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百科词典

贯休

迪哥 百科词典 2022-10-22 16:34:19
贯休像贯休像  贯休(832~912),中国唐末五代前蜀画家、诗人。俗姓姜,出家为僧,号“禅月大师”。婺州兰豁(今浙江兰溪)人。出生于诗书官宦人家,七岁即入兰溪和安寺从圆贞长老学佛。自幼聪明伶俐,记忆力超群,又好作诗,与僧友处默经常唱和,相得益彰,因而十五、六岁时即有诗名。二十岁受具足后,开始漫游。先入浙东五泄山寺,修禅十年。后游学洪州钟灵山,不久,又北上西北、蓟北等地,后又折回家乡东阳居数年。黄巢起义攻陷东阳后,辗转流离于山野之中。昭宗乾宁二年,在荆门依附成汭并与吴融学士交往唱和,此后不久因得罪成汭而出走。天复三年入蜀,深受蜀主王建的礼遇,赐号“禅月大师”。于前蜀永平二年,卒于蜀中,时年八十有一。有诗集《禅月集》存世,现存诗共计735首,在唐五代诗僧中,数量之多仅次于齐己。  贯休博学多才,工书法,擅草书;善绘画,长于佛像,尤以画罗汉像出名。所画罗汉庞眉深目,隆鼻突颚,形象古怪,自称得之于梦中所见。今流传有多种摹本的十六罗汉像及石刻画。与齐己、皎然并称为“唐三高僧”,后人编纂《唐三高僧诗集》。《唐才子传》称赞他“一条直气,海内无双。意度高疏,学问丛脞。天赋敏速之才,笔吐猛锐之气。乐府古律,当时所宗……果僧中之一豪也。后少其比者,前以方支道林不过矣”。贯休有文集40卷,当时的著名诗人吴融为之序,称《西岳集》。后贯休弟子昙域重加编辑,称《宝月集》。贯休以吟诗见长。他的诗虽多为咏物、咏景或与僧俗诗友唱和之作,但也常触及世事。如他曾作《酷吏词》以讽荆州节镇高季兴:“……吴姬唱一曲,等闲破红束。韩娥唱一曲,锦段鲜照屋。宁和一曲两曲歌,曾使千人万人哭!不惟哭,亦白其头,饥其族,所以祥风不来,和风不变。蝗兮蠈兮,东西南北。”  贯休的诗歌,从总体上来看可以分成两大类:禅诗和世俗诗。禅诗约占其诗歌的三分之一,与其他僧人的禅诗比较起来,贯休禅诗的特色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其一是用组诗的形式比较全面地反映了僧人特殊的生活方式和对禅理禅趣的体悟;其二是体现出浓重的禅情。先前的僧侣虽然不乏有描写僧人山居生活的诗歌,不过,基本上都是单首的诗歌,在诗歌中比较全面地描写僧人隐居生活的,不能不推贯休为第一。而且贯休采用的是律诗的组诗形式,这在贯休以前的诗僧中是没有的。如《桐江闲居作十二首》、《山居诗二十四首》等。其中以《山居诗二十四首》尤为突出,整组诗几乎能完整地反映出僧人隐居生活的方方面面。艺术上也已趋向成熟。贯休的禅诗还有一个较为明显的特征,即诗中折射出浓浓的禅情。这些诗主要集中在中、晚期,反映了贯休对大德、高僧们的仰慕之情以及对僧友们久别未逢的相思和对故友的怀念之情。如《寄大愿和尚》、《送僧之湖南》等。贯休的这些禅情诗实际上是其世俗友情诗的延伸。贯休不仅写有禅诗同时还写有世俗诗,而且他的世俗诗从数量来说还远远超过了他的禅诗。

生平简历

  贯休禅师(832~912),唐末五代高僧。字德隐,号禅月。婺州(浙江金华)兰溪登高里人,俗姓姜。登高里在兰溪县西,属太平乡(今属游埠镇)。而姜氏亦为兰溪大族,代有名人出焉。贯休禅师幼年,尝从其父研习儒典,受孔孟儒家思想观念的熏陶,很早便养成一种坦荡刚直的个性气质。这从其后来的诗作中可以看出。他有一首诗这样写道:“我本是蓑笠,幼知天子尊。 学为毛氏诗,亦多直致言。”(《阳乌烁万物》,见《禅月集》卷二)   据贯休弟子昙域禅师在《禅月集后序》所说:“(贯休)少小之时, 便归觉路于和安寺,请圆贞长老和尚为师。”宋·赞宁《高僧传》卷三十也有类似记载,并记贯休时年七岁便投圆贞法师出家,为其童侍。 那么“幼而颖悟”、深受父母“雅爱”的贯休,为何如此年幼便遁入空门?其出家因缘,史书均未有记载。有学者撰文认为,“依此推想,贯休禅师在幼年时,可能和玄奘大师一样聪敏绝群,异于一般常童,而且还强烈的表现出一种宗教情操,使父母亲友叹为‘再来人’。为了成全其宿世善根,便送之入寺,再度为僧。这是一般佛教徒梦寐以求的好机缘,譬如南北朝时的南岳大师慧思,在其发愿文中,就祈求来生能够早遇正法,童真入道。所以,高僧传的作者认为休禅师能够七岁出家,是由于父母对他雅爱,是很有道理的。”谓正因为父母之雅爱,故送入佛门,以期早归觉路。笔者觉得此说过于理想,恐非实情。本文以为,送子出家乃贯休父母的无奈之举。贯休曾作有一首《行经弟妹坟》诗,曰:“泪不曾垂此日垂,山前弟妹冢离离。 年长于吾未得力,家贫拋尔去多时。 鸿冲碧汉霜中断,蕙杂黄蒿冢上褰。 恩爱苦情拋未得,不堪回首步迟迟”。(《禅月集》卷一九)这首诗,一般皆认为是休禅师出家后数年间,在和安寺所作。贯休出家时年方七岁,应该说还不是十分地懂得人间情味。等到他逐渐长大,意识到家庭之“恩爱苦情”时,方唤醒其“家贫”、弟妹早逝的“不堪回首”的幼年经历。于是便有了“泪不曾垂此日垂”的伤感之咏。贯休另在《鼓腹曲》也曾说过“我昔不幸兮,遭百罹苍苍留我兮”(《禅月集》卷四)等语。再结合贯休后来很多诗句中对酷吏和统治阶层的辛辣讽刺和批判,我们大致可以判断他出家的原因,当与其家庭遭遇的变故与不幸有关。   贯休从小就表现出不同寻常的诗才。“先师为童子时,邻院有童子法号处默,皆年十余岁,时同发心念经,每于精修之暇,更相唱和。 渐至十五六岁,诗名益着,远近皆闻。 ”(昙域《禅月集后序》)出家为侍童时,与同学处默邻院而居,于发心念经之余,每隔篱论诗互吟。受具足戒后,诗名渐扬,曾往豫章(今南昌)弘传《法华经》、《起信论》,悉尽奥义。   唐·乾宁(894~897)初年,曾谒吴越武肃王钱镠。其后,游黟歙,与唐安寺兰阿阇梨结道交。昭宗天复年间(901~904)入蜀,深受蜀主王建父子礼遇,“过秦主待道安之礼”(昙域《禅月集后序》),为贯休建龙华禅院,署号“禅月大师”,并常呼之为“得得来和尚”。梁·乾化二年(912)圆寂,时年八十一。蜀主王衍为贯休行官葬,塔号“白莲”。其诗文等被弟子昙域禅师汇编《禅月集》,原为三十卷。然其文集五卷已佚,余诗集二十五卷。另有补遗一卷,乃明代毛晋所撰。其生平事迹亦最早见载于其弟子昙域所作的《禅月集后序》,宋·赞宁《宋高僧传》卷三十等亦有贯休传记之。   贯休一生云游四方,交结极广。因而其生平充满传奇色彩,身事多秩闻。他与当时的诗僧齐已结识,与当时的名诗人陈陶、刘得仁、方干、张为、韦庄等亦有交往。还与名诗人、内翰吴融友善,吴融因此为《禅月集》作序,称“贯休机神颖秀,雅善诗歌”,二人之间“商榷二雅,酬唱循环,越三日不相往来,恨疏。”   在贯休的生平交往中,值得注意的是他与吴越王钱镠的交往及关系。据宋·计有功《唐诗纪事》卷七十五“贯休”云:“钱镠自称吴越国王。休以诗投之曰:‘贵逼身来不自由,几年勤苦蹈林丘。满堂花醉三千客,一剑霜寒十四州。莱子衣裳宫锦窄,谢公篇咏绮霞羞。他年名上凌烟阁,岂羡当时万户侯。’镠谕改为四十州,乃可相见。曰‘州亦难添,诗亦难改。然闲云孤鹤,何天不可飞?’遂入蜀。”云贯休与钱王话不投机,然所记与赞宁《高僧传》有出入。《高僧传》卷三十载:唐乾宁年初(894)他曾谒吴越钱王,“因献诗五章,章八句,甚惬旨,遗赠亦丰。王立去伪功,朝廷旌为功臣,乃别树堂立碑,记同力平越将校姓名,遂刊休诗于碑阴。见重如此。”称贯休献诗并见重于吴越钱王。而今人傅璇琮先生则认为贯休向钱王献诗一事纯属后人伪托。那么贯休究竟有没有献诗并见重于钱王?本文认为,除《高僧传》、《唐诗纪事》外,古代相关文献多记载有贯休与钱王交往之事实,如钱俨《吴越备史》、宋·文莹《续汀山野录》、清·吴任臣《十国春秋》等。贯休是吴越人,长期生活在吴越地区。中年以后,贯休经常过着“远游无定所”的飘零生活(《禅月集》卷十三《秋末入匡山船行八首》)。他在漫游江浙及江西、安徽、湖南、湖北、四川等地时,和许多当地的达官贵人有过交往,如饶州刺史卢知猷、睦州刺史冯岩、杭州刺史宋震、常州刺史孙徽,以及荆南镇将(节度使)成汭、蜀王王建父子等等,并写下了大量与这些权贵们的唱和之诗作,这类作品甚至占其全部作品的三分之一多。由此不难看出,贯休向钱王献诗并曾为钱王见重是可信的。后来的情况很可能是,贯休在贺钱镠称吴越王的诗中,有不完全合乎钱镠意愿之处,而贯休亦不愿意曲意奉承。于是便离开吴越飘然入蜀。当然,贯休在西蜀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敬重。如就封号来说,蜀王给贯休的封号亦当为历代僧人之最了。公元907年前蜀开国,太祖王建累加贯休“大蜀国龙楼待招、明因辨果功德大师、祥驎殿首座、引驾、内供奉、讲唱大师、道门子使选錬校授、文章应制大师、二街僧录、封司空、太仆卿、云南八国镇国大师、左右传真龙华道场对御讲赞大师兼禅月大师食邑八千、赐紫、大沙门”(《四部丛刊》本《禅月集》卷首附)这一串长达90多字的头衔堪称“寇绝古今”,足可见王建对贯休礼遇之隆盛。   贯休四处以诗干谒权贵以及所受的封赐,说明此时的贯休已不再是纯粹的超凡脱俗、远离红尘的僧人,而更像是一个志存高远、不甘寂寞的文士了。当然,贯休毕竟是一个出家人,而不可能有其它政治意图。他主要是以其杰出的诗画艺术而深受当时诸多文士及显宦的敬重,在与权贵的交往之中,他更多地是要寻求相互理解与尊重。因此他不阿谀奉承,而是随缘相处。他不仅不肯为投吴越王所好而改诗句,而且在荆南时亦因为得罪镇将成汭,被流放黔中。由此亦可见贯休个性率直、恃才自傲之一面。   此外,纵观贯休的一生,还曾有过多次隐居修行之经历。在唐会昌五年(845)即他十六岁那年,因朝廷强迫僧尼还俗,拆除寺院,销毁经像,即所谓“会昌法难”,和安寺亦奉敕遭到拆毁,不得已贯休随师入山潜修。此后,经常随乃师过着一种隐居式的修行生活。而这一时期的生活也令贯休终身难忘:“忆在山中日,为僧鬓欲衰。一灯常到晓,十载不离师。”(《禅月集》卷十)就贯休禅师追叙当年山居情形的诗看来,他们避难的山可能是浙中五泄山(今浙江诸暨一带)。不过,另有学者据清光绪版《遂昌县志》所载贯休之“唐山五首”诗作认为,其隐居地为遂昌(今浙江遂昌县)唐山翠峰寺,并且一住就是十四年。作者还认为贯休的十六罗汉图最早亦创作于此地。唐懿宗咸通四、五年(863-864)中,已过而立之年的贯休来到钟陵(南昌),又过了数年“数声清磬是非外,一个闲人天地间”(《禅月集》卷二三《山居诗》)的与世无争的桃源生活,并在此作《山居诗》二十四章。唐僖宗广明元年(880)六月,黄巢起义军攻陷睦州、婺州,为避战乱,贯休不得不再次离开家乡,他先是流浪江浙一带,后来又隐居江西庐山。 “广明中,避巢蔻,入庐山折桂峰……平常与贯休、处默、修睦为诗道之游,沈颜、曹松、张凝、陈昌符皆处士也,为唱酬之友。” 山居隐修生活是释门弟子修身养性,悟道参禅的重要方式。可以肯定的是,写诗作画也构成了贯休隐居生活的重要内容。   贯休还颇善机辩。陶岳在《五代史补》中曾这样评价道:“贯休有机辩,临事制变,众人无出其右者。”然而与贯休友善的同乡人、能言善辩的道士杜光庭则颇不服气,一直想寻机与贯休比试高低,以挫其锋。相传有一次,贯休与杜光庭一前一后骑马走在大街上。贯休的坐骑忽然拉屎,杜光庭在后面大呼:“大师,数珠落地!”贯休闻之,不慌不忙,反唇相讥道:“非数珠,盖大还丹耳”。杜光庭无言以对,顿觉大惭!这大概也可反映当时的佛道儒三教之间,虽有冲突却能和平共处、相安无事的社会文化。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关于贯休的籍贯问题。众所周知,贯休为吴越国兰溪人,晚处入蜀并寂于四川成都。因而后人在多处称贯休为“蜀僧贯休”、“前蜀贯休”。如赞宁《高僧传》为贯休写传,题为“梁成都东禅院贯休传”。其影响所至,以至于在今人的诸多著作中,多称其为“蜀僧贯休”。如近年出版的《中国古代画家辞典》(浙江人民版)的“贯休”条则称其年代籍贯为“五代·前蜀”。实际上,贯休生在吴越,“本江南人” (吴融《禅月集序》),出家后亦长期在吴越一带生活游历,虽然曾到江西、湖北、湖南一带游历,但大部分时间是在吴越地区(今江浙地区),直到70岁后方入蜀。因此贯休是个地地道道的江南人。“名不正则言不顺”,因此,一般情况下,应该称其为“浙僧”或“吴越僧”比较合适。

佛学思想

  贯休虽以艺僧著称于世,然透过其诗歌及书画艺术创作的一生,我们还是可以发现他在禅修实践及佛教义学方面均有着极高的造诣。本文将其佛学思想及实践简要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博采众学。贯休虽是禅师,但从小就接受了严格的经教方面的修习和训练。早年在山中隐修时,他就曾学过很长一段时间的教法。受具足戒后曾至洪州开元寺听法华经。而昙域禅师于《禅月集后序》中也说:(贯休)“可谓三冬涉学,百舍求师,寻妙旨于未传,起微言于将绝。”关于贯休经教方面的修养,值得注意的是二个方面的问题。一是课诵法华。贯休年十余岁时就发心念诵法经。“日念法华一千字,数月之内念毕兹经”(昙域《禅月集后序》)。我们知道,晚于贯休近七十年的吴越国高僧永明延寿禅师,亦精于课诵法华,其一生所诵法化经累计达“一万三千余部”,而且正是后者的此举对此后净土法门的流行有着重要的影响。当然在此笔者并不认为贯休的诵法华与后世净土法门的流行之间的有何内在关联,然而我们还是不难发现,未来中国佛教的某些发展趋势在此已初显端倪。二是精研法华与起信。僧传说他通悉《法华经》与《大乘起信论》,皆精奥义,且经常登坛讲训。如还曾往豫章弘传讲授过,甚得学人及地方官的钦敬。而起信与法华这两部经典,在当时是天台宗重要的典籍。史家多以为天台门下重视起信论的学风,可追溯到荆溪湛然。而荆溪问学,首谒金华方岩,从之受止观法门。可见浙中金华地区亦为台家教言流行之所。贯休潜隐金华五泄山十余年,致力于法华、起信的研究,若说是方岩荆溪之遗风,未尚不可。由此得知,贯休禅师初出五泄山时,竟以“经师”的姿态于钟陵讲授法华、起信,这就不足为怪了。只是,他在经教方面的师承却不得而知,为人们所忽视。贯休以禅家命脉,却博采众家之学,尤其是精于天台学和起信论,这既体现了唐中后期以来禅教一致的发展趋势,同时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吴越佛教文化的一些地域特征。自隋唐以来,就法华经的研究及讲说的地域范围来说,除了都城和长安之外,主要是在以天台山为中心的吴越地区,也就是说吴越佛教与天台宗的盛行是密切相关的。  第二,归于禅宗。贯休禅师不仅在经教方面的师承不明,从现有的有关文献来看,其出家后的法眷也很复杂,在禅法及诗画方面的师承亦无明确记载。这与唐朝末年以来中国佛教兼听博采的风气较盛有关,因而宗派之间门户之见较为淡薄,师徒关系也不像后来那幺明确。另一方面,由于贯休以诗画著名,人们注重的是其诗画僧的身份,故而对其佛学思想之渊源有所忽略。实际上,尽管贯休在经教方面受过良好的训练,并曾以讲经师的姿态讲经说法,不过,从其生平和思想来看,贯休更感兴趣的还是禅门。因而他在游历时,四处参访、亲近一些禅门大德。如青年时山居隐修时就一直追随常山万岁寺无相禅师,而有“解虎”之称的无相禅师则是桂琛禅师的剃度师;出山以后,赴苏州楞伽山晋谒旷禅师;在南昌时,曾到观音院去参谒仰山慧寂禅师,并与其座下诸禅师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又曾叩诣万回院的大安禅师,入庐山东林寺拜谒大愿和尚等。另外,《禅月集》收有《南海晚望》、《题曹溪祖师堂》两诗(见《禅月集》卷十八)。说明贯休为朝礼祖庭,还专门到曹溪朝礼祖庭。  无疑,上述禅门祖师大德亦对贯休的佛学思想产生了重要的影响。由此可见,贯休的佛学思想是归于禅宗的。我们知道,禅与诗的关系十分密切。贯休的诗作中也有大量的禅诗,从中我们也可看出他对禅学,尤其是禅门“心法”的认识和体会。如:《书石壁禅居屋壁》(见《禅月集》卷二十一):    赤旃檀塔六七级,白菡萏花三四枝。     禅客相逢只弹指,此心能有几人知? 又有《经旷禅师院》(见《禅月集》卷四):     忆昔十四五年前,苦寒节, 礼师问师楞伽月。     此时师握玉麈尾,报我却云非月日,一敲粉碎狂性歇。 再有《题简禅师院》(卷七)     机忘室亦忘,静与沃州同。    惟有半庭竹,能生竟日风。     思山海上月,出定印香终。    继后付衣者,还须立雪中。   他还有 “无机心便是,何用话归休”。(《寄栖一上人》,《禅月集》卷十一)“得句先呈佛,无人知此心” (《怀武昌栖一》,《禅月集》卷九)等精彩的禅诗,也体现了其道业的精进与禅学境界。总之,贯休在诗中熟练而又恰到好处地运用了禅宗的典故和公案,他既重视强调南禅“无念、无住、无相”的顿教法门,同时也不废传统的禅修实践工夫。应该说,贯休的禅学是真正把握了慧能以来祖师禅的真谛的。   第三,禅定实践。作为禅师,贯休本人不仅对禅学义理有着深刻的理解和把握,而且还有过非同寻常的禅定实践功夫。从贯休的诗、书、画等作品中,特别是罗汉画中,我们不难发现看其禅定功夫之精深。贯休创作罗汉画的神来之笔,他自称“得之梦中”。对此,美术史上有种种解释。有人认为不可信,是“无稽之谈”,也有认为贯休“得之梦中”的“梦”,是禅宗顿悟修行的一种体现,是禅宗艺术作为幻想式艺术的典型,是积淀于艺术家下意识中的一种深不可测的原始经验的曲折反映。   由此来看,贯休写诗作画书法,不仅是其艺术创作实践,亦是其禅修实践的体现。贯休是将诗、书、画与禅有机地融合在一起的禅学大师。在贯休生活的唐末五代时期,战争频繁,社会动荡,人心亦不安定。正是由于对禅学义理的独到把握和上乘的禅定工夫,方使得贯休于离乱颠沛之际也有其可托心之处。   值得一提的是关于其戒行方面。贯休虽受权贵如此钦敬,却一直保持着禅和子清简的风格,以坦荡平易的胸襟与人交往。他平日持戒清慎,不喜人饮酒啖肉相对。在临寂前,贯休曾召弟子前来嘱托后事从俭:“汝等以吾平生事之以俭,可于王城外籍之以草、覆之以纸而藏之,慎勿动众而厚葬焉。”(昙域《禅月集后序》)而其弟子昙域禅师亦以戒律精严著称。由此可知贯休本人当在戒律方面是精严的。

艺术成就

  在中国历史上,贯休是以艺僧而著称。贯休的艺术成就主要表现为三个方面:绘画、诗歌和书法。综观其一生诗、书、画成就卓然,堪称一代艺术大师。元辛文房曾盛赞贯休:“天赋敏速之才,笔吐猛锐之意,昔谓龙象,蹴踏非驴所堪,果僧中之一豪也。” 他在佛教艺术上的巨大成就奠定了其在中国佛教史和中国艺术史上的重要地位。现分别略述之。

·罗汉画

  贯休是以其“十六罗汉画”而名闻遐迩。罗汉的观念虽源于印度,可是在印度,罗汉却未形成信仰,也没有罗汉像传世。在唐及以前,佛教界对十六罗汉的崇奉并不十分普遍,相应地,十六罗汉画也较为少见。自从唐玄奘翻译出《大阿罗汉难提密多罗所说法住记》后,十六罗汉信仰逐渐在佛教徒中普及。唐乾元中卢楞伽尤爱作十六罗汉像,王维也有十六罗汉图四十八幅。到了晚唐、五代时,“十六罗汉图”开始多了起来。很多画家作了“十六罗汉图”,如南唐的陶守立、王齐翰,前蜀的李升、张玄,吴越的贯休、王道求,都有此类作品,而以吴越贯休为最为知名。而在贯休之后著名的罗汉画家有宋李公麟、梁楷,元赵孟俯,明仇英等。而在历代擅罗汉画的大家之中,亦以贯休最为著名,影响最大。贯休的十六罗汉画以其艺术造型和审美趣味在中国古代画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引起了后世历代画史著作的重视。除十六罗汉画之外,据说苏轼还见到过贯休绘的十八罗汉,并作了赞文,还标出了十八罗汉的姓名。   贯休所画水墨罗汉像,生动精美。相传其“真本在豫章西山云堂院供养,……迎请祈雨,无不应验。”至后世,传为禅月大师真迹之罗汉像者为数不少,但多为摹写本。相传今日本京都高台寺所藏之贯休十六罗汉像,即泉涌寺俊艿自宋地携回之禅月真迹。而贯休罗汉画石刻本则散见于全国各地,其中以杭州圣因寺所藏十六罗汉像(今存于杭州碑林)较为有名。   从艺术特色方面来说,贯休的十六罗汉画,创造了“胡貌梵相,形骨古怪”的外形,是变了样的僧侣外貌,但是简素的背景仍然未变,却增添了出尘的逸趣,遂使后来的画家们争相仿效。贯休既是野逸派罗汉画的创始者,却也是传统简素画风的继承人。 据编撰于北宋、对五代作品的描述较为可信的《宣和画谱》卷三记载:贯休的罗汉像是“丰颐蹙额,深目大鼻,或巨颡槁项,黝然若夷獠异类”。元·夏文彦的《图绘宝鉴》等画史著作也多描述为“古野之貌,不类世间所传”。我们从留传下来的贯休罗汉画摹写本或石刻本来看,上述的外貌描述还是比较客观的。其实,即使在整个中国古代绘画史上,也没有比贯休笔下的罗汉形象更为怪异的了,甚至使当时的人都“见之骇瞩”。这样怪异的罗汉之外貌,使得宋以来的画史对于十六罗汉画的讨论,注意力几乎全不在惯常关注的笔墨情趣、经营位置等方面,而主要集中于其造型。这是贯休罗汉画对后世的重要影响之一。可见,贯休所画的罗汉形貌怪诞,夸张变形大异常人,故世称贯休乃“出世间罗汉画”之鼻祖和代表人物( 而南宋李公麟则为“世态相罗汉画”的代表),从而对中国后来的罗汉画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而贯休之所以能创作如此特色鲜明的罗汉画,按照他自已的说法,“自谓得之梦中,疑其托是以神之,殆立意绝俗耳”。贯休每画一尊必祈梦得其真貌,故所画者与一般罗汉像大异其趣。《宣和画谱》编者以为,贯休之所以如此,其目的是为了表现自已的非同一般而故意将其作品神秘化。这一说法也为其它画史著作所认同。如宋黄休复《益州名画录》卷下记载:(贯休)“诗名高节,宇内咸知。善草书图画,时人比之怀 素。师阎立本,画罗汉十六帧,庞眉大目者,朵颐隆鼻者,倚松石者,坐山水者,胡貌梵像,曲尽其态。或问之,云:‘休自梦中所睹尔’。”当然也有人认为“得之梦中”之说是无稽之谈。并认为晚唐天下大乱,异族僧侣避难逃往四川等内地,贯休得以在蜀地见到大量西域佛像和异族僧侣,这些才是他罗汉像的现实来源。  贯休罗汉画的造型独特,以怪异著称,不排除有其“得之梦中”的神秘因素(实为其在禅定中所见,详后)的关系,但更多的是与当时的罗汉信仰和人们对罗汉的认识有关。换言之,贯休的“胡貌梵像”“曲尽其态”的罗汉画实际上真正地体现或符合了“罗汉”信仰或罗汉形象本身的独特内涵。罗汉是梵文“阿罗汉”的略称,原意是指依小乘佛教(即“声闻”乘)修行所能达到的最高境界。我们知道,小乘佛教修行多以严格戒律、甚至头陀苦行而著称,这在印度早期佛教(原始佛教)那里曾经十分流行。而“丰颐蹙额、深目大鼻”实乃古代中国人对印度人形象的基本认识,因此大凡形容怪异,鼻高眼深者,古人常用“胡貌”或“胡人”称之。因为印度并无罗汉画的绘制传统,经典又无罗汉画像特征的明确记载,所以我国古代画家便在早期高僧画和胡僧画的传统上,创造罗汉形象。如此以来,使得历来的罗汉形象多作“胡貌梵像”状。换言之,如果将代表小乘佛教信仰、富有印度或南亚风格的罗汉形象画得“清雅、脱俗”以符合中国人的审美取向,即不符合罗汉形象的特征,亦不合乎贯休的个性。   另一方面,据《高僧传》记载,“尝睹贯休真相,肥而矬”。贯休本人的长相也十分独特。或许其“肥而矬”的真容也导致他在创作上对造怪异的追求。当然,这只是本文的猜测。不过如此一来,我们就不难理解贯休为何要将罗汉画得如此怪异,令人“见之殊骇”了。

·诗词

    贯休既是画僧,也可称得上是严格意义上的诗僧。他七岁出家,在诵经之余,又喜欢作诗。到了十五六岁,就已经有了诗名。其诗集原名为《西岳集》,后来其弟子昙域禅师更名为《禅月集》,辑录贯休诗作约一千首。而《全唐诗》亦存其诗十二卷,收录贯休名下作品五百余首。    虽然贯休画的罗汉是“出世罗汉”,但作为禅门高僧,他却是以入世为出世的。作为禅僧,他在写有很多的禅诗的同时,其很多诗作中也同时反映了大唐时代的文化与社会的实际面貌。像所有其它唐代诗人一样,贯休既有“阴风吼大漠,火号出不得”,“战血染黄沙,风吹映天赤”之类的边塞诗;也有《公子行》、《题某公宅》、《酷吏词》等讽喻诗,故赞宁在《宋高僧传》说他“所长者歌吟,讽刺微隐,存于教化”。这是其诗歌中的最为突出的成就。不过,因为从小就出家的缘故,贯休作为僧人,没有唐人习见的思妇闺怨类的诗作,大量的是僧俗间的送别赠答诗。   在贯休的诗词中,较有特色的是他在与当时的文士及权贵显宦们交往中留下的诗作,颇能反映其个性和思想。如前所述的致吴越王钱镠的「献钱尚父」诗,反映的是其不曲意奉承的一面。此外,贯休入前蜀时,贯休亦以诗投前蜀主王建,诗曰:“河北河南处处灾,惟闻全蜀少尘埃。一瓶一钵垂垂老,千水千山得得来。秦苑幽栖多胜景,巴歈陈贡愧非才。自惭林薮龙钟者,亦得亲登郭隗台。”(《禅月集》卷二十《陈情献蜀皇帝》)诗中则不乏溢美之辞,同时王建也对贯休甚为器重。贯休因得蜀主王建的优厚待遇,也曾为作颂诗《山呼万岁》(见《禅月集》卷十八):     声教无为日,山呼万岁声。    隆隆如谷响,合合似雷鸣。    翠拔为天柱,根盘倚凤城。    恭唯千万岁,岁岁致升平。    虽然此诗不无贯休对于蜀王歌功颂德、感恩图报的成份,然“岁岁致升平”确是历经战乱的贯休的主观愿望。在当时的中原地区,连遭战争破坏和政局动荡的干扰,而西蜀则经济繁荣,政局相对稳定。他所说的“惟闻全蜀少尘埃”,也基本反应了当时的实际情况。贯休毕竟是个出家僧人,他的“一剑霜寒十四州”也是吴越国实情的写照。因此,他虽与权贵时有往来,然与那些志在仕途的一般文人不同的是,贯休率性而为,不晓时事,往往诋讦朝贤。一次,蜀王王建率众游龙华禅院,请贯休诵其近诗,当时王公贵戚高朋满坐,贯休旁若无人地吟出了《少年行》(又作“公子行”,见《禅月集》卷一):     锦衣鲜华手惊鹘,闲行气貌多轻忽。    稼穑艰难总不知,三皇五帝是何物。   虽然得到王建的称赞,但因其诗作对那些游手好闲、不学无术的权贵进行了入木三分的讽刺,但同时也引起了满座的愤懑。他在荆南龙兴寺时,风雨之夜,有人投宿,谈到当时官吏的残酷,贯休愤慨不已,遂作《酷吏词》(见《禅月集》卷二):     霰雨灂灂,风吼如劚。有叟有叟,暮投我宿。     吁叹自语,云太守酷。如何如何,掠脂斡肉。     吴姬唱一曲,等闲破红束。韩娥唱一曲,锦段鲜照屋。     宁知一曲两曲歌,曾使千人万人哭。不惟哭,亦白其头,饥其族。     所以祥风不来,和气不复。蝗乎蠈乎,东西南北。   贯休将那些酷吏比作“掠脂斡肉”的“蝗”“蠈”,使千人万人哭,亦白其头,饥其族!且这种酷吏“东南西北”无处不在!这里充分反应了贯休对处在水深火热之中的广大百姓的处境的慈悲同情,和对那些欺压百姓、鱼肉乡民的统治者的憎恨!     就创作来说,贯休的诗风明显受到贾岛苦吟派的影响。他自已亦有《苦吟》(见《禅月集》卷二十二)诗一首:“河薄星疏雪月孤,松枝清气入肌肤。因知好句胜金玉,心极神劳特地无。”又有《秋夜吟》(见《禅月集》卷九):“如愚复爱诗,木落即眠迟。思苦香销尽,更深笔尚随。”   其次,贯休诗歌遣词造句有特色,尤其是善用迭词,而且也颇多佳句,可谓多产且多精品。如“禅客相逢只弹指,此心能有几人知”、“焚香开卷云生砌,卷箔冥心月在池,”“无限故人头尽白,不知头白更何之”。而“雁荡经行云漠漠,龙湫宴坐雨蒙蒙”、“一瓶一钵垂垂老,千水千山得得来”更是用活了迭字。   总而言之,贯休的诗歌艺术成就巨大,在唐诗领域内占有重要的地位。作为一代高僧,其诗除了表达个人的修持、理想,记录其游历过程之外还“歌吟讽刺,微隐存乎教化”,表达了其对骄横跋扈的统治阶层的蔑视,和对下层广大民众的同情。应该说,这是十分难得的。   另外,贯休还擅长书法艺术。因为贯休俗姓姜,故时人称其书法为“姜体”。宋《宣和画谱》称其“作字尤奇拙,至草书益胜”,他尤精于草书,可与智永、怀素比肩。有草书《千文帖》留传,今不存。贯休本人也对释怀素的狂草推崇之至。

简评

  贯休博学多才,《唐才子传》称赞他“一条直气,海内无双。意度高疏,学问丛脞。天赋敏速之才,笔吐猛锐之气。乐府古律,当时所宗……果僧中之一豪也。后少其比者,前以方支道林不过矣”。贯休有文集40卷,当时的著名诗人吴融为之序,称《西岳集》。后贯休弟子昙域重加编辑,称《宝月集》。贯休以吟诗见长。他的诗虽多为咏物、咏景或与僧俗诗友唱和之作,但也常触及世事。如他曾作《酷吏词》以讽荆州节镇高季兴:“……吴姬唱一曲,等闲破红束。韩娥唱一曲,锦段鲜照屋。宁和一曲两曲歌,曾使千人万人哭!不惟哭,亦白其头,饥其族,所以祥风不来,和风不变。蝗兮蠈兮,东西南北。”贯休在蜀时,也曾作诗讽刺贵幸:“锦衣鲜华手擎鹘(苍鹰),闲行气貌多轻忽,稼穑艰难总不知,五帝三皇是何物?”类似的诗篇在贯休的诗作中还有许多,如他的《富贵曲》,也着力指斥贵豪“太山肉尽,东海酒竭。佳人醉唱,敲玉钗折。宁知耘田车水翁,日日日灸背欲裂”。   贯休还很善于画画。宋人黄休复的《益州名画录》记述:贯休“诗名高节,宇内咸知。善草书图画,时人比之怀素、阎立本”。宋人的《宣和画谱》和元人夏文彦的《图绘宝鉴》对贯休的画也都作了介绍,说贯休最善于画罗汉像,“其画像多作古野之貌,不类世间所传”。贯休曾宣称:他所画的罗汉,得之于梦中。蜀翰林学士欧阳炯采其说,作了一首《禅月大师应梦罗汉歌》:“西岳高僧名贯休,高情峭拔凌清秋。天教水、墨画罗汉,魁岸古容生笔头。时捎大绢泥高壁,闭目焚香坐禅室。或然梦里见真仪,脱下袈裟点神笔。高握节腕当空掷,窣窣豪端任狂逸。逡巡便是两三躯,不似画工虚费日。怪石安排嵌复枯,真僧列坐连跏趺。形如瘦鹤精神健,骨似犬犀头骨粗。……休公逸艺无人加,声誉喧喧遍海涯。五七字诗一千首,大小篆字三十家。唐朝历历多名士,萧子云兼吴道子。若将书画比休公,只恐当时浪生死。休公休公始自江南来入秦,于今到蜀无交亲。诗名画手皆奇绝,觑你凡人争是人。瓦棺寺里维摩诘,舍卫城中辟支佛。若将此画比量,总在人间为第一。” 贯休的画也流传于世,宋御府就收藏有贯休画30幅(维摩像、须菩提像、高僧像、天竺高僧像、罗汉像)。但宋人郭若虚的《图画见闻志》却又记载:贯休所画的罗汉像,“真本在豫章西山云堂院供养。于今郡将迎祈雨,无不应验。”此说显然不可信,但也反映了时人对贯休罗汉像的印象是何等的深刻。

贯休与十六罗汉像

 十六罗汉图·诺距罗十六罗汉图·诺距罗 现藏于杭州碑林的十六罗汉刻石,为五代贯休所绘,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在中国绘画史上,有着很高的声誉。罗汉,世人熟知的多是在寺庙中常见的十八罗汉和五百罗汉,能数之一二的大约也仅是降龙、伏虎等耳熟能详的罗汉而已。对于四大罗汉、十六罗汉则知之甚少,不解其详。  罗汉,古印度梵文Arhat的音译“阿罗汉”的简称,是小乘佛教所追求的最高果位。佛经说,佛教徒因修行的功夫不同,能达到的成果也有高低之分。小乘佛教把果位分为四等,第一为“初果”,名为“预流果”,获得了初果,在轮回转世时,就不会堕入“恶趣”(指变成畜生、恶鬼等);“二果”名为“一来果”,得此果者,轮回时就只转生一次;“三果”名为“不还果”,得到此果,就不再回到“欲界”受生,而能超生“天界”;“四果”是最高果位者,称“阿罗汉果”,受了此果,就圆满一切功德,永远不会再投胎转世而遭受“生死轮回”之苦。凡是出家人都想得到阿罗汉果,这就是小乘佛教徒对罗汉的追求。  四大罗汉之说,约始于晋代。指最初受佛陀嘱咐住世不涅槃的佛陀门下四大弟子,即摩诃迦叶、君屠钵叹、宾头卢、罗云(罗睺罗)。西晋时所译的《弥勒下生经》说:“所谓大迦叶比丘、君屠钵叹比丘、宾头卢比丘、罗云比丘,汝等四大声闻不入般涅槃,须吾法没尽,然后乃当般涅槃。”东晋的《舍利佛问经》也说:“我去逝后摩诃迦叶、宾头卢、君屠钵叹、罗睺罗四大比丘住不泥洹,流通我法。”“比丘”,是古印度语,即中国的和尚。这四位是闻如来说教而通达、侍佛、承宣佛法的人物,因同时受命住世,所以后人便将他们作为一组供奉。 十六罗汉图·迦诺迦 十六罗汉图·迦诺迦  除四大罗汉外,佛经中还有十六罗汉受佛陀嘱托住世不涅槃的记载。北凉道泰大师所译《入大乘论》曰:“尊者宾头卢、尊者罗睺罗如是十六人诸大声闻散布在诸处……守护佛法。”唐代湛然《法华文句》:“准《宝云经》第七,佛陀记十六罗汉令持佛法,至后佛出方得入灭。彼经一一皆列住处、人名、数等。故诸圣者皆于佛前发誓言:我等以神力故弘护是经,不般涅槃。宾头卢、罗云在十六数,却不云迦叶。”这两部经论都只提到宾头卢和罗睺罗两位罗汉,而未列出其余十四位罗汉的名字。今勘本《宝云经》有二译,一是梁代曼陀罗仙译,一是梁代曼陀罗仙共僧伽婆罗译,均无此文。僧伽婆罗译本卷七末没有一般经典惯例的“信受奉行”的文句,推测现存的经文有所缺失。现在所有的十六罗汉的典据是依唐三藏法师玄奘所译的《大阿罗汉难提密多罗所说法住记》(简称《法住记》)。难提密多罗是梵语Nandimitra的音译,意为庆友,是佛灭后800年狮子国(今斯里兰卡)的高僧。《法住记》称,庆友行将入涅槃时将十六罗汉的名字和住处告诉了大众,遂有《法住诺矩罗尊者记》传世。现将《法住记》所记载的十六罗汉名字及住处抄录如下:  第一尊者宾度罗跋啰惰阇(Pindolabharadvaja),与自眷属千阿罗汉多分住在西瞿陀尼洲;第二尊者迦诺迦伐蹉(Kanakavatsa),与自眷属五百阿罗汉多分住在北方迦湿弥罗国;第三尊者迦诺迦跋厘惰阇(Kanaka-bharadvaja),与自眷属六百阿罗汉多分住在东胜身洲;第四尊者苏频陀(Suvinda),与自眷属七百阿罗汉多分住在北俱卢洲;第五尊者诺距罗(Nakula),与自眷属八百阿罗汉多分住在南赡部洲;第六尊者跋陀罗(Bhadra),与自眷属九百阿罗汉多分住在耽没罗洲;第七尊者迦理迦(Karika),与自眷属千阿罗汉多分住在僧伽荼洲;第八尊者伐阇罗弗多罗(Vajraputra),与自眷属千一百阿罗汉多分住在钵刺拏洲;第九尊者戍博迦(Svaka),与自眷属九百阿罗汉多分住在香醉山中;第十尊者半托迦(Panthaka),与自眷属千三百阿罗汉多分住在三十三天;第十一尊者罗怙罗(Rahula),与自眷属千一百阿罗汉多分住在毕利颺瞿洲;第十二尊者那伽犀那(Nagaena),与自眷属千二百阿罗汉多分住在广半度波山;第十三尊者因揭陀(lngata),与自眷属千三百阿罗汉多分住在广胁山中;第十四尊者伐那婆斯(Vanavasin),与自眷属千四百阿罗汉多分住在可住山中;第十五尊者阿氏多(Ajita),与自眷属千五百阿罗汉多分住在鹫峰山中;第十六尊者注荼半托迦(Cuda-panthaka),与自眷属千六百阿罗汉多分住在持轴山中。十六罗汉图·阿氏多十六罗汉图·阿氏多  自《法住记》译出以后,十六罗汉受到佛教徒的普遍尊敬和赞颂。现存敦煌唐人写经中还存有《第八尊者伐阇罗弗多罗》、《第十尊者罗护罗颂》2首,每首七言八句(见《敦煌杂缀》下)。此外还有《十六大阿罗汉因果识见颂》一书,题有“天竺沙门阇那崛多迦译”,但不记时代。  那么,罗汉的造型又是如何呢?由于佛经中并无罗汉形象的具体描述,因此罗汉造像从一开始就带有强烈的民间信仰性质,在一定意义上,嬉笑怒骂、神态各异,尽现人间世态悲欢的罗汉形象是隋唐以后佛教在中国进一步世俗化和本土化的重要标志之一。在佛经中,阿罗汉已断尽三界烦恼,灭除疑惑、痴情等扰乱人们内心清静、妨碍修行的有碍情感,按理说罗汉应是衣冠整肃、仪态丰盈、相貌端庄的形象。在《法住记》传人中国之初,罗汉的穿着也融入汉化的僧衣,形态与一般和尚无甚区别。但由于有关罗汉的生平并不多,这就给中国画家们以驰骋想像的极大空间。他们为了避免呆板和千篇一律,尽力表现罗汉的各种性格和姿态,而在现实的老幼、胖瘦、高矮、俊丑等大量活生生的人间形象中加以提炼,进行艺术再造和加工,创造出生动多样的、甚至脱离佛经本意的各种罗汉形态来。《宣和画谱》卷二载梁张僧繇有十六罗汉像一幅,虽然我们难以考定他是否根据道泰所译的《入大乘论》,或者如湛然所说《宝云经》的记载而画,但是,我们知道当时佛教界对十六罗汉的崇奉并不普遍。唐玄奘译出《法住记》以后,到乾元中吴道子的弟子卢楞伽作十六罗汉像,《宣和画谱》卷二记载他有这类作品多种,同书卷十又记王维也有十六罗汉图四十八幅。到了五代时这类绘画就多了起来,如南唐的陶守立(见《式古堂书画考》二)、王齐翰(见《宣和画谱》四、《清河书画舫》五、《秘殿珠林》九),前蜀的李升(见《宣和画谱》)、张玄(见《宣和画谱》三、《清河书画舫》五),吴越的王道求(见《式古堂书画考》二),都有此类作品,而以五代前蜀禅月大师贯休作的罗汉像最为知名(见《清河书画舫》五、《妮古录》、《式古堂书画考》十)。  贯休是唐末五代著名画僧。他的一生,能诗善书,又擅绘画,尤其是所画罗汉,更是状貌古野,绝俗超群,在中国绘画史上,有着很高的声誉。《益州名画录》记载:“禅月大师,婺州金溪人(今浙江开化,一说兰溪人)也。俗姓姜氏,名贯休,字德隐。天复年入蜀,王先主赐紫衣师号……师阎立本,画罗汉十六帧,庞眉大目者,朵颐隆鼻者,倚松石者,坐山水者,胡貌梵相,曲尽其态。”《宣和书谱》也说:“以至丹青之习,皆怪古不媚,作十六大阿罗汉,笔法略无蹈袭世俗笔墨畦畛,中写己状眉目,亦非人间所有近似者。”那么,为什么贯休所画十六罗汉会有如此高蹈出尘,不同凡响的艺术造就呢?《宋高僧传》“第三十”:“休善小笔,得六法,长于水墨,形似之状可观。受众安桥(在今杭州市)强(一作张)氏药肆请,出罗汉一堂,云每画一尊,必祈梦得应真方成之,与常体不同。”原来关键在于“祈梦”,从梦中获取创作灵感,然后意到笔到,一挥而就。  当然,不管是否“祈梦”,如果没有平时对于对象日积月累的如实观察,也是不现实的。当年唐末衰乱,贯休入蜀避兵,和巨额浓眉,深目高鼻的西域僧、印度僧等多有接触,然后发挥想像并加上梦境的幻化,这样,一幅幅风貌独特的应梦罗汉,就从贯休的笔底源源流出了。他所画的十六罗汉,多半体态古野,额头隆起,眉骨外凸,眉毛特长,眼睛深陷,鼻子高直。我们今天习以为常的那种罗汉造型,已悄然在贯休和尚的笔下诞生了。罗汉那突起的额头,从此成了中国人物画的一种既定笔法,后来的人画罗汉,画达摩祖师,画隐逸的高僧,多半会将额头画得突起,即是这种笔法的延伸。所绘罗汉胡貌梵像、庞眉大眼、丰颐隆鼻,形象奇特,夸张变形的画法已脱离了故有的佛像画的规范,朝着写意方向演化。  贯休所绘十六罗汉刻石共16方,每方刻一罗汉像,系乾隆南巡,驻圣因寺行宫,见行宫内皇家藏书楼文澜阁所藏《宣和画谱》中贯休的十六罗汉画像后,赞不绝口,命工匠将其刻于石,置于圣因寺内,特设“罗汉堂”,并亲笔修改名号,题写赞词。“唐贯休画十六应真像见宣和画谱自广明至今垂千年流传浙中供藏于钱塘圣因寺乾隆丁丑仲春南巡驻西湖行宫。”“御定圣因寺十六尊者像尊者化身妙绘传世千年恭遇我佛心皇上于一毫端重开生面名位既定文采全彰是广大最胜殊缘不可思议主持臣僧明水募赀敬谨勒石復建以阿罗汉藏用昭崇奉願天人共仰于万禩爾大清乾隆二十九年八月之吉主持臣僧明水恭记”,1963年由浙江省博物馆内的圣因寺罗汉堂迁往杭州孔庙(现杭州碑林)保存。  刻石上,有乾隆皇帝的亲笔题写的禅诗,一像一诗,在戍博迦尊者像上有“扇取祛热衣取蔽寒,云无寒热是外道禅,热即热中寒离寒里,金不复矿冰仍是水”;罗怙罗尊者像上则是“亢眉瞪目若有所怒,借问佛子怒生何处,喜为怒对怒亦喜,因画师着笔任其传神”的妙语,意寓禅机。诗句或形容貌相,说那伽犀那尊者是“晓目突额若鬼吏”,阿氏多尊者“抱膝独坐,心是菩萨貌若鬼”;或描绘神形,说因揭陀尊者“衣披百衲杖扶一节,梵书贝帙注目横胸”,伐那婆斯尊者“闭目岩中入无生,忍流水行云事”;笑迦理迦尊者的长眉是“眉毛拖地以手挽之”。  刻石左上角是十六罗汉的名位,与佛经《法住记》中明确记载的不甚吻合。刻石上罗汉的名位依次是:第一位宾度罗跋啰惰阇尊者、第二位迦诺迦伐蹉尊者、第三位宾头卢颇罗随誓尊者、第四位难提密多罗庆友尊者、第五位拔诺迦尊者、第六位躭没啰跋陀尊者、第七位迦理迦尊者、第八位伐阇罗弗多罗尊者、第九位戍博迦尊者、第十位半托迦尊者、第十一位啰怙啰尊者、第十二位那伽犀那尊者、第十三位因揭陀尊者、第十四位伐那婆斯尊者、第十五位阿氏多尊者、第十六位注荼半托迦尊者。其中第三罗汉宾头卢尊者、第四位难提密多罗庆友尊者、第五位拔诺迦尊者、第六位躭没啰跋陀尊者与《法住记》所载不同,实际上第三位宾头卢尊者即第一位罗汉宾度罗尊者的异译;第四位难提密多罗庆友尊者即《法住记》作者庆友;第六位躭没啰跋陀尊者实应为跋陀罗尊者,与自眷属九百阿罗汉多分住在耽没罗洲;唯第五尊者不明身份。以此十六罗汉的名位看来,十六罗汉似应为十八罗汉。据史料所载,北宋大文豪苏东坡谪居海南时,看到五代贯休所画的即是十八罗汉图,并为之赋诗作赞。苏氏在赞文《自海南过清远峡宝林寺敬赞禅月所画十八大阿罗汉》中列出了十八罗汉的名称。前十六罗汉与《法住记》所记相同,第十七位为“庆友尊者”,第十八位为“宾头卢尊者”。同时,这也是关于十八罗汉尊号的最早记载。看来,将住世阿罗汉由十六尊增加到十八尊,五代著名画家禅月大师应是第一位。  如果说十六罗汉在佛经上还是有名有号有座次有住址的话,那么十八罗汉和五百罗汉自古以来就是混乱不清,说法不一。十八罗汉是由十六罗汉发展而来,但除《法住记》中十六位阿罗汉基本不变外,其他二位罗汉各有说法,无一定论。北宋高僧志磐就率先对苏氏所说提出质疑,并重新订正。他在所著《佛祖统记》卷三十三中将苏氏所记的庆友和宾头卢两位全部排除出外。其理由是,庆友为《法住记》作者,虽证得罗汉果,但并未受付住世,不应在住世之列;宾头卢是第一罗汉的重复,不能反复充数。他提出第十七和第十八位应为摩诃迦叶和君徒钵叹,这两尊者方是正当名份受佛付嘱的住世罗汉。志磐的观点还是颇有道理的。当然,也有说是摩诃迦叶和君屠钵叹(此二位是《弥勒下生经》中所说的住世护法四大罗汉中的二位),或说是《法住记》的作者庆友和译者玄奘,又说其中有一位是布袋和尚,还有人说其中也有菩提达摩。到了清代乾隆年间,乾隆帝及其国师章嘉呼图克图又为十八罗汉定位,还认为第十七位应是降龙罗汉,即嘎沙鸦巴尊者(迦叶尊者),第十八位应是伏虎罗汉,即纳答密喇尊者(弥勒尊者)。另外在民间及塑画界还流传着诸如托塔、探手、静坐、挖耳、芭蕉、过江、看门、举钵、喜庆、长眉、开心、布袋、沉思、骑象、坐鹿、笑狮、降龙、伏虎等十八罗汉形态。事实上,对十六罗汉的崇拜始于唐代,宋以后普遍出现在各地的佛寺塔庙中,作为“诸恶不作,众善奉行”、修身养性、济世安民的形象而深入人心。十八罗汉则是在元朝以后,基本替代了十六罗汉的地位,佛教寺庙大雄宝殿中所供奉的多为十八罗汉群像。佛寺所供奉十八罗汉的最后两位一般是庆友尊者和玄奘大师。庆友和玄奘虽不是受佛付嘱的罗汉,但对十六罗汉的宣传都是有极大贡献的。出于纪念的意义,将他们与十六罗汉供奉在一起是有一定道理的。今天大多数佛寺供奉的十八罗汉就是这样的。  而中国寺庙中最庞大的神灵队伍五百罗汉,或说是跟随释迦牟尼听法传道的五百弟子,或说是参加佛祖第一次与第四次结集的五百比丘,或说是五百只大雁(或五百只蝙蝠)所化而成,在敦煌壁画中又有“五百强盗成佛”的故事,等等,众说纷纭。五百罗汉与多年来一直为人们所喜爱的十八罗汉一样,在佛经中竟是说不清道不明,无从考证的。倒是不为人们熟知的十六罗汉却是身份确实,依据凿凿。

轶闻

·贯休立志不改诗

  唐天复年间(公元901—903年),贯休住在灵隐寺,他对灵隐寺的这段生活非常留恋,这从他后来给杭州友人写的诗里可以看出来,诗名为《寄杭州宋震使君》:    罢郡归侵暑,仍思灵隐居。    僧房谢朓语,寺额葛洪书。    月树猕猴睡,山池菡萏疏。    吾皇爱清静,莫便结吾庐。  贯休生活的时代正是吴越王钱镠在杭州发展得很好的时候,史称“吴越之治”。钱越王出身寒微,但他后来修筑钱塘江堤,拓展州城,使杭州一跃而为江南重要城市,被誉为“地上天宫”。他上台后,除了大兴佛教,广建寺宇之外,还广罗名士,以为自己所用,著名的有皮日休、罗隐、胡岳等人均得到他的厚待,他为了能够与这些名士搞好关系,也主动去学吟咏诗词,以便与名士们往来唱和。因此当时有许多名士闻风而来,以求见用。其中就有诗画僧贯休。他得知许多名士纷纷投向吴越王钱氏,便也作诗一首投之,诗曰:    贵逼身来不自由,几年辛苦踏山丘。    满堂花醉三千客,一剑霜寒十四州。    菜子衣裳宫锦窄,谢公篇咏绮霞羞。    他年名上凌云阁,岂羡当时万户侯。  钱越王看了贯休的诗非常喜欢,特别是“满堂花醉三千客,一剑霜寒十四州”两句诗,深得他的欢心,但他觉得宜将“十四州”改为“四十州”,这样一来,气派就大了。钱氏觉得吴越国疆土狭小,国力虚弱,他意欲以小图大,以弱谋强,非常忌讳别人以“小”讥之。他就决定召见贯休,但有一个要求,即必须把“十四州”改为“四十州”。  贯休满怀期待着钱氏能够召见他,终于等来了召见他的消息,他欣喜若狂,但同时带来的那个附加条件把他激怒了,说:“州亦难添,诗亦难改,闲云孤鹤,何天不可飞耶?”说完拂袖离去。  贯休是个志向高洁之士,加上又是个过惯了飘游生活的人,脑子里本有着“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的观念,现在,钱氏逼他改“十四”为“四十”,这不是强奸诗人的意志吗?绝不可能!他早在灵隐期间写过一首咏飞来峰的诗,表达了他的心意与志趣:    元是西天住,飞来莫去休。    未辞仙佛国,好是帝王州。    彼树亦如寄,吾生应更浮。    白猿呼不应,松露滴猕猴。  贯休离开杭州到了四川,以诗投孟知祥,有“一瓶一钵垂垂老,千水千山得得来”之句。知详得诗大喜,优礼相待。后又受到前蜀主王建的礼遇,赐紫衣,赠法号“禅月”,人称“禅月大师”。梁乾化二年(公元912年),终于所居,享年八十一岁。 

·贯休画罗汉

  三清山景区的怀玉山, 有座法海禅院, 据说是开山僧人志初和尚拓建的。 志初圆寂后, 觉空禅师为了振兴师门, 邀请当时著名画师贯休和尚来画十八罗汉。  贯休早就羡慕三清怀玉诸峰幽雅奇丽、颇具蓬莱意境的绝境, 接到觉空禅师的邀请, 当即欣然允诺, 但提出条件, 要觉空大师亲手磨两盆点睛墨, 待研磨七七四十九天后, 自已方能动手作画。  那觉空禅师虽有振兴山门之念, 却无含辛菇苦之心。 听说贯休要他磨四十九天墨, 心中老大不情愿, 无奈贯休是当时不可多得的画师, 且除了贯休, 无人能画罗汉, 他只好硬着头皮答应下来。 他磨磨停停, 停停磨磨, 度日如年, 好不容易熬了四十九天, 却只磨了一盆墨。 为了应付贯休, 觉空取来一盆水, 胡乱地磨了几下, 加进些早已磨好的浓墨拌了拌, 遂成一盆, 第二天一早将两盆墨交给了的贯休。  贯休不知有诈, 当即提笔作起画来。 他画了七天七夜, 第七天七夜里, 贯休一声呼唤, 十八罗汉个个栩栩如生, 呼之欲出。 贯休心中好不高兴, 眯起眼, 点点头, 将十八罗汉尊画像欣赏、审视一番, 甚是满意。 嗯, 就差点睛之笔了。 贯休自语一声, 提笔蘸饱了点睛之墨, 喜滋滋、从容容地画起眼睛来。 谁料刚画好两尊罗汉的眼睛, 一盆墨便用完了, 只见一缕清见袭来, 画纸摇曳, 两位罗汉投足舞袖双双从壁上飘然而下, 转瞬间落在地上, 接着在禅院里大摇大摆地走动起来。 觉空和众僧无不惊诧得目瞪口呆。 贯休此时却更加来了兴致, 又提笔蘸饱第十盆点睛墨, 一口气朝生意下的十六位罗汉脸上点去, 待他画完最后一笔再来看那十六尊罗汉时, 十六尊罗汉竟成了十六双有眼无珠的盲人, 贯休这才意识到自已受了觉空的骗, 直气得随手抄起一根门杠劈头盖脸地朝那十八罗汉扫去。 那十八罗汉见贯休将一肚子怒气朝他们发泄, 吓得夺路便逃。 最先那两位罗汉因得的是足色之墨, 已成正器, 便奔出院门, 驾起云头飞往信州去了; 剩下那十六个罗汉, 虽也已有半仙之体, 但因有眼无珠, 不能辨踟, 结群逃到香炉峰西麓, 被一块巨石依次绊倒在地。 可怜这些半仙之体, 一旦倒地便不能复生。 于是你压我压你, 重重叠叠, 跌成一堆, 日后便成为一座山峰, 形同罗汉叠坐, 后人据此形态, 便叫它“罗汉峰”。

·贯休与武夷茶

  公元900年前后,贯休三次送友人入闽,在山心庵(今天心永乐禅寺)挂单时偶遇扣冰古佛,二人十分投缘,彻夜煮茶论禅。他以诗《怀武夷山僧》来记载这一段茶禅之缘。诗曰:    万叠仙山里,无缘见有缘。    红心蕉绕屋,白额虎同禅。    古木苔封菌,深崖乳杂泉。    终期还此去,世事只如然。  这首诗盛赞了古佛“群物侍伴,双虎同禅”的法喜禅悦,其中“古木苔封菌,深崖乳杂泉”之句则是描述了山心庵周边遍植老枞茶树的殊胜景象。“乳”即指武夷茶“石乳”,这在他《怀武夷红石子》中也有写到:    常思红石子,独自住山椒。    窗外猩猩语,炉中姹姹娇。    乳香诸洞滴,地秀众峰朝。    曾见奇人说,烟霞恨太遥。    弋者终何慕,高吟坐绿鳌。    烧侵姜芋窖,僧与水云袍。    竹鞘畬刀缺,松枝猎箭牢。    何时一相见,清话擘蟠桃。  诗中的“炉中姹姹娇”是煮茶的场景;“乳香诸洞滴”,明确地交代了当时武夷山已经普遍种植茶叶。

Copyright©2022 吾尊时尚 www.wuzunfans.com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欢迎各位作者创作优秀作品,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闽ICP备11008833号-10  

邮件联系方式: toplearningteam#gmail.com (请将#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