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百科词典

鸟鸣涧

QQ爱 百科词典 2022-09-23 13:48:10
《鸟鸣涧》王维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诗词注释]  闲:安静。 空:空空荡荡。诗景:     春天寂静无声,桂花不知不觉地凋落。寂静使春夜里的山更让人觉得空空荡荡。月亮出来了,小鸟竟然被月光惊动。时时发出的鸣叫在山涧中回响。简析:     这首诗全春山之静。“静”被诗人强烈的感受到了。为什么呢?是由于“人闲”,也就是人静。人静缘于心静,所以觉察到桂花的坠落。    花落,月出,鸟鸣,这些“动”景,衬托出春涧的幽静。[诗文赏析]      关于这首诗中的桂花,颇有些分歧意见。一种解释是桂花有春花、秋花、四季花等不同种类,此处所写的当是春日开花的一种。另一种意见认为文艺创作不一定要照搬生活,传说王维画的《袁安卧雪图》,在雪中还有碧绿的芭蕉,现实生活中不可能同时出现的事物,在文艺创作中是允许的。不过,这首诗是王维题友人所居的《皇甫岳云溪杂题五首》之一。五首诗每一首写一处风景,接近于风景写生,而不同于一般的写意画,因此,以解释为山中此时实有的春桂为妥。    桂树枝叶繁茂,而花瓣细小。花落,尤其是在夜间,并不容易觉察。因此,开头“人闲”二字不能轻易看过。“人闲”说明周围没有人事的烦扰,说明诗人内心的闲静。有此作为前提,细微的桂花从枝上落下,才被觉察到了。诗人能发现这种“落”,或仅凭花落在衣襟上所引起的触觉,或凭声响,或凭花瓣飘坠时所发出的一丝丝芬芳。总之,“落”所能影响于人的因素是很细微的。而当这种细微的因素,竟能被从周围世界中明显地感觉出来的时候,诗人则又不禁要为这夜晚的静谧和由静谧格外显示出来的空寂而惊叹了。这里,诗人的心境和春山的环境气氛,是互相契合而又互相作用的。    在这春山中,万籁都陶醉在那种夜的色调、夜的宁静里了。因此,当月亮升起,给这夜幕笼罩的空谷,带来皎洁银辉的时候,竟使山鸟惊觉起来。鸟惊,当然是由于它们已习惯于山谷的静默,似乎连月出也带有新的刺激。但月光之明亮,使幽谷前后景象顿时发生变化,亦可想见。所谓“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曹操《短歌行》)是可以供我们联想的。但王维所处的是盛唐时期,不同于建安时代的兵荒马乱,连鸟兽也不免惶惶之感。王维的“月出惊山鸟”,大背景是安定统一的盛唐社会,鸟虽惊,但决不是“绕树三匝,无枝可依”。它们并不飞离春涧,甚至根本没有起飞,只是在林木间偶而发出叫声。“时鸣春涧中”,它们与其说是“惊”,不如说是对月出感到新鲜。因而,如果对照曹操的《短歌行》,我们在王维这首诗中,倒不仅可以看到春山由明月、落花、鸟鸣所点缀的那样一种迷人的环境,而且还能感受到盛唐时代和平安定的社会气氛。    王维在他的山水诗里,喜欢创造静谧的意境,这首诗也是这样。但诗中所写的却是花落、月出、鸟鸣,这些动的景物,既使诗显得富有生机而不枯寂,同时又通过动,更加突出地显示了春涧的幽静。动的景物反而能取得静的效果,这是因为事物矛盾着的双方,总是互相依存的。在一定条件下,动之所以能够发生,或者能够为人们所注意,正是以静为前提的。“鸟鸣山更幽”,这里面是包含着艺术辩证法的。[诗词意象]  (一)“空”的意象使诗境和禅境互为渗透,造成虚幻不实的禅意诗境。    在《鸟鸣涧》中,所有的怀疑和彷徨,急噪和紧张,焦虑和烦恼都不见了;所有的功名和利禄,是非恩怨,荣辱名誉都消失了;创作的社会思想一步步地退出了诗歌的境界,隐藏在了大自然的春山明月、茂林绿竹之中。我们无法探究“人闲”和“花落”有着一种什么样的关系,总之,一切都是那样的寂静,一切又是那样的晶莹剔透,仿佛山里的一山一石、一草一木都云化着一种神秘的不可抗拒的美。难怪胡应麟感到:“读之身世两忘,万念皆空”,难怪沈德潜称其:“不用禅语深得禅理”,着便是“空之寂”。不过王维的空与寂不是“玩空和死寂”,而是“空中有色,寂中有响”,充满了生命的活跃与心灵的真趣。这里有浓郁的芬芳、轻盈下落的桂花;有举翅乍飞、突飞而起的山鸟;有清脆透明、时起时消的鸟鸣。这些美丽的色彩,灵动的姿态,清脆的响声便是王维山水诗中“空”的体现,“寂”的放映。    另外言“空”的诗句还有“空翠湿人衣”(《山中》)、“空山新雨后”(《山居秋暝》)、“空山不见人”(《鹿柴》)、“空知反旧林”(《酬张少府》)等。空空寂寂言宇宙有形无形的一切实体,言诗人隐居生活是以“空”为参照物,闲适自在,不论时间与空间,任何物体都不是阻碍,青苔、细草、鸟声、甚至人心。(二)“落花”的意象反衬出诗人生命的跳动,心的跳动随落花而动。    《鸟鸣涧》中唯其落花,更显得虚空澄清撤亮,月亮露出来,竟也使山鸟受到惊吓,实在幽到及至,又唯有鸟鸣,更衬托出山涧中空幽和桂花的坠地有声,诗的闲适与心动,没有一丝尘世的浮念。花是佛事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在佛道中被赋予了真性,有纯洁不被污染等象征意义。再此“落花”的意象更显示出诗人的心静脱离凡尘。    再如《辛夷乌》:“木末芙蓉花,山中发红萼。涧户寂无人,纷纷开且落”。空寂的山中,花静静的落,默默的无声无息,而王维却听出了花落坠地的沉重的撞响。这种沉重的撞响就是生命枯荣沉重的震撼之声,是不绝的天籁,只有王维听见了,唯王维的心灵深处久久回荡着芙蓉话凋谢的坠地之声,造物的静谧是一种动态的静谧,王维由花的开谢感悟到人的生命匆促,易于调败。    除此之外,王维这种以“落花”为意象的诗还有“花落家童未扫”(《田乐园》)、“落花寂寂啼山鸟”(《老将行》)、“何因吹送落花来”(《杂诗三首》)等是诗人内在生命的真正显现,通过“落花”的轨迹而行,心的跳动随花落而动,也是生命跳动的外化。(三)“动中静”的意象使诗境达到“传天籁之音,绘有声图画”的境界。    为了追求“空、寂、闲”的禅趣,王在诗中最喜欢表现“动中静”的意象。静的意象是不容易表现的,如果绝对的“以静写静”把山水景物写的一片死寂,便不能表现出大自然的生机与意趣,这种僵死的静是不能动人的,是缺乏诗味的。    我国古代的诗论家提出了“置静于宣动中”,“真中有幻、动中有静、寂中有声,冷中有神”。而《鸟鸣涧》正是如此,以桂花的坠地有声来显示春山中夜的寂静,鸟惊以及鸟鸣打破了寂静的夜空,使春山更显得寂静无人,整个的静勾勒出了一幅淡雅的水墨画:山野空旷,万籁无声,亭亭桂树,徐徐落花。忽然,一轮明月破云而出,幽柔的清光洒下,洒满山林,月惊山鸟,音回空谷。青山月夜的寂静与美,使人心灵剔净,使人赏心悦目,同时又透露出诗人赞美人间的心态。
上一篇:罗摩衍那
下一篇:古希腊

Copyright©2022 吾尊时尚 www.wuzunfans.com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欢迎各位作者创作优秀作品,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闽ICP备11008833号-10  

邮件联系方式: toplearningteam#gmail.com (请将#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