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百科词典

2010温家宝两会答记者问

好文推荐 百科词典 2022-10-02 23:18:29
北京时间3月14日上午10时,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应十一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大会发言人的邀请,在人民大会堂与采访大会的中外记者见面并回答记者提出的问题。

2010温家宝总理两会答记者问(摘要)

  [李肇星]:女士们、先生们,上午好。我们高兴地邀请到温家宝总理与中外记者见面,并回答提问。现在请总理讲话。 [温家宝]:记者朋友们,大家好。过去的两年我们是在极其困难条件下走过来的。人民是用坚实的步伐走过了不平坦的道路,这将会在历史上留下印迹。今后几年,道路依然不平坦,甚至充满荆棘,但是我们应该记住这样一条古训:行百里者半九十。不可有任何松懈、麻痹和动摇。但同时我们要坚定信心,华山再高,顶有过路。解决困难唯一的办法、出路和希望在于我们自己的努力。我深深爱着我的国家,没有一片土地让我这样深情和激动,没有一条河流让我这样沉思和起伏。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尤未悔。我将以此明志,做好今后三年的工作。现在我愿意回答大家的问题。[英国金融时报记者]:您好。我想问一个有关中国货币政策的问题。现在中国经济发展速度很快,中国经济迅速实现企稳回升,中国的通货膨胀也在上涨,几乎已经达到了您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定下的今年通胀保持在3%左右的水平目标。不管外界给中国什么样的压力或者对中国的货币政策作出什么评论,我想问,让人民币升值难道不是符合中国自身利益的一件事吗?[温家宝]:第一,我认为人民币的币值没有低估。让我们看一组数据,去年我们统计了37个国家对中国的出口情况,其中有16个国家对中国的出口是增长的。就是先生所在的欧盟地区,出口总体下降20.3%,但是对中国的出口只下降15.3%。如果我举一个德国的例子,那就是去年德国对中国的出口多达760亿欧元,创历史最高。美国去年出口下降17%,但是对中国的出口仅下降0.22%。中国已经成为周边国家包括日本、韩国的出口市场,也成为欧美的出口市场。第二,在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和蔓延期间,人民币汇率保持基本稳定对世界经济复苏作出了重要贡献。人民币汇率机制改革是从2005年7月份开始的,到现在人民币的币值对美元升值21%,实际有效汇率升值16%。我这里特别强调指出,2008年7月到2009年2月,也就是世界经济极为困难的时期,人民币并没有贬值,而实际有效汇率升值14.5%。在这个期间,2009年,我们的外贸出口下降了16%,但是进口只降低了11%,顺差减少了1020亿美元。人民币汇率在国际金融危机蔓延中基本稳定,对世界经济复苏起了促进作用。第三,一国的汇率是由一国的经济决定的,汇率的变动也是由经济的综合情况来决定的。我们主张自由贸易,因为自由贸易不仅使经济像活水一样流动,而且给人们带来和谐与和平。我们反对各国之间相互指责,甚至用强制的办法来迫使一国的汇率升值,因为这样做反而不利于人民币汇率的改革。在贸易问题上,我们主张协商,通过平等协商总会找到互赢或者多赢的渠道。第四,人民币将继续坚持以市场供求为基础、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我们将进一步推进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的改革,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 谢谢。   [台湾联合报记者]:总理你好。想请教您有关商签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的问题,您两会之前和网民交流的时候提到说在商签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的时候,考虑到两岸经济规模的差异,还有台湾中小企业以及农民的利益,大陆这边可以让利,那能不能请您向我们透露一下大陆让利的实质内涵是什么?您认为今年6月两岸可以签署ECFA吗?去年您在这里有一段温馨的谈话,您说想到台湾去看一看,如果两岸签了ECFA后对您到台湾走走看看会不会创造更好的条件?[温家宝]:两岸正在商签的经济合作框架协议是一个综合性的、具有两岸特色的协议。商签这个协议应该把握好三个原则:第一,平等协商;第二,互利双赢;第三,彼此照顾对方的关切。我确实讲过,在商签协议时要充分考虑两岸经济规模和市场条件的不同,关心台湾中小企业和广大基层民众的利益,特别要照顾台湾农民的利益。我也确实讲过,要让利给台湾。这种让利,比如通过减免关税,通过早期收获实现。另外,也要做出让台湾农民放心的事情。但是,我看到台湾的报纸,很大的篇幅报道温总理关于让利的论述。可是我在在线访谈时讲了两句话,后面还有一句话“因为我们是兄弟”,这句话就鲜有报道。我知道商签协议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但是正因为我们是兄弟,兄弟虽有小忿,不废懿亲,问题总会可以解决的。我去台湾的愿望依旧是那么强烈,因为我认为中华民族5000年的文化,具有强大的震撼力和凝聚力,不要因为50年的政治而丢掉5000年的文化。我讲一个故事你可以告诉台湾同胞。在元朝有一位画家叫黄公望,他画了一幅著名的《富春山居图》,79岁完成,完成之后不久就去世了。几百年来,这幅画辗转流失,但现在我知道,一半放在杭州博物馆(应为浙江省博物馆,在杭州市),一半放在台湾故宫博物院,我希望两幅画什么时候能合成一幅画。画是如此,人何以堪。谢谢你,向台湾同胞问好。[人民日报、人民网记者]:总理您好。我的问题是,刚才总理在回答问题时提到了,国家与国家之间应实行自由贸易,我们也知道当前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一出口大国。我们也留意到,近期一段时间以来,针对中国的贸易保护主义措施明显增多,尤其是中国和美国之间的贸易摩擦日渐增多起来。有评论指出,贸易保护主义对当前的世界经济复苏产生了较大影响。请问总理,中国政府如何看待这一问题?谢谢。[温家宝]:我是自由贸易的坚定支持者。我方才已经讲了,自由贸易不仅会促进世界经济的发展,而且会促进世界的和谐,还能改变和提高人们的生活。我对有些国家要提高出口的比重予以理解,但是我所不解的是,为了提高本国的出口而贬低本国的币值,反过来又企图用施压的办法来强迫别国的货币升值。我以为这种做法是一种贸易保护主义的做法。随着国际金融危机的蔓延和加深,贸易保护主义不是减轻了,而是加重了。这应该引起全世界各国的警觉。我们将采取措施,扩大进口,去年在最困难的时候,我们向欧美派出多批采购团。我们还要努力实现国际收支基本平衡。我相信,自由贸易会给应对危机、经济复苏带来有力的推动力量。当前,最重要的是要推进多哈回合的谈判,使多哈回合能够在公正、平衡的前提下建立一个合理的贸易秩序。我真诚希望美欧承认中国的市场经济地位,并且放开高科技产品对中国的出口,这有利于贸易的平衡。在这里我愿意给记者们介绍一个你们不甚熟悉的情况,那就是中国的贸易总量虽然很大,但50%是加工贸易,60%是外企或与外企合作企业的出口贸易。如果说对中国采取限制措施,也无异于打击了你们本国的企业。谢谢你。   [德新社记者]:温总理你好。大国也应该承担更多的责任,中国现在正在崛起,国际社会期待中国在应对全球挑战以及政治、安全、经济等领域的问题上发挥领导作用。我们了解,在中国政府内部也在就该问题进行着积极的讨论。我想了解,中国是否有这个能力以及意愿在国际舞台发挥更大的作用?[温家宝]:你的问题问得还是比较平和的。实际上现在在舆论上,已经出现了“中国傲慢论”、“中国强硬论”、“中国必胜论”的观点。你给我一个机会阐述一下我们是如何看待自己的。第一,中国这些年经济虽然发展很快,但是由于城乡不平衡、地区不平衡,再加上人口多、底子薄,我们确实还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前不久,就是为了征求群众对政府工作报告的意见,我到离北京只有150公里的滦平县。我看到那里的群众虽然这些年来生产生活条件有所改变,但依然与北京有很大的差距。这个村子我已经去了三次了,分别是2000年、2005年和2010年。我经常劝记者多到中国的农村和中西部地区看看,你到那里看就知道上海和北京的发展不能代表整个中国。我们要实现小康目标还需要做出艰苦的努力;要建成一个中等发达的国家,至少要到本世纪中期;要真正实现现代化,还要上百年的时间以至更长。第二,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的道路。中国的发展不会影响任何国家,中国不发达的时候不称霸,中国即使发达了,也不称霸,永远不称霸!第三,在涉及中国主权和领土完整的重大问题上,即使是中国很穷的时候,我们也是铮铮铁骨。 第四,中国是个负责任的国家,中国主张并积极参与国际合作,解决当前国际经济和政治的重大问题。中国对不发达国家实行的援助是不附加任何条件的。这四点就是我们中国对外政策的基本立场。谢谢你。[香港星岛日报记者]:总理您好。香港经济现在正在从国际金融危机的低谷中走出来。您去年曾说过要更好地解决一些香港的深层次问题。您可否详细跟我们说一下这些矛盾是什么?对我们解决这些矛盾有什么建议?国家正在编订第十二个五年规划,能否谈谈香港在这个规划中将扮演怎样的角色?另外,总理这几年非常忙碌,很多人都很关心您的身体健康,能说说您是如何一直保持旺盛的工作精力吗?谢谢。[温家宝]:我以为香港在经济上面临的深层次矛盾:  第一,如何发挥已有的优势,继续保持和发展香港的金融中心、航运中心和贸易中心的地位。第二,如何结合香港的特点发展优势产业,特别是服务业。第三,要利用香港毗邻内地的优势,进一步加强香港与珠三角的联系。内地的广阔市场、内地经济的迅速发展是香港今后发展的潜力所在。第四,香港人民要包容共济、凝聚共识、团结一致,保持香港的繁荣稳定。香港今后不仅会在经济上还有很大的发展,而且还会按照基本法的规定循序渐进地发展民主政治。第五,还有两点不要忽视,一是注重改善民生;二是发展教育。至于中国的“十二五”规划主要是编制全国的规划,当然我们在编制规划过程中会考虑香港与内地的紧密经济联系,特别是与珠三角地区的联系。我们编制规划会充分征求香港各界的意见。至于我的身体,大家会看到,我还是有着充沛精力的。虽然我是一个基本没有节假日的人,但我还是喜欢锻炼的,无论是散步还是游泳,都使自己的身心能够放松,以保持旺盛的精力来对付繁重的工作。谢谢你,向香港同胞问好。

2010温家宝总理两会答记者问妙语集

       今后几年,道路依然不平坦,甚至充满荆棘,但是我们应该记住这样一条古训:行百里者半九十。不可有任何松懈、麻痹和动摇。我们要坚定信心,华山再高,顶有过路。解决困难唯一的办法、出路和希望在于我们自己的努力。      我深深爱着我的国家,没有一片土地让我这样深情和激动,没有一条河流让我这样沉思和起伏。      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尤未悔。我将以此明志,做好今后三年的工作。      我们主张自由贸易,因为自由贸易不仅使经济像活水一样流动,而且给人们带来和谐与和平。      我们反对各国之间相互指责,甚至用强制的办法来迫使一国的汇率升值,因为这样做反而不利于人民币汇率的改革。      中国经济今年必须处理好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调整结构和管理好通胀预期三者的关系。而在这三者之间,我们必须走出一条光明的路子。只有这样,才可能避免二次探底。       中国有一句古语,人或加讪,心无疵兮。但毕竟你还给了我一个澄清真相的机会,因此,我首先应该感谢你。       我看到台湾的报纸,很大的篇幅报道温总理关于让利的论述。可是我在在线访谈时讲了两句话,后面还有一句话“因为我们是兄弟”,这句话就鲜有报道。       我知道商签协议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但是正因为我们是兄弟,兄弟虽有小忿,不废懿亲,问题总会可以解决的。       我去台湾的愿望依旧是那么强烈,因为我认为中华民族5000年的文化,具有强大的震撼力和凝聚力,不要因为50年的政治而丢掉5000年的文化。        我讲一个故事你可以告诉台湾同胞。在元朝有一位画家叫黄公望,他画了一幅著名的《富春山居图》,79岁完成,完成之后不久就去世了。几百年来,这幅画辗转流失,但现在我知道,一半放在杭州博物馆,一半放在台湾故宫院。我希望两幅画什么时候能合成一幅画。画是如此,人何以堪。        我对有些国家要提高出口的比重予以理解,但是我所不解的是,为了提高本国的出口而贬低本国的币值,反过来又企图用施压的办法来强迫别国的货币升值。我以为这种做法是一种贸易保护主义的做法。       随着国际金融危机的蔓延和加深,贸易保护主义不是减轻了,而是加重了。这应该引起全世界各国的警觉。      在这里我愿意给记者们介绍一个你们不甚熟悉的情况,那就是中国的贸易总量虽然很大,但50%是加工贸易,60%是外企或与外企合作企业的出口贸易。如果说对中国采取限制措施,也无异于打击了你们本国的企业。       你的问题问得还是比较平和的。实际上现在在舆论上,已经出现了“中国傲慢论”、“中国强硬论”、“中国必胜论”的观点。 我经常劝记者多到中国的农村和中西部地区看看,你到那里看就知道上海和北京的发展不能代表整个中国。        中国的发展不会影响任何国家,中国不发达的时候不称霸,中国即使发达了,也不称霸,永远不称霸! 在涉及中国主权和领土完整的重大问题上,即使是中国很穷的时候,我们也是铮铮铁骨。       虽然我是一个基本没有节假日的人,但我还是喜欢锻炼的,无论是散步还是游泳,都使自己的身心能够放松,以保持旺盛的精力来对付繁重的工作。       你提到一个让我非常感到担心的问题。我曾经讲过,如果发生通货膨胀,再加上收入分配不公,以及贪污腐败,足以影响社会的稳定,甚至政权的巩固。       我们必须密切关注今年国内外经济形势的走向,因时而动,就是说时进则进,时退则退,动静不失其时。这需要十分谨慎和灵活。我相信明年的记者招待会我还是满面笑容的来对待你。        美国作为国际货币的主要发行国,币值的不稳定引起我们很大的忧虑。我去年说过我担心,今年我还要说我担心。 国家的金融资产不容得有一点的闪失。在这里,我还要强调另外一面,美国国债是以美国国家信誉做担保的,我希望美国以实际行动让投资者放心。       不畏浮云遮望眼,只因身在最高层。我们应该从这样的高度来把握两国关系。       我曾经讲过,中美建交30年的历史告诉我们,和则两利、斗则俱伤,互信则进、猜忌则退。对话比对抗好,合作比遏制好,伙伴比对手好,我们应该从这样的角度来努力促进中美关系的发展。       我认为世界经济的失衡,不能把眼睛只盯在中国的贸易上。世界经济失衡,主要是反映在一些主要经济体消费与储蓄的失衡,一些金融机构只顾自身利益,过度扩张而造成金融的不稳定。如果从深层次讲,世界上最大的失衡是发展的不平衡。在这次金融危机当中,受害最大的是发展中国家。       我认为,公平正义比太阳还要有光辉。       勿庸讳言,我们现在的社会还存在许多不公平的现象,收入分配不公、司法不公,这些都应该引起我们的重视。 我曾经讲过,一个正确的经济学同高尚的伦理学是不可分离的。也就是说,我们的经济工作和社会发展都要更多地关注穷人,关注弱势群体,因为他们在我们的社会中还占大多数。

央视评论员周庆安梳理2010温家宝总理答中外记者问

主持人:好,观众朋友,欢迎您继续收看2010两会特别节目,刚才我们为您现场直播了十一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记者会,温家宝总理答记者问的实况,接下来我们回到演播室,请演播室两位嘉宾做简单的点评,两位嘉宾呢,一位嘉宾清华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院的院长李强先生,还有一个是本台特约评论员周庆安先生,先请李院长做一个简单的点评。  李强:我觉得用一句话来评价一下总理的答记者问,我觉得他自己表述,他说处理好国内和国际两个大局,他总结挺好的,他整个谈话就是这个主题,他面对记者是两方面的,境内和境外的,境内的谈国内稍微多一点,境外的谈国际稍微多一点,这两方面又是融合的。  国内方面呢,我觉得他刚才非常动情的讲到一句话,非常引起我们深刻印象,他说“公平正义比太阳还要有光辉。”所以我感到总理虽然谈经济谈得多一些,但是他告诉大家,经济的发展最终还是为了人民,我们的人民还是应该实现公平、正义。  在谈到国际方面,我觉得他更体现了,就是我们中国发展压力很大,你发展了,你想韬光养晦就不行了,你已经被推到前台了,所以他现在面临的问题就是,第一怎么能处理好国与国的关系,我觉得总理基本的意思告诉大家呢,和则两立,冲突则两伤,就是说很多事情不是我们想做的,我们也愿意和。  所以在这方面,总理他处理国际国内两个大局,应该说答记者问还是非常精彩的,非常精彩地完成了国内国际两个大局的任务。  主持人:对,李院长刚才谈到,庆安你看,李院长说到,就是中国已经推到中心,通过今天记者会可以看出来,国内记者、国外记者,大家关注的都是中国,你在聚光灯下,所有人就应该调光圈了,调焦距了,因为我的位置不一样,光线也不一样,对吧,庆安你的点评。  周庆安:刚才李院长谈到了,在国内方面留下特别印象,公平正义比太阳还要更光辉。实际上在国际上我也留下一个特别深刻印象的话,就是“不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这是温总理在回答关于中美关系时候的提问,实际上我们通篇看整个记者招待会,我们会发现温总理实际上在谈三个学科,他谈了正确的经济学和高尚的伦理学是分不开的,但实际上他还谈了独立自主的政治学,也是今天中国国际政策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  其实呢,我们看到今年的温总理答记者问中间,经济问题当然占了半数以上,其实很多国际问题也都和我们经济问题联系在一起的,包括我们的在美资产问题,包括外资企业在中国整体投资问题。  回到根本来说,其实作为一个大国的总理,他要通篇总揽国内、国际两个大局的时候,他就要用一个完整的思路来引导他自己这样的一个工作,这个时候三个学科,政治学,在独立自主的一个政治学,他一直在谈正确的经济学,他一直在谈高尚的伦理,这实际上是组成了,我觉得本届政府整体工作的三个非常重要的基点。  主持人:好,非常感谢两位今天来到的演播室,参与我们的2010两会特别节目,好我们这一时段特别节目到此结束,稍后请您收看中国新闻,再见。

温家宝总理历年答记者问时提到的名人名篇名句

温家宝总理在每年的两会上都要答记者问,他回答时旁征博引,古今中外的诗词古赋随手拈来,从这些精彩回答中,全世界看到了他心忧天下的政治情怀,我们也感受到了一位亲民总理的所思所忧……    谈面对困难: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要居安思危,有备无患。  谈工作风格: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谈两岸关系: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大陆。大陆不可见兮,只有痛哭。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故乡。故乡不可见兮,永不能忘。山苍苍,野茫茫。山之上,国有殇。  谈税费改革:生财有道,生之者众,食之者寡,为之者疾,用之者抒。

·2004年温家宝总理答中外记者

  谈今后工作: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分别出自毛泽东主席1935年2月在长征途中所写的词作《忆秦娥?娄山关》和屈原的名作《离骚》。  谈存在困难:安不忘危,治不忘乱。  谈两岸关系:春愁难遣强看山,往事惊心泪欲潸。四百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出自台湾近代爱国诗人丘逢甲的诗作。丘逢甲一生以台湾回归祖国为志,渴望祖国“山河终一统”。  谈中国发展: 海不辞水,故能成其大;山不辞土石,故能成其高。 出自《管子?形势解》。  谈反腐败:不要犯胜利时骄傲起来、生活腐化的错误。全党务必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

·2005年温家宝总理答中外记者

  谈未来:形势稍好,尤需兢慎。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其中,“兢慎”见唐诗《泾溪》 。“泾溪石险人兢慎,终岁不闻倾履人。却是平流无石处,时时闻说有沉沦。”“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出自《春秋左传?襄公十一年》。  谈台湾问题:一尺布尚可缝,一斗粟尚可舂,同胞兄弟何不容? 这句古语出自《史记?淮南衡山列传》:“民有作歌歌淮南厉王曰:一尺布,尚可缝;一斗粟,尚可舂。兄弟二人不能相容。”讲的是汉文帝与淮南王之间的兄弟恩怨故事。  谈宏观调控:行百里者半九十。  谈三农问题:舒尔茨的一句话,世界大多数是贫困人口,如果你懂得了穷人的经济学,那么你就会懂得经济学当中许多重要的原理。这一段话出自舒尔茨1979年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时发表的获奖演说:世界大多数是贫困人口,如果你懂得了穷人的经济学,那么你就会懂得经济学当中许多重要的原理;世界大多数贫穷人当中,又主要是以农业为生计的。如果你懂得了农业,那你就真正懂得了穷人的经济学。  谈中印关系:三千年前,印度有一篇著名的古诗叫《奥义书》,愿我们同受庇佑,愿我们同受保护,愿我们共同努力,愿我们文化辉煌。不要仇恨,永远和平、和平、和平。

·2006年温家宝总理答中外记者

  谈当前形势:形势稍好,尤须兢慎。危则安,思所以乱则治,思所以亡则存。  谈两岸关系: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谈面对困难:知难不难,迎难而上,知难而进,永不退缩,不言失败。  谈因特网管理:萧伯纳说,自由意味着责任,美斯特朗斯基说,要讲民主的话,不要关在屋子里只读亚里士多德,要多坐地铁和公共汽车。  谈中印关系:梵典与华章,中印文化的交流。

·2007年温家宝总理答中外记者

  谈中日关系:中日两国是一衣带水的邻邦,中国有一句古话:“召远在修近,闭祸在除怨。”其中,“召远在修近,闭祸在除怨”出自《管子·版法》。  谈民生问题:借用了诗人艾青的一句诗:“去问开化的大地,去问解冻的河流。” 这句诗出自我国著名诗人艾青的诗作《窗外的争吵》。  谈两岸关系:温家宝引用唐诗名句“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这句诗出自刘禹锡的《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谈干群关系:温家宝提到,让每个干部和领导者懂得“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此语出自《贞观政要·政体》,魏征在与唐太宗关于历代兴衰的对话中引用古语说: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更早的类似表述出自《荀子》中的《王制》和《哀公》,原文是“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孔子家语·五仪解》中也有相似的说法。  谈经济问题:“名为治平无事,而其实有不测之忧。”这一古语出自宋代苏轼的《晁错论》,原文是“天下之患,最不可为者,名为治平无事,而其实有不测之忧。”

·2008年温家宝总理答中外记者

  谈改革:温家宝总理引用了三处古语和古诗句:一处是“行事见于当时,是非公于后世”,出自《明太祖宝训》朱元璋语。原文为“自古有天下国家者,行事见于当时,是非公于后世。故一代之兴衰,必有一代之史以载之”;一处是“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是林则徐《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的名句;一处是“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语出《宋史·王安石列传》,大意是天象的变化不必畏惧,祖宗的规矩不一定效法,人们的议论也不用担心。  谈物价上涨:温家宝总理引用了古语“事不避难”。语出《后汉书·虞诩传》:“志不求易,事不避难,臣之职也!不遇盘根错节,何以别利器乎?”  谈祖国统一:温家宝总理引用的“一心中国梦,万古下泉诗”,是宋代郑思肖《德佑二年岁旦》中的两句。原作全文是:“力不胜于胆,逢人空泪垂。一心中国梦,万古下泉诗。日近望犹见,天高问岂知。朝朝向南拜,愿睹汉旌旗。”郑思肖这首诗表达的就是对国家统一的希望。“下泉”典出《诗经·曹风》。  “度尽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语出自鲁迅的《题三义塔》。  谈思想解放:温家宝引用了两句古语,“周虽旧邦,其命惟新”,出自《诗经·大雅》,大意是“周朝虽然是旧的国家,但却禀受了新的使命”;“如将不尽,与古为新”出自唐司空图《诗品》,原文说的是文艺创作中的体会,说大自然美景难以穷尽,只要深入体察,就能不断创新诗境。

·2009年温家宝总理答中外记者

  谈期待:温家宝说:“莫道今年春将尽,明年春色倍还人。我期待着明年中国和世界都会变得更好。”其中“明年春色倍还人”一句出自唐代诗人杜审言的《春日京中有怀》。这首诗全文为:“今年游寓独游秦,愁思看春不当春。上林苑里花徒发,细柳营前叶漫新。公子南桥应尽兴,将军西第几留宾。寄语洛城风日道,明年春色倍还人。”  谈中国经济:温家宝提到的“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出自南宋诗人陆游的《游山西村》。陆诗全文为:“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谈国际金融危机:温家宝在回答《人民日报》记者提问时说:“我们懂得一个道理,那就是‘乞火莫若取燧’,就是说向人借火不如得到燧石;‘寄汲莫若凿井’,就是说你想从别人那里得到水不如自己去凿井。”其中,“乞火莫若取燧,寄汲莫若凿井”源自《淮南子·览冥训》。

Copyright©2022 吾尊时尚 www.wuzunfans.com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欢迎各位作者创作优秀作品,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闽ICP备11008833号-10  

邮件联系方式: toplearningteam#gmail.com (请将#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