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百科词典

食肉目

都豆瓣 百科词典 2022-10-02 23:43:21
食肉目(Carnivora)在动物分类学上是哺乳纲中的一个目。食肉目包括260多种胎生的动物。除主要吃竹叶的大熊猫,绝大部分都吃肉。猫科只吃肉,而熊科是杂食。食肉目动物有很大的犬牙。  食肉目动物是哺乳动物各目中体型差异最大的一个目,体型最小的伶鼬(Mustela nivalis)只有25克,11厘米,北极熊(Ursus maritimus)则可以重达1000千克,体型更大的南象海豹雄性可以达到2,270千克以上,体长可达4.2米。狼 食肉目动物  科学分类   界:  动物界 Animalia  门:  脊索动物门 Chordata  纲:  哺乳纲 Mammalia  亚纲: 兽亚纲 Theria  下纲: 真兽下纲 Eutheria  总目: 劳亚兽总目 Laurasiatheria  目:  食肉目 Carnivora

概述

    食肉目动物是最具多样性哺乳动物。食肉目的一些成员位于食物链的顶端,其重要性无可替代,但是由于人类的活动,几乎所有的顶级食肉动物的生存都处于濒危状态,小型的肉食动物也有不少受到了一定的威胁。食肉目成员并非全食肉,还有杂食性甚至主要食植物的成员,适应从海洋到陆地的不同生存环境,分布几乎遍及世界各地。食肉目的最主要特点是具有裂齿(肉齿),裂齿由上颌最后一枚前臼齿和下颌的第一枚臼齿构成。食肉目早在古新世就已出现,化石非常丰富,并包括一些人们最熟悉的史前生物。食肉目的所有成员均智力高度发达,嗅觉、听觉或视觉比较灵敏,多有立体视觉,与早期的其它肉食动物类群相比有很大优势,其兴起可能是那些早期类型灭绝的主要原因。食肉目在出现后不久就大约沿着犬型类和猫型类两个方向发展,二者最主要的区别是头骨基部特别是耳区附近的结构。其中犬型中有一支进入海洋,成为适应海洋生活的哺乳动物。通常主要为陆生的食肉目被置于裂脚亚目Fissipedia,海洋生活的置于鳍脚亚目Pinnipedia,裂脚亚目中的犬型类置于犬形下目(熊形下目)或犬型总科(熊型总科)Canoidea/Arctoidea,猫型类置于猫形下目或猫型总科Aeluroidea/Feloidea。鳍脚亚目也常升级为鳍脚目,和食肉目并列,犬型类和猫型类则可升级为亚目。而新近的研究认为鳍脚类不是单一起源,海豹类和鼬类关系更密切,海狮和海象和熊类关系更密切,将鳍脚类拆散而和这些类群归在一起。较新的研究表明犬形类的犬类和其它类群之间的关系较远,甚至可能和猫型类的关系更近,可以将犬类归于犬型总科Canoidea,其它类群归为熊型总科Arctoidea,或者将犬类和猫型类共置于猫犬类,其它的置于熊型类。最早期的食肉目被归入以灭绝的细齿兽下目或细齿兽超科Miacoidea,其中细齿兽科Miacidae比较接近于犬型类的祖先类型,古灵猫科Viverravidae比较接近于猫型类的祖先,也有人将细齿兽中犬型类和猫型类的祖先类型分别置于犬型类和猫型类中。 北极熊 食肉目动物  过去曾将陆生食肉动物分为2个超科。犬超科除犬科外还包括熊、浣熊和鼬科,猫超科除猫科外则包括灵猫科和鬣狗科。前者耳泡腹壁仅由内鼓骨组成,大多有翼蝶管;后者耳泡膨大分为2室,腹壁由内、外两块鼓骨组成,无翼蝶管。后来将发现于全北界古新统和始新统中的具有真正的裂齿,但身体小,耳泡尚未骨化,前臼齿不退化,臼齿仍为磨楔型,腕骨中也无愈合现象的化石类群划为细齿兽超科。迈米发现犬科在系统关系上与熊、浣熊和鼬科相距较远,而与猫科反而接近(耳区解剖和血清研究上得到证实)。所以陆上食肉动物可以划分为熊和犬猫两个大的分类单元。   水生食肉动物形态极特化,身体呈流线型, 四肢桨状,牙齿同型化并趋于消失。曾把它们单列一目,但它们是从系统上陆生食肉动物中返回水中的一支。于是也有人根据形态把它们和陆生食肉动物分列为两个亚目:水生的鳍脚亚目和陆上的裂脚亚目。但也有人根据分支系统学的观点把耳海豹和海象与浣熊及熊归在一起,而把无耳海豹和鼬类归在一起。现在一般还是单独建立鳍足目包括所有水生食肉动物。   食肉目现生代表有8科89属,但体型、形态和行为差别很大。北极熊最大,体重800千克,身长3米;玲鼬最小,体长仅16~17厘米,体重50克。犬科、熊科、浣熊科、大熊猫科、鼬科、灵猫科、猫科和鬣狗科8科中,大熊猫科只有1属1种,即大熊猫,仅分布于中国西部3省;灵猫科只分布于旧大陆;浣熊科几乎集中分布于新大陆;其余各科的分布均较广泛,除大洋洲外,可见于世界各地。   食肉目动物反应迅速,动作灵敏,准确、强而有力。不论体型粗壮的熊类或小巧的黄鼬以至家猫、家犬等均具发达的大脑和感觉器官,嗅觉、视觉和听觉均较发达,例如警犬的灵敏嗅觉和家猫适应光照强弱的可张可缩的瞳孔都是人们所熟知的。食肉类体型矫健,肌肉发达,四肢的趾端具锐爪,以利于捕捉猎物。生活方式为掠食性,猎物多为有蹄类、各种鼠类、鸟类以及某些大型昆虫等。捕杀方式多种多样,或隐伏要路等待,或嗅迹跟踪、潜伏靠近,凭借利齿和锐爪为武器进行突然袭击  。另一种攻击方式是长距离的追逐捕杀。狼和豺等动物更发展成类似集体分工的围猎方式。猫类和鼬类是以肉为主食的典型食肉兽;犬类和灵猫类次之,除肉类外尚包括部分植物果实;熊类和浣熊类进食植物性食物的比重增大,近于杂食;鬣狗类取食尸体或腐肉,缟鬣狗则以蚂蚁为主食;唯一的素食者为大熊猫,以嫩竹和竹笋为主食。绝大多数食肉动物单独生活,每个成体往往占据一定面积的活动区域,作为独自寻食的游猎区,并竭力守卫自己的领地。不少种类均具较为发达的分泌腺,北美臭鼬类的分泌物气味强烈,可使人一时昏厥。分泌腺既是自卫的武器,又是通讯联络和标记领域的手段。食肉动物多昼伏夜出。   中国有7科24属56种,仅鬣狗科无分布。犬科有6种,熊科有3种,浣熊科有1种,大熊猫独占1科,鼬科最多达21种,灵猫科11种和猫科13种。中国特产大熊猫、貉、花面狸、漠猫和雪豹均属重要保护动物。

食肉目 Carnivora 分类

  猫科 (Felidae)   灵猫科 (Viverridae)   鬣狗科 (Hyaenidae)   獴科 (Herpestidae)   犬科 (Canidae)   熊科 (Ursidae)   小熊猫科 (Ailuridae)   鼬科 (Mustelidae)   臭鼬科 (Mephitidae)   浣熊科 (Procyonidae)   海象科 (Odobenidae)   海狮科 (Otariidae)   海豹科 (Phocidae)   食蚁狸科 (Eupleridae)   林狸科 (Prinonodontidae)   双斑狸科 (Nandiniidae)   中鬣狗科 (Percrocutidae)   猎猫科 (Nimravidae)  巴博剑齿虎科 (Barbourofelidae)  犬熊科 (Amphicyonidae)  半狗科 (Hemicyonidae)  海熊兽科 (Enaliarctida)  细齿兽科 (Miacidae)  古灵猫科 (Viverravidae)  【注】 按照世界动物名称数据库数据,臭鼬亚科(Mephitinae)属于鼬科,也有分类法将它直接放在食肉目下,称为臭鼬科(Mephitidae)。
下一篇:水獭

Copyright©2022 吾尊时尚 www.wuzunfans.com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欢迎各位作者创作优秀作品,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闽ICP备11008833号-10  

邮件联系方式: toplearningteam#gmail.com (请将#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