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社会热点

南京大屠杀国家公祭日:见证者的坚守与和平之种的传承

社会热点 2023-12-14 11:03:56

南京大屠杀国家公祭日:不忘历史,传承和平种子

2023年,南京大屠杀惨案发生已经86年。那段历史仍然是中华民族近代史上的沉重一页。今年的12月13日,将是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的第十个年头。这个国家公祭日的设立,是为了永远铭记历史、让国人永世铭记。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我们采访了10位相关人士,他们中的一些在南京大屠杀中失去至亲、身负伤痛,却始终致力于传递历史真相、播撒和平之种。

其中,南京大屠杀幸存者夏淑琴成为了这个时代的见证者之一。86年前的冬天,侵华日军在南京大肆屠戮,夏淑琴一家九口中的七口被残忍杀害。夏淑琴被日本兵用刺刀刺中,至今身上留有伤疤。数十载来,她坚持为历史真相奔走,曾成为战后第一位赴日控诉南京大屠杀暴行的幸存者。夏淑琴深情地说:“九年前为‘国家公祭鼎’揭幕的时候,想到那些死去的同胞们,我心里像刀绞一样,很难受,说不出话。我还要好好活下去,谢谢大家帮助我们,把南京大屠杀的历史讲给更多人听,我就能对得起那些死去的同胞们。”

另一位南京大屠杀幸存者刘民生也分享了他的记忆。当时他年纪虽小,但依稀记得那段惨痛的记忆。在难民区,他的父亲被抓走,他至今还能记得最后一面。刘民生说:“我们要共同把这段历史记住,共同捍卫世界和平。”

艾义英是另一位幸存者,她在南京大屠杀期间失去了6位亲人,包括父亲。艾义英说:“国家越来越好,就是靠你们年轻人,希望你们珍爱和平。”她的儿子黄兴华则表示:“家事也是国事,我们的责任是把家庭这段历史讲给更多年轻人听。”

曹玉莉是南京大屠杀幸存者夫妇曹洪泰、张翠英的女儿,也是南京大屠杀历史记忆传承人。她表示:“我们肩负责任和使命,要让更多的人了解南京大屠杀史实和真相。” 夏淑琴的外曾孙李玉瀚则是首批南京大屠杀历史记忆传承人中年纪最小的。尽管刚满13周岁,他已经在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当了好几年的讲解员。他表示:“我有责任把我们家的故事、南京大屠杀的历史,讲述给更多的人听。”

南京市长江路小学英语教师杨筱艳是南京大屠杀亲历者的后代,她表示:“我要向下一代讲述南京大屠杀史实,鞭策他们莫忘国耻、传承记忆、自强不息,在孩子们的心中播下和平理念之种。” 杨筱艳认为,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这些年来,她切身感受到,孩子们对南京大屠杀惨案的了解越来越多,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的知晓度也越来越高。

曾领诵《和平宣言》的南京高中生乐筱懿是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仪式上的朗诵者。她通过朗诵“走进”了那段历史,心中种下了捍卫人类正义之梦。乐筱懿说:“和平是多么宝贵,每个人的生命都应当被尊重、温柔以待。” 她未来想成为一名法律工作者,为守护世界和平、捍卫人类正义、捍卫每个人的美好生活尽绵薄之力。

南京大屠杀国家公祭日的首倡人赵龙表示:“使世界永不忘记,让国人永世铭记,正是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的意义所在。” 美籍华人鲁照宁多年来捐赠南京大屠杀史料,他说:“夜深人静时,当我翻看南京大屠杀资料图片,就像走进历史隧道,情绪很不好,有时会放声痛哭。” 鲁照宁还计划在退休后成为南京大屠杀纪念馆的志愿者,为国际友好人士提供英文翻译,一直“追光”。

这些见证者和传承人用实际行动告诉世人:铭记南京大屠杀史实、祭奠南京大屠杀死难者,是家事,是国事,更是天下事。在这个国家公祭日上,他们共同祈愿和平,牢记历史,让人们不忘那段悲惨的过去,努力为中华的圆梦和民族的复兴努力奋斗。

Copyright©2022 吾尊时尚 www.wuzunfans.com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欢迎各位作者创作优秀作品,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闽ICP备11008833号-10  

邮件联系方式: toplearningteam#gmail.com (请将#换成@)