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社会热点

朋克养生:谨慎探讨“防猝死套餐”的迷思

社会热点 2023-09-15 12:10:01

近日,一种名为“防猝死套餐”的健康概念再度引发社交媒体热议,令人不禁思考现代年轻人对健康的追求和“朋克养生”文化的兴起。本文将对这一概念进行谨慎探讨,剖析其中的迷思以及真正的健康之道。

“防猝死套餐”近日再度成为热门话题,其成分包括辅酶Q10、鱼油、叶黄素、维生素D3等保健品,据网友称,这些保健品能够预防猝死。事实上,去年12月,这一配方就曾在小红书上引发广泛关注,评论区将其称为“防猝死套餐”,获得了众多点赞。

当代年轻人因工作和生活压力,倡导一种“朋克养生”的文化。他们在追求养生的同时,也不乏对生活的放纵,例如喝奶茶无糖加冰、同时品尝枸杞和辣条,或者熬夜敷昂贵的面膜,寻找中药房的酸梅汤方子。然而,在广泛传播的“猝死焦虑”下,人们开始寻求各种各样的营养补剂和保健品,以期改善健康状况。

然而,真正需要强调的是,这些所谓的“防猝死套餐”是否确实能够如广告所言,有效预防猝死呢?

2019年,一位韩国药剂师发布了一则视频,推荐以Omega-3系列不饱和脂肪酸、镁、维生素B族为核心的营养补充剂组合,这包括鱼油、苹果酸钙镁胶囊、基础维生素和益生菌等多种保健品。药剂师宣称,这一组合的长期服用不会产生副作用,并且有助于缓解疲劳,预防慢性疾病。

在韩国,购买保健品几乎成为一种日常消费。然而,网友对“防猝死套餐”的关注并非孤立事件。2020年,一些网友开始研究这一概念,并总结了不同地区的主流补剂组合,如韩系、日系和中系。尽管这些组合略有不同,但维生素D、鱼油和镁似乎是必不可少的元素。

然而,与这些保健品相关的最常见反应之一是心悸,这也是“防猝死套餐”被戏称为“防猝死”的主要原因之一。猝死是指自然发生、突然死亡的不可预测事件,根据中国国家心血管中心2022年的统计数据,中国每年有高达55万人死于心源性猝死。然而,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模拟医学中心主任王西富表示,心源性猝死通常指的是在心脏急性症状发作后的1小时内发生的自然死亡事件,通常发生在35岁以上的人群,可能与心脏结构或传导异常有关。心梗早期症状可能包括胸痛、呼吸急促、恶心和出冷汗等。

需要明确的是,营养保健品并没有治疗或预防疾病的临床作用。尽管一些保健品声称能够帮助改善健康,但它们只能作为健康的辅助手段。在中国,保健食品被定义为“声称具有保健功能”的食品,主要用于调节特定人群的机体功能,例如补充维生素和矿物质。然而,这些产品不是药物,不需要经过与药物同样严格的临床试验。

对于那些关注健康的年轻人来说,是否值得购买并服用这些保健品呢?根据中国科学院药物研究所的研究员吴松的说法,保健品的吸收效率往往较低,即使提高了吸收效率,也不能保证被人体充分利用。因此,如果身体出现明显的症状,应首先就医,而不是依赖保健品。即使选择服用保健品,也应咨询专业人士的建议,并经过综合评估。

总结而言,“防猝死套餐”所声称的保健效益需要谨慎对待。它们或许可以作为辅助手段,但不应被视为预防猝死的神奇药物。预防猝死的最重要方法仍然是采用健康的生活方式,包括控制血压、血糖、戒烟、适度运动以及规律体检。真正的“防猝死套餐”应该是一种健康的生活方式,而不是仅仅依赖各种保健品的混合搭配。只有综合考虑生活方式、情绪管理以及定期体检,才能更好地降低猝死的风险。

通过谨慎思考,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朋克养生”的本质,并将健康回归到生活的核心。

Copyright©2022 吾尊时尚 www.wuzunfans.com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欢迎各位作者创作优秀作品,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闽ICP备11008833号-10  

邮件联系方式: toplearningteam#gmail.com (请将#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