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百科词典

酸梅汤

好文推荐 百科词典 2022-09-29 18:41:08
酸梅汤又称桂花酸梅汤,做法是先将乌梅泡发,再加上冰糖、桂花、蜂蜜一起熬煮,煮好后放涼,捞出渣滓,将汤釜周围置冰块,冰涼后饮之。其主要功效在于整肠健胃、杀菌、增进食欲、帮助消化、生津止渴、增强免疫力、清涼解热。  酸梅汤起源于何时不十分清楚,但很早以前就有酸梅汤。配方源于《本草纲目》:“梅实采米黃者,以烟熏之为乌梅。”它能除热送涼,安心止痛,可治咳嗽、霍乱、痢疾等症。古籍中所载“土贡梅煎”就是一种最古老的酸梅汤。南宋《武林旧事》中所说的“卤梅水”也是类似酸梅汤的一种清涼饮料。明朝时,兰陵笑笑生著《金瓶梅词话》第二十九回写道:消夏时饮用“蜜饯梅汤”。可见那时饮用酸梅汤就很普遍了。到清朝,皇宮御膳房已备有专门制作酸梅汤的原料,作为皇帝的消暑解渴饮料。  《燕都小食品杂詠》有詠酸梅汤诗一首:“梅汤冰镇味酸甜,涼沁心脾六月寒。挥汗炙天难得此,一闻铜盏热中宽。”可以看到当时卖酸梅汤的小贩,手持两枚冰盏,敲出响声,走街串巷。人们听到那清脆悅耳的声音,便知道卖酸梅汤的来了。所以《都门竹枝词》有“铜碗声音街里喚,一瓯冰水和梅汤”的诗句。  清末民初书中记载,不少店家门口悬挂“冰镇梅汤”的布簷橫额,黃底黑字,甚为工巧,迎风招展。大白布伞下,一列清铜冰盏,卖者要打出各种清脆的点儿来,吆喝著顾客,曾是北京夏天的一景。  台湾淡水已迈向企业化经营的“阿嬤的酸梅汤”,原是淡水河边的摊贩之一。开业至今已有六年时间,最早旧摊位乃在淡水河边之渡船头,其摊位设计古朴有味,用斗笠、草扇、竹帘等古仆的日常用品,将摊位装饰得饶富趣味,让人乍看之下会以为那是个农舍,让人仿彿回到早年的台湾时期。之所以名为“阿妈的”酸梅汤,也是因为怀念古早感觉,加上酸梅汤制作方法是老板的阿妈所传授,故以此为名。
上一篇:达摩易筋经
下一篇:重阳敬老

Copyright©2022 吾尊时尚 www.wuzunfans.com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欢迎各位作者创作优秀作品,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闽ICP备11008833号-10  

邮件联系方式: toplearningteam#gmail.com (请将#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