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百科词典

民间术数总论

霞姐 百科词典 2022-09-29 08:44:59
术数在台湾汉人社会的流行,通常被简化分类为山、医、命、卜、相等,称为“五术”,其中的医术除了少数如祝由科(指用符咒治病的方法)之类,多已独立而自成中医学之列,被视同科学的辩证、实证之术;其馀4种术法至今仍归于术数之类,也在社会中普遍存在,成为一种信仰习俗。台湾虽历经现代化的冲击,这些与日常生活相关的术数卻仍存在,其作用影响个人、个别家庭,则因认知不同而有所差異。  根据社会学界每5年一次对台湾社会的宗教现象,分类进行调查研究,民间仍有许多人相信或运用过术数。探讨其所以能长期存在的原因,虽然学界习于从社会稳定与否解释其社会心理,不过从历史文化的信仰传统考察,术数从古至今能持续存在,纵使其中有些被视为非科学,卻也不影响其在日用中被保存下来。在教育体制下(如宗教、历史学门)也视术数为一种历史、文化现象,想要理解其为何能存在于社会的文化机制。直到目前,可以肯定的是台湾社会之运用术数,仍然是华人社会中保存良好的地区,而其价值反能被现代学术进行新的检验与重估,这些可被活用的社会事实,即可证明术数可契入现代生活中,将来也不会从汉人社会中完全消失。  一、名义、性质及类别  台湾社会习称的五术及其类别,乃是历经数千年的衍变、淘汰,从数大类杂而逐渐被细加分类后所遗存者。术数的创始、运用,原本先人在生活上所累积的经验法则,后来也被信仰习俗所吸纳,并与帝制的职官、儒家的士人及宗教人士有关,并非只存在于民间的术士活动中,因此在名称上并不能单用“民间术数”。  中国古籍的图书分类上一直存在“术数”一类,典籍上则是杂用方术、数术或艺术等名,而以“术数”最为常见;所包含的內容也迭有变化,较早被归类整理于《汉书艺文志》者有〈数术略〉、〈方伎略〉等,医经、经方、房中、神仙属方伎之学,而术数则有天文、历谱、五行、蓍龟、杂占、形法六类。这种图书分类在历代图籍中略有变动,基本內容则是随经验、交流而后也转精,如接纳西域传入的历法、命学,一直发展到清代,被史官整理为《四库全书总目》的子部,代表历经千年的经验总结,最明显的发展变化,天文、历法、算术已因具有科学性质,被独立为天文、算法类,而术数类所存留的六属,就比较接近于台湾民间统称“五术”的术数观。  六属并不包括医类,卻因图书分类所需,先列数学、占候两类:数学及象数易、图象易,做为《易经》中卜筮易的持续运用,台湾民间所用的卜卦(龟卦、金钱卦),或是“易经学会”所传授者,在哲理易之外就是象数易的遗法。而《皇极经世》以易象而观人论世,至今也仍为学易者所运用。占候即是以星、土、云、物为占,以示知吉凶,公认《开元占经》为占经的典型。这两类都是帝王的职官所职司,也是儒家士人演易之术而通观历史、人事;而运用日广的技术,在民间更被术化为日用的技术,背后都有其哲理的支持,如认同于同一宇宙观、生命观,而可施于日常行事中。  相宅、相墓、占卜、命书、相书及阴阳五行等六属中,在民间常用的术、法,虽已被简括为五术,但溯其渊源同样都与帝王职官有关,卻又更切近于实用。相宅、相墓通称为阳宅与阴宅,即被视为地理人子须知,属于古代的堪舆之学;不论帝都所卜选的地理或聚落房宅的卜地,都是地理术之大用者,而从帝室陵寝到祖先葬埋之地,也是为人臣、为人子者基于尽职、尽孝而须知的地理奧妙。所以在台湾从寻常百姓之家到官家豪富,为祈一家之福,至今仍然讲究相宅、相墓之术。  占卜则有六壬、易占、灵棋卜、杂占等,这种卜法的运用如大小六壬、易验易卜等,至今仍经常被使用。而命书、相书一指星命,乃将传统星命术、印度九曜术等,配合阴阳、五行而演成四柱(年、月、日、时)八字的算命术,以之推衍人之命运吉凶;另一则指相命之书,如《四柱命书》等,都是民间习知的四柱算命法。  相命之法从古代的相人术、观人法,发展为观察身形、骨法、相貌、气色诸法,以之预知人之吉凶祸福,为流行较广的命、相二类。阴阳五行一类则泛指太乙、遁甲、演禽、星历、选择等,主要运用的就是克择的择日、奇门遁甲等,从居家常备的黃历到专业的选择术,也仍是现代人日用生活中参考的术法。  台湾社会传承已久的术数,虽经清领、日治时期的不同统治者,卻不曾因被视为迷信而道致中断;而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现代化潮流中,虽然曾一度被现代学术所排斥,或遭学院派或科学教育者的一再批判,但台湾战后的特殊环境,使术数发展更加多元化。国民政府迁台后,各省熟习术数的人士也随之来台,并挟其术而活跃于社会各界,为原本以福建及广东部分地区为主流的术数增加新法,如地理中原本流行的闽法外,也多增赣(江西)法的形法之术等;在相命诸术中,许多名家纷纷传入繁复多样的术艺,在原本的四柱八字算法外,又开启术数新局。近代中国在文革期间破四旧,将术数通称为“迷信”,台湾反而成为保存各省所传术数之学的宝地,直至改革开放后,中国学界、民间才又重新评价,视之为非物质文化遗产。  二、基本原理与实践之道  术数在台湾社会的运用,就如在历史发展上所遭遇的,虽然被视为小术、小道,背后卻是基于汉族的宇宙观:太极、阴阳、三才、五行、八卦、九宮等文化符号,形成整体性的有机体宇宙论,经由阴阳、五行的辩证互补,表现在所运用的数字上,则以三才表示天、地、人三道,五行则是用以形成相生、相克的原理,配合五色、五方及五种属性,据以推理事物彼此之间的神秘关系。在学理上则以《易经》、《河图洛书》为哲理基础,八卦、九宮的卦象、数字也被视为神秘符号,用以解释空间、方位上的意义。故所形成的大、小宇宙,都可配合时间、空间的卦位排列,根据先天与后天之间的顺、逆运化,因而赋予不同的意义。汉人的神话思维又习于利用各种圣数的组合,再配合宇宙图式所形成的模型,便构成术数运算的根据。早期术数将天文、历算等含括其中,后来虽然独立,卻已将其收纳而据以演算,所以术数之学常用推命、演禽、算命等词,就可知其根据各种神秘数字所作的推演,而各有其运用之妙。  术数使用汉民族的形象思维,而灵活运用诸多文化符号作隐喻性的想像,因此适用于同一民族。汉代六类中已有的形法就是据形以成术,民间称为“呵形”者即是想像其形而代相,所根据的就是感应论,相信人与物、物与物间形成神秘的关系,所以法国社会学家列维??布留尔(Lucien Lévy-Bruhl)在《原始思维》一书中一度将其称为“原始思维”,意指在表象世界中以感应关系而形成互渗律,乃借形状、性质等彼此之间发生关联。这种感应关系既形成于天、人之间,也存在于人与物或物与物之间,这种事物之间的神秘性,虽非科学认知中的范畴分类,卻是术数所赖以作用的类感、类推原理。所以形法中的呵形,使山、水与风的神秘关系,方便借由形象以表达其体证上的经验,因此观风聚气即可卜其穴位;又如现在阳宅学中流行的“紫白飞星”、“八宅法”,强调理气与个人命理,若遇不利的方位,即推衍气化的宇宙生成,或是使用厌胜以辟邪,就可改变其局以趋吉辟凶。  台湾的汉人社会至今仍根据早期所形成的气化宇宙论,运用阴阳、五行的辩证关系,加以相信感应论,都使术数的实践在讲究灵验性外,也相信其神秘性;而历经不同时间中、不同派别的发展,衍生出眾多门派,其技艺也衍变得愈复杂,而被认为愈精准。所以现今所使用的法与术,都是长期积累而成的经验,其基本原理虽然具有一致性,而实际的运用愈加繁琐,原本独立者也会被综合运用,也就是复合诸术以減少其误差率。如紫微相法配合奇门遁甲可用以预测人的命运;或是辟邪的运用可以补益相宅之术,以维续、改造住宅的安全与安定。五术中各类都形成诸多派别,所根据的原理虽大都一致,卻可因应而衍生诸多术法以应实用之需,这是为何现时门派特多的原因。  三、其用在人:术法的传承  术数运用从传统到现代,之所以能一直保存于民间社会,主要的动力就是人们希望探求神秘并用以预测未来;因而职掌这种能力者,就因其术神秘,其人因而也被视为神秘。民间社会通常运用的称呼有士、师、先(或仙)等,如地理师、风水先;相士、术士或算命先;法师、补运师、符仔先等。这类行业都如百业而各有行业神,也就常用仙、先字,如鬼谷仙(先)师、孔明仙(先)师等,显然先师与仙师并非仅是谐音,而是意取双关:先字指创始其业之先知先觉,也称传承其术者为“先生”,“先”即此一敬称的省称;而“仙”字则意指其术如神、妙算如仙,也指预测未来之秘犹如能突破时、空的仙术。所以清领时期存在于台湾社会中,有一种旧行业的分类就有上九流、下九流的说法,术士行业多被置于上九流之末,表示其为具有专业能力者。  从历史渊源理解这些用语,就表示术数之学的源流正变,从巫师到法师,从王官到江湖术士,都在历史的演化中不断持续其所传承的专门知识,也在历史中与时俱变地改变其身分、地位。根本的原因就是这一行业者,在沟通有形与无形之间,始终具有不变的中介者角色:沟通天人、预测未来。其上焉者即为知“道”之术,故为帝王、人民所礼敬,如殷商的伊陟、巫咸,而开宗周基业的文王也被认为是推演《易经》者,这类历史名人都被推许为大巫或易卜的创始者;而术数鼎盛的唐、宋两代,李淳风、陈抟或理学大师邵雍,都曾被推尊为术数有突破成就的先师,这些贵为帝王之师者,都是史传所载的历史人物。另一类则是被推许为一门一派的创先者,在历史上卻是隐姓埋名或生平不彰,如命学中开创子平术的徐子平(又名徐居易),或是堪舆术中整理《青囊经》的杨筠松;类似这样的术数大家既不为史录所载,也就如同隐逸之士而难悉其详。主要的原因就是这一类通晓其术者,常被世俗认为擅于术者可能洩露天机,故需隐晦其行藏;另一种可能则是后世之人托于名下,将许多典籍与派别都归诸其人,实际上其人其术只是箭垛式人物而已。  祕传传统的形成,常使各种术法的传承、衍变不易详悉,沿续至今也就形成其神秘性的原因;故术数的传承至今仍多为家传、师授,而且讲究口诀,即所谓“江湖一点诀”,若非拜师入门者绝不轻易说破。现今在资料较为公开的情況下,也有自学而无师自通者,但终究是少数。在台湾崇尚术数的风尚,其术既已不若从前神秘,其人则更不神秘,甚而随商业化的社会习尚,每一术数中较为著名者,反而相竞以本名出版或讲座传布。显示纵使秘术也能与时俱变,进而使术数这类学校教育并不纳入的生活知识,也能经由传播工具而逐渐为民眾增加相关的常识。  相较于数的推算、诀的活用,术数运用上被视为神秘、神妙者,就是注重施术者的內在修养与如何运用于术、法中,所指的便是术如何通道的感应问题。在技术传承与经验累积之后,所讲究的就是直觉、感悟,凡被认为行中玩术之祕妙者,运用在于施术时就是如何当下体悟,应用之妙除见于拆字、书符外,其他如相地、相人诸术也重视灵感。这类古代大家的风范成为术家的自我要求,而台湾行內与民间所盛传的“青瞑先(仙)”,即是被认为因灵感而特具灵验。所以术在运用之妙上,也关系其术由近乎艺而几乎道,这种以术通道的传统,可说是现代行业在形象塑造上所需讲究的內在涵养。  台湾术数史当前所面临的一大变革,就是术家因应社会变化而与时俱变,在传统的传授制之外,也成立各种学会及法人团体,目前几乎每一类术数都有学会或研究组织;目的就是增强经验的交流,以公开传授建立其形象,也希望借此建立术数之学的知识体系。当前在教育政策的多元化风气下,术数的学术化也成为新趋势,将原本多为秘传的术与法借由学理的探究,并采用现代语言解说实例,使之能被现代社会所认可。在天文、算术与医术已被纳入科技后,现代的地理师、算命师也希望努力突破传统的刻板印象,扭转在现代化社会中的行业形象,这是术数史的发展新趋势。  四、变与不变:从传统到现代的术数  从传统到现代,术数的变与不变仍有一定的轨跡可循,其根源所在就是汉人社会的宇宙观,但在科学昌盛的时代所接受的现代教育,现代人是否会随科学的宇宙观而改变?术数之秘的相信与否,固然是与一己未来的命运,及未知世界的预测有关,也与一家、一境的生存安全相互关联,这都涉及术数文化所反映的社会心理。一般人有求于术数的心理需求,主要是在遭遇危疑不安的生存处境下,除了仍需理性面对问题、寻求合理的解決,也难免想要测知未来的发展,并寻求各种解厄除危的方法,而术数的巧于运用正可适度满足这种需求。早在术数运用之初,就已表明“卜以決疑”的卜知心态,而灵验与否表现在心理上的反应,也是契合现代人仍会祈福求祥的愿望,这种术数文化的心理并不分阶级、地位,也不因科技进步就会完全消失,今人仍需正视其普遍存在的社会事实。  从术数中所反映的民族文化,正是典型的家族主义伦理,一己的祸福乃关系于一家,个人与家族可说是祸福与共,然后又从一家推及于一境一地。所以一家的购屋入厝,或是地方的建庙庆成,都需择日、择向,就可知其做为共同体而宁可信其有。当代的宗教,特别是西方宗教,因其社会文化所造成的影响,比较强调个人,而随文化的交流,西洋式的星象术也传入台湾,颇受新世代的欢迎:如星座、塔罗牌之类。但术数与个人、家庭的关系比较复杂,被视为神秘学的命理之学,所问的固然是一己之命,占卜之术所占的也是攸关个人,甚而扶乩之类的问事也是个人的事;但是从命盘的程式设计,一己的事业、田宅等,都从自身命宮开始,进而关联及夫妻、父母、子女、兄弟等;四柱八字也从一己而关系家人。以此类推,择地选时等术,都相信阳宅、阴宅的座向,或搬迁入厝也有宜忌,就可知其感应所及,可由一人的命运反映社会学所说的核心家庭,三、五口之家既是伦理之链,从命学角度言也可说是命运之网。这样紧密关联的家庭网络,使个人一己的选择不能不关系一家,这也就是风水术中的阴宅,若要选择一处适当的葬地,需要顾及全家兄弟,甚而是儿媳生辰八字的主因。  一己与一家或一庙与一境,既是命运之所同者,术、法的运用既是为了趋吉避凶,也就在各种解除术中反映改造的期望,这就是解厄、改运诸术。民间习言“一命、二运、三风水、四积德、五读书”,即相信大命是人一出生既已注定,属于命定论的宿命观;但是运者运转也,擅用术、法就是操控的可能,主因就在相信泛神、泛煞的神煞观。既有泛神也有泛煞,既要祭祀也要解除。所以既相信命理,卻也倚赖祭改之道。就是去除煞神的法术性控制,如阳宅所向有所冲犯就安上辟邪物,在年岁上如有冲犯太岁就安太岁,运途不佳就祭星补运,或地头犯冲就安镇以求辟邪。这类年头常行,或常人遇有危厄便寻求法师、乩童等协助,都是公、司仪式所进行的解除之术,从而逐渐形成年例性的信仰习俗,或遇事即须举行的传统习惯。民间相信“有法有破”,法术即是可控制的,凡是理性所不易解決的就诉诸法术,这种从巫术到法术所传续的,就是支持施用法术并配合命卜之法的原因。  有修养的术数之士既深知民眾寻求法术的急切心理,就会需求预测未来或解说事因,而后再视其情況而使用适当的作法,从一家到一境俱是如此。不过民间人士也相信作为术以通道的社会教化,既要强调风水、理解命运之效用,卻也需补之以术法,辅之以积阴德、多读书,从根本上进行阴德、德基的厚植。故从整体观来看,术、法并非单独存在的技术,既为儒家伦理所著重表现现世的生存价值,也可与佛、道二教的教义、修行相互配合,甚而借由劝善书、功过格等格言、计量,传布阴骘可以造命的道理。所以术数在台湾民间社会之所以能长久存在,并非只是信仰或迷信,而是反映一种历史文化的传统价值及其意义:传统的宇宙观、鬼神观至今仍有一定的存在价值,也仍可支持术、法等俗信的存在。术数既是可从传统到现代的信仰习俗,就可在台湾标榜自由的社会中持续存在。因而在21世纪仍可适时而被择用,至于将来是否可整合于科学,抑或仍是与科学冲突,今人就在拥有科技的理性知识后,也可实证其是否切合实际的运用,而持续以现代知识揭举其中之秘吧!
上一篇:月內风
下一篇:水灯头

Copyright©2022 吾尊时尚 www.wuzunfans.com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欢迎各位作者创作优秀作品,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闽ICP备11008833号-10  

邮件联系方式: toplearningteam#gmail.com (请将#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