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百科词典

花莲县

瑞文妹 百科词典 2022-10-01 07:18:25
花莲县,位于台湾东部,西临高耸的中央山脉,东滨太平洋,是台湾面积最大的县级行政区,也是台湾第一个实行地方自治的县市。花莲县的形状像一只卧著的蚕,短短肥肥爬在形状像番薯的台湾岛上。北面以大浊水溪与宜兰县为界,南面则以部份海岸山脉和台东县接壤。全县南北长137.5公里,东西宽的最宽处为43公里,最窄处是27公里。所以县的四极分别是:极东为大浊水溪河口,位于东经121度46分16秒,极西是在卓溪乡的云峰东部,位于东经120度58分48秒;极北是大浊水溪南岸,位于北纬24度22分23秒,极南则是在富里乡南界,位于北纬23度5分26秒。花莲县徽花莲鸟瞰  花莲县的总人口数在2009年5月统计约有341,032人,人口外流严重,在34万多人口中,男性有176,567人,女性有164,465人。另外,因为开发较晚,花莲保留有丰富的台湾原住民文化:县治之内有的阿美族、泰雅族、太鲁阁族、布农族、撒奇莱雅族、噶玛兰族6族。 花莲原住民人口以2009年5月统计为平地原住民55,704人,山地原住民34,403人,共为90,107人,约占花莲县总人口四分之一,以阿美族分布最广。除此之外,花莲的客家人亦占总人口三成。  花莲的行政区:花莲市、秀林乡、新城乡、吉安乡、寿丰乡、凤林镇、光复乡、万荣乡、瑞穗乡、丰滨乡、玉里镇、卓溪乡、富里乡  花莲的面积虽然是全台各县市中最大的,然而其中适宜人居住的平原卻仅占百分之七而已;其余的则是百分之六的河川和百分之八十七的山地。也就是说,花莲的地形是由山地、河川和平原所组成。

花莲的开发

花莲县花  花莲古称奇莱,据《花莲县志》记载,西班牙人在1622年(明天启2年)到这里采取砂金,还将花莲地区称为多罗满。而花莲是台湾较慢被汉人移居的地方之一,汉人到花莲开垦是清朝咸丰元年(1851年)。在1932年(昭和7年)苏花公路通车前,要到花莲都需坐船,而日治时期台湾总督府亦投入大量日本移民到花莲地区开垦农业,直至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日本投降退出台湾为止。  现在花莲成为东部最重要县市,与台北、台中、台南、高雄等地方并列台湾五大重要都市生活圈。2008年,因应交通建设需要,县政府公布一般道路命名原则,更新了地方公所命名的准则。

·洪荒时期

  洪荒时期,就是沒有文字记载的那段历史,凡事都以“传说”来传达一切人类先祖的活动。所以,有关花莲的开拓,传说最早来的是阿美族、泰雅族、布农族、平埔族等这些台湾原住民。所以在这个小章节里,我们就先来介绍这些我们花莲县最早的“县民”。当然,今天花莲县的繁荣是所有县民努力的结果,但就历史的追溯来说,仍有其必要认识这些最早县民的活动和习性。    阿美族 阿美族人世居台湾东部的花东纵谷及滨临太平洋的东部海岸地区。传说在一个很遙远的年代,当洪水淹沒大地之时,有个名叫督季的女子,带著她的弟弟拉拉干,机警的跳上一个木臼,随波逐流逃生他们在水上漂了很久,后来才漂到奇拉雅善,即今之丰滨的里牙津山登陆,从此在这儿定居并结为夫妇,传衍后代。后来子孙慢慢多了起来,就分支迁移出去。现在的奇美、乌雅立、巫老僧、乌溺、谢得武、扫叭顶、加蚋蚋、豆兰、里漏、寿丰、月眉、凤信、马太鞍、太巴塱、富源、朴石阁、水琏、貓公、青浦等地,大多住著阿美族人。也就是阿美族人至少在花莲地区就开拓了这些地区。  阿美族人是一个很有特色的族群,除了辛勤率作外,制陶技术,保留了人类最古老的制陶方式。他们在歌舞艺术的表现上很有天分,每年七、八月,在农作物收成之后所举行的丰年祭及发达的年龄阶级,便是例证。如今阿美族的丰年祭早已闻名全台,也已成为我们花莲县的文化资源之一了。  泰雅族 泰雅族人不知从何而来,他们沒有像阿美族那样有洪水漂流的外来传说。流传在他们族群里的起源传说有二:一是说人由树根中生出来的,而此树生长在中央山脉的神石上,约在今南投县仁爱乡雾社东南方,标高三千一百零八公尺的地方。另一是说他们的祖先由高山上的巨岩裂开而诞生;巨岩约在大坝尖山顶,海拔三千五百零五公尺;也有一说是在今仁爱乡瑞岩部落之斯巴扬台地上的山腹间。最后一种的传说流传较广,似手泰雅族人原来就是属于本岛的原住民,而且是属于山地的部族,并非因汉人前来开垦才被逼上山的。  这支属于山中传加的子民,散居台湾广大的山区,但在花莲县境內,则主要分布在秀林乡、万荣乡和卓溪乡等三个山地乡。他们以前的生活方式是刀耕火种的农业,也就是用火烧山整地,然后耕种收成。收成后再換另一块地,用同样的方式耕作。除了刀耕火种的农业生活外,还兼狩猎、捕鱼、饲养,以补生活之不足。泰雅族人沒有像阿美族人那样有精采的歌舞表现,但他们的艺术则表现在服饰编织上,尤其是女子常以编织的功夫来定优秀与否的高下。泰雅族人的服饰是为了表现美欢和社会地位,因此到腳,有各种饰物,有冠饰、耳饰、颈饰、臂饰、腕饰、腰饰、和腿饰等。每一种饰等。每一种饰物都很精美,很能表现他们的艺术天分。不过,这支原始古老的民族,在和现代的文明接触之后,已经发生骤变了,今天他们的生活已和我们无甚差别,山地乡亲开看到的也都是水泥洋房,因西洋宗教的传入也大多改信耶稣了。打耳祭,首先由射手的长老做示范动作,激发年轻人的信心 所以食物都要平均分配才能相安无事。      布农族 布农族的“bunun”一词,就“人”的意思。他们原本住在台湾的西部平原,因荷兰人、西班牙人和汉人的相继登陆及开垦,才被迫不断的向深山里迁徒,而成为一典型的高山民族。他们居住在海拔一千公尺以上的山地,主要分布在南投、花莲、台东、高雄等四县十一乡的中央山脉之山地乡村上。  花莲县的布农族是自南投县的山地乡迁过来的。分为三大系统,从丹大溪迁来的叫丹社群,从峦大溪迁来的叫峦社群,自郡大溪来的叫郡社群;此三社群中以峦社群来花莲最早。他们分布在花莲西部沿中央山脉的山区,有卓溪乡、海端乡、延平乡、万荣乡的马远村等,与其他的原住民杂居,但各成部落。布农族和泰雅族一样,也沒有外来的传说,但其祖先卻有征伐太阳的勇敢故事。因为征伐太阳,而得到月亮的帮助,带回粟米;所以布农族就按月亮的圆缺来祭祀,而粟米也成为他们经济生活的主干。除了种粟米,狩猎也是布农族人生活的一大主体,每年九月至十二月及三月至四月间,是农闲也是他们狩猎的旺季。其他时间则禁止狩猎。以便动物能夠繁殖,保持生态平衡。他们狩猎的区域以氏族为单位,打猎时不能越区,以维持氏族间的和平。布农族人的音乐天赋颇高,他们有“八部合音”的独特唱法,小米祈祷丰收歌更斐誉于国际音乐史上,特别珍奇的“杵音”,即是由七至十个男女,各拿著粗细长短不一的长杵,跟著一定的节拍捣粟,所产生的音乐。布农族人的音乐大都和祭祀连结在一起,有祭祀就有音乐;而他们最有名的祭典活动是“打耳祭”。打耳祭manahtangia的主要意义是祈求野兽繁殖兴旺,往后的狩猎收获能更丰富,同时亦具有凝聚部落力量的用意。祭典通常在四、五月举行,当天祭司会加集全村的男性族人和男孩到集会场所来参加射鹿耳仪式。射鹿耳的距离只有一公尺半,因此可说每射必中;小孩射鹿耳在祈求将来能成为神射手,成为狩猎好手。祭典之后大家就喝酒、唱歌、跳舞,然后欢喜落幕。今天,鹿只已经逐渐減少,而且野生动物也都在保护之中,布农族的生活方式已经完全改欢,但为了保持族群的特色和凝聚部落力量,偶尔他们还是会举行“打耳祭”,到时反而成为一个观光节目。   平埔族 平埔族人是台湾各支原住民中最晚到花莲来的。他们原居住在台湾西部平原,分地而居,并分为好几个支系,如凯达格兰族、噶玛兰族、道卡斯族、柏宰海族、西拉雅族、巴折黑族、巴普兰族、阿里棍族、巴布萨族、鲁查族、马卡到族、大满族等。  其中噶玛兰族,因受到吳沙开垦宜兰平原的压迫而迁到花莲,这支平埔族被称之为“加礼宛平埔族”。因为他们乘竹筏到花莲的美仑溪口登陆,住在美仑山边的平原,新建部落仍称为加礼宛社,就是现在的新城乡嘉里村。     另外住在台南、高雄一带的大满族、马卡到族、西拉雅族,也一样受到汉人开垦嘉南、高屏平原而被迫搬迁,他们越过中央山脉,经台东大武来到富里,因而被称为“富里平埔族”。  由于平埔族人到花莲的时间较晚,又势单力薄,无法进入深山开垦占地,只得在平原和阿美族人杂居,或者在山腳下和布农族人、泰雅族人、卑南族人等杂居,待汉人来到花莲之后,又受到汉文化的强势同化,现在则早已分不清谁是平埔族了。目前所知,只有在丰滨乡的新社村,还有人懂得一点噶玛兰语;以及在富里乡的东里村还可以找到平埔族祭祀阿立祖的小庙(如图),是平埔族来花莲垦拓的证据。除此之外,一切都与汉人无異了。  继平埔族之后来到花莲的是汉族,花莲的开拓史也就进入文字记载的历史了。

·清朝时期

  汉人大规模的到花莲开拓,始于清同治年间,因为政治势力的扩展,汉人才大举进入花莲地区。在此之前,都是零零星星的眾前来开垦,如宜兰人李享于嘉庆年间到里荖溪(今寿丰乡荖溪)招募佃农垦殖;淡水人吳全、蔡伯玉于道光年间自宜兰募民前来开垦,即在今之寿丰乡志学一带筑城垦拓,耕地曾一度南伸至今花莲市国民里和兴安等四周围。然而当时民番之间常互有侵袭,居民不安;在吳全死后,馀眾也就弃地离去了。  汉人迟来花莲垦拓的原因有二,一是地理的因素,台湾的发展是由南而北,由西渐东,花莲因有中央山脉的阻隔,橫越不易。二是政府禁令,康熙年间,台湾西部因抗清而陆续发生吳球、刘卻、朱一贵等反清运动,举事不成后,馀眾遁跡后山(即台湾东部,中央山脉之后)潛藏。因清政府下令不准汉人越界进入后山,以致迟迟不得开发。  直到清同治十三年(一八七四年)三月,日本来侵番地,又忧虑原住民经常肇事,乃決心设直东台,对台湾东部加以管理。同年七月,福建船政大上臣沉葆桢提议,以三路开发后山。经朝廷同意后,随即命候补同知袁闻析招募绥靖军,自凤山开道进台东,是为南路。命福建陆路提督罗大春率绥远军兼募勇士,自苏澳开北路达花莲。命总兵吳光亮招募飞虎军,自林杞埔(今竹山)越八通开到玉里,是为中路。此三路打通之后,沿路设置委员,负责抚民理番的工作。             光绪元年(一八七五年),清政府设置卑南厅,管辖台东花莲两地,解除汉番禁令,于是汉人始大量湧入花东地区。光绪十三年(一八八七年),改卑南厅为台东直隶州,辖台东厅,花莲厅管辖瑞穗以北之地,此时戶口激增,开垦之地日广,工商百业也随之发达地来。  继沈葆桢之后,治理台湾的是刘铭传。他抚番屯垦、开矿造业、发展交通、整顿史治,业台湾的开发极有贡献。光绪十七年(一八九一年),邵有濂接任因病辞职的刘铭传为台湾巡抚,他更进一步,于次年命捐传巡阅全台各地的防营,同年四月抵达卑南,接著北上璞石阁、水尾、拔仔庄、大巴塱、六阶鼻、吳全城,最后到达花莲港,总共校阅后山各营防军有三营六哨,分防二十四处据点。此举对花东地区的垦民有极大的鼓舞与安定作用,更由此看出,花莲已慢慢显出她的重要性,而不再是荒僻之地了。

·日据时代

  光绪二十一年(一八九五年),中日爆发甲午战爭,清廷战败,乃在马关条约中割让台湾给日本。消息传来,岛內群情激愤,誓死抗日,并成立台湾国,共同推举唐景崧为大总统;刘永福、丘逢甲等义士亦皆组织民兵抗日,但无法阻挡日军登台的大势。台湾终在清朝统治两百一十二年后易帜,进入日据时代。  日本统治台湾后,于光绪二十一年六月进占花莲港。当时新城有一士绅李阿隆,傲慢不驯,日军招降不去。于是日军设计将他诱骗离开新城杀害,借以杀雞儆猴。此招果然奏效,日军很快在花莲取得威信,且平定太鲁阁诸番的叛乱,改奇莱办务署为台东厅花莲港出张所。  清光绪二十五年(西元一八九九年),日本财阀贺田到花莲开拓志学、吳全城,北上至三栈,得地一万两千五百甲,经营运输、邮递、金融、制糖、制樟脑等事业,这些事业对花莲工业的发展,具有非常大的贡献。清光绪二十七年(一九零一年)废花莲港出张所,新设花莲港、璞路阁两支厅;并在加礼宛、七腳川、象鼻嘴、吳全城、拔仔庄、水尾、迪阶、观音山、大庄、公埔等地设立警察派出所。  一九零九年,又改花莲港支厅为花莲港厅,与台东厅分开治理,从此花鞑升格为地方单位,不再附属于台东厅下。由此可见花莲的地位正与日俱增。在地方制度确定下,日人也积极建设花莲。一九一零年十二月间,花莲港与寿丰间的铁路完成并通车。民国二年(一九一三年),基隆、花莲间的航路定好,小仓之号开始航行。次年又在寿丰设立五百吨的制糖厂。   民国八年(一九一九年),开筑花莲与苏澳间的汽车公路。一九二○年,重修八通关行人道。民国十五年(一九二六年)东台湾铁路全線通车。这些道路的相继完成,对花莲的发展有莫大的页献,不管是人口的移入,或货物的输出都极为便利。民国二十七年(一九三八年),花莲港筑港完成举行通水典礼,此举更奠定花莲日后发展的潛力。       正当日本人的建设逐项完成,并开始要压榨台湾的物资时,日本终因战事扩充得太大,时间拖得太久,而在民国三十四年八月十五日宣布无条件投降。台湾终于结束日本五十一年来的统治,重归祖国的怀抱。

·光复以后

  民国三十四年十月二十五日,台湾光复。同年十一月接管会主任委员来到花莲,指示行政不中断,工厂不停工,学校不停课的原则,使一切迅速恢复正常。次年一月,花莲县政府成立,张文成为官派县长,改花莲港厅为花莲县政府,改郡街庄区署镇乡公所,并昭告民眾,日本人之动产和不动产,皆禁止授受。日据时期原住民改日姓名者,均改回汉姓,并清查戶口、地政及筹组人民团体,办理求济分困等工作。  民国三十七年一月,花莲县长換人,由曹汇川接任,继续花莲县的各项建设工作。民国三十九年六月,实施地方自治;八月第一屆花莲县议会成立;十月选出花莲县第一任的民选县长杨仲鲸先生。这时候的花莲县,各族群间均能和睦相处,各阶层也都能发挥农业社会勤劳节俭的美德,努力工作;在农业生产方面,一年比一年的产量更多,人民的生活也日益改善。  从民国五十年代起,花莲的中小型企业开始萌芽和成长,在政府人民的共同努力之下,国民所得提高,人民的生活更是显著改善。尤其是九年国民教育的实施,对国民素质的提高更是大有帮助,奠下从农业转型工商业社会的人力基础。   民国六十年代,当时的行政院长蒋经国先生,推动国內十大建设其中之一是兴建北迴铁路,于民国六十二年十二月开工,至民国六十九年二月一日通车,此铁路的兴建,更给花莲的交通和发展带来极大的帮助。除铁公路外,花莲也辟建机场、航線,与其他地方密切往来,如今,花莲县在前后数位县长的领道下,历民国七十、八十年代的安定与繁荣,花莲县早已不是后山一个落后的县分了。

地理

·地形

花莲山川  花莲的面积虽然是全台各县市中最大的,然而其中适宜人居住的平原卻仅占百分之七而已;其馀的则是百分之六的河川和百分之八十七的山地。也就是说,花莲的地形是由山地、河川和平原所组成。而山地、河川、平原的分布如下:  山地是由西部中央山脉和东边的海岸山脉所构成。中央山脉是台湾岛的骨干,南北纵走,但稍偏东部,而山脉的高山群落又多聚集在花莲县境內或县界上,所以山起及其东向的绥坡就占很大的比例。然而它不像台湾西部那样,山坡渐缓,最后变成平原而是在东边临海的地方又徒地升起一座高耸的海岸山脉。这座海岸山脉一直延伸到台东境內,也占掉不少土地。河川主要是由县境內的花莲溪和 秀姑峦溪及其支流所组成。  至于平原,则分布在中央山脉和海岸山脉之间的狭长谷地。其宽度约在三至六公里之间。由于地形的限制,本县居民大多住在纵谷平原的冲积扇上。所谓冲积扇,简单的说,就是河川离开山地进入平原后,水流的速度变慢,河川自上游攜带下来的砾石泥沙也就渐渐沉积下来,沿著河流至河回慢慢向外扩展,其形状看起来很像一把折扇,所以就叫做“冲积扇”。冲积扇的平原通常地势平坦,土质肥沃,适宜人居住。往往是地区人烟稠密的精华区。

·山地

  既然山地占本县面积百分之八十七,如此重要的地位,而它又是时时刻刻影响我们的生活,在我们县里,几乎可以说天天“开门见山”。因此我们不能不对县里雄伟的大山多一些了解。如果我们搭火车从花莲往南行,映入眼帘的尽是巍峨的高山。东侧是海岸山脉,西边是中央山脉;这两座山脉有如大人与小孩相牵并行,东西辉映,形成了本县特有的地形景观。  中央山脉大约是在七千万年前的一次“南澳造山运动”时,因地壳受到碰撞和挤压的作用而自海底抬升起来的古老山脉。其地质结构是沉积岩、变质岩砂岩、粉砂岩、页岩、砾岩,其间藏有丰富的砂金、大理石、水晶、玉髓等矿产。而其山上的动植物生态更是种类繁多而又古老珍希,为此在这片山区设立了“太鲁阁国家公园”和“玉山国家公园”,以保护这些珍稀的动植物。公园的大部分区域都在本县境內。  另外,中央山震的高山簇簇,超过三千公尺且列入“台湾百岳”的名山,本县共有四十三座之多,如秀姑峦山、南湖大山、中央尖山、奇莱山、合欢山等,这些雄伟的大山在登山界可都是赫赫有名的!  至于东侧海岸山震,就比较矮小了,它最高的新港山也只不过是一千六百八十二公尺而已。为什麼两山差距这麼多呢?因为海岸山脉生成的时间较晚,大约是在四百万年前,因菲律宾岛弧海板块与欧亚大陆板块相互碰撞挤压而造成的。另外,海岸山脉的地质结构是由较软的沈积岩组成,抗蚀性较弱,容易被侵蚀风化。  目前,这两座大山仍以惊人的速度成长,中央山脉每年上升5MM,海岸山脉是每年上升3CM,而且两山又以每年二点3CM的速度相聚合。若以此速度继续进行下去,二十万年后,两山就会合在一起了!不过,这还是很久很久的事,还是要先好好的爱护我们的青山绿水的美丽环境。 花莲河流

·河流

  由于全县的西大半部均为中央山脉山区,且覆盖著广大的原始森林,所以林区地表所蓄积的丰沛水量便沿著山谷泻流而下,汇聚成河。因此成就了花莲有著青山绿水的美丽环境。  我们花莲县境內比较大的河川,从北到南依序是和平溪(旧名大浊水溪)、立雾溪、花莲溪和秀姑峦溪。这些河川拜气候调和、雨水充沛,且开发较晚所赐,目前都沒有受到太大的缺染,因此还能保有清淨的溪河畅流不息。  和平溪发源于南湖大山的东同坡,河流长四十二公里,是花莲县和宜兰县的界河。  立雾溪,发源于合欢山与奇莱北峰之间,其中游部分凿过结晶石灰岩及花岗麻岩质地的谷地,形成高差达一千馀公尺的太鲁阁峡谷,是“太鲁阁国家公园”的精华所在。立雾溪的峡谷在地质学上称为锯切谷,是世界驰名的河蚀地形,同时也被评选为世界级的风景;当然更是我们花莲的宝贝。  花莲溪主流发源于大富西方偏北的兴鲁郡山,集支流马太鞍溪、万里溪、寿丰溪和木瓜溪,沿著花东纵谷向东北流,于海岸山脉最北端的花莲山注入太平洋。  秀姑峦溪发源于台东县池上乡的大坡池,有支流马兰鉤溪、红叶溪、太平溪、卓溪、清水溪及乐乐溪,亦是沿花东纵谷由南向北流,在瑞穗附近折而向东,切穿海岸山脉,于丰滨乡的大港口注入太平洋;河流长八十一公里。这条河沿岸风景秀丽,水流湍急,最近因泛舟运动的崛起而驰名全台。洁淨的溪水,使河里孕育繁殖著两种珍稀鱼类:一是高身鮕鱼,一是何氏棘扒。这两种鱼 目前都受到政府的明令保护。

·气候与地震

  位置、地形、山脉、海洋等自然景观深深影响著气候,而气候又影响著我们的生活。所以在了解花莲的自然环境之后,就来简单探讨一下花莲的气候。  由于花莲东临太平洋,西倚中央山脉,北回归線又经过瑞穗,使得她的气候四季如春,冬暖夏涼。因为太平洋的黑潮暖流经过她的东部海岸,溫暖的洋流会释放出热量,使花莲冬天的溫度较其他地方为高;另外,高耸的中央山脉也为她挡住冬天寒冷的季风,多少也有一点影响。夏天,则又受到来自海洋的季风调节,又使她的溫度比其他地方涼快一点。所以住在花莲是很舒服的。  但是,每年的颱风季节,卻又使花莲深受其害。因为台湾正位于颱风行进的路径上,每当颱风来袭,位在东部的花莲则首当其冲,暴风、豪雨、暴涨的河流等,常常造成重大的损失。可是,如果颱风过门不入,又会造成干旱,闹水災,这也是很不好的事。所以,我们只要随时随地做好防颱准备,颱风就不再可怕了。  除了颱风的災害之外,地震也是花莲另一个防不胜防的自然災害。台湾的位置刚好是位于环太平洋地震带上:而花莲的所在,花东纵谷又是欧亚大陆板块和菲律宾海板块的交界处,这两个板块在这个地方互相挤压和冲撞,地壳经常不稳,所以地震特别多。  地震几乎无法预测,只有平时多做些安全措施,多注意些防震常识,以求将災害減至最低,让我们的生命财产获得安全的保障。

·海岸 

花莲海岸  花莲的海岸線北起于与宜兰县交界的和平溪口,南迄于丰滨乡的大港口,全长一百二十四公里,这条海岸線虽然不长,但因为中央山脉和海岸山脉相继逼近太平洋,再加上河流的切割和冲积,因而也造成各式的海岸景观,值得判绍给大家。  像在如平溪口南边的和平村到崇德间,因中央山直逼太平洋,以致造成悬崖峭壁的奇景,著名的清水断崖便是其中一段,崖高达一千公尺以上。  此外,花莲到矶崎湾一段是美丽的砾滩;矶崎湾的京质海滩很适合水域活动,是我们花莲县唯一有潛力发展为海水浴场的地区。  再往南的石门海岸区,是由岩质坚硬的都峦山火山集块岩构成,因终年受海浪冲击,海蚀地形发达,石门海蚀洞就是这段海岸地形的代表。而在石门之南的石梯坪,则又是另一种海阶地形。它是一种隆起的海蚀平台,因清光绪三年,统领吳光亮率兵开路至此,看到这些岩石排列如梯,乃称它为石梯坪。  基本上,花莲的海岸属于断层海岸,除了海湾、海岬、海滩、海崖外,还有海阶、隆起珊瑚礁、岩台等地理景观,相当特殊。是游憩、教学的最佳自然教室与题材。

交通

  

·公路

  花莲县有六条主要的省道,也是对外交通的重要路線,即(一)苏花公路,(二)花东公路,(三)中部橫贯公路,(四)海岸公路,(五)光丰公路,(六)东富公路:  苏花公路 苏花公路北起苏澳镇,南迄花莲市,全长一百一十六点三九公里,和平溪以北属宜兰县,以南属花莲县,此路是清光绪三年(一八七七年)总兵吳光亮率兵修筑的。当时仅是盘山的崎岖小径,仅能步行;日据时代于   苏澳、南澳间设警备線,做行人之通路。民国十六年改筑为公路,民国二十一年五月竣通车,称临海道路。光复后改为省道,并经过多次拓宽和增设避车道,目前已改善成双车道,是花莲通往西部的一条重要道路。苏花公路是一条凿穿中央山脉,在山腰间绕行的公路,倚山临海高差常在数百公尺以上,甚至上千公尺,   险峻无比,尤其是清水断崖,驰名远近,所以即使北迴铁路通车后仍有许多人愿一睹劈山临海的雄险气势而做趟险之旅。  花东公路 花东公路北起花莲市,南至台东市,全长一百八十九点八六四公里,是花东纵谷区的主要道路。它北接苏花公路,南连南迴公路,可通达台湾之北部与南部各县市。此路于民国四十八年六月十七日竣工,并行通车;经过多年来的改善,桥梁道路逐段拓宽,路面全部铺设高级沥青,行车便捷快速,有“东部高速公路”之称。是东台湾的主要南北交通干道。 中橫公路  中部橫贯公路 中部橫贯公路西起台中东势,沿大甲溪可谷穿越高耸的中央山脉,经梨山、合欢山、大禹岭,沿立雾溪至太鲁阁,接苏花公路,全长一百九十四点二公里,是一条惊险无比,而风景壮丽雄奇无比的公路,堪称鬼斧神工,人定胜天之作,因而举世闻名,每年吸引无数的观光客前来。  这条路是基于国防、经济上的需要,和开发山地资源,提高原住民生活及缩短东台湾与中部的交通距离而辟建的公路。于民国四十五年七月七日动工,至民国四十九年四月十七日竣工,同年五月九日举行通车典礼,总计耗费新台币四亿三千万元。中部橫贯公路完成后所带来的经济效益远远超出当初所预估的,是台湾重大经济建设工程的良好典范。   海岸公路 海岸公路原是政府计画开发东台湾的产业道路之一,北起花莲市,南至靜浦接台东县境內之东成公路,全长七十四公里馀,沿海岸山脉临海修筑,与花东公路并称为东台湾的两大纵贯線,沿途可欣赏美丽的风光。  光丰公路 光丰公路由花莲县之花东公路的光复起,向东跨越海岸公路到达海边的丰滨乡,全长二十一点一公里,为花莲县境內一条重要的东西向公路。于民国四十九年七月开工,五十五年十月二十五日完工通车。  东富公路 东富公路西起花莲的富里乡,沿虌溪左岸向东南走,盘旋山腰,翻越海岸山脉脊岭东出,人台东县境沿马武窟北溪南下,东经北源、泰源,跨马武窟溪,到台东县东河乡,全长四十一点九公里,此公路于富里衔接花东公路,在东河衔接海岸公路,为两条纵贯公路之间重要的联系道路。 太鲁阁号火车

·铁路

  花莲最早的铁路是在日据时代(西元一九零八年)建筑的,并利用玉里至台东段的糖业铁路予以衔接,完成较西線更窄轨距的铁路,当时的轨距只有零点七六二公尺而已。这条铁路设备简陋,建设标准极低,以致使花莲到台东的客运行车时间长达七小时,货运时间则高达十一个小时,效率太过缓慢。虽然如此,这条自成系统的简便铁路,也使用了六、七十年之久。直到北迴铁路的兴筑,才完全改变东部的交通状況。  北迴铁路是为解決东台湾的交通不便而兴建的;自宜兰的苏澳新站到花莲新站,全长共八十三点三公里,支線五点八公里;于民国六十二年十二月二十五日从南北两端同时开工。  这条铁路的兴筑相当艰辛,它穿越中央山脉共凿通十五座隧道,其中最长的观音隧道七千七百五十七公尺,次长的南澳遂道,长五千两百八十六公道,长五千两百八十六公尺,由于耗费时日,全部工程历时六年于民国六十八年十二月峻工,耗资新台币六十四亿元。虽然耗费如此之钜,但它所带来的经济效益卻是不可限量的。    北迴铁路于民国六十九年二月一日正式通车营运,从此改变花东地区的交通景观,疏解苏花公路的拥挤与不便之现象;并且促进东、西部的经济、文化交流,使东部资源得以开发,以增进地区的繁荣。自营运以来,它一直是台湾铁路局的黃金路,尤其到周末假期,更是一票难求。在北迴铁路通车之后,原来自成系统的窄轨花东铁路,便有机会与西部的宽轨铁路连線,因此它的拓宽便势在必行。其后台湾的经济起飞,政府为开发东部,缩短东西经济发展的差距,乃決定兴建南迴铁路使全岛的铁路连成一个环線。   因此,在花东铁路将原来的窄轨更成与西線铁相同轨距(一点零六七公尺)的铁轨后,再加上南迴铁路的通车,全岛的铁路终于连结成一体。这使得花莲拥有一条交通动脉,北通宜兰、基隆、台北、南下台东、再转高雄,环行全岛畅通无阻。

·航空

  花莲的对外交通,除铁路、公路外,还有最便捷的航空运输。搭乘飞机既省时又舒适,可说是现代化的交通工具,当然,对一个地方的现代与否,航空设施也是一个重要的指标。  花莲航空站设置于新城乡北埔村;因而又称北埔机场。它原是军用机场,后来民航局征得军方同意,将军用机场规画整建,以供军民使用。民国五十一年初,机场的各项设施陆续完工,乃于同年五月十六日启用,正式成立花莲航空站,平花莲的对外交通迈入新 纪元。目前花莲航空站辟有花莲─台北、花莲─高雄、花莲─台中等三条航線,由远东航空公司、复兴航空公司及永兴航空公司共同经营,每天有五十班次来回于台北、高雄、台中三地。  据统计,搭飞机来花莲的旅客以观光客居多,将来产业东移,或东台湾经济快速成长,那麼航空军输将会担负更重要的运输责任。和平港

·海运

  花莲滨临太平洋,海岸線长达一百二十四公里,海运的开发也在地方建设上著重要的地位。所以即使沒有天然良港,也会利用人工修筑港埠,而花莲港就是这样筑成的。它位于花莲市的东北方,于民国二十年开工兴建,东西两防波堤环抱而成,于民国二十八年完工。故早期本地人称它为“筑港”。当时是以供应砂糖输往日本及环岛货运为主。  台湾光复后,成立基隆港务局花莲分局,并于民国三十五年开始修复在二次世界大战被破坏的港务设施,经十年才完成。民国四十八年,政府为促进东部经济繁荣,展开第一期港埠扩建工程,五十一年十月完成。五十二年九月一日开放为国际港,同时成立花莲港务局,隶属于台湾省政府交通处。   花莲港开放为国际港,是花莲地方上的大事。不但使花莲港成为东台湾的海运枢纽,也是国际航線的重要港口,吞吐著各式各类的眾多物质,其航線及美、日、韩、菲、澳洲、香港、东南亚诸国及中东各地。近年来由于东台湾的经济繁荣,营运逐年增加,港埠设施不足以应付快速成长的实际需求;因此自民国五十八年起,前后历经四次的扩建工程,直到八十年底始告完成。现在的花莲港对东台湾的产业运输及促进经济的繁荣,将更有帮助。

物产

  在举世林木陆续被采伐殆尽的今天,我们花莲因山多而拥有面积十六万两千馀公顷的林野及约有二十九万公顷的森林面积,还算是一个林木多的地方。  花莲的林木在层峦疊嶂中作垂直分布,可分为热带、溫带、寒带四个区别及林相。由平地至海拔四百五十公尺之间为热带林,主要树种为相思、合欢、榕树、木麻黃、九芎等。海拔四百五十公尺至海拔一千五百公尺之间为亚热带林,主要树种为樟、槠、楠、桐、椎仔等海拔一千五百公尺至两千五百公尺之间为溫带林,主要树种为楠、槠、红桧、扁柏、亚杉等。海拔两千五百公尺以上为寒带林,主要树种铁杉、冷柏、扁柏、红桧等。这四个林带主要分不在中央山脉。  至于在花莲东边的海岸山脉,则因海拔在一千公尺以下,全为阔叶林地带。且沿海林木常受湿风及东北季风影响,多属幼壮树木,树低而干多弯曲,无中央山脉的苍翠之美。  中央山脉上的溫带林,均为原生林,树龄约在三百年以前上,林相郁闭整齐。至海拔三千公尺以上,则仅有冷杉生长,树形低而林相疏稀少有崔巍蓊郁之气象。  而在热带、亚热带、溫带的林相中,樟、楠、台湾榉、乌心石、黃杞、红桧、扁柏、亚杉、铁杉、松树等,都是台湾本岛的珍贵木材,值得我们爱护珍惜。  我们政府基于国土保安、森林保育的政策,所以将来林业的发展,除加强森林资源的培育及积极规画森林游乐区的开发工作外,也积极极在做造林工作和自然生态保育,以期“青山常在、绿水常流”,让花莲县的子民及全体国民永远享有这一片绿色乐土!

·畜牧业

  畜牧业包括家畜及家禽。花莲以前因农业发展的需要,而有“水牛王国”的雅号。以前养水牛是为了耕田拉车,农业机械化以后,水牛变成了肉牛,豬、羊、雞、鸭、鹅等,同样成为人们所需求的肉品佳肴。    水牛 水牛牧养区以丰滨乡和瑞穗乡的奇美为数最多。在民国七十九年时,本县曾有水牛七千八百多头,特占全台的四分之一,因而有“水牛王国”的封号。而为了牛只的产销和养牛戶的利益,并成立“花莲县水牛生产合作社”为社员服务。可惜,近年因受被口牛肉的打击,养牛戶逐渐逐渐減少,牛只也只剩四千只不到。  乳牛 饲养乳牛是“牧场”观念引进之后的事。花莲县较早的牧场是吉安乡的德生牧场和凤林镇的备林牧场,里头饲养为数不少的乳牛。不过,最近瑞穗乡农会正大力推广,使得瑞穗目前已有十多个乳牛专业区牧场,总数亦有一千八百馀头,颇有后来居上的架势。这些乳牛都是由美国、加拿大进口的“荷兰牛”,品种优银,每头牛每天产乳量高达十三至十八公斤,每年产乳期长达裁至十个月。目前每天泌乳牛约一千头每月的总产量高达四万五千公斤,除少数在县內加工产销外,多数外销到西部各县市。   花莲现在最大的养豬专业区是在玉里镇源城里,其次是寿丰乡。全年屠宰约十二万头,产销正好平衡。   羊又分为山羊和乳羊两种。饲养“台湾黑山羊”和“努比亚肉用山羊”约有百馀戶,羊数预不上集中在光复乡,其次是寿丰乡、吉安乡、玉里镇,现在饲养约有三千五百馀头。  至于乳羊的饲养,全县只有十六戶而已,以吉安乡和新城乡居多。近几年,由于鲜羊乳渐受大眾的喜爱,乳羊的饲养已有逐渐增多的趋势,现有数量已近八百头了。   本县养雞戶以富里乡最多,其次是玉里镇和吉安乡,共有八千馀戶;养雞总数有肉雞约九十馀万只,蛋雞五千馀只。   花莲的养鸭人家以寿丰乡最多,其次是凤林镇共有一千七百馀戶;养鸭总数约二十九万只,品种包括土番鸭、正番鸭、生蛋鸭。   鹅肉最近渐成人们的最爱,所以养鹅戶有越来越的趋势,目前全县共有五百馀戶人家养鹅,鹅数约一万四千馀只;大部分集中在富里乡,其次是在花莲市。  由此看来,花莲的畜牧业种类还真不少,主要是花莲的地形和气候都很适合畜牧业的推广,如山坡地和河川地等规画而利用,那麼将来的发展是不是不可限量。花莲农田

·农业

  中国是以农立国的国家。所以我们的祖先移们来到这里垦拓的时候,也都是以种地耕作为主。花莲虽然多山,但花东纵谷的平野也尚可耕种,自然吸引早期的移民,也理所当然以农业为发展的基础。  但是目前经济快速发展,工商业急骤兴起,农业则受到严重的影响,譬如收入偏低,因而道致农村人口外流,劳动力老化等问题,这些都是造成农业不振的主因之一。花莲县政府为了振兴农业,除了加强农村建设、兴建产业道路、执行治山防洪、改善生产环境之外,更致力于配合地区的特性,推广一乡一镇一特产的政策,期望此种经过“企画设计”的事业,能与观光事业相结合,使农业成为高经济的“事业”。以下我们就分别敘述因“企画设计”而有成的农业物产。  稻米 稻米是传统农业的产物。花莲县境內各处盛产稻米,为台湾省重要的粮食谷仓之一。但其中较具成名的良质米是产于吉安乡和富里乡。  吉安乡所出产的“吉野一号”米,早在日据时代就已负盛名了,曾为日本天皇的御用食米。而富里乡的稻田种作面积达两千三百公顷,年产量两万三千公吨,素有“东部米仓”之美誉。富里乡的水稻系利用秀姑峦溪上游纯淨的水质灌溉,再加上土壤肥沃、空气清新、气候溫和,因而所生产的稻米粒粒晶莹剔透、香Q可口,所以能在食品评鑑大会上获得金牌獎  红糯米 红糯米是光复乡的特产,为台湾仅有的本地种香稻,是阿美族祖先移居花莲时随身带来的品种。红糯米至今仍被阿美族人视为奇世真品,只在婚丧喜庆或重要祭典时才提供为宴客之用,平常是难得享用的。因为栽培不易,调制困难,产量有限。现在政府也积极请技术人员加以研究,以期能大量生产。  天鹤茶 茶叶也是传统的经济作物之一。花莲的茶叶产地是瑞穗乡的舞鹤台地,种作面积近七百公顷,是民国六十二年蒙行政院农发会、前台湾省政府农林厅暨省茶叶改良场之辅道而改种茶叶的。如今茶园广布,有“青心大冇”、“青心乌龙”、“台茶十二、十三号”等茶叶厚嫩,风味绝佳。民国六十八年九月行政院农会主任委员李重道博士蒞临茶区巡视,品尝之馀赞不绝口,视为台茶的后起之秀,乃命名为“天鹤茶”。  金针 正式名称是“宣草”。在唐朝诗人孟郊的诗中,曾有“宣草生堂阶,游子行天涯;慈亲依堂门,不见宣草花。”的诗句,意思是游子要远游就学的时候,须在北堂种植宣草花,以減轻母亲思子之情所以又称“忘忧草”。因而有人建议将“宣花草”定为中国人的母亲节之花。花莲县盛产金针的地是富里乡的六十石山及玉里镇之赤科山。  在这山坡上,层层金针,碧绿如茵,到了花期,缤纷如花海若能配合发展成观光农园,让游客徜徉花间,现摘现煮,它的经济效益将会更高。除了让人想受田园乐趣之外,也可以享受新鲜的金针,营养更丰富。这种双重的享受和号召,一定会吸引人的!  西瓜 西瓜是夏天最受人喜欢的水果,也是我们花莲县赚取外汇最多的农产品之一。每年春夏之际,当行车经过寿丰、凤林、光复乡內时,便可看见那绵延的绿色瓜田。  西瓜性好高溫及干燥抵抗湿气能力弱,故在夏季雨少而溫高的沙质土栽培出来的品质最优。花莲县的寿丰、凤林、光复三乡土质和气候最适合西瓜的栽种,因此成为西瓜之乡。  文旦 台湾特有的果树,中国人过中秋节一定要吃柚子,所以所以文旦也是一种很有经济利益的果品。我们花莲县的文旦产地是是在鹤冈地区,位于海岸山脉西侧,水瑞穗乡境內。  由于这里雨量丰沛、气候溫暖,土壤属黏质酸性,极适合文旦柚的生长,其品质好、产量高、甜度也不亚于麻豆文旦。在农政机构的辅道下,将茶园大量改种文旦果树,现在“鹤冈文旦”已经声名远播,成为台湾本岛文旦的著名产地了。  溫带水果和高冷蔬菜 由于境內多山,所以在中部橫贯公路开通之后,由退除役官兵辅道荣民利用山地高海拔气候的特色,栽培苹果、二十世纪梨、水蜜桃、加州李等“溫带水果”和甘蓝、结球白菜、萝卜、高丽菜等“高冷蔬菜”。因品质良好,甚受市场的欢迎。尤其颱风季节,调节供应市场之需求,贡献良多;已成为我们花莲县经济作物的一大特色。  这多元化的社会里,人们也极希望在一地区里,也有多元化的产物或多元化的享受,以图方便。在这样的情況下,“精致农业”及结合观光资源相互配合的产物乃应运而生。平林休闲农场就是这类型,既是精致农业又结合观光休闲产业的代表。  平林休闲农场位于凤林镇林荣里,是政府在东台湾设立的第一座休闲农场。它里面包括乳牛区、肉牛区、果园区、作物区和造林区等五个区域,是一个富有浓郁田园风情,属于多元化经营的休闲农场。  在这里,你可放胆试骑水牛背,也可在草原上放风箏,逐风奔跑,完全不受拘束。或在挤乳时间参观榨乳的作业情形及亲自动手挤牛乳,体验一下新奇的养牧经验。而在面积广达六十公顷的果园区內,种有二、三十种果树林,随时开放,供游客入园采收,享受摘水果的乐趣。甚至也可以在肉牛区的人工溪流里,卷起裤管衣袖享受混水摸鱼的刺激。    这种休闲农场的设置、经营与开放,不但为花莲增加一处多元化的休闲好去处,增加经济利益的收入,同时也可教育民眾在自然环境里应有的环保观念。

·渔业

  花莲县东面滨临太平洋,从秀林乡和平村的大浊水溪口到丰滨乡的大港口止,共有一百二十公里长的海岸線,可惜因受中央山脉和海岸山脉地形的影响,多悬崖绝壁,水深浪急,沒有天然港湾,也沒有适合底棲鱼类生存的天然条件。然而当菲律宾暖流来的时后,各种远洋渔类如鲔鱼、旗鱼、鲣、鲭、鲳等,也都会随著暖流湧到。  台湾因地处亚热带,气候也蛮适宜水产养殖,近海渔类也颇多,所以花莲的渔业环境还算不错。  由于政府对渔业的重视和对渔名的照顾,不但有捕鱼技术的辅道和捕渔业设备的低利贷款,还兴建石梯坪渔港、花莲港,同时也鼓励近海养殖,使花莲的渔业前途一天比一天和好。  目前我们花莲县的渔业,可依照渔船、渔具之不同及捕鱼区的远近,分为远洋渔业、近海渔业和沿海渔业以及养殖渔业等四种类。近海或沿沿海渔业能捕到的鱼,有溫仔鱼、烟仔鱼、加纳鱼、厚唇、赤笔、乌鱼、翻车鱼、鲨鱼、铁甲鱼、鲔鱼、吐吒鱼、鮸鱼、白带鱼、飞鱼、鲂鱼、青甘、鲣鱼、红目莲、丁挽、金梭及皮刀鱼等。  至于人工养殖,又分为海水和淡水养殖两方面。海水是属近海养殖,花莲因受山脉地形的影响,少有适合的地点,目前只有丰滨乡矶崎村部分海岸有九孔、龙虾的养殖,虽然产量还不多,但已成为当地的名产。而在淡水养殖方面,则花莲各地都有,主要是养殖专供外销的白鳗、鲈鳗、鳟鱼、鲢鱼、草鱼、泥鳅等高经济收益的鱼类,以供人们需要。  目前我们花莲县从事渔业生产及相关人员,据民国八十一底的统计,共有渔戶一千六百二十六戶,渔民两千六百二十三人,占全县人口数的百分之零点七四,而事从事水产事务的人则有一千三百二十四人。这些微少的数据正足以说明花莲渔业发展的空间还很大,还值得我们努力去开发。

·矿业

  花莲县早年以产砂金闻名,当年新城、秀林一带的原住民把所采取的砂金熔成金条藏在大甕中,遇有亲朋好友来访,就拿出来炫耀一番,但不知其用途。后来才知拿到基隆、淡水的市集,可換回布料和粮时。早期来花莲垦拓的移民,砂金也是一个动人的吸引力。由此可见花莲拥有丰富的矿产,且是种要的产业收入之一。  大理石矿业藏,分布于中央山脉东侧,北起宜兰县苏澳,向西南延伸至台东县知本山附近,其中以花莲秀林乡的和平、和仁、清水、崇德至花莲市附近一带的产量最丰,质地也最好,因而有“大理石王国”之称。  大理石大用途很广,如制造水泥、玻璃、陶瓷、耐火的工业原料、钢铁工业熔剂、纸浆、石油化工之清洁剂、中和剂、医药的填充剂、肥料、饲料、废水处理、公害防治、塑胶、 油漆塗料、化粧品、印刷、钙化合物、苏打、碳化钙等,都是花莲最动要的矿产业。  除大理石外,花莲还有蛇纹石、白云石、滑石、水晶、软玉、玉髓、玫瑰石等多种矿产遍布在全县各乡镇村里,可见花莲的“石头王国”并非虛名。这此石头的质地纹路都非常优美,经过加工成各种饰品外销,并获得人们的喜爱和赞赏。

教育

  根据花莲县政府教育处资料,花莲县目前有六所大专院校,15所高中职校和35所国中,小学则有151所,但由于偏远地区人口外移,其中有些地处偏远的小学由于人数过少,已陆续撤校,例如大全国小、东富国小等。

·大专院校

    东华大学     东华大学美仑校区     慈济大学     慈济技术学院     台湾观光学院     大汉技术学院     天主教门诺大学筹备处(筹画中,位于凤林镇新光兆丰农场旁)

·高中

    花莲高中     花莲女中     玉里高中     海星高级中学     四维高级中学     慈济大学附属高级中学     花莲县立体育实验高级中学

·高职

    花莲高工     花莲高商     花莲高农     光复商工     国光商工职业学校     中华工商职业学校

旅游

  花莲的旅游业相当兴盛,风景宜人有“太鲁阁国家公园”、花东纵谷、花东海岸线,观光产业相当丰富,所以花莲民宿相当多,约有900多家合法民宿,另有特产包括花莲薯、麻糬、木雕、石雕、石壶、东海岸玉石、奇雅石、玫瑰石等。花莲凤林镇的烟楼文化    “国家公园”        太鲁阁国家公园        玉山国家公园    “国家风景区”        东部海岸国家风景区        花东纵谷国家风景区    森林游乐区        富源森林游乐区        池南森林游乐区        合欢山森林游乐区 
上一篇:鼓仔灯
下一篇:龙眼干

Copyright©2022 吾尊时尚 www.wuzunfans.com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欢迎各位作者创作优秀作品,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闽ICP备11008833号-10  

邮件联系方式: toplearningteam#gmail.com (请将#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