尔)。  1858年,开始进行岩石的显微镜研究(英国 索比)。  1859年,在收缩说的基础上提出地槽学说(美国 詹·霍尔)。  1860年,创立风与气压梯度关系的巴罗特定律(荷兰 布依斯·巴罗特)。  1869年,绘制全球等压线图(英国 巴肯)。  1871年,提出关于在密度和海流不连续面上的波浪和涟波的理论(英国 汤姆生)。  1873年,发展了“地槽”理论,使其具有更加固定的形式(美国 丹纳)。  1874年,绘制北半球的天气图(丹麦 霍夫迈尔)。  1875年,发表《阿尔卑斯山脉的成因》,从收缩说的观点说明褶皱山脉的形成(奥地利 修斯)。  1876年,将地槽分为正地槽与准地槽(德国 斯蒂尔)。  1877年    提出第一个大陆漂移说(俄国 贝汉诺夫)。  提出大气环流理论(美国 费雷尔)。  1878年,从收缩说出发探讨褶皱形成的力学原理(瑞士 海姆)。  1879年,按温度指标首次进行气候分类(德国 苏潘)。  1882年  设置北极海观测所(挪威 霍恩等)。  《人文地理学》出版,书中按自然地理要素来论述地理环境决定论(德国 拉采尔)。  首次绘制世界年雨量分布图(美国 卢米斯)。  1884年,根据气温与降水二要素,并联系重要指示植物进行气候分类,此分类法曾被广泛应用(德国 寇本)。  1885年  《地球之面貌》问世,根据收缩说对整地球表面的构造作了综合分析(奥地利 修斯)。  提出石油矿床的背斜说(美国 爱·怀特)。  1886年  按构造与形态首次进行海岸分类(德国 李希霍芬)。  根据6000次深测记录绘制大西洋海深图(美国 马·莫里)。  提出弹性表面波理论,认为表面波是构成地震波的主要部分,后被证实(英国 瑞利)。  1887年  提出俄罗斯地台构造的理论(俄国 卡尔宾斯基)。  发表气象图集,包括全世界等温线图、等压线图、年总雨量图等(奥地利 汉恩)。  1888年,发现地球南北两极的移动和纬度变化(德国 寇斯脱奈尔)。  1889年  提出地壳均衡说,试图把所有的构造运动都解释为均衡力作用的结果(美国 杜顿)。  通过实验,总结得出各种元素在地壳中的重量百分比,后来地壳中每种元素所占的平均比值被称为克拉克值(美国 弗·克拉克)。  提出准平原是地形发育的最后结果(美国 戴维斯)。  1890年  提出岩浆分异是火成岩分化原因的见解(德国 罗森布施)。  提出气候变化的35年周期说(瑞士 布吕克纳)。  1891  发现地球两极移动和纬度变化的主要周期(美国 张德勒)。  提出十种国际云型(瑞典 希尔德布兰德·希尔德布兰森,英国 艾伯克龙比)。  进行地球平均密度和万有引力常数的测定(英国 波伊丁)。  1896年,按十种国际云型分类法绘成国际云图册(瑞典 希尔德布兰德·希尔德布兰德森,德国 寇本等)。  1897年  地震记录证实纵波,横波和表面波的存在(德国 奥尔达姆)。  最早研究蒸发与降水同海流的关系(英国 荷)。  根据地震波分析,提出地球有铁核的假说(德国 威彻特)。  1899年,创立地理循环说,即地貌循环说(美国 戴维斯)。

·公元1900年~1960年

    1900年  俄国科学家道库恰耶夫,创立发生学、土壤学,提出基于发生学原则的土壤分类,创立自然地带学说。  意大利科学家罗西、瑞士科学家福勒尔,制定第一个反映地震地面效应和确定等地震线的罗西-福勒尔烈度表。  1902年  法国科学家泰赛伦斯,发现地球大气圈的平流层。  英国科学家亥维赛、美国科学家肯尼里,从无线电绕地球弯曲通讯,提出大气圈有电离层存在。1924年被证实。  1903年  德国科学家李希霍芬,提出了东亚地体的构造理论。  挪威科学家沃洛特,提出了岩浆的溶液理论。  1904年  挪威科学家斯托末,提出激光和磁暴是由高能带电粒子在地磁场中运动而产生的理论。  挪威科学家伯克兰,进行极光的模型试验。  德国科学家威彻特,发明威彻特地震仪。  美国科学家葛利普,提出沉积岩成因分类。  美国科学家乔·拉姆,提出关于地震弹性波发生和传播的理论。  1905年  美国卡内基研究所地磁部,开始世界海洋的地磁观测。  德国科学家艾·拉曼,开始建立欧洲土壤学的体系。  瑞典科学家艾克曼,建立海流理论,明确风与海水的关系。  中国科学家邝荣光,编制《直隶省地质图》与《直隶省矿产图》,为我国第一本地质图。  美国科学家乔里,发现岩石中的发射现象,对研究地热的来源有重要意义。  1906年  美国科学家海福特,根据重力测定结果,确定地球为一个椭球体。  德国波兹坦测地研究所,完成重力的绝对测定。  德国科学家马古利斯,发展风暴理论,建立台风能量论的基础。  德国科学家奥尔达木,根据地震波的走势曲线,证实地核的存在。  美国科学家鲍温,实验证明有关岩石同矿床的关系。  奥地利科学家安普菲诺,提出地壳的振荡运动由地壳深处物质膨胀与压缩所引起的见解。  国际地震协会,法国斯特拉斯城建立第一个地震观测台。  1907年  德国科学家朱帕里兹和英国科学家托纳,朱帕里兹制成地震走时表,后经托纳修改。Z-T走时表最先得到广泛应用。  俄国科学家戈里芩,发明地磁式地震仪。  1909年  英国科学家达维特,发现地球南磁极。  南斯拉夫科学家莫霍洛维奇,发现地壳与地幔之间有一个岩层的分界面,现称为“莫霍面”。  美国人彼利,首次到达南极。  英国科学家辛普森,提出雷雨的电荷生成说。  1910年,挪威威·皮叶克尼斯,发现海洋环流定理。  1911年  首次到达南极(挪威 阿蒙森)。  开始用相律说明发生在地壳中的矿物的分配(挪威籍瑞士人 戈尔德施密特)。  1912年  提出大陆漂移说(德国 魏根纳)。  从重力异常值的测定讨论地壳均衡说(美国 海福德)。  提出国际土壤粒径区分法(瑞典 阿特伯格)。  1913年  创立地理景观学说,把各级地理区域看成是自然综合体,认为它们是地形、气候、土壤、植物等相互作用的结果(苏联 贝尔格)。  论述关于硅酸盐矿物物理化学的相互关系(美国 芬纳)。  提出大气热辐射平衡的理论(德国 埃姆顿)。  1914年,发现地球深2,900公里处存在地幔与地核的界面,称为“谷登堡界面”(美籍德国人 谷登堡)。  1917年,进行侵蚀和堆积基准面的研究(美国 巴来尔)。  1918年,确立大气的太阳潮(英国 查普曼)。  1919年  提出锋面和气旋学说(挪威 雅·皮叶克尼斯)。  按海岸运动的方向将海岸进行分类(美国 道·约翰逊)。  1921年  发现大气圈的臭氧层,量少,但吸收大量紫外线,使生命体免受损害(法国 法布列)。  开始珠穆朗玛峰探险(英国皇家地理协会探险队)。  1922年  发现深源地震的存在(英国 透纳)。  算出火成岩的平均化学成分(美国 弗·克拉克)。  1923年  建立元素的地球化学分配法则(挪威 戈尔德施密特)。  进行地槽的分类(美国 舒舍特)。  1924年  《形态分析》出版,提出“山前阶地”理论(德国 瓦·彭克)。  根据地壳收缩说分析综合世界的造山运动,发表造山论 (德国 汉·斯蒂尔)。  提出岩浆岩相的概念(苏联 乌索夫)。  提出地质时代气候变迁的原因是地轴发生周期性偏倚的见解(德国 寇本、魏根纳)。  1925年  根据气候因素进行土壤分类(苏联 瓦·威廉斯)。  提出大地构造的放射性轮回说,确立大地构造过程的周期概念,用地壳中放射热的堆积解释地壳运动的周期性(英国 乔利)。  提出生物地球化学的概念(苏联 维尔纳德斯基等)。  根据气候型与地理景观作出气候的分类(苏联 列·贝尔格)。  1926年  提出干燥指数,并绘制干燥指数的世界分布图(法国 德马东)。  提出中国地质历史时期的气候脉动说(中国 竺可桢)。  1927年  证实深源地震的存在(日本 和达清夫)。  发现菲律宾海沟中的爱姆登海渊,深度为10,830米,后订正为10,400米(德国 爱姆登号军舰)。  1928年  提出地壳变动的地下对流说(英国 阿·霍尔姆斯)。  提出气团理论(挪威 贝吉隆)。  提出电离层形成的紫外线电离说(英国 赫尔本特)。  1928~1930年,第一次南极陆上探险,乘飞机到达南极上空(美国 拜尔德等)。  1929年  在《东亚的几个特别构造型》一文中提出地质力学的原理和方法(中国 李四光)。  根据太阳辐射量的变化说明第四纪冰期的成因(英国 辛普森)。  从乱流扩散说明大气运动的理论(德国 德范特)。  从地球化学观点说明地球内部的构造,从此矿物学不再是纯粹的记事性科学了(挪威籍瑞士人 戈尔德施密特)。  1930年  根据天文学的计算说明第四纪冰期的成因(南斯拉夫 米兰科维奇)。  反对地壳变动的收缩说,提出波动说(德国 哈尔曼)。  开始在海上进行重力测定,发现重力异常(荷兰 文宁)。  1931年,根据降水和蒸发指数进行气候分类(美国 桑斯威特)。  1932年,发现火山喷出岩具有磁性(德国 凯尼格斯伯杰)。  1932年,提出黄土形成的“土壤残积说”(苏联 列·贝尔格)。  1933年  提出地壳变动的脉动说(美国 布赫)。  提出花岗岩生成的选择再熔融说(芬兰 埃斯科拉)。  提出热盐环流的模式理论,研究蒸发与降水因素产生海流(英国 古尔兹勃龙)。  发展了等离子体川流在地球磁场中的运动理论,用以研究地磁风暴(英国 查普曼等)。  提出降水的冰核说(挪威 贝吉隆)。  1934年  出版《风化壳》专著,发展了地表风化壳理论(苏联 波雷诺夫)。  提出东南季风的强弱和中国东部雨量分布的关系(中国 竺可桢)。  1936年  从湖泊堆积物的微层里研究了解古气候(苏联 肖斯塔科维奇)。  1933一1936年,在庐山和黄山等地发现冰川遗迹,确定中国曾有过第四纪冰期(中国 李四光)。  提出地球存在内核的第一个证据(英国 莱曼)。  1937年  1937~1940年,苏联“赛得夫’号船进行北冰洋漂流调查。  论述地壳变动与岩浆活动的关系(德国 布勃诺夫)。  1938年  提出弧状列岛的成因(美国 哈·赫斯)。  从岩石矿物中铅质量的比较,论述铅矿的起源(英国阿·霍尔姆斯)。  1939年  用化学观点探讨沉积环境(美国 特温霍费尔)。  提出中国华北黄土的水成见解(日本 增渊坚吉)。  提出地磁场是由于地球旋转使地心内液态铁产生涡流所引起的假说(美籍德国人 埃尔撒色儿)。  《中国气团的性质》一文,分析研究中国境内的气团性质并加以分类(中国 涂长望)。  1940年  进行地核的磁性研究(美国 斯来特)。  提出生物地理群落的概念,认为植物群落的分布与组成决定于环境条件,并认为它是地理景观的基本单位(苏联 苏卡切夫)。  1941年,根据对密西西比河下游黄土的研究,提出黄土的水成说(美国 理·罗素)。  1942年,对火山爆发能量进行预测试验(日本 水上)。  1945年  发表《中国主要地质构造单元》一书,制成我国第一幅大地构造图,从地台、地槽和造山运动的关系划分中国地质构造单位(中国 黄汲清)。  用便于室温贮存及从地面飘散的碘化银代替干冰,实现人工降雨(美国 冯纳古特)。  1946年  用干冰冷却饱和水汽,实现人造风雪及人工降雨(美国兰米尔、谢弗尔)。  用火箭进行120公里高处超高层观测(美国 贝斯特)。  在高压下进行岩石物性的实验研究(美国 布里奇曼)。  发现平顶海山(美国 哈·赫斯)。  提出地球化学景观的概念,从化学元素在景观中的迁移过程和迁移能力研究景观要素之间的物质和能量交换过程(苏联 波雷诺夫)  1947年,发现深80~140公里一带地震波速降低层称为谷登堡低速层(美籍德国人 谷登堡)。  1947~1948年,瑞典“信天翁号”海洋探险船进行海底地壳的热流量探测。  1948年   将新构造学从大地构造学中分出,成为一个分支(苏联奥勃鲁契夫)。  从陨石的化学分析推测地球内部的状态(美国 哈里逊)。  发现大陆西岸洋流密集和强化的现象(美国 斯托梅尔)。  提出地核由高密度变态的地幔物质组成的观点,和以前认为的铁镍地核的观点不同(英国 沃·雷姆赛)。  1950年,发现平流层与电离层之间的中间层(英国 西·查普曼)。  1951年  苏联考察船“勇士号”发现迄今为止世界上最深的海沟——马里亚纳海沟(深11,034米)。  英国“挑战者八号”进行环球一周的海底地震探查。  1954年开始,经过大量统计证实板状分界线都是地震活动带。揭示大洋中脊(隆)的连续地震带(美籍德国人 谷登堡等三人)。  1955年,在北美两岸外海洋底发现四个大断错带(美国 梅纳德)。  1956年  提出中国地台活化的见解(中国 陈国达)。  提出中国东部生油盆地分布在新华夏系沉降带的见解,后在中国东部陆续发现了几个大油田(中国 李四光)。  1957~1958年,举行65国参加的国际地球物理年(原名“国际极年”)。  1958年,美国根据人造卫星的运动精确测定地球的形状。  1960年,中国登山队于5月25日从北坡首次登上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

北京大学地学研究中心

  为实现地学学科的强强联合,创建一流水平的地学学科,整合地学研究资源,优化地学教育配置,立足21世纪人口、资源、环境的重大战略问题,更好地为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服务,北京大学与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于2002年10月20日,共同组建了北京大学地学研究中心,开展教学科技合作。    地学研究中心是北大地球科学人才培养、基础理论研究与应用技术开发的基地,宗旨是为创建世界一流大学做出贡献。研究中心设在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受北大和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的双重领导。研究中心主任由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校长兼任,常务副主任由北大选派。双方联合组建研究中心教育、科技协作指导委员会,负责审批中心的长远规划、检查年度计划的执行情况以及两校合作的其他重大事宜。

清华大学聘徐冠华为教授 恢复筹建地学学科

  清华大学校长顾秉林二00九年七月十日为徐冠华院士和王斌研究员颁发了聘书,地球系统科学研究中心正式成立,这标志着消失五十七年的清华大学地学研究再次上马。   清华大学地球系统科学研究中心为跨学科综合交叉研究机构,致力于研究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地球系统科学的前沿课题及其产生的社会经济影响,侧重于气候变化与地球系统模式研究、全球变化经济学研究等重大课题。   曾任中国科技部部长的徐冠华认为,中国关于全球变化的研究,必须面对国家的经济社会发展、科技发展的紧迫需求,集中全力做大事;要把发现人才、培养人才,特别是中青年人才放在第一位,加强国际合作。清华大学成立地球系统科学研究中心并恢复筹建地学学科,必将促进中国全球气候变化的研究。   清华大学曾于一九二九年成立地理学系;一九五二年院系调整中,清华大学地学系调整到北京大学,成立地质地理系;二00九年清华大学校务会议讨论通过,决定成立地球系统科学研究中心。

为什么要推进探月地学研究

  中国地质调查局主办的探月与地学科学研讨会2009年6月16日在北京举行,来自中国、美国、日本等国的探月与行星科学研究专家学者100多人就月球遥感与月球地质、月球地球化学与月岩样品研究、月球地球物理、未来月球与行星探测等内容进行了研讨。   这是世界各主要国家竞相推进探月地学研究的一个生动写照。  推进探月地学研究是当前月球与行星探测的新要求。月球是地球的卫星,也是太阳系的一个重要成员。月球地学研究及其资源探测是地球地学研究的自然延伸,探月与行星科学研究受到国际社会广泛关注。美国和前苏联通过对月球发射探测器并着陆采样,已获得有关月球地貌、重力、磁、构造和物质组成等多方面资料。科学家通过对所获得资料和样品的分析、测试和研究,已取得一系列重大科学发现和成果。随着中国、日本、印度、美国相继发射探月卫星,国际探月及科学研究出现了新高潮。月球地学研究必须及时跟进。  推进探月地学研究既是探月工程的基础,又是探月工程的目标。无论发射绕月飞行的探测卫星、月面软着陆的月球车、月球表面微型钻机还是月球软着陆器发射小型采样返回舱,甚至未来的月球基地建设,都需要基本的月球地质基础数据。通过卫星、飞船、月球基地等对月球表面环境、地貌、地形、地质构造与物理场进行探测,目的是勘查月球重要矿产资源分布特点与规律,勘测月壤厚度与核聚变发电燃料氦-3的分布与资源量,最终开发月球的地质矿产资源。这些都是探月地学的核心内容。  月球是人类探测太空奥秘的基地,探月地学研究立足地球、聚焦月球、放眼火星。中国地质调查局的“月球地质遥测信息综合分析研究”项目,重点内容之一就是开展青藏高原北部柴达木盐湖与火星表面地质类比研究,即对柴达木盐湖区与火星表面进行地质地貌、沉积环境、沉积矿物及硫酸盐矿物类比研究,对柴达木盐湖样品进行生物学研究,分离鉴定生物类型,分析柴达木盐湖生命体系及对火星生命体系的潜在意义。为火星生命存在及演化提供新的类似模型是探月地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  随着冷战的结束,月球和行星探测事业造福未来人类的目标越来越清晰。人类登月,最终目标不只是为宇航员拍照留念,而是要最终为地质学家、地球物理学家开辟工作基地,为人类未来开辟新资源和生存的空间。可以预计,地质学家将以越来越大的规模加入到火箭运输、航天科技专家组成的“星际战队”行列中来。 (来源:新华网 记者王立彬) 

Copyright©2022 吾尊时尚 www.wuzunfans.com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欢迎各位作者创作优秀作品,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闽ICP备11008833号-10  

邮件联系方式: toplearningteam#gmail.com (请将#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